褐翅燕鸥
褐翅燕鸥(学名:)又名,为鸥科棕背燕鷗屬的海鸟,全球大部分热带水域均可觅其踪影,其背部大体为褐色,而腹部则为浅色。褐翅燕鸥主要以鱼为食,且会与其他海洋动物一同捕食,有时还会尝试抢走其他鸟类的猎物。该鸟主要在热带岛屿上筑巢繁殖,有多种不同的求偶动作。其一般一巢内只有一枚卵,双方亲鸟均会参与孵蛋以及育雏。目前褐翅燕鸥种群庞大,分布广泛,无灭绝之虞。IUCN将其评为“无危”。
褐翅燕鸥 | |
---|---|
澳大利亚昆士兰州埃利奥特夫人岛的一只褐翅燕鸥 | |
科学分类 | |
界: | 动物界 Animalia |
门: |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
纲: | 鸟纲 Aves |
目: | 鸻形目 Charadriiformes |
科: | 鷗科 Laridae |
属: | 棕背燕鸥属 Onychoprion |
种: | 褐翅燕鸥 O. anaethetus |
二名法 | |
Onychoprion anaethetus (Scopoli, 1786)[2] | |
亚种 | |
| |
褐翅燕鸥的分布范围 繁殖區(夏候鳥) 越冬區(冬候鳥) | |
異名 | |
|
种系关系
从动物形态学来看,褐翅燕鸥与灰背燕鸥十分相似,二者的生态位有所重叠,很有可能是异域物种形成的产物[3][4]。线粒体DNA测序的结果支持这一观点,并认为二者为姐妹种。此外,基因测序还发现褐翅燕鸥原先所在的燕鸥属是多系群,并随后对其进行拆分。其中,褐翅燕鸥与灰背燕鸥、乌燕鸥和白腰燕鸥一同被拆分至棕背燕鸥属[5]。
亚种
目前褐翅燕鸥有四个亚种[6]:
外貌描述
与其他燕鸥相比,褐翅燕鸥体型属中等。其尾部深叉,翅膀窄而尖锐。繁殖季的褐翅燕鸥翅膀上半部、背部与尾部均为褐色,但靠近颈部与腰部的位置则更偏灰色。其腹部和翅膀下半部为白色,但因飞羽为黑色故其翅膀边缘颜色较深。该鸟有黑色羽冠,在面部会有一道上至羽冠、穿过眼角、下抵颈部的黑斑。褐翅燕鸥鸟喙长而尖,为黑色。非繁殖季的褐翅燕鸥会在面部黑色区域长出白色条纹,深色羽毛末端也会变为白色。雏鸟尾部较短,遍体有白色或褐色的斑纹;亚成鸟大体为淡褐色,有带灰黑色斑点的褐色羽冠[6]。
生态与习性
栖息地
褐翅燕鸥会在繁殖季聚集于热带岛屿的沙丘、鹅卵石滩和悬崖洞穴上筑巢[7][8]并在数千米外的开阔水域捕食[9]。该鸟在非繁殖季则生活于海面上。在墨西哥外海,褐翅燕鸥一般出没于离海岸18—35千米处[10],但美国佛罗里达州南部、佐治亚州和南卡罗莱纳州外海的褐翅燕鸥栖息于离岸更远的海域,通常可达180千米[6]。此外,美国东南沿海的褐翅燕鸥种群十分依赖海面上漂浮的马尾藻,以至于在非繁殖季过半目击记录均位于马尾藻附近[11]。
食性
褐翅燕鸥主要以鱼为食,尤其偏好会形成鱼群的海水表层鱼类,如鲈形目、鲱形目、银汉鱼目与鲀形目的鱼类,亦会捕食甲壳类与昆虫[6]。为减少种间竞争,褐翅燕鸥多在营养贫瘠的水域觅食[12]。该鸟在捕食时会自空中将鸟喙插入水中并夹走猎物,期间身体其他部位一般不会入水[9]。该鸟会与其他食鱼海鸟一同觅食,例如科里猛鹱、奥氏鹱、黄蹼洋海燕、黑浮鸥、白翅浮鸥、普通燕鸥、红燕鸥、白顶玄燕鸥、白玄鸥和短尾贼鸥[6][8]。此外,有时大西洋斑海豚、瓶鼻海豚和棱皮龟也会与其一同捕食[6]。该鸟有盗食寄生的习性,会攻击诸如黑顶圆尾鹱等海鸟以胁迫其抛弃捕得的猎物。由于褐翅燕鸥在遭遇盗食寄生时会立刻吞下猎物,再加上其动作敏捷,常能甩开觊觎其食物的其他海鸟,该鸟本身鲜少成为盗食寄生的目标[13]。
生命周期
加勒比海的种群于每年4—9月交配繁殖,大部分岛屿产卵高峰期为6月上旬,但库莱布拉岛的种群主要在5月产卵,圣托马斯岛种群则在8月10日仍有个体产卵。这一时间选择是为了减弱西印度群岛晚夏频发的飓风对繁殖的影响。西非种群的繁殖季与加勒比海种群相似。红海种群的繁殖季为5—8月,马达加斯加种群的繁殖季则为7—8月[6]。澳大利亚种群则在南半球的春季繁殖,一般开始于11月至来年1月,但有时也会早至7月[9]。该鸟会在繁殖季前数周返回繁殖地,其中雄鸟会在产卵前3—4周就占据心仪的筑巢地[14]。
求偶行为
褐翅燕鸥的求偶行为较为多样。雄性的褐翅燕鸥会螺旋上升至300米高的高空,之后滑翔至地面;亦会衔着树枝或树叶,以极其缓慢的振翅速度绕群落飞行。褐翅燕鸥在地面上亦有数种不同的求偶动作。雄鸟有可能会面对雌鸟抬高尾巴鞠躬或过反刍给予雌鸟食物。另外,配偶双方还会并排阔步走,并在之后来回摇晃喙部。有时一方会面朝自己的配偶绕圈,期间会紧贴对方[6]。褐翅燕鸥为一夫一妻制鸟类,其配偶关系多维持至繁殖季结束,但有约三分之一的个体会保持长期的配偶关系[14]。
鸟巢位置
褐翅燕鸥偏好在石灰岩洞穴、峭壁缝隙、岩架或是巨石底部筑巢[15],有时也会筑巢于茂密的植被中[16]。该鸟会利用诸如奥氏鹱和蟹鸻等鸟类的废弃巢穴[6][17]。此外,其繁殖群落内往往会混杂有乌燕鸥、大凤头燕鸥、红燕鸥与楔尾鹱等其他海鸟的巢穴[9]。
育雏
该鸟鸟蛋一般为椭圆形,颜色可能为白垩色、褐色、褐粉色或淡绿色,其上有褐色、薰衣草色、铁锈色或暗紫色的斑块[6]。蛋长约47毫米,宽33毫米[16]。该鸟每巢仅产一枚卵[6]。其孵化期约为一个月,双方亲鸟均会参与孵蛋,二者每3—5个小时换一次班[9]。刚孵化的雏鸟全身覆盖有灰色或棕色的绒毛,遍体黑色,眼睛已能睁开[16]。破壳1天的雏鸟已有躲避天敌的能力。小于3日龄的雏鸟一般会在天敌接近时匍匐于巢内不动,而更大的雏鸟会躲进鸟巢附近的植被中[6]。亲鸟会在雏鸟孵化的3—7日内紧密看护雏鸟,此后则会将其长时间单独留在巢内[16]。亲鸟大约每数小时返回巢穴,过反刍的方式投喂雏鸟,尤其常在清晨5—6时至下午4—5时进行投喂。雏鸟会在约2月大时离巢,但此后亲鸟还会继续照料雏鸟约一个月[6]。
保育状况
目前褐翅燕鸥种群庞大,全球共有数十万只个体,加之其分布范围非常广泛,IUCN将其评为“无危”。虽然在西印度群岛和太平洋岛屿人类会采集该鸟的鸟蛋与雏鸟,以及其会因人类影响而弃巢,但这些因素均不足以对褐翅燕鸥的种群造成可观影响[1]。
参考文献
- BirdLife International. . The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2019, 2019: e.T22694730A154676367 [2021-11-19]. doi:10.2305/IUCN.UK.2019-3.RLTS.T22694730A154676367.en .
-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 《中国动物物种编目数据库》.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2009-04-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5).
- Pratt, H.D; Bruner, P.L; Berrett, D.G. .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7: 182.
- Schnell, G. D. . Systematic Zoology. 1970, 19: 264–302.
- Bridge, E.S; Jones ,A.W; Baker, A.J. . Molecular Phylogenetics and Evolution. 2005, 35 (2): 459–469.
- Haney, Christopher J; Lee, David S; Morris, Ralph D. . Birds of the World. Cornell University. [2023-11-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1-03).
- Dunlop, J. N; Jenkins, J. . Corella. 1994, 18: 33–36.
- Diamond, A. W. . Ibis. 1976, 118: 414–419.
- Hulsman, K; Langham, N.P.E. . Emu. 1985, 85: 240–249.
- Howell, S. N. G; Engel, S.J. . Western Birds. 1993, 24: 167–181.
- Haney, J. C. . Auk. 1986, 103: 141–151.
- Dunlop, J.N; Surman, C.A. . Marine Ornithology. 2012, 40 (2): 105–110.
- Hulsman, K. . Emu. 1976, 76 (143-149).
- Dunlop, J. N; Jenkins, J. . Colonial Waterbirds. 1992, 15: 75–82.
- Burger, J.M; Gochfeld, D.J; Saliva, J.E. . Biotropica. 1989, 21: 244–249.
- LeCroy, M. . American Museum Novitates. 1976, 2599: 1–30.
- Semere, D; Hagos, T; Seleba, G; Gebrezgabhier, Y; Haile, Z; Chiozzi, G; De Marchi, G. . Bulletin of the African Bird Club. 2008, 15 (2): 228–237.
- Burger, J; Gochfeld, M. . Aggressive Behavior. 1988, 14: 169–178.
- Kohno, H; Ota, H. . Island Study of Okinawa. 1991, 9: 73–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