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B

維B又稱維b,是一組水溶性維他命,對於細胞代謝及合成紅血球有著重要的作用[1]。每種維生素B均以其具體編號或名稱來表示,儘管它們具有相似的名稱(如維生素B1、B2、B3[1])。每種維生素B補充劑均以其具體編號來表示其化學成分,例如維生素B1=硫胺素...等。有些名字比編號更眾所周知,如:烟酸、泛酸生物素葉酸[1]。它們於化學上是不同的化合物,通常共存於同一食物中[1]。一般而言,包含全部八種維生素B成分的膳食補充劑稱為「維生素B複合物」。

每種維生素B都是參與關鍵代謝過程的輔助因子(通常以輔酶形式存在),或是製造維生素B所需的前驅物。它們有助調節新陳代謝、維持皮膚肌肉的健康,增進免疫系統神經系統的功能,從而促進細胞的生長和分裂(包括促進紅血球的產生,從而預防貧血的出現),其中維生素B1、B6和B12有助保護神經組織細胞,而維生素B2則具有抗氧化作用,植物能自然合成維生素B2,但人類及動物一般不能自然合成,必須從食物獲取。維生素B2是維持動物正常生長所必需的元素之一,如果缺乏則有可能導致生長停頓或局部損害。

來源'

維生素B於肉類、蛋類和奶類製品中的含量較為豐富[1],尤其集中於肉類,如火雞、吞拿魚和肝臟等[2]。加工後的碳水化合物(如糖和白麵粉)中的維生素B含量往往低於未加工的碳水化合物,在整個未經加工的碳水化合物為基礎的食物中也發現到少量維生素B。正因如此,許多國家(包括美國)的法律要求在加工後把維生素B的硫胺素、核黃素、烟酸和葉酸重新添加到白麵粉中。在食品標籤中,這就是所謂的「濃縮麪粉(Enriched Flour)」。

維生素B的來源還包括莢果(豆類)、全穀物、馬鈴薯、香蕉、辣椒、丹貝營養酵母啤酒酵母糖蜜。儘管用於釀造啤酒的酵母使啤酒成為維生素B的來源[3][4][5],然而由於飲用乙醇會抑制硫胺素(維生素B1)、核黃素(維生素B2[6]、烟酸(維生素B3[7]、生物素(維生素B7[8]和葉酸(維生素B9[9][10]的吸收,因此其生物利用度從差跌至負。此外,上述每項研究均進一步強調,飲用啤酒和其他含酒精飲料的增加會導致這些維生素B的淨虧損,以及與此類缺乏症相關的健康風險。

由於植物產品中的維生素B12含量不高[11],而純素食者不能透過飲食攝取,這使得維生素B12缺乏症成為純素食者的重要問題。植物性食品製造商有時會報告維生素B12的含量,從而導致人們對維生素B12的來源產生困惑和混亂。產生混淆的原因是,用於測量維生素B12含量的標準美國藥典(USP)方法是無法直接測量維生素B12的。相反,它測量對食物中的細菌反應。在植物來源中發現維生素B12的化學變體對細菌具有活性,但無法被人體使用。同樣的現象也可能導致其他類型食物中的維生素B12含量顯著超標的報告[12]

常見增加維生素B攝入量的方式是透過使用膳食補充劑。維生素B通常添加到能量飲料中,其中許多已跟大量維生素B一起投放市場銷售[13][12],聲稱這將讓消費者「在你的一天的航程中,不會感到緊張不安和繃緊」[13]。然而一些營養學家對這些說法持批評態度,例如指出,儘管維生素B確實「有助於釋放食物中的能量」,但大多數美國人從他們的飲食中就能輕鬆獲取必要的份量[13]

由於維生素B具水溶性,因此過量的維生素B通常很容易排出體外,儘管它個別地吸收,但使用和代謝可能會有所不同[13]。由於吸收問題和對能量產生的需求增加,老年人和運動員可能需要補充B12和其他維生素B雜的攝入量。在嚴重缺乏的情況下,也可以透過注射維生素B,特別是維生素B12,以逆轉該缺乏症的情況[14]。1型和2型糖尿病患者基於血漿中的硫胺素濃度低的高患病率,與糖尿病有關的硫胺素清除率增加,他們也可能被建議補充硫胺素[15]。同樣,早期胚胎發育中的維生素B9(葉酸)的缺乏症是跟神經管缺陷有關。因此,通常鼓勵正在計劃懷孕的婦女增加日常飲食中葉酸的攝取量及/或服用補充劑[16]

維生素B種類'

維生素B編號名稱說明
維生素B1硫胺(Thiamine)氨基酸分解代謝中的輔因子
維生素B2核黃素(Riboflavin)輔因子前體,稱為FADFMN,它們是黃素蛋白酶反應所必需的,包括激活其他維他命。
維生素B3烟酸(Niacin/Nicotinic acid)
烟酰胺(Nicotinamide)
煙酰胺核糖(Nicotinamide riboside)
輔因子前體,稱為NADNADP,它們是許多新陳代謝過程中所需要的。
維生素B5泛酸(Pantothenic acid)輔酶A的前體,因此需要代謝許多分子。
維生素B6吡哆醇(Pyridoxine)
吡哆醛
吡哆胺
新陳代謝中許多酶促反應的一種輔因子。
維生素B7生物素(Biotin)羧化作用酶的輔因子脂肪酸糖質新生合成所需的。
維生素B9葉酸(Folate)DNA製造、修復和甲基化所需的前體;各種反應中的輔因子;幫助快速細胞分裂和生長方面尤其重要,例如在嬰兒期和懷孕期。
維生素B12各種鈷胺素(cobalamins)
常見於維他命補充劑中的 —
氰钴胺(Cyanocobalamin)或
甲基鈷胺素
參與人體每個細胞新陳代謝的輔酶,特別是影響DNA的合成和調節,而且也影響脂肪酸代謝氨基酸代謝

注:其他曾經被認為是維他命的物質於維生素B的編號方案中得到編號,但後來被發現它們並非生命中必不可少的東西,或不能由人體自己製造,因此不能符合維他命的兩個基本限定條件。有關編號4、8、10、11及其他編號的內容,請參見於相關化合物的部分。

分子功能

維生素B
編號
名稱結構分子功能
維生素B1
硫胺
硫胺於碳水化合物釋放能量中起著核心作用。它涉及RNADNA的合成,以及影響生物體的神經功能。其輔酶的活性形式稱為硫胺素焦磷酸(TPP),在代謝過程中參與了丙酮酸(pyruvate)轉化為乙醯輔酶A過程[17][18]
維生素B2
核黃素
核黃素涉及電子傳遞鏈三羧酸循環,以及脂肪酸的分解代謝(β-氧化)中的能量釋放[19]
維生素B3
烟酸
烟酸由兩個結構組成:烟酸(nicotinic acid)及烟酰胺。烟酸有兩種輔酶形式: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及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P)。兩者均在葡萄糖、脂肪和酒精的代謝能量轉移反應中有著重要的作用[20]。NAD在代謝反應中會攜帶氫及其電子,包括從檸檬酸循環到電子傳輸鏈的路徑。NADP是一種脂質與核酸合成過程中的輔酶[21]
維生素B5
泛酸
泛酸涉及脂肪酸和碳水化合物的氧化。可以由泛酸合成的輔酶A,當中涉及氨基酸、脂肪酸、酮體膽固醇[22]、磷脂、類固醇激素、神經遞質(例如乙醯膽鹼)和抗體的合成[23]
維生素B6
吡哆醇
吡哆醛
吡哆胺
作為磷酸吡哆醛(PLP)的活性形式(已描述),在許多酶促反應中,主要充當氨基酸代謝中的輔因子,包括神經遞質的生物合成。
維生素B7
生物素
生物素在脂質、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的代謝中發揮著關鍵作用。它是四種羧化酶的關鍵輔酶:乙酰輔酶A羧化酶(acetyl CoA carboxylase),那是涉及從醋酸鹽合成脂肪酸的過程;涉及糖異生(gluconeogenesis)的丙酮酸羧化酶(pyruvate carboxylase);涉及白胺酸代謝的β-甲基巴豆酰基輔酶A羧化酶(β-methylcrotonyl CoA carboxylase);與涉及能量、氨基酸和膽固醇代謝有關的丙酰輔酶A羧化酶(propionyl CoA carboxylase)[24]
維生素B9
葉酸
葉酸以四氫葉酸(THF)的形式充當輔酶,它涉及核酸和氨基酸代謝過程中單碳單元的轉移。THF涉及嘌呤與嘧啶核苷酸(pyrimidine nucleotide)的合成,因此是正常的細胞分裂所必需的,尤其是在需要快速成長的懷孕期和嬰兒期。葉酸也促進紅血球生成,那是產生紅血球的過程[25]
維生素B12
鈷胺素
維生素B12涉及醣類蛋白質脂質細胞的代謝。它於骨髓血細胞的生產,以及神經鞘和蛋白質中必不可少[26]。維生素B12作為甲鈷胺於蛋氨酸合酶反應(methionine synthase reaction)中間代謝的輔酶,以及腺苷鈷胺素的甲基丙二酰輔酶A突變酶反應(methylmalonyl CoA mutase reaction)[27]

缺乏症'

幾種已命名的維生素缺乏症可能是由於缺乏足夠的多種維生素B而引起的。其他缺乏維生素B而導致的症狀不屬於已命名的缺乏症疾病的一部分。

維生素B
編號
名稱分子功能
維生素B1硫胺缺乏會導致患腳氣病。這種神經系統疾病的症狀包括體重減輕、情緒干擾、韋尼克式氏腦病變(感官知覺受損)、四肢無力和疼痛、出現心律不整期間和水腫(身體組織腫脹)。在晚期病例中可能會出現心臟衰竭死亡。慢性硫胺缺乏症也會引起高沙可夫症候群,那是一種以失憶症虛構性填補為特徵的不可逆轉性認知障礙症
維生素B2核黃素缺乏核黃素會導致維生素B2缺乏症,可能導致出現口角炎(嘴唇出現裂紋)、對日光的敏感性高、角性唇炎、舌炎(舌頭發炎)、脂溢性皮炎或假性梅毒(特別是影響陰囊大陰唇鼻唇溝)、咽炎咽喉痛)、充血口腔黏膜水腫。
維生素B3烟酸缺乏烟酸,隨著色氨酸的缺乏,會導致患上糙皮病。症狀包括出現敵對情緒(aggression)、皮膚炎失眠虛弱、精神錯亂和腹瀉。在晚期病例中,糙皮病可能導致痴呆和死亡(稱為3(+1)D:皮膚炎、腹瀉、癡呆和死亡)。
維生素B5泛酸缺乏泛酸會導致患痤瘡和皮膚感覺異常,儘管這種情況並不常見。
維生素B6吡哆醇(Pyridoxine)
吡哆醛(Pyridoxal)
吡哆胺(Pyridoxamine)
缺乏維生素B6會導致類似脂溢性皮炎的爆發、紅眼病,和神經系統症狀(例如腦癇症)。
維生素B7生物素除了美容上的問題外,例如頭髮減少和指甲的生長[28],缺乏症通常不會引起成年人出現症狀,但可能會導致嬰兒出現生長障礙及神經系統疾病。多重羧化酶缺乏症是一種先天性代謝錯誤,患者即使從飲食中攝入正常分量的生物素,也會導致生物素缺乏。
維生素B9葉酸缺乏葉酸會導致巨細胞性貧血高半胱氨酸的水平升高。缺乏葉酸的孕婦會導致嬰兒先天缺陷。
維生素B12鈷胺素缺乏維生素B12會導致巨細胞性貧血甲基丙二酸高半胱氨酸的水平升高、周邊神經病變、記憶力減退和其他認知缺陷。它最有可能發生於老年人身上,因為腸道的吸收能力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下降;它亦是自身免疫性疾病惡性貧血的另一個常見原因。它還可能引起狂躁思覺失調的症狀。在少數極端的情況下,可能導致癱瘓。

副作用'

由於維生素B能夠在尿液中被排走。通常服用大劑量的某些維生素B僅產生短暫的副作用(唯一的例外是吡哆醇)。一般的副作用可能包括焦躁不安、噁心及失眠。這些副作用幾乎總是由膳食補充劑而非由飲食引起的。

維生素B
編號
名稱容許攝入量上限
(UL)
有害的影響
維生素B1硫胺[29]口服攝入並無已知毒性。有報告指出大劑量硫胺注射入靜脈或肌肉會引起過敏性休克。然而,那些劑量都是大於人類可以從口服攝入再被身體吸收的份量[29]
維生素B2核黃素[30]根據有限的人類和動物研究,這裡沒有毒性的證據。跟核黃素相關不良反應的唯一證據是來自「體外」的研究,結果顯示當核黃素暴露於強烈的可見光和紫外線之下時,顯示了活性氧類的產生(自由基[30]
維生素B3烟酸美國的UL:35mg(膳食補充劑)每天攝入3,000毫克的煙酰胺和每天攝入1,500毫克的烟酸會出現跟噁心、嘔吐、肝毒性的病癥與症狀有關的狀況。其他影響可能包括葡萄糖不耐症和(可逆的)眼部影響。另外,烟酸的形式可能會引起血管舒張作用,包括皮膚發紅,常伴有痕癢、刺痛或輕度燒灼感的泛紅,也常伴有痕癢、頭痛並增加顱內血流量,並偶爾伴有疼痛[31]。執業醫生建議處方每天2,000mg的烟酸以速釋或緩釋形式降低血漿的甘油三酸酯(triglycerides)和低密度的脂蛋白膽固醇(lipoprotein cholesterol)[32]
維生素B5泛酸無已知毒性。
維生素B6吡哆醇(Pyridoxine)
吡哆醛(Pyridoxal)
吡哆胺(Pyridoxamine)
美國的UL:每天100mg
歐盟的UL:每天25mg
詳見維生素B6
維生素B7生物素無已知毒性。
維生素B9葉酸每天1mg[33]掩蓋維生素B12的缺乏症,可能導致永久性神經損害。
維生素B12鈷胺素未建立[34]皮膚和脊柱病變。痤瘡般的皮疹(因果關係並未能最終成立)[34][35]

發現者'

維他命編號名稱發現年份發現者說明
維生素B1硫胺(Thiamine)1910年鈴木梅太郎鈴木梅太郎發現硫胺素,但未能獲得公眾的注意;
後來,卡西米爾·芬克於1912年發現了硫胺素。
1912年卡西米爾·芬克
維生素B2核黃素(Riboflavin)1912年史密夫(D.T. Smith)和亨德里克(E.G. Hendrick)史密夫和亨德里克於1912年發現核黃素。
後來,馬克斯·提斯勒於1926年發明了合成它的方法。
1926年馬克斯·提斯勒
維生素B3烟酸(Niacin/nicotinic acid)1937年康拉德·埃爾維赫姆
維生素B5泛酸(Pantothenic acid)1933年羅傑·威廉斯
維生素B6吡哆醇(Pyridoxine)
吡哆醛(Pyridoxal)
吡哆胺(Pyridoxamine)
1934年保羅·捷爾吉
維生素B7生物素(Biotin)1900年代初期由多個獨立小組進行研究;發現歸功於瑪格麗特·艾薇兒·博阿斯(Margaret Averil Boas)在1927年的研究[36]、保羅·捷爾吉於1939年作為維他命H[37],和迪恩·伯克的研究[38]
維生素B9葉酸(Folate)1933年露西·威爾斯
維生素B12各種鈷胺素(cobalamins)
常見於維他命補充劑中的—氰钴胺甲基鈷胺素
多年來有五人因直接和間接研究維生素B12而獲得諾貝爾獎,分別為:喬治·惠普爾(George Whipple)、喬治·米諾(George Minot)、亞歷山大·托德(Alexander R.Todd)(1957年)和多樂菲·霍奇金(Dorothy Hodgkin)(1964年)。

其他維生素B'

以下許多物質被稱為維他命,因為它們曾經被認為是維他命。雖然它們不再被這麽認為,並且把數字分配給它們以填補上述維生素B的「缺口」(例如缺乏了維生素B4)。雖然其中一些維他命並非人類所必需的,然而在其他生物的飲食中是必不可少的;其他的則沒有已知的營養價值,甚至在某些情況下可能具毒性。

維他命編號 化學名稱 說明
維生素B4 腺嘌呤 它可以參考不同的化學物質,如:膽鹼腺嘌呤、或肉鹼[39][40]
膽鹼能夠由人體生物合成,但不足以維持良好的健康,現在它被認為是必需的飲食營養素[41]
腺嘌呤是人體合成的核鹼基[42]。肉鹼是某些蠕蟲的必需飲食營養,但對人類卻不是[43]
維生素B8 腺嘌呤核苷酸 單磷酸腺苷(AMP),也稱為腺苷酸(adenylic acid)[44]。维生素B8也可以指為肌醇[45]
維生素B10 對氨基苯甲酸(pABA 或 PABA) 那是一種由植物和細菌產生葉酸分子的化學成分,並可在許多食物中找到[46][47]
隨著它是眾所周知應用於皮膚作為阻擋紫外線防曬霜,並且有時會基於某些醫療狀況而口服[46][48]
某些來源錯誤的指它為葉酸,其實際為葉酸的組成部分之一[46][47]。曾被稱為「維他命R」。
維生素B11 PHGA穀氨酸(pteryl-hepta-glutamic acid) 又稱為雛雞生長因子,維生素Bc結合物還被發現與PHGA相同;也被稱為「維他命S」。
維生素B13 乳清酸 它又稱為嘧啶酸,是嘧啶生合成的中間物之一[49]
維生素B14 細胞增殖劑、抗貧血藥、大鼠生長因子,以及抗腫瘤蝶呤磷酸酯(antitumor pterin phosphate)。
由諾里斯伯爵(Earl R. Norris)命名,它最初從人體的尿液中分離出來,濃度為0.33ppm(後來在血液中)。
這後來由於進一步的證據未能證實這一點而被他拋棄,他還聲稱這不是黄蝶呤
維生素B15 泛配子酸[49] 又稱為「潘氨酸(pangamate)」。它以各種形式推廣為膳食補充劑和藥物;
它被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認為不安全並且有可能引起癲癇發作[50]
維生素B16 二甲基甘胺酸(DMG)[51] 它是由人體中的膽鹼合成。
維生素B17 苦杏仁苷 有毒化合物扁桃苷的偽科學名稱,儘管它是單一化合物,但同樣具有「苦杏仁苷單水合物(nitrilosides)」的偽科學名稱。
扁桃苷可以在多種植物中找到,但最常見的是從杏核和其他類似的果核中提取。
苦杏仁苷單水合物能夠被各種腸道酶水解,形成氰化氫(hydrogen cyanide),當暴露於足夠高的劑量下,氰化氫對人類來說是具毒性的。
儘管它具有毒性及嚴重缺乏科學依據,一些擁護者聲稱苦杏仁苷具有效治療及預防癌症的功效[52]
人工合成較簡單的化學物稱為左旋苦杏仁腈(Laetrile)。
維生素B20 左旋肉鹼(L-carnitine)[51]
維生素B21
維生素B22 被稱為是蘆薈提取物中的一種成分。
維生素Bc 維生素B9的別稱。
維生素Bf 肉鹼[44]
維生素Bh 肌醇 環己六醇的別稱。
維生素Bm 肌醇 又稱為「小鼠抗絕症因子(mouse antialopaecia factor)」[53]
維生素Bp 肌醇 又稱為「抗滲透因子(antiperosis factor)」,能夠預防小雞腿部疾病的畸形[53]
它可以替換為膽鹼和錳鹽。
維生素Bt 三甲基羟基丁醯甜菜碱 肉鹼的別稱[54][43]
維生素Bv 除了吡哆醇(pyridoxine)以外,維生素B6的一種。
維生素Bw 除了d-生物素以外的一種生物素。
維生素Bx 对氨基苯甲酸 pABA(請參見維生素B10),以及泛酸(pantothenic acid)的替代名稱[43][48]

食物来源

维生素B群的食物来源比较相近,主要有酵母穀物(僅限未加工之非精製米、全麥製品,因為麸糠種皮才含有大量的维生素B群)、动物肝脏等,飲用牛奶、乳酪也可以獲得,並能夠從腸道菌中取得。

  • B1:多存在於全穀類食物如糙米、燕麥、玉米、蛋黄等及瘦肉中。[55]
  • B2:牛奶、奶蛋製品、肝臟、蛤蠣和深綠色蔬菜皆有豐富含量。
  • B6:瘦肉、肝臟、甘藍菜、蛋豆類、小麥胚芽、燕麥及花生等堅果類。
  • B12:存在於動物性食物如牛豬雞肉、蛤蠣、魚類、奶蛋及其製品。 [56]

参考文献

  1. . MedlinePlus, US National Library of Medicine. 2020-09-28 [2020-1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7-05).
  2. Stipanuk, M.H. (2006). Biochemical, physiological, molecular aspects of human nutrition (2nd ed.). St Louis: Saunders Elsevier p.667
  3. Winkler C, Wirleitner B, Schroecksnadel K, Schennach H, Fuchs D. . International Immunopharmacology. March 2006, 6 (3): 390–5. PMID 16428074. doi:10.1016/j.intimp.2005.09.002.
  4. Hoyumpa AM. .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 December 1980, 33 (12): 2750–61 [2020-05-02]. PMID 6254354. doi:10.1093/ajcn/33.12.275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7-17).
  5. Leevy CM. . Annals of the New York Academy of Sciences. 1982, 378 (Thiamin: Twenty Years of Progress): 316–26. Bibcode:1982NYASA.378..316L. PMID 7044226. doi:10.1111/j.1749-6632.1982.tb31206.x.
  6. Pinto J, Huang YP, Rivlin RS. . The 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 May 1987, 79 (5): 1343–8. PMC 424383可免费查阅. PMID 3033022. doi:10.1172/JCI112960.
  7. Spivak JL, Jackson DL. . The Johns Hopkins Medical Journal. June 1977, 140 (6): 295–309. PMID 864902.
  8. Said HM, Sharifian A, Bagherzadeh A, Mock D. .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 December 1990, 52 (6): 1083–6 [2020-05-02]. PMID 2239786. doi:10.1093/ajcn/52.6.108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4-01).
  9. Halsted C. Picciano MF, Stokstad EL, Gregory JF , 编. . New York, New York: Wiley-Liss. 1990: 23–45 [2022-03-02]. ISBN 978-0-471-56744-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19). |journal=被忽略 (帮助)
  10. Watson R, Watzl B (编). 需要免费注册. CRC Press. September 1992: 16–18. ISBN 978-0-8493-7933-8.
  11. Craig WJ. .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 May 2009, 89 (5): 1627S–1633S. PMID 19279075. doi:10.3945/ajcn.2009.26736N可免费查阅.
  12. Herbert V. .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 September 1988, 48 (3 Suppl): 852–8. PMID 3046314. doi:10.1093/ajcn/48.3.852. (原始内容存档于24 February 2008).
  13. Woolston C. . Los Angeles Times. July 14, 2008 [2008-10-08]. (原始内容存档于19 October 2008).
  14. . [2008-07-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7-03).
  15. Thornalley PJ, Babaei-Jadidi R, Al Ali H, Rabbani N, Antonysunil A, Larkin J, et al. . Diabetologia. October 2007, 50 (10): 2164–70. PMC 1998885可免费查阅. PMID 17676306. doi:10.1007/s00125-007-0771-4.
  16. Shaw GM, Schaffer D, Velie EM, Morland K, Harris JA. . Epidemiology. May 1995, 6 (3): 219–26. PMID 7619926. doi:10.1097/00001648-199505000-00005.
  17. Fattal-Valevski, A. . Journal of Evidence-Based Complementary & Alternative Medicine. 2011, 16 (1): 12–20. doi:10.1177/1533210110392941.
  18. Fattal-Valevski A. . Journal of Evidence-Based Complementary & Alternative Medicine. 2011, 16 (1): 12–20. S2CID 71436117. doi:10.1177/1533210110392941.
  19. . Alternative Medicine Review. 2008, 13 (4): 334–340. PMID 19152481.
  20. Whitney, N; Rolfes, S Crowe, T Cameron-Smith, D Walsh, A. . Melbourne: Cengage Learning. 2011.
  21.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e of Medicine. Food and Nutrition Board (编). . . Washington, D.C.: National Academy Press. 1998.
  22. Schnepp, Zoe. . University of Bristol. 2002 [16 September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24) bris.ac.uk.Template:Better
  23. Gropper, S; Smith, J. . Belmont, CA: Cengage Learning. 2009.
  24. Schnepp, Zoe. . University of Bristol. 2002 [17 September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24) bris.ac.uk.Template:Better
  25.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e of Medicine. Food and Nutrition Board (编). . . Washington, D.C.: National Academy Press. 1998.
  26. University of Bristol. . 2002 [16 September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24).
  27. DSM. . 2012 [16 September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8-14).
  28. . [2020-05-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19).
  29.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e of Medicine. Food and Nutrition Board. (编). (PDF). . Washington, D.C.: National Academy Press. 1998: 58–86 [2009-06-17]. ISBN 978-0-309-06411-8. (原始内容存档于18 June 2009).
  30.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e of Medicine. Food and Nutrition Board. (编). (PDF). . Washington, D.C.: National Academy Press. 1998: 87–122 [2009-06-17]. ISBN 978-0-309-06411-8. (原始内容存档于18 June 2009).
  31.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e of Medicine. Food and Nutrition Board. (编). (PDF). . Washington, D.C.: National Academy Press. 1998: 123–149 [2009-06-17]. ISBN 978-0-309-06411-8. (原始内容存档于18 June 2009).
  32. (PDF). www.rxabbott.com. [2020-05-02].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2-06-08).
  33.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e of Medicine. Food and Nutrition Board. (编). (PDF). . Washington, D.C.: National Academy Press. 1998: 196–305 [2009-06-17]. ISBN 978-0-309-06411-8. (原始内容存档于18 June 2009).
  34.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e of Medicine. Food and Nutrition Board. (编). (PDF). . Washington, D.C.: National Academy Press. 1998: 346 [2010-09-23]. ISBN 978-0-309-06411-8. (原始内容存档于11 October 2010).
  35. Dupré A, Albarel N, Bonafe JL, Christol B, Lassere J. . Cutis. August 1979, 24 (2): 210–1. PMID 157854.
  36. Food and Nutrition Board, Institute of Medicine. . . Washington, DC: National Academy Press. 1998: 374–389.
  37. Gyorgy P. . 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 December 1939, 131: 733–744.
  38. . The New York Times. Associated Press. October 10, 1988: B8 [2020-05-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23).
  39. Navarra T. . Infobase Publishing. 1 January 2004: 155 [2020-05-04]. ISBN 978-1-4381-210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14).
  40. Lundblad RL, Macdonald F. Fourth. CRC Press. 30 July 2010: 251– [2020-05-04]. ISBN 978-1-4200-0869-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14).
  41. Zeisel SH, da Costa KA. . Nutrition Reviews. November 2009, 67 (11): 615–23. PMC 2782876可免费查阅. PMID 19906248. doi:10.1111/j.1753-4887.2009.00246.x.
  42. Reader V. . The Biochemical Journal. 1930, 24 (6): 1827–31. PMC 1254803可免费查阅. PMID 16744538. doi:10.1042/bj0241827.
  43. Bender DA. 需要免费注册.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9 January 2009: 521. ISBN 978-0-19-157975-2.
  44. Berdanier CD, Dwyer JT, Feldman EB. Second. CRC Press. 24 August 2007: 117 [2020-05-04]. ISBN 978-1-4200-0889-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14).
  45. . WebMD.com. WebMD, LLC.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7-01).
  46. . WebMD.com. WebMD, LLC. [24 January 2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2-08).
  47. Capozzi V, Russo P, Dueñas MT, López P, Spano G. (PDF). Applied Microbiology and Biotechnology. December 2012, 96 (6): 1383–94. PMID 23093174. doi:10.1007/s00253-012-4440-2.
  48. . . United States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24 January 2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7-05).
  49. Herbert V, Subak-Sharpe GJ. . St. Martin's Press. 15 February 1995: 98 [2020-05-04]. ISBN 978-0-312-11386-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14).
  50. . Compliance Policy Guidance Manual. US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March 1995 [25 January 2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4-22).
  51. Velisek J. . Wiley. 24 December 2013: 398 [2020-05-04]. ISBN 978-1-118-38383-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14).
  52. Lerner IJ. . Cancer. February 1984, 53 (3 Suppl): 815–9. PMID 6362828. doi:10.1002/1097-0142(19840201)53:3+<815::AID-CNCR2820531334>3.0.CO;2-U.
  53. Velisek J. . Wiley. 24 December 2013: 209 [2021-03-14]. ISBN 978-1-118-38383-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14).
  54. Carter HE, Bhattacharyya PK, Weidman KR, Fraenkel G. . Archives of Biochemistry and Biophysics. July 1952, 38 (1): 405–16. PMID 12997117. doi:10.1016/0003-9861(52)90047-7.
  55. . WebMD. [2018-12-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2-03) (中文(中国大陆)).
  56. . [2017-05-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12). 已忽略未知参数|Desdemona-url= (帮助)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