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門路 (臺南市)

西門路臺灣臺南市貫穿市區西側的南北向主要道路之一,亦為府城地區中心道路,因經過臺灣府城西門而名,北起北辰橋接永康區小北路及中正南路 台1線),可直達中華民國國道永康交流道,南至中華南路,全長約6.7公里,臺南市道路編號21


類型市區主要道路
道路長度6.7(4.2英里)
车速限制50公里每小時
雙向二快車道一慢車道
分段一~四段
地點臺灣
起點中華南路
主要路口府前路
民族路
成功路
公園南路
公園北路
和緯路
北安路
北端正覺街

歷史

古時西門路原是海岸線,清代為城牆所在,有「城邊街」之稱。日治時期把城牆拆除之後建成西門町[1],都市計畫中編為三等十四號道路。其中二段為臺南著名的「銀樓街」,沿路皆為珠寶店,當地人每逢婚嫁喜慶必定來採購,另外在西門中正路口處的不動產亦為全市公告地價最高的之地段。

原西門路南起府前路,北至成功路。在二戰後初期,西門路由北至南初編為立人街西門路玉泉街,玉泉街之路名來自日治時期的泉町。然而在1947年發生二二八事件後,為安撫民心,臺灣省參議會便於4月14日參考白崇禧將軍的建議,將台灣各縣市街道名稱,以與台灣相關的先賢作為命名依據,於是玉泉街路更名為「逢甲路」,名稱即取自台灣民主國副總統丘逢甲[2]

1980年代初期,台南市區道路重編,將同屬三等十四號道路的逢甲路(今一段)與立人街(今三段)合併,原西門路命名為二段,最後再將民德國中至正覺寺之間的新闢建道路命名為四段,全路段就此整編完畢。另外在2004年1月1日中區與西區合併為中西區之前,位於成功路與永華路一段之間的路段則曾作為兩區的界線。2009年3月5日,「西門路一段延伸線3-14號道路新闢工程」通車,至此西門路南延至中華南路

行經行政區域

(由南至北排序) 南區中西區北區

沿線設施

(由南至北排序)

本路段客運

  • 市區公車[3]
編號 路線 本路段公車站
0左 台南車站(北站)-台南車站(北站)(逆時針循環線) 民德國中
0右 台南車站(南站)-台南車站(南站)(順時針循環線) 民德國中
1 台南車站-茄萣/興達遠洋漁港 西門、友愛街口-西門健康立體停車場
2 崑山科技大學安平/三鯤鯓/四草 西門健康立體停車場-西門、友愛街口
3 海東國小-德高國小/復興國中/全福新城 西門路三段口
5 永康臨時轉運站-市立醫院/大甲里 西門、民權路口-西門健康立體停車場
7 公園北路-台糖安南學苑 西門、民權路口-國際城
10 台南車站-鹿耳門天后宮 西門、友愛街口-小西門(大億麗緻)
11 大成路口-城西里 大成路口-西門、友愛街口
民德路口-西門路四段
14 台南車站-慈濟高中 西門、民權路口
15 奇美醫院-大成國中/大成路口 台南站-大成國中
大成路口(延駛)
18 國民路/西門健康立體停車場-塭南里/臺灣歷史博物館 大成國中(延駛)
西門健康立體停車場-西門路三段口
19 台南海事/安平原住民文化會館-大灣高中 小西門(大億麗緻)-西門、友愛街口
21 台南車站-永康休閒育樂中心 小北商場-西門路四段北
  • 觀光公車[3]
編號 路線 本路段公車站
88 台南火車站(南站)-台南火車站(南站) 西門、友愛街口-小西門(大億麗緻)
立人國小
111 小西門-高雄國際航空站 小西門(小港機場快線)
  • 高鐵快捷公車[3]
編號 路線 本路段公車站
H31 安平原住民文化會館/永華市政中心(府前路)-高鐵台南站 小西門(大億麗緻)
  • 幹支線公車[3]
編號 路線 本路段公車站
綠17 安平工業區大灣新化 西門健康立體停車場-西門、民權路口
藍幹線 安平工業區-西港佳里 小西門(大億麗緻)
藍23 安平工業區-海尾-九塊厝 小西門(大億麗緻)-西門、民權路口
西門圓環(去程)
藍24 安平工業區-土城子-青草里 西門健康立體停車場-西門、民權路口
西門圓環(去程)
橘3 善化轉運站安定-安南醫院/臺南轉運站 國際城-小北商場(延駛)
橘11 下營區公所-麻豆轉運站西港-安南醫院/臺南轉運站 國際城-小北商場(延駛)
紅幹線 安平工業區-台南車站-仁德歸仁關廟轉運站龍崎 西門健康立體停車場-西門、友愛街口
紅2 西門健康立體停車場/臺南轉運站-上崙仔-關廟轉運站 西門健康立體停車場-西門、友愛街口
  • 高雄市公車[4]
編號 路線 本路段公車站
239 茄萣站-台南火車站 西門路二段-西門路三段
8046A 高雄火車站-台南火車站 西門路二段-西門路三段
8046B 高鐵左營站-台南火車站 西門路二段-西門路三段

外部連結

參考資料

  1. . [2008-01-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7-14).
  2. 黃雯娟. (PDF). 臺灣史研究. 2014, 21 (4) [2021-01-07].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01-10).
  3. . [2015-07-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7-28).
  4. . [2018-06-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1-19).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