蜥結龍屬

蜥結龍屬屬名:,意為「蜥蜴的甲盾」)又名楯甲龍,是結節龍科恐龍的一屬,生存於早白堊紀北美洲。目前已有一個已命名種,愛氏蜥結龍S. edwardsorum),但可能有其他種存在。就生理結構上而言,蜥結龍是研究最深入的結節龍科之一;大部分化石發現於Cloverly組地層,約1億1500萬年前到1億1000萬年前。

蜥结龙属
化石时期:白堊紀前期,
蜥結龍的復原圖
科学分类 编辑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蜥形纲 Sauropsida
总目: 恐龍總目 Dinosauria
目: 鸟臀目 Ornithischia
科: 结节龙科 Nodosauridae
属: 蜥结龙属 Sauropelta
Ostrom, 1970
模式種
愛氏蜥結龍
Sauropelta edwardsorum

Ostrom, 1970

蜥結龍是種中等大小的結節龍科恐龍,身長約5公尺。蜥結龍擁有特別長的尾巴,佔了身長的一半。雖然蜥結龍的身體小於現代的黑犀牛,但體型相近,而重量估計約1500公斤。這些額外的重量主要來自於身體外部的骨板,包含頸部的大型尖刺。

敘述

蜥結龍與人類的體型比較

蜥結龍是種四足、草食性恐龍,身長接近5公尺[1]。頭顱骨呈三角形,口鼻部逐漸變尖,後段較寬,眼睛後面最寬處為35公分[2]。不像某些其他結節龍科,蜥結龍的頭頂平坦,而非圓頂狀。蜥結龍的頭頂非常厚,由平坦的骨質骨板所覆蓋,因為這些骨板緊緊地固定住,所以沒有胄甲龍爪爪龍林木龍、與其他甲龍類所擁有的顱縫。這狀態有可能是化石保存過程的後果。如同其他甲龍類,蜥結龍的眶後骨顴骨有三角形的厚鱗甲,分別位於眼睛之上與之下[2]。蜥結龍的上下頜擁有葉狀牙齒,可用來切斷植物,這是典型的結節龍科特徵。目前不清楚頭顱骨的前端模樣,但上下頜前端應有銳利的骨質囓喙(Tomium),如同其他甲龍類。這些囓喙可能覆蓋者角質,構成喙狀嘴[3]

蜥結龍的尾巴相當長,佔了身體長度的接近一半。一個化石上發現了40節尾椎,但某些已經遺失,所以實際數目應該超過50節。尾巴擁有骨化肌腱,可使尾巴硬挺。如同其他甲龍類,蜥結龍擁有寬廣的身體、非常寬的骨盆與胸腔。前肢短於後肢,使得背部呈弓狀,最高處位於臀部。牠們的足部、四肢、肩膀、骨盆非常結實,可支撐巨大的體重。美國古生物學家肯尼思·卡彭特(Kenneth Carpenter)估計蜥結龍的體重為1500公斤[1]

蜥結龍的裝甲 - 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

如同其他結節龍科,蜥結龍身上覆蓋者裝甲,由嵌入皮膚的皮內成骨(Osteoderm)所構成。這些鱗甲都位於牠們生前的位置,使得肯尼思·卡彭特與其他科學家可以精確的描述它們的位置。蜥結龍的頸部有兩排平行的鱗甲,背部與尾巴的上半面皮膚覆蓋者小型、骨質稜甲,而身體左右兩側各有一排平行的大型、圓錐狀鱗甲。臀部上方的小稜甲與大型圓形鱗甲互相緊密交錯,形成薦部裝甲[1]。這種薦部裝甲也發現於其他甲龍類身上,例如多刺甲龍南極甲龍[3][4]。蜥結龍的身體兩側各有兩排大型的尖刺,尖刺從頸部開始,越接近肩膀的尖刺越大,身體兩側的尖刺逐漸縮小,終止在臀部。臀部之後的尾巴兩側則有平坦的三角形骨板,骨板朝後方,而且越接近尾端,骨板越小。肯尼思·卡彭特最初認為蜥結龍的身體的兩側各有一排頸部尖刺與尾部骨板,但他最近與James Kirkland發現蜥結龍的身體的兩側是各有兩排上下平行的尖刺與骨板。上排的頸刺朝向後上方,而下排的頸刺朝向後外側。而兩排頸刺與尾板的基部互相固定,限制了頸部與尾巴前段的靈活性[2]

分類

自從約翰·奧斯特倫姆(John Ostrom)在1970年首次敘述蜥結龍,牠們就被分類於結節龍科[5]。結節龍科與甲龍科都屬於甲龍亞目。結節龍科包含特定頭顱骨特徵,例如下頜末端往下彎曲、口鼻部較甲龍科狹窄,以及缺乏尾槌[6]。結節龍科被發現於北美洲歐洲,而甲龍科除了北美洲與歐洲以外,也生存於亞洲[3][7]

分類系統

結節龍科的演化關係系統還沒有確定,蜥結龍、林木龍、以及爪爪龍的化石發現於較古老的地層,有時被認為比胄甲龍埃德蒙頓甲龍、以及活堡龍更為基礎、原始[3][7]。在一個2001年的研究中, 肯尼思·卡彭特將前三屬與後三屬列為兩個群體,並互相為姐妹演化支,但也發現胄甲龍可能屬於任一演化支,依所選定的分類特徵而定[8]

發現與命名

在1930年代早期,著名古生物學家巴納姆·布郎(Barnum Brown)在蒙大拿州比格霍恩縣的Cloverly組發現了蜥結龍的正模標本。化石的發現地位於烏鴉印地安保留區之內。蜥結龍的正模標本(編號AMNH 3032)是一個部份骨骸。布郎也發現了另兩個蜥結龍的標本(編號AMNH 3035、AMNH3036)。後者是目前保存狀態最好的結節龍科化石,包含許多保持原位的鱗甲,目前正在紐約市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展示中。編號AMNH 3035標本則包含了頸部裝甲與大部分頭顱骨、只缺乏口鼻部末端。在1960年代,耶魯大學皮巴第自然歷史博物館約翰·奧斯特倫姆(John Ostrom)宣布他的挖掘團隊在Cloverly發現了另外的不完整蜥結龍化石。奧斯特倫姆在1970年建立新屬,蜥結龍(Sauropelta),以包含他與布郎的發現。在古希臘文中,σαυρος/sauros 意為「蜥蜴」,而πελτε/pelte意為「盾甲」,是以牠們身上的骨質裝甲為名[5]。雖然奧斯特倫姆最初將種名命名為S. edwardsi,學名命名人喬治·奧利舍夫斯基(George Olshevsky)在1991年將拼法修正為愛氏蜥結龍(S. edwardsorum),以符合拉丁語拼音規則[9]

在蜥結龍被命名兩年後,編號AMNH 3036標本的照片標題被誤植為"Peltosaurus",造成了許多困擾[10]。但布朗並沒有在該標本的相關文獻與展覽品中提及正式名稱Sauropelta,而是非正式地使用"Peltosaurus"。但是,"Peltosaurus"已經命名於一種已滅絕的北美洲蛇蜥科蜥蜴上,因此無法使用在任何恐龍身上[11]

在1999年,肯尼思·卡彭特與他的同事敘述了一個大型結節龍科化石,該化石發現於猶他州雪松山脈組,該地層與Cloverly地層屬於同一時期。他最初將這些化石歸類於蜥結龍的一個新種,但並沒有命名這個新種[12]。在最近的研究中,肯尼思·卡彭特不再認為這個化石是蜥結龍的一個種,而僅將牠們歸類於結節龍科[13]

近期的新發現化石,包含在蒙大拿州的Cloverly地層發現的一個完整的頭顱骨[14],以及猶他州雪松山脈組發現的一個破碎骨骸[15]。這些化石在脊椎動物化石學會的年度會議上被討論,等到正式公佈時,可能被歸類於蜥結龍。

生活環境

蜥結龍是結節龍科中已知最早的成員。蜥結龍的所有化石都來自於懷俄明州蒙大拿州Cloverly組的中層,地質年代為早白堊紀的晚阿普第階到早阿爾比階,約1億1500萬年前到1億1000萬年前[2][16]。蜥結龍生存於河畔的氾濫平原,該河流流向北方與東方的淺內海,侵蝕西側的低矮山脈,並形成沉積層。週期性的洪水帶來新的大量泥土,形成Cloverly沉積層,並掩埋許多動物的屍體,而少數的動物屍體形成化石。最後,淺海覆蓋了這片區域,並分隔了北美洲,形成西部內陸海道[17]。這個地區所出土的豐富針葉樹化石,顯示該地區過去曾覆蓋者森林[5]禾本科白堊紀後期出現,所以蜥結龍與其他早期草食性恐龍是以多樣性的針葉樹與蘇鐵為食[18]。結節龍科具有狹窄的口鼻部,現代具有狹窄口鼻部的動物以選擇性的植物為食,而具有寬廣口鼻部的草食性動物則以廣泛的植物為食[6]

蜥結龍是Cloverly組的主要草食性動物之一,而該地最常見的草食性恐龍則是大型的鳥腳下目腱龍。除此之外,還有小型鳥腳類西風龍、少見的泰坦巨龍類、一種未命名的似鳥龍下目恐龍、馳龍科恐爪龍(大量的牙齒顯示牠們的繁盛)[5][17]、以小型獵物為食的小型基礎偷蛋龍下目小獵龍[5][17]。Cloverly組的頂級掠食動物則是異特龍超科高棘龍,只有發現破碎的化石,高棘龍還分布於德州奧克拉荷馬州[19]。另外,Cloverly組來發現了肺魚三尖齒獸目哺乳類、數種烏龜、生存在水邊的鱷魚,顯示該地為溫暖的氣候[5][17]。由於晚侏儸紀的優勢恐龍包含異特龍超科、劍龍類、以及多樣化的蜥腳下目,在Cloverly組發現的馳龍科、鳥腳類、結節龍科化石,顯示該地層的時期為早白堊紀。當Cloverly組的時期結束時,大群的亞洲動物遷徙到北美洲西部,包含暴龍科角龍科、以及甲龍科,與該地原有的動物共同形成晚白堊紀的動物群[2]

參考資料

  1. (英文)Carpenter, Kenneth. . Canadian Journal of Earth Sciences. 1984, 21: 1491–1498.
  2. (英文)Carpenter, Kenneth; & James Kirkland. . Spencer G. Lucas; Kirkland, James I; & Estep, J.W. (eds.). (编). . New Mexico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 and Science Bulletin 14. 1998: 249–270.
  3. (英文)Vickaryous, Matthew K.; Maryanska, Teresa; & David B. Weishampel. . Weishampel, David B.; Peter Dodson; & Osmólska, Halska (eds.). (编). Second Edition.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4: 363–392.
  4. (英文)Salgado, Leonardo; & Gasparini, Zulma. . Geodiversitas. 2006, 28 (1): 119–135.
  5. (英文)Ostrom, John H. . Bulletin of the Peabody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 1970, 35: 1–234.
  6. (英文)Carpenter, Kenneth. . Phil Currie; & Padian, Kevin (eds.). (编). .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7: 16–17.
  7. (英文)Hill, Robert V.; Witmer, Lawrence M.; & Norell, Mark A. . American Museum Novitates. 2003, 3395: 1–29.
  8. (英文)Carpenter, Kenneth. . Carpenter, Kenneth (ed.). (编). .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2001: 455–483.
  9. (英文)Olshevsky, George. . Mesozoic Meanderings No. 2. San Diego: Publications Requiring Research. 1991: 196pp.
  10. (英文)Glut, Donald F. . Secaucus: Citadel Press. 1972: 217pp.
  11. (英文)Chure, Daniel J.; & McIntosh, John S. . Paleontology Series 1. Grand Junction: Museum of Western Colorado. 1989: 226pp.
  12. (英文)Carpenter, Kenneth; James Kirkland; Burge, Donald; & Bird, John. . David Gillette (ed.). (编). . Utah Geological Survey Miscellaneous Publication 99-1. 1999: 244–251.
  13. (英文)Carpenter, Kenneth. . Barrett, Paul M.; & Evans, S.E (eds.). (编). . London: Natural History Museum. 2006: 21–25.
  14. (英文)Parsons, William L.; & Parsons, Kristen M. . Journal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 2001, 21 (Supplement to 3 - Abstracts of Papers, 61st Annual Meeting of the Society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 87A.
  15. (英文)Warren, David; & Carpenter, Kenneth. . Journal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 2004, 24 (Supplement to 3 - Abstracts of Papers, 64th Annual Meeting of the Society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 126A.
  16. (英文)Kirkland, James I.; Britt, Brooks; Burge, Donald L.; Carpenter, Kenneth; Cifelli, Richard; DeCourten, Frank; Eaton, Jeffrey; Hasiotis, Steven; & Lawton, Timothy. . Brigham Young University Geology Studies. 1997, 42 (II): 69–103.
  17. (英文)Maxwell, W. Desmond. . Currie, Philip J.; & Padian, Kevin (eds.). (编). . San Diego: Academic Press. 1997: 128–129.
  18. (英文)Prasad, Vandana; Strömberg, Caroline A.E.; Alimohammadian, Habib; & Sahni, Ashok. . Science. 2005, 310: 1177–1180.
  19. D'Emic, Michael D.; Melstrom, Keegan M.; and Eddy, Drew R. . Palaeogeography, Palaeoclimatology, Palaeoecology. 2012,. 333–334: 13–23. doi:10.1016/j.palaeo.2012.03.003.

外部連結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