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行为疗法
認知行為療法 (英語:,縮寫作CBT) 是一種社會心理干預[1][2],旨在減輕各種心理健康狀況的症狀,主要是抑鬱症和焦慮症。[3] 認知行為療法是治療藥物濫用和伴隨發生(英語:co-occurring)的心理健康障礙的最有效手段之一。[4] CBT 側重於挑戰和改變認知扭曲(例如思想、信念和態度)及其相關行為,以改善情緒調節[2][5]並制定旨在解決當前問題的個人應對策略。雖然它最初針對治療抑鬱症而設計,但其用途已擴展包含治療許多心理健康狀況,如焦慮症[6][7]、物質使用障礙、伴侶關係問題和進食障礙等。[8][9][10] CBT 包括許多認知或行為心理療法,這些療法使用基於證據的技術和策略來處理特定的精神病理學議題。[11][12][13]
认知行为疗法 | |
---|---|
MeSH | D015928 |
CBT 是一種常見的談話療法,結合了行為心理學和認知心理學的基本原理。[2] 不同於心理治療的歷史方法,例如治療師在精神分析方法中尋找行為背後的無意識意義然後制定診斷。 相反,CBT 是一種“以問題為中心”和“以行動為導向”的治療形式,這意味著它用於治療與診斷出的精神障礙相關的特定問題。 治療師的作用是幫助來訪者找到並實施有效的策略來實現既定目標並減輕疾病症狀。[14] CBT 基於這樣一種信念,即思維扭曲和適應不良(英語:maladaptive)行為在許多心理障礙的發展和維持中發揮作用[3],且可藉學習新的資訊處理技能和應對機制來減少症狀和相關的痛苦。[1][15][16]
與精神藥物相比,回顧性研究發現單獨使用 CBT 對治療較輕微之抑鬱症[17]、焦慮症、創傷後應激障礙、抽動障礙[18]、物質使用障礙、進食障礙、邊緣性人格障礙[19]等有效。一些研究表明,認知行為療法與治療精神障礙(例如重度抑鬱症)的藥物相結合時最有效。[20] CBT 被推薦為大多數兒童和青少年心理障礙的一線治療方法,包括攻擊傾向和品行障礙。[1][5] 研究人員發現,其他真實的(英語:bona fide)治療干預對於治療成人的某些病症同樣有效。[21][22] 與人際取向心理治療一起,CBT 在治療指導方針中被推薦為一種心理社會治療的選擇。[1][23]
基本原則
認知治療方法側重於認知治療。 認知包括態度、思想、評估和信仰。 認知治療程式,包括認知療法(CT)和理性情感行為療法(REBT)[24],假設我們的思維方式決定了我們的感受和行為以及我們的身體反應。
治療的重點有:
- 認知意識
- 驗證認知和結論是否充分
- 糾正非理性設定
- 將更正後的設定轉移到具體的行為中
因此,認知療法側重於感知過程的積極設計,因為在後一種情況下,決定行為的不是客觀現實,而是觀眾的主觀觀點。 如果認知不足(如透過感知選擇和評估),糾正影響和行為的可能性也受到損害。 特別是自發和情感驅動的行為,受到一個人在心理上構建環境模式的方式的影響很大。
簡介
CBT是一種心理社交干涉療法,在應對精神病患者中是應用最廣泛的基於證據治療原則的方法。CBT聚焦于開發個人的應對機制,在面對解決當前問題和改變認知(例如觀點,信仰,態度)中無用的模式,行爲,和情感調節。其起源於治療重性抑郁障碍,現在用於多種精神健康問題。
CBT模型基於行爲和認知心理學。不同于傳統的心理治療方法,例如精神分析学中治療師尋找行爲背後的潛意識然後形成一個診斷結論。取而代之的是,CBT是“以問題為核心的”和“以行動開始的”,意味著它用來解決和特定精神紊亂相關的特定問題,治療師的角色是幫助客戶發現和練習有效的機制來達到確定的目標并且降低紊亂的症狀。CBT基於一種理論認爲思維扭曲和有害適應的行爲在精神紊亂的發展和保持中扮演著重要的作用,這種症狀和相關的挫折抑鬱可以通過學習新的信息處理技巧和應對機制而得以減輕。
與精神药物相比,觀察表明只用CBT可以有效治療不太嚴重的抑鬱、焦虑症、創傷後心理壓力緊張症候群(PTSD)、抽动障碍、物質使用疾患、神经性厌食症、边缘性人格障碍等,通常也推薦和藥物共同用於治療其他情況,例如嚴重的强迫症、重度抑鬱、躁鬱症與思覺失調等。另外,CBT被推薦為針對青少年心理疾病的第一綫方法。和人際取向心理治療(IPT)一起,CBT被推薦為心理社交治療原則中的主要方法。
實證研究表明,認知行為治療可以有效治療多種問題,包括情感性疾患、焦慮性疾患、人格疾患、飲食疾患、物質濫用、精神病性疾患。治療方法常常是依照手冊,運用特別的技巧指示、直接處理問題,且針對特定疾患進行有時效性的處遇。認知行為治療常用於個人治療及團體治療,這些技巧經過改編後,也常應用在心理自助上。有些臨床和研究人員偏重認知導向(如認知重建),另一些人則偏重行為導向(如暴露治療)。其他的介入措施則結合了兩者(如想像暴露治療)。
認知行為治療的發展,主要是透過行為治療與認知治療的結合。基於差異甚大的理論,這兩種傳統在關注「此時此刻」與減輕症狀上,找到了共同點。許多針對特定疾患的認知行為治療程序,接受過療效與效率的評估。具備實證研究基礎的治療是醫療保健事業的趨勢,這一類的治療會依照症狀的診斷,採取特定的治療方法;所以相較於其他療法(如心理動力)來說,認知行為治療更受到醫療保健事業的喜愛。在英國,國家衛生與臨床優化研究院推薦「認知行為治療」作為治療許多心理健康困擾的選擇,包括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強迫症、暴食症、臨床憂鬱症等。
歷史
認知行為治療某些基本觀點,可以確定是以各種古代的哲學傳統為其前身,特別是斯多葛學派。例如 Beck 最早針對憂鬱症的治療手冊就記載:「認知治療的哲學源頭,可以追溯到斯多葛學派的哲學家。」認知行為治療的現代基礎,可以追溯到二十世紀早期行為治療的發展、1960 年代認知治療的發展,以及隨後兩者的結合。
行為治療的方法早在1924年就出現在玛丽·琼斯(Mary Cover Jones)探討兒童如何消除恐懼的著作中。1937 年,Abraham Low 為精神病患住院治療結束後的復健,發展出一套認知訓練技巧。Low 也將他的技巧運用在他創立的組織「國際復健」當中,協助人們從心理疾病當中復原。雖然「國際復健」最初由 Low 領導,他後來也改編了這些技巧,將其用在以相同名稱運作的自助團體當中。
1950-1970 年這段期間,行為治療開始獲得廣泛運用,美國、英國與南非的研究者,都從巴甫洛夫(Ivan Pavlov)、约翰·布罗德斯·华生(John B. Watson)、克拉克·L·赫爾(Clark L. Hull)等行為主義者的學習理論當中獲得啟發。在英國,這些研究大多聚焦在精神官能症,Joseph Wolpe將他在動物實驗當中的發現,套用到他的系統減敏感法上,這是今天用來消除恐懼的技巧的前身。英國心理學家汉斯·艾森克(Hans Eysenck)由 卡尔·波普(Karl Popper)的著作獲得靈感,以「假如你擺脫了症狀,你就擺脫了精神官能症」這一論點來批評精神分析,並以行為治療作為建設性的替代方案。在美國,心理學家將 伯尔赫斯·弗雷德里克·斯金纳(B. F. Skinner)的激進行為主義應用在臨床上。這些工作大多關注嚴重、慢性的精神失常,如精神病性行為與自閉症。
雖然早期的行為治療法成功地運用在許多精神官能症的治療上,但用來治療憂鬱症卻不太成功。由於所謂的「認知革命」,行為主義也失去了流行性。雖然較早期的行為主義者拒絕像是思考和認知這一類的「心智」概念,但是阿尔伯特·艾利斯(Albert Ellis)與 Aaron T. Beck注重認知的治療方法還是在行為治療師當中獲得了普及。Ellis與Beck的治療法都包含行為治療的成分與介入方式,並且主要將注意力集中在當下的問題。Albert Ellis的治療法,創始於1950年代早期,一開始被稱為理性治療,可以說是認知行為治療的第一種類型。這項治療法有一部分是建立在對抗當時流行的心理治療理論,主要是精神分析。受到阿尔伯特·艾利斯的啟發,亞倫·貝克在1960年代發展出認知治療。依照貝克的描述,他的治療方法是來自於在古典精神分析的脈絡下,帶領病人進行自由聯想的過程中所獲得的領悟。
參考來源
- Hollon SD, Beck AT. Lambert MJ , 编. .
- Beck JS, 2nd, New York: The Guilford Press: 19–20, 2011
- Field TA, Beeson ET, Jones LK, (PDF), Journal of Mental Health Counseling, 2015, 37 (3): 206–20 [6 July 2016], doi:10.17744/1040-2861-37.3.206,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15 August 2016)
- . Discovery Point Retreat. [2023-05-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5-03) (美国英语).
- Benjamin CL, Puleo CM, Settipani CA, et al, , Child and Adolescent Psychiatric Clinics of North America, 2011, 20 (2): 179–189, PMC 3077930 , PMID 21440849, doi:10.1016/j.chc.2011.01.011
- McKay D, Sookman D, Neziroglu F, Wilhelm S, Stein DJ, Kyrios M, et al. . Psychiatry Research. February 2015, 225 (3): 236–246 [2023-05-07]. PMID 25613661. S2CID 1688229. doi:10.1016/j.psychres.2014.11.05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04).
- Zhu Z, Zhang L, Jiang J, Li W, Cao X, Zhou Z, et al. . Shanghai Archives of Psychiatry. December 2014, 26 (6): 319–331. PMC 4311105 . PMID 25642106. doi:10.11919/j.issn.1002-0829.214173.
- Agras WS, Bohon C. . Annual Review of Clinical Psychology. May 2021, 17 (1): 417–438. PMID 33962536. S2CID 233998712. doi:10.1146/annurev-clinpsy-081219-110907.
- Powell K. . Knowable Magazine. 16 December 2021 [23 December 2021]. doi:10.1146/knowable-121621-1 .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5-25) (英语).
- APA Div. 12 (Society of Clinical Psychology). . www.apa.org.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10 May 20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1-13).
- Johansson R, Andersson G. . Expert Review of Neurotherapeutics. July 2012, 12 (7): 861–869; quiz 870. PMID 22853793. S2CID 207221630. doi:10.1586/ern.12.63.
- David D, Cristea I, Hofmann SG. . Frontiers in Psychiatry. 29 January 2018, 9: 4. PMC 5797481 . PMID 29434552. doi:10.3389/fpsyt.2018.00004 .
- Hofmann SG, Asmundson GJ, Beck AT. . Behavior Therapy. June 2013, 44 (2): 199–212. PMID 23611069. doi:10.1016/j.beth.2009.01.007.
- Schacter DL, Gilbert DT, Wegner DM, 2nd, New York: Worth Pub: 600, 2010
- Schacter DL, Gilbert DT, Wegner DM, 2nd, New York: Worth Pub: 600, 2010
- Brewin CR. .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1996, 47: 33–57. PMID 8624137. doi:10.1146/annurev.psych.47.1.33.
- Gartlehner G, Wagner G, Matyas N, Titscher V, Greimel J, Lux L, et al. . BMJ Open. June 2017, 7 (6): e014912. PMC 5623437 . PMID 28615268. doi:10.1136/bmjopen-2016-014912.
- McGuire JF, Piacentini J, Brennan EA, Lewin AB, Murphy TK, Small BJ, Storch EA. . Journal of Psychiatric Research. March 2014, 50: 106–112. PMID 24398255. doi:10.1016/j.jpsychires.2013.12.009.
- Davidson K, Tyrer P, Gumley A, Tata P, Norrie J, Palmer S, et al. . Journal of Personality Disorders. October 2006, 20 (5): 431–449. PMC 1847748 . PMID 17032157. doi:10.1521/pedi.2006.20.5.431.
- Treatment for Adolescents With Depression Study (TADS) Team. Fluoxetine, Cognitive-Behavioral Therapy, and Their Combination for Adolescents With Depression: Treatment for Adolescents With Depression Study (TADS)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JAMA. 2004; 292(7):807–820. doi:10.1001/jama.292.7.807
- Baardseth TP, Goldberg SB, Pace BT, Wislocki AP, Frost ND, Siddiqui JR, et al. . Clinical Psychology Review. April 2013, 33 (3): 395–405. PMID 23416876. doi:10.1016/j.cpr.2013.01.004.
- Shedler J. (PDF). The American Psychologist. 2010, 65 (2): 98–109 [26 October 2017]. CiteSeerX 10.1.1.607.2980 . PMID 20141265. doi:10.1037/a0018378.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9 August 2017).
- Barth J, Munder T, Gerger H, Nüesch E, Trelle S, Znoj H, et al. . PLOS Medicine. 2013, 10 (5): e1001454. PMC 3665892 . PMID 23723742. doi:10.1371/journal.pmed.1001454.
- . coggle.it. [2022-12-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