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性 (佛教)
在印度諸宗教中,自性(梵語:,,巴利語:,藏語:རང་བཞིན,威利转写:rang-bzhin),又稱自體、法體、體、實性,是個哲學術語,指所有事物(法)自身擁有、自體形成、自身決定存在形態的性質,是常住的、不變的、獨立,不依緣起而變化的;其外在特徵,則為自相。這個概念在不二論、毘濕奴派中是個重要的課題。佛教也接受了這個概念,在部派佛教時期發展出自己的論述。在大乘佛教和大圓滿等中,也是很重要的理論之一。
在佛教文獻中,它與本性(prakṛti)或我(ātman)經常被視為同義詞[1],但自性的起源較晚,直到部派佛教的論藏中才使用這個術語。
概論
梵語:,由(sav-,自己的)與bhāva(有)所組成[2],這個術語源自古印度哲學,原指法(dhárma)存有自身的性質。與古希臘形而上學中的本體、本質、實體,及康德哲學中的物自身(德語:)的意義接近。在佛教採用之後,自性又被用來作為真如、法性與實際等的同義詞,唯有覺悟聖者才能了知[3]。這兩種觀點,形成世俗自性,與勝義自性的區別。佛教主張無常、無我,因此一般來說,不承認世俗自性存有,而改以空性來取代。但是在不同學派中,對於勝義自性是否存有,其見解不一,例如,如來藏學派認為如來藏擁有不變的本性,為勝義自性。
《楞伽經》中劃分出七種性自性,包括,集性自性、性自性、相性自性、大種性自性、因性自性、緣性自性、成性自性。
各派學說
般若經與中觀學派
公元前1世紀般若經文獻中已言諸法無自性、諸法空,甚至如《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中的五蘊皆空性。
公元2世紀中觀學派的祖師龍樹,上承般若思想傳統,繼續發揚無自性的空義。他認為般若文獻的空只是對宇宙與人生的深刻觀察,但並未提出嚴密論證去證立空的本性,因而只有空的思想,而沒有空的哲學及空的理論。
龍樹主張嚴格論證。在《中論》中,龍樹並不是從正面去證明物件的自性空。相反,他採用反證法,先假設物件有自性,分別從4方面(因果關係[4]、同一性與別異性[5]、運動與時間[6]、作用者與對象[7])去導出種種矛盾(亦即物件之自性,將會破壞世間法),去反證事物不擁有自性。
如來藏學派
參考文獻
- 『空の論理 中観 〈仏教の思想3〉』 梶山雄一、上山春平共著、角川書店(全10巻)、初版1969年
- Richard H. Robinson, "Some Logical Aspects of Nagarjuna's System." Philosophy East and West, Jan. 1957, pp. 291-308
註釋
- 《大毘婆沙論》卷76:「如說自性,我、物、自體、相 、分、本性,應知亦爾。」
- 瞿曇留支譯龍樹《壹輸盧迦論》:「凡諸法,體、性、法、物、事、有,名異義同。是故,或言體,或言性,或言法,或言有,或言物,莫不皆是有之差別。正音云私婆婆,或譯為自體體,或譯為無法有法,或譯為無自性性。」
- 《大智度論》卷46:「自法名諸法自性,自性有二種:一者、如世間法,地堅性等;二者、聖人知,如、法性、實際。」
- 《中論》(章:偈頌) (1:3) 果為從緣生?為從非緣生?是緣為有果?是緣為無果? (1:4) 因是法生果,是法名為緣。若是果未生,何不名非緣? (1:5) 果先於緣中,有無俱不可。先無為誰緣?先有何用緣? (1:6) 若果非有生,亦復非無生,亦非有無生,何得言有緣? (1:10) 略廣因緣中,求果不可得.因緣中若無,云何從緣出? (1:11)若謂緣無果,而從緣中出;是果何不從,非緣中而出?
- 《中論》(章:偈頌) (1:1) 諸法不自生,亦不從他生,不共不無因,是故知無生。 (18:8) 一切實非實,亦實亦非實,非實非非實,是名諸佛法。 (20:19) 因果是一者,是事終不然。因果若異者,是事亦不然。 (20:20) 若因果是一,生及所生一。若因果是異,因則同非因。 (20:21) 若果定有性,因為何所生?若果定無性,因為何所生?
- 《中論》第2章第1偈頌至第9偈頌,第18偈頌至23偈頌。
- 《中論》(章:偈頌) (10:1) 若燃是可燃,作作者則一。若燃異可燃,離可燃有燃。 (10:2) 如是常應燃,不因可燃生。則無燃火功,亦名無作火。 (10:3) 燃不待可燃,則不從緣生;火若常燃者,人功則應空。 (7:10) 燈中自無闇,住處亦無闇;破闇乃名照,無闇則無照。 (7:11) 云何燈生時,而能破於闇?此燈初生時,不能及於闇。 (7:12) 燈若未及闇,而能破闇者,燈在於此間,則破一切闇。
外部連結
- 《楞伽經》中「自性」的正面與負面意義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竺法護譯《正法華經》「自然」譯詞析論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