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心理学

分析心理學英語:;或稱心理分析學)是由瑞士心理學家卡爾·榮格所帶頭發展出來的一支深度心理學,又稱榮格心理學原型心理學。它是是榮格自1913年10月脫離佛洛伊德精神分析學派後,開始形成的學派。

榮格認為人的心靈包含有意識的自我無意識(unconscious,宋文里教授在一次研討會上,指出佛洛伊德的subunconscious-「潛意識」必須和榮格的unconscious-「無意識」做出區隔。[1])兩大部分。有意識的自我是有記憶而有連續性的。但榮格認為自我只是整體心靈的一小部分,無意識才更具影響力,而自我無意識內,有著最高的精神自性是無意識對自我所開的窗子。整合自己無意識的的特性會自然的發生而發展個人的個性,這種程序叫做個體化,而個體化是沒有終點的,所以有些人傾向說「個體化歷程」。

如果一個人有意識的自我與無意識相互矛盾無法整合,則會產生精神官能症、身心症,如:恐懼症、戀物癖、或憂鬱症。須經由分析去了解與認識未知的無意識中的特性,常用的方法有分析夢或是對藝術品或詩的反應。

榮格認為無意識又分為個人無意識集體無意識。個人無意識包括個人的種種情結,而集體無意識則包括人類整體經千百年累積在無意識中的寶貝。其證據是榮格在世界各地所收集的人類共同的象徵。他考察不同民族的宗教神話傳說童話、與寓言得到所有人類共有的原型。所以在個體化可能發現超出個人經驗的象徵。其中的內容可視為人基本問題,如生命、死亡、意義、快樂、與恐懼,也可能有靈性方面的觀念。[2]

分析的方法與完整的程序是很繁瑣的,也因人(分析者)而異。

人格類型

分析心理學認為人的性格可分為外向/外傾與內向/內傾的性格類型/態度類型(Einstellgstypen)。並再具有四個心理功能/功能類型(Funktionstypen):思考(德文:Denken;英文:Thinking)與情感(德文:Fühlen;英文:Feeling)為理性功能(德文:Urteilsfunktionen;英文:Rational)並彼此為對立面;、感覺(德文:Empfinden,英文:Sensation)與直覺(德文:Intuieren,英文:Intuition)為非理性功能(德文:Wahrnehmungsfunktionen;英文:Irrational)並彼此為對立面,最終形成八個人格類型。[3][4][5]

力比多(Libido)被榮格擴充為是一種心靈的能量或內在的生命力(或可說是),內向的人,他的這種能量是向內的而且是主觀的。外向的人,他的這種能量流向屬於外在的他與別人的關係。

榮格認為心理功能有優勢和劣勢之分,例如當思考功能站居高位時,情感就相對弱勢。榮格對於在人格類型裡面提到,優勢功能和劣勢功能不是代表哪個好或壞,而是心理功能在自我站居的高與低,榮格認為,八個人格類型每個人雖然都傾向只表現一種,但其實八種人格類型每個人都有一些些,所以潛力去體驗和發展,優勢功能如果主導自我太久時,可能會導致無意識的反撲乃至於在現實生活出現關係問題。榮格學派之所以被認定為深度心理學的一門,就是榮格以及後榮格發展都一致認為,人有其必要,去認識不同的內在人格,避免某些人格得到自我的排斥或潛抑,導致其中之一成為自己的陰暗面-心理陰影,進而導致身心症、精神官能症的爆發。[6]

治療方法

榮格自1904年與佛洛伊德分道揚鑣後,開始發展以「象徵的」角度做積極想像,主要以夢境分析沙遊(日本稱箱庭療法)、藝術治療三項為大宗。

榮格與佛洛伊德的異同

當代心理學界仍認為,榮格心理學為心理動力取向深度心理學的一項分支,許多觀念承襲了佛洛伊德的觀念,譬如心理防衛機制(或者翻譯為:自我防衛機轉)在榮格心理學內仍然是適用的。榮格對於移情與反移情則較於佛洛伊德,有較開放的想法,當分析師與被分析者的阿尼瑪與阿尼姆斯發生投射時,就產生了聖耦(syzygy),這可以視為重大突破,可藉由此找出被分析者背後的原型,找出原型意涵。然而對於積極投射的治療方法,是弊大於利的,因此榮格堅持分析師受訓學員在執業前,必須經歷全面詳盡的個人分析[7],分析師本人極易在不同身分種產生不當的感情或非理智反應。相較於佛洛伊德,榮格認為分析師與被分析者是彼此合作關係,不少榮格學派的分析師會用「一起工作」來形容與被分析者的關係。榮格的人性觀是持正向態度的[8],認為人擁有追求完整的潛力,而這個過程可以被簡稱為「個體化」,個體化的起始契機乃是於人對於自己存在的意義產生懷疑時,或者是遇到重大變故時,開始逐漸內省而追求自我完整,個體化是人追求完整不斷內省與塑造的過程。

原型是分析心理學的重要根基,榮格認為,人的內心擁有無數的原型,只是沒有被挖掘出來而已,原型本身是中立性質的,原型在某些契機下投射出去,投射當下基本上是無意識的,因此分析師就必須觀察到這個現象,並且細微的察覺除這個原型之外,存在的異同和該個體別於原型的獨特性。而最理想的情況下,藉由不斷的分析和討論,被分析者能夠自身開始覺察到自己的無意識內容,而榮格將無意識的內容視為有智慧、有意識、有靈性的表現,認為無意識的訊息不單單只是病因,更能帶來更深層的思考和反省,這點與佛洛伊德只注重潛意識的是精神官能症的肇因態度非常不同。

榮格持一元中立論,許多發展基礎與煉金術的哲學意涵相關,因此往往被誤批評為神祕主義者。榮格在晚年對於佛、道……等東方思想有著極高的興趣和正向的評價,特別以道家的思想尤為興趣,在許多榮格本人乃至於後世追隨者的書籍中都能找到類似的影子。榮格與佛洛伊德的最大差異是榮格認為意識是由無意識中萌生的,意識是很脆弱的,我們能掌握的自我只有一小部分。[9]但佛洛伊德認為,夢境只是潛意識的垃圾桶,並且不認同潛意識不能被掌控。

夢境分析:與精神分析學派的差異

榮格式的夢境分析/釋夢的與佛洛伊德的態度並不一樣,榮格式的分析方法高度仰賴分析師與被分析者的信任,如果兩人為不同人格類型,釋夢角度會非常不一樣,但正因此能夠產生煉金的效應,榮格認為當在談話的時候,彼此的無意識也在交流。分析師必須在心裡知道與被分析者是平等的,這跟古典精神分析不同,沙發躺椅的形式,榮格覺得這擴大了分析者在高、被分析者在下的情況,亦同時展現佛洛伊德權威性的風格,榮格在分析當事人時,非常堅持必須坐椅子並與對方有眼神交流,並且真誠的與被分析者相談。精神分析學派在20世紀初期以病因化當事人為人詬病,將潛意識內容解讀為病因來源,而分析心理學派的夢境分析是想要理解無意識中最真實的樣貌,強調向無意識保持開放的態度(最好是被分析者能夠自己意識到),並能面對不同面向的無意識嶄露的原型,分析心理學派希望被分析者能保有自我的情況下了解自己的無意識,而非極度認同某個無意識,或者說被無意識誘拐走了,分析師也必須了解被分析者的生活樣貌,他們認為才能做出有意義的聯想。

分析心理學派和後精神分析學派都受影響於人本主義的影響,當今精神分析也注重與被分析者的對等狀態,兩者皆同意夢境分析是連續的,而且夢境越接近越好,更能呈現當前被分析者內在的樣貌,以及與現實世界的關聯。兩者也都認同,探索夢境是對無意識/潛意識的絕佳途徑。

後續發展

分析心理学有三個流派:

羅伯特·L·摩爾寫了一系列的五本書,成為男性主義運動(men's movement)重要的理念。

参考文献

  1. 陳心冕; 宋文里. . 國立台灣大學學生社團. [2021-09-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9-06).
  2. 卡爾·古斯塔夫·榮格. 莊仲黎 , 编. . 臺灣: 商周出版. 2019-10-09. ISBN 9789864777259.
  3. Diese Ausgabe. . getabstract. Patmos. [20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9-06).
  4. 鍾穎. . 愛智者書窩. [2020-12-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9-06).
  5. 卡爾·古斯塔夫·榮格. 莊仲黎 , 编. . 臺灣: 商周出版. 2017-11-11. ISBN 9789864773503.
  6. 卡爾·古斯塔夫·榮格; 瑪麗-路易絲·弗蘭絲; 阿妮拉·賈菲; 約瑟夫.韓得生; 尤蘭得.雅柯比; 余德慧校訂. 龔卓軍 , 编. . 臺灣: 立緒文化. 2013-08-09. ISBN 9789866513817.
  7. Daryl Sharp. . 由李佳怡翻译. 臺灣: 城邦印書館. 2016-01-05. ISBN 9789869267014.
  8. Gerald Corey. . USA: Cengage Learning. 2016-01-01. ISBN 978-1305263727.
  9. 安‧凱斯蒙. 廖世德 , 编. . 臺灣: 生命潛能. 2004-01-10. ISBN 9789578292888.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