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光超
蔣光超(1924年6月22日—2000年12月15日),名德,字光超,以字行,浙江奉化人;台灣男藝人、諧星、喜劇演員。蔣光超最為人稱道的除電影以外,主唱中華電視公司1974年電視劇《包青天》(儀銘主演版)的主題曲,亦被視為經典。[1]
| 蔣光超 | |||||
|---|---|---|---|---|---|
| 男艺人 | |||||
| 本名 | 蔣德 | ||||
| 罗马拼音 | Jiang Guang Chao | ||||
| 昵称 | 蔣爸爸 | ||||
| 国籍 | |||||
| 籍贯 | 浙江省奉化縣 | ||||
| 出生 | 1924年6月22日 | ||||
| 逝世 | 2000年12月15日(76歲) | ||||
| 职业 | 歌手、電影演員、電視演員 | ||||
| 语言 | 國語、英語 | ||||
| 儿女 | 蔣嘉麟(长子) 蔣玉孫(幼子,1979年逝世) | ||||
| 音乐类型 | 國語流行音樂 | ||||
| 演奏乐器 | 歌唱 | ||||
| 出道地点 | |||||
| 出道日期 | 1951年 | ||||
| 出道作品 | 《花姑娘》 | ||||
| 代表作品 | 《花姑娘》 《你我他》 《合家歡》 《包青天》 | ||||
| 活跃年代 | 1951年-2000年 | ||||
| |||||
簡介
生長於北京,叔祖父是保定軍官學校校長蔣百里;大伯是國立故宮博物院前院長蔣復璁;姨丈是行政院新聞局前局長魏景蒙。
拜師習京劇於名伶馬連良與胡琴名師楊寶忠;1950年,26歲時逃離中國大陸,移居英屬香港。1951年,演出第一部電影《花姑娘》;並加入邵氏電影公司,演出《十三太保》(1951年)、《不了情》(1961年)、《藍與黑》(1966年,分為上下兩集)等多部著名電影。
1950年代後期,改加入國際電影懋業(電懋),開始演喜劇;1969年,轉至台灣發展。 1969年10月17日至1971年7月2日,與孔蘭薰主持台灣電視公司(台視)益智節目《合家歡》。 1970年,參演中國電視公司(中視)著名的每天30分鐘連續劇《你我他》,特徵是擠眉弄眼、大小眼、鮮紅厚嘴唇;也主持中視綜藝節目《今宵今宵》。1976年,與洪濤自製自導自演中華電視公司(華視)每天30分鐘連續劇《好舅舅》。
2000年12月15日,因不慎跌倒昏迷,導致心臟病發,經送醫院急救,病逝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洛杉磯,享壽76歲。
在台灣流行語中,「講光抄」一詞取自「蔣光超」三字諧音,意謂:教師上課,學生不知發問、思考,只知聽教師講課、光抄筆記。「講光抄」一詞與「背多分」(取自「貝多芬」三字諧音,意謂:背誦的東西多,死記的東西多,考試就能拿到較多的分數)齊名,喻為台灣「為升學應付考試」之壞習慣。
戲劇作品
代表電影
蔣光超是個多產的演員,演出過七百多部電影。早年英俊,演反派壞人、斯文敗類;中、晚年,禿頭、臉皺,演喜劇。代表作有:
獎項紀錄
| 年份 | 頒獎典禮 | 獎項 | 作品 | 角色 | 結果 |
|---|---|---|---|---|---|
| 1980年 | 第15屆金鐘獎 | 電視喜劇男演員獎 | 《雙喜臨門》 | 獲獎 | |
參考資料
- . 台灣光華雜誌. [2014-04-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外部連結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