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帝國大學熱帶醫學研究所
历史
日治時期
在台灣的熱帶醫學研究機構始於1909年,在總督府醫學校高木友枝校長提案下,由總督府設立的「總督府研究所」,此研究所下設「衛生學部」與「化學部」兩部。在1921年,台灣總督府整合各研究機構,將原有的「總督府研究所」擴編,改制設立「臺灣總督府中央研究所」,下設農業、林業、工業、衛生等四部。其中衛生部以熱帶醫學為研究主軸,並開始研發疫苗。1936年臺北帝國大學增設醫學部,並併入原醫學專門學校,成為臺北帝國大學附屬醫學專門部[1]。1939年4月28日,總督府廢止中央研究所,其下的研究部門各自獨立,包括農業試驗所、林業試驗所、工業研究所,而原中央研究所衛生部、臺中藥品試驗支所和臺南藥品試驗支所則改制為隸屬於臺北帝國大學的熱帶醫學研究所,首任所長由臺北帝大校長三田定則兼任。
熱帶醫學研究所其下分為庶務課、化學科、熱帶病學科、熱帶衛生學科和細菌血清學科,後來又增設厚生醫學科,共五科。原台中和台南藥品試驗支所改為支所,並新設士林支所。士林支所建築為1936年11月動工,1939年4月完工。其中臺中與臺南支所附設瘧疾治療實驗所,從事瘧蚊調查和治療藥物研究。
熱研所規模盛大,全盛時期的員工人數達四百多名,主要研究員由臺北帝大醫學部教授擔任,並擁有總督府警務局衛生課權力,研究經費、設備與人力資源皆相當充沛,也產出相當豐碩的研究成果,躋身為當時世界三大熱帶病研究機構。熱研所不僅投入熱帶醫學、藥物與衛生研究調查,也辦理衛生技術人員訓練,並在戰爭期間更製造大量疫苗,提供給日軍控制地區作疫病防治之用。
化學科從事與藥品和衛生化學相關的研究調查,和相關藥品與飲食物的分析檢定;熱帶病學科從事與熱帶病病原預防治療相關的調查研究和臨床試驗;熱帶衛生學科從事熱帶地區保健衛生的研究調查;細菌血清學科從事與細菌性疾病病原預防治療相關的調查研究和臨床試驗,以及治療物的鑑定與效力檢定。台中支所和台南支所負責地方衛生用藥品的試驗與檢定,士林支所則是從事細菌學的研究[2]。杜聰明在擔任台北帝國大學教授期間,曾兼任熱帶醫學研究所熱帶病學科所員[3]。
名稱 | 位置 | 備註 |
---|---|---|
熱帶醫學研究所 | 臺北州臺北市幸町 | 原中央研究所廳舍 |
熱帶醫學研究所士林支所 | 臺北州七星郡士林街福德洋字山子腳 | 現為中華民國憲兵梅莊營區 |
熱帶醫學研究所臺中支所 | 臺中州臺中市利國町 | 臺中州廳構內 |
熱帶醫學研究所臺南支所 | 臺南州台南市鹽埕 |
戰後發展
在二戰後,杜聰明受命為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兼第一附屬醫院院長,並接任熱帶醫學研究所所長。1946年,熱研所原有的五科改組為四系:病理學系、細菌血清學系、衛生學系和化學系,其中衛生學系於1947年由陶熾教授主持,下設熱帶衛生研究室、環境衛生研究室、社會衛生研究室、生理營養研究室,分別由柯源卿講師、陳拱北講師、陶熾教授及留任的細谷雄二主持。衛生學系在陶熾教授的領導下,停止了殖民性熱帶衛生研究,轉而重視社會衛生之環境、工業、學校及衣、食、住等問題的研究,也連帶轉變各研究室的研究方向。同時,熱研所經教育部核准開始招生,林家青甫自臺大醫學院畢業,成為熱研所第一屆學生,之後成為臺大公衛所創所時期的教師。
臺大傅斯年校長聽取美國洛克菲勒專家蘭安生(John B. Grant)的意見後,決定將熱研所解組。在農復會補助下,於1951年正式成立「公共衛生研究所」,隸屬台大醫學院,另外並成立「臺灣血清疫苗製造所」,由臺大與省政府衛生處合作籌設。
生化武器
1940年10月8日,日本军队为了在南方实行细菌战,可以在台湾设置永久性设施,以适应热带气候。1941年,《井本日志》指出台湾和平房的预算过于庞大。1941年日军计划以细菌战进攻巴丹半岛时,东京陆军军医学校每天生产30公斤菌液,以台北为中转站,三天运送一次至菲律宾。[4]
歷任首長
任次 | 肖像 | 姓名 (生–卒) |
在任時間 | 備註 | |
---|---|---|---|---|---|
1 | 三田定則 (1876–1950) |
1939年4月28日 | 1940年9月13日 | ||
2 | 下條久馬一 (1891–) |
1940年9月13日 | 1945年10月25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