纳戈尔诺-卡拉巴赫冲突
納戈爾諾-卡拉巴赫衝突,簡稱納卡衝突,是南高加索地區的亚美尼亚族人與阿塞拜疆族人在納戈爾諾-卡拉巴赫(卡拉巴赫)與其臨近地區的的领土[1]和民族[2][3]衝突。
该冲突起源于1920年代,在苏联统治下将當時亚美尼亚族人佔多數的納戈爾諾-卡拉巴赫地区设为自治州(納戈爾諾-卡拉巴赫自治州),並隸屬於阿塞拜疆族人主導的苏维埃阿塞拜疆,而非由同族人組成的苏维埃亚美尼亚之下[4]。1990年代苏联解体後,阿塞拜疆與亚美尼亚各自依照原蘇聯時期疆域獨立成為主權國家。阿塞拜疆共和国在該地的主權獲得國際承認,而當地亚美尼亚族人則成立阿尔察赫共和国與之對抗。經過長期的衝突,該地在2023年由阿塞拜疆共和国完全控制,阿尔察赫共和国消亡,而在該地的亚美尼亚族人則幾乎全數出走至臨近的亚美尼亚共和国。
相關行政區域
- 蘇聯阿塞拜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納戈爾諾-卡拉巴赫自治州(1923年—1991年)
- 阿尔察赫共和国(亚美尼亚族人組成,1991年—2023年)
- 阿塞拜疆共和國
- 纳戈尔诺-卡拉巴赫共同体(流亡阿塞拜疆族人組成,1992年—2021年)
- 漢肯德共和國直轄市與數個西南部區(1991年設立,2023年起實際控制)
事件
1920年代,南高加索地區在苏联统治下開始實施民族自治制度,當時的蘇聯最高領導人约瑟夫·斯大林决定将當時亚美尼亚族人佔多數的納戈爾諾-卡拉巴赫地区设为自治州(納戈爾諾-卡拉巴赫自治州),並隸屬於阿塞拜疆族人主導的苏维埃阿塞拜疆,而非由同族人組成的苏维埃亚美尼亚之下。此行政區劃分種下了日後納戈爾諾-卡拉巴赫衝突的因子,而後在1980年代苏联的開放政策造成民族主義抬頭。1988年,居住在當地的亚美尼亚族人要求将納戈爾諾-卡拉巴赫自治州改隸於亚美尼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而引發冲突。1991年苏联解体後,阿塞拜疆與亚美尼亚各自依照原蘇聯時期疆域獨立成為主權國家。阿塞拜疆共和国在該地的主權獲得國際承認,而當地亚美尼亚族人則成立阿尔察赫共和国與之對抗。該地的衝突演變成全面性的戰爭(第一次纳戈尔诺-卡拉巴赫战争)。1994年,阿塞拜疆、阿尔察赫、亚美尼亚、俄罗斯等多方達成停火協議。
依照1994年签署的停火协议,亚美尼亚族人成立的阿尔察赫共和国在納戈爾諾-卡拉巴赫地區維持其實際統制,而原居於該地的阿塞拜疆族人則出走至阿塞拜疆共和国的其他地區。停火协议提供了二十年的相对稳定,但在此期間阿塞拜疆與阿尔察赫、阿塞拜疆與亚美尼亚間仍時有武裝衝突(如2016年亞美尼亞—亞塞拜然衝突[5])。随着阿塞拜疆对现状的日益沮丧,这种状况大大恶化,这与亚美尼亚为巩固这种状况所做的努力背道而驰[6]。
- 第二次納戈爾諾-卡拉巴赫戰爭(2020年)
- 阿爾察赫封鎖(2022年—2023年)
- 2023年纳戈尔诺-卡拉巴赫攻势
- 纳戈尔诺-卡拉巴赫地区的亚美尼亚难民潮
参考资料
- Rezvani, Babak. . BRILL. 2014: 159. ISBN 9789004276369.
The Karabakh conflict is an ethno-territorial conflict....
- Carley, Patricia. . United States Institute of Peace]. December 1, 1998. (原始内容存档于5 August 2020).
Many observers view it as an ethnic conflict fueled by nationalist intransigence.
- Yamskov, A. N. . Theory and Society. October 1991, 20 (5): 631–660. doi:10.1007/BF00232663.
- . 6 August 2013 [26 February 2017]. (原始内容存档于9 January 2017).
- . Crisis Group. 1 June 2017 [4 June 2017]. (原始内容存档于1 June 2017).
- Vartanyan, Olesya; Grono, Magdalena. . openDemocracy. 14 July 2017 [14 July 2017]. (原始内容存档于14 July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