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慧英
華慧英(1925年—2016年1月8日),台灣電影攝影師、導演暨電視製作人,代表作有《蚵女》、《龍門客棧》及《俠女》等。曾獲第1屆金馬獎最佳黑白攝影、第8屆及第10屆金鐘獎創新節目獎,並擔任多屆金馬獎評審。
華慧英 | |||||||||||||||
---|---|---|---|---|---|---|---|---|---|---|---|---|---|---|---|
摄影师 | |||||||||||||||
罗马拼音 | Hui-Ying Hua | ||||||||||||||
国籍 | 中華民國 | ||||||||||||||
籍贯 | 浙江寧波 | ||||||||||||||
出生 | 1925年 中華民國江蘇省上海縣 | ||||||||||||||
逝世 | 2016年1月8日 臺灣臺北市北投區臺北榮民總醫院 | (90—91歲)||||||||||||||
职业 | 電影攝影師、導演暨電視製作人 | ||||||||||||||
语言 | 國語 | ||||||||||||||
活跃年代 | 1946年-1992年 | ||||||||||||||
|
生平
1925年生於上海[1],籍貫浙江省寧波市[2]。1946年進入中國電影製片廠上海技術站擔任助理技術員,從事新聞攝影;並於1949年撤退到臺灣[3]。1950年擔任劇情片《惡夢初醒》之攝影助理[4],1951年中製改組,隨老師王士珍進入農業教育電影公司。1954年農教又改組為中央電影公司,他於次年升任為攝影師,首度獨當一面拍攝《碧海同舟》。1956年獲中影選派赴日考察攝影技術[5][6],隨導演市川崑學習彩色攝影[7]。1950年代,他亦曾在《聯合報》副刊發表多篇專文,介紹電影攝影[8][9][10]。
1962年以《宜室宜家》獲頒第1屆金馬獎最佳黑白攝影,1964年擔任中影第一部彩色電影《蚵女》之攝影師。1967年離開中影,至聯邦電影公司大湳製片廠擔任副廠長兼攝影師[11],拍攝《龍門客棧》、《俠女》等片。1975年《俠女》於坎城影展獲得最高技術獎之殊榮[1]。
1971年任職華視電影組組長,1972年以《龍》獲頒第8屆金鐘獎創新節目獎,1974年又以《炙艾圖》再度獲得同一獎項[1]。華視電影組組長任內,推動華視節目赴海外攝影[12]、國產電視動畫《小平與小安》攝製等事宜[13],並於1985年退休[14]。
1984年至1992年數度擔任金馬獎評審[15][16][17][18],並曾於1988年主辦「金馬獎攝影器材展」,展出1940至1980年代的國內攝影器材[19]。1986年發起創設中華民國電影攝影協會,1988年獲核准正式成立,並擔任首屆理事長[20]。
1988年擔任臺灣省電影製片廠紀錄片《美夢成真》攝影師,習得360度電影拍攝技術[21],並於1990年受中影委託赴中國大陸拍攝360度紀錄片《錦繡河山》[22]。
除攝影之外,亦對文學、音樂等其他藝術類型有所涉獵,曾以筆名寫作數個劇本[23],並著有回憶錄《捕捉影像的人》[24]及《老時童年》[2]。
作品
攝影
- 敦親報國(1951)
- 和鄰睦族(1951)
- 台灣獄政(1951)
- 人情的溫暖(1951)
- 無心的過失(1951)
- 革命兒女(1951)
- 一萬四千反共義士(1951)
- 寶島大動脈(1951)
- 風塵劫(1954)
- 梅崗春回(1955)
- 薛平貴與王寶釧(1955)
- 碧海同舟(原名「浪淘沙」,1956)
- 錦繡前程(1956)—榮獲亞洲影展金禾獎
- 呂洞賓(1957)
- 萬里長城(1958)
- 苦女尋親記(1958)
- 歸來(1958)
- 懸崖(1959)
- 太平洋之鯊(1960)
- 宜室宜家(1962)—榮獲第1屆金馬獎最佳黑白攝影
- 薇薇的週記(1963)
- 黑夜到黎明(1963)
- 蚵女(1964)
- 意難忘(1965)
- 雷堡風雲(1965)
- 鳳鳳(1965)
- 還我河山(1966)
- 我女若蘭(1966)
- 挑女婿(1967)
- 尋夢園(1967)
- 龍門客棧(1967)
- 貂蟬與呂布(1968)
- 月滿西樓(1968)
- 鐵娘子(1969)
- 家在台北(1970)
- 烈火(1970)
- 三娘教子(1970)
- 俠女(1970)
- 早晨再見(1974)
- 純純的愛(1974)
- 美夢成真(1989)—360度電影
導演
- 情海斷腸人(1966)
- 龍(1971)—獲頒第8屆金鐘獎創新節目獎
- 刺蠻王(1971)
- 蜿蜒的長虹(1972)
- 炙艾圖(1973)—獲頒第10屆金鐘獎創新節目獎
- 大地牛郎(1973)
- 飛行三萬里(1978)
- 八十年代的震撼(1980)
- 錦繡河山(1990)—360度電影
- 長江三峽(1992)—360度電影
製作
- 小平與小安(1985)—電視動畫
著作
- 捕捉影像的人(2000)ISBN 9789573239994
- 老時童年(2009)ISBN 9789860199727
參考資料
- . 臺灣電影網. 中華民國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 2018-08-22 [2021-03-07].
- 華慧英, , 聯合報, 2009-10-23
- 華慧英, , 遠流出版社, 2000, ISBN 9789573239994
- . 臺灣電影數位博物館.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2021-03-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17).
- 鍾影, , 聯合報, 1957-10-06
- 哈公, , 聯合報, 1957-01-01
- 徐正棽, , 聯合報, 1994-10-31
- 華慧英, , 聯合報, 1956-09-25
- 華慧英, , 聯合報, 1957-10-06
- 華慧英, , 聯合報, 1959-09-18
- , 聯合報, 1967-08-08
- , 民生報, 1978-08-10
- 胡幼鳳, , 民生報, 1985-01-17
- , 聯合報, 1985-12-17
- , 民生報, 1984-09-16
- , 民生報, 1987-09-02
- , 聯合報, 1989-11-13
- 褚明仁, , 民生報, 1992-10-18
- , 聯合報, 1988-09-05
- , 民生報, 1988-01-29
- , 民生報, 1988-09-05
- 黎大康, , 聯合晚報, 1990-12-12
- 趙堡, , 聯合報, 1965-10-21
- 蕭永盛, , 聯合報, 2000-06-05
- 王雅蘭, , 聯合影音, 2016-01-09 [2021-03-07]
- 鄒念祖, , 自由時報, 2016-01-10 [2021-03-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2-13)
外部連結
- 華慧英在互联网电影资料库(IMDb)上的資料(英文)
- 華慧英在香港影庫上的簡介
- 華慧英在台灣電影網上的資料(繁體中文)
- 華慧英在豆瓣電影上的簡介(简体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