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知心理學
认知心理学(英語:Cognitive psychology)是對諸如注意力、語言使用、記憶、感知、問題解決、創造力和思考等心理過程的科學研究。從1950年代至1960年代間才發展出來(見認知革命)。1956年被认为是认知心理学史上的重要年份。这一年几项心理学研究都体现了心理学的信息加工观点。如诺姆·乔姆斯基的语言理论和艾伦·纽厄尔和司马贺的“通用问题解决者”模型。「認知心理學」第一次在出版物出現是在1967年烏爾里克·奈瑟(Ulric Neisser)的新書。而唐纳德·布罗德本特於1958年出版的《知觉与傳播》一書則為認知心理學取向立下了重要基礎。此後,認知心理取向的重點便在唐纳德·布罗德本特所指出的認知的訊息處理模式--一種以心智處理來思考與推理的模式。因此,思考與推理在人類大腦中的運作便像電腦軟體在電腦裡運作相似。認知心理學理論時常談到輸入、表徵、計算或處理,以及輸出等概念。
心理学 |
---|
|
這種理解心智運作的方式在過去數十年變得非常普遍。這些比喻常見於社会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变态心理学和发展心理学中。认知理论的应用在最近並廣及許多动物认知研究的比较心理学领域。
信息處理的认知功能取向最近正被一些心理学新的研究取向所質疑,例如動力系統取向以及哲學中心體合一之觀點。
由於電腦的隱喻和使用,認知心理學在1960年至1970年間得到許多人工智慧及其它相關領域研究成果的助益。事實上,它已發展成為一個跨領域的認知科學,此學門整合了一系列不同取向關於心靈與心智處理的研究。
認知心理學與從前心理研究取向有不同之处。認知心理學使用系統化的科學方法,拒絕接受內省的研究方式,与佛洛依德心理學的現象學研究方法不同。且認知心理學認定內在心理狀態的存在(如信仰、欲望和动机),与行为主义心理學不同。
主要研究領域
現代觀點
現代的認知心理學觀點通常將認知視為一種雙重歷程理論,由丹尼爾·卡尼曼在 2011 年闡述。[1] 卡尼曼對兩種認知處理方式進行了更多區分,將其稱作「直覺型歷程」和「推論型歷程」。直覺型歷程(或系統一)類似於聯想推理,被認為是快速且自動化的,通常包含強烈的感情紐帶,卡尼曼說這種直覺歷程的推理是基於已形成的習慣,難以改變或操縱。另一種推論型歷程(或系統二)較慢且更不穩定,受制於有意識的判斷和態度。[1]
參考文獻
- Kahneman D. (2003) "A perspective on judgement and choice." American Psychologist. 58, 697–720.
研究書目
- 江紹倫:《識知心理學說與應用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80)。
- 江紹倫:《認知心理與通識教育:二十一世紀透視與實踐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9)。
外部連結
- 认知心理學史上著名之研究篇章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認知心理學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