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 (佛教)
语源
空是梵文的意译,音译舜若;其对应的名词形式梵文是,意译是空性,音译舜若多。
藏文(སྟོང་ཉིད།),「空」不是一般字面意義上的不存在或者沒有,而是「不執著」自性的意思;「性」是本質的意思。換句話說:「空性」就是「不執著」事物的本質。
部派佛教詮釋
對「空」的論述,在佛教中源遠流長,如《雜阿含經》有《大空法經》[1]和《第一義空經》[2],《中阿含經》有《小空經》[3]、《大空經》[4]和《頻鞞娑邏王迎佛經》[5],等等。在部派佛教共通的“無我”、“無眾生”、“無壽命”[6]之基礎上,更有加上“無人”[7]而合稱為第一最空之法[8],稱五蘊、十二處、十八界等諸法,無我無我所,不實來實去[9],是假名法、因緣法[10]。
說一切有部《大毘婆沙論》引《施設論》說十空對治薩迦耶見[11]:內空,外空,內外空,有為空,無為空,無邊際空(無始空),本性空(性空)[12],無所行空[13],勝義空(第一義空),空空[14]。分別說部《舍利弗阿毘曇論》說空定有六空[15],巴利小部《無礙解道》說二十五空以釋「世間是空」[16]。
大乘佛教詮釋
按龍樹《大智度論》,大乘佛教與部派佛教在性空的解釋上有根本分歧:
- 聲聞:性空有二種,一者、於十二處中,無我、無我所;二者、十二處相自空,無我、無我所。
- 大乘:十二處,我、我所無故空;十二處,性無故空。
在大乘佛教中,諸法有能生之法及所生之法,所生之法都是因缘和合所出生,而没有实在自体,不能單獨存在,藉因藉緣故,緣散則滅;終滅故,非真實常住法,故称自性空。再進一步分析,可以分成七空、十四空、十六空、十八空或二十空,也歸結為四空。
大乘佛教中,一旦因為說空而無視因果業報則被稱為“惡取空”,也有不准随便解说空的戒律。
十八空
《大品般若經》說十八空:內空、外空、內外空,空空,大空,第一義空,有為空、無為空,畢竟空,無始空,散空,性空,自相空,諸法空,不可得空,無法空、有法空、無法有法空。龍樹《大智度論》有詳細解說: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 | 《大智度論》 | |
內空 | 何等為內空?內法名眼、耳、鼻、舌、身、意。眼眼空,非常非滅故。何以故?性自爾。耳耳空、鼻鼻空、舌舌空、身身空、意意空,非常非滅故。何以故?性自爾。是名內空。 | 內空者,內法內法空。內法者,所謂內六入,眼、耳、鼻、舌、身、意。眼空,無我、無我所、無眼法;耳、鼻、舌、身、意,亦如是。 外空者,外法外法空。外法者,所謂外六入,色、聲、香、味、觸、法。色空者,無我、無我所、無色法;聲、香、味、觸、法,亦如是。 內外空者,內外法內外法空。內外法者,所謂內外十二入。十二入中,無我、無我所、無內外法。 |
外空 | 何等為外空?外法名色、聲、香、味、觸、法。色色空,非常非滅故。何以故?性自爾。聲聲空、香香空、味味空、觸觸空、法法空,非常非滅故。何以故?性自爾。是名外空。 | |
內外空 | 何等為內外空?內外法名內六入、外六入。內法內法空,非常非滅故。何以故?性自爾。外法外法空,非常非滅故。何以故?性自爾。是名內外空。 | |
空空 | 何等為空空?一切法空,是空亦空,非常非滅故。何以故?性自爾。是名空空。 | 空空者,以空破內空、外空、內外空,破是三空故,名為空空。 復次、先以法空,破內外法,復以此空,破是三空,是名空空。 復次、空三昧觀五眾空,得八聖道,斷諸煩惱,得有餘涅槃,先世業因緣身命盡時,欲放捨八道故,生空空三昧,是名空空。 |
大空 | 何等為大空?東方東方相空,非常非滅故。何以故?性自爾。南、西、北方、四維、上、下、南、西、北方、四維、上、下空,非常非滅故。何以故?性自爾。是名大空。 | 大空者,聲聞法中,法空[17]為大空,如《雜阿含大空經》[1]說:「生因緣老死,若有人言,是老死,是人老死,二俱邪見。」是人老死,則眾生空;是老死,是法空。《摩訶衍經》說十方,十方相空,是為大空。 |
第一義空 | 何等為第一義空?第一義名涅槃。涅槃涅槃空,非常非滅故。何以故?性自爾。是名第一義空。 | 第一義空者,第一義,名諸法實相,不破不壞故,是諸法實相亦空,何以故?無受無著故。若諸法實相有者,應受應著,以無實故,不受不著,若受著者,即是虛誑。復次、諸法中,第一法,名為涅槃,如《阿毘曇》中說。 |
有為空 | 何等為有為空?有為法名欲界、色界、無色界。欲界欲界空,色界色界空,無色界無色界空,非常非滅故。何以故?性自爾。是名有為空。 | 有為空、無為空者,有為法[18],名因緣和合生,所謂五眾、十二入、十八界等。無為法[19],名無因緣,常、不生、不滅,如虛空。 今有為法,二因緣故空,一者、無我、無我所、及常相不變異不可得故空,二者、有為法有為法相空,不生、不滅、無所有故。 問曰:我、我所、及常相不可得,故應空,云何言有為法有為法相空?答曰:若無眾生法,無所依,又無常故,無住時,無住時故,不可得知,是故法亦空。…… 復次、離有為,則無無為,所以者何?有為法實相,即是無為,無為相者,則非有為,但為眾生顛倒故分別說。有為相者,生、滅、住、異;無為相者,不生、不滅、不住、不異,是為入佛法之初門。若無為法有相者,則是有為,有為法生相者,則是集諦,滅相者,則是盡諦。若不集則不作,若不作則不滅,是名無為法如實相。若得是諸法實相,則不復墮生、滅、住、異相中。是時不見有為法與無為法合,不見無為法與有為法合,於有為法、無為法不取相,是為無為法,所以者何?若分別有為法、無為法,則於有為、無為而有礙;若斷諸憶想分別,滅諸緣,以無緣實智,不墮生數中,則得安隱常樂涅槃。 |
無為空 | 何等為無為空?無為法名若無生相、無住相、無滅相。無為法無為法空,非常非滅故。何以故?性自爾。是為無為空。 | |
畢竟空 | 何等為畢竟空?畢竟名諸法畢竟不可得,非常非滅故。何以故?性自爾。是名畢竟空。 | 畢竟空者,以有為空、無為空破諸法,令無有遺餘,是名畢竟空。如漏盡阿羅漢,名畢竟清淨;阿那含乃至離無所有處欲,不名畢竟清淨;此亦如是,內空、外空、內外空、十方空、第一義空、有為空、無為空,更無有餘不空法,是名畢竟空。 復次、若人七世百千萬億無量世貴族,是名畢竟貴,不以一世二三世貴族為真貴也;畢竟空,亦如是,從本已來,無有定實不空者。有人言:今雖空,最初不空,如天造物始及冥初微塵。是等皆空,何以故?果無常,因亦無常;如虛空不作果,亦不作因,天及微塵等,亦應如是;若是常,不應生無常。若過去無定相,未來、現在世,亦如是,於三世中,無有一法定實不空者,是名畢竟空。 |
無始空 | 何等為無始空?若法初來處不可得,非常非滅故。何以故?性自爾。 | 無始空者,世間若眾生若法,皆無有始,如今生從前世因緣有,前世復從前世有,如是展轉,無有眾生始;法亦如是,何以故?若先生後死,則不從死故生,生亦無死;若先死後有生,則無因無緣,亦不生而有死;以是故,一切法,則無有始,如經中說,佛語諸比丘:「眾生無有始,無明覆,愛所繫,往來生死,始不可得。」破是無始法,故名為無始空。 |
散空 | 何等為散空?散名諸法無滅。非常非滅故。何以故?性自爾。是為散空。 | 散空者,散名別離相,如諸法和合故有;如車以輻、輞、轅、轂眾合為車,若離散各在一處,則失車名;五眾和合因緣故,名為人,若別離五眾,人不可得。 |
性空 | 何等為性空?一切法性,若有為法性,若無為法性,是性非聲聞、辟支佛所作,非佛所作,亦非餘人所作,是性性空,非常非滅故。何以故?性自爾。是名性空。 | 性空者,諸法性常空,假業相續故,似若不空,譬如水性自冷,假火故熱,止火停久,水則還冷;諸法性亦如是,未生時空無所有,如水性常冷;諸法眾緣和合故有,如水得火成熱;眾緣若少若無,則無有法,如火滅湯冷。如經說:「眼空,無我、無我所,何以故?性自爾;耳、鼻、舌、身、意、色乃至法等,亦復如是。」 問曰:此經說我、我所空,是為眾生空[20],不說法空[17],云何證性空?答曰:此中但說性空,不說眾生空及法空。「性空有二種,一者、於十二入中,無我、無我所,二者、十二入相自空,無我、無我所。」是聲聞論中說。摩訶衍法說:「十二入我、我所無故空,十二入性無故空。」復次、若無我、無我所,自然得法空,以人多著我及我所故,佛但說無我、無我所,如是應當知,一切法空。若我、我所法尚不著,何況餘法,以是故,眾生空、法空,終歸一義,是名性空。復次、性名自有,不待因緣;若待因緣,則是作法,不名為性。諸法中皆無性,何以故?一切有為法,皆從因緣生,從因緣生,則是作法;若不從因緣和合,則是無法,如是一切諸法,性不可得故,名為性空。 |
自相空 | 何等為自相空?自相名色壞相、受受相、想取相、行作相、識識相,如是等有為無為法,各各自相空,非常非滅故。何以故?性自爾。是名自相空。 | 自相[21]空者,一切法,有二種相,總相、別相,是二相空故,名為相空。 問曰:何等是總相?何等是別相?答曰:總相者,如無常等。別相者,諸法雖皆無常,而各有別相,如地為堅相,火為熱相。 |
一切法空 | 何等為諸法空?諸法名色、受、想、行、識,眼、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觸、法,眼界、色界、眼識界,乃至意界、法界、意識界。是諸法諸法空,非常非滅故。何以故?性自爾。是為諸法空。 | 一切法空者,一切法,名五眾、十二入、十八界等,是諸法皆入種種門,所謂:一切法,有相、知相、識相、緣相、增上相、因相、果相、總相、別相、依相。……如是等一法門相,攝一切法。復次、二法門攝一切法,所謂:色、無色法,可見、不可見法,有對、無對法,有漏、無漏法,有為、無為法,內法、外法,觀法、緣法,有法、無法,如是等種種二法門相,三、四、五、六、乃至無量法門相,攝一切法。是諸法皆空,如上說,名一切法空。…… 或有利根梵志,求諸法實相,不厭老病死,著種種法相,為是故說法空,所謂先尼梵志[22],不說五眾即是實,亦不說離五眾是實。復有強論梵志[23],佛答:「我法中,不受有無,汝何所論有無,是戲論法,結使生處。」及雜阿含中《大空經》[1]說二種空:「眾生空,法空。」《羅陀經》[24]中說:「色眾破裂分散,令無所有。」《栰喻經》[25]中說:「法尚應捨,何況非法。」《波羅延經》、《利眾經》中說:「智者於一切法,不受不著,若受著法,則生戲論,若無所依止,則無所論;諸得道聖人,於諸法無取無捨,若無取捨,能離一切諸見。」如是等三藏中,處處說法空[17],如是等名為一切法空。 |
不可得空 | 何等為不可得空?求諸法不可得是不可得空。非常非滅故。何以故?性自爾。是名不可得空。 | 不可得空者,有人言:於眾、界、入中,我法、常法不可得故,名為不可得空。有人言:諸因緣中,求法不可得,如五指中,拳不可得故,名為不可得空。有人言:一切法及因緣,畢竟不可得故,名為不可得空。 |
無法空 | 何等為無法空?若法無,是亦空,非常非滅故。何以故?性自爾。是名無法空。 | 無法空者,有人言:無法,名法已滅,是滅無故,名無法空。 有法空者,諸法因緣和合生故,無有法,有法無故,名有法空。 無法有法空者,取無法、有法相不可得,是為無法有法空。 復次、觀無法有法空故,名無法有法空。 復次、行者觀諸法生滅,若有門,若無門,生門生喜,滅門生憂,行者觀生法空,則滅喜心,觀滅法空,則滅憂心,所以者何?生無所得,滅無所失,除世間貪憂故,是名無法有法空。 復次、十八空中,初三空,破一切法,後三空,亦破一切法。有法空,破一切法生時住時;無法空,破一切法滅時;無法有法空,生滅一時俱破。 復次、有人言:過去、未來法空,是名無法空;現在及無為法空,是名有法空,何以故?過去法滅失,變異歸無,未來法因緣未和合,未生未有,未出未起,以是故名無法;觀知現在法及無為法,現有是名有法;是二俱空故,名為無法有法空。 復次、有人言:無為法,無生住滅,是名無法;有為法,生住滅,是名有法;如是等空,名為無法有法空。 |
有法空 | 何等為有法空?有法名諸法和合中有自性相,是有法空,非常非滅故。何以故?性自爾。是名有法空。 | |
無法有法空 | 何等為無法有法空?諸法中無法,諸法和合中有自性相,是無法有法空,非常非滅故。何以故?性自爾。是名無法有法空。 |
四空
《大品般若經》在廣說十八空後略說為四空:法法相空,無法無法相空,自法自法相空,他法他法相空。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 | 《大智度論》 | |
法法相空 | 何等名法法相空?法名五蔭,五蔭空,是名法法相空。 | 法法相空者,一切法中,法相不可得,如色中色相不可得。復次、法中不生法故,名為法法空。 |
無法無法相空 | 何等名無法無法相空?無法名無為法,是名無法無法空。 | 無法無法空者,無為法[19]名無法,何以故?相不可得故。 問曰:佛以三相說無為法,云何言無相?答曰:不然,破生故言無生,破住故言無住,破滅故言無滅,皆從生、住、滅邊有此名,更無別無生、無滅法,是名無法無法空。是義如無為空中說。 |
自法自法相空 | 何等名自法自法空?諸法自法空,是空、非知作、非見作,是名自法自法空。 | 自法自法空者,自法名諸法自性,自性有二種:一者、如世間法地堅性等,二者、聖人知如、法性、實際。此法空,所以者何?不由智見知故。有二性空,如先說。 問曰:如、法性、實際,無為法中已攝[19],何以復更說?答曰:觀時分別說五眾、實相、法性、如、實際,又非空智慧觀故令空,性自爾。 問曰:如色是自法,識為他法,此中何以說如、法性、實際、有佛無佛、常住,過是名為他法空?答曰:有人未善斷見結故,處處生著,是人聞是如、法性、實際,謂過是已更有餘法,以是故說過如、法性、實際亦空。 |
他法他法相空 | 何等名他法他法空?若佛出、若佛未出,法住、法相、法位、法性、如、實際,過此諸法空,是名他法他法空。 |
在鳩摩羅什譯《摩訶般若波羅蜜經》中,此處“他空”或“他法空”義為“過如、法性、實際等無為法[19]之餘法為空”,在《大品般若經》的其他版本中,此處為 “異空”即“餘事空”[26]、“他故空”[27]或“他性空”即“由他性故空”[28]。
“自性”()中的“性”和十二因緣中的“有情”()在梵語中是一個詞,“他性”()這個概念在鳩摩羅什譯《摩訶般若波羅蜜經》中也出現過[29],龍樹《中論》對“他性”()進行了辨析,其義為“ 他自性”()[30]。
「斷滅空」、「沉空」、「惡取空」
以「苦、空、無常、無我」說「空」,可名之為「由變壞觀空」,有可能導致「斷滅空」、「沉空」、「惡取空」的危險。仍然無所適從、持續流浪漂泊。正知正見的般若正法,由甚深般若智開展,面對五蘊世間,觀照世間諸法,超越其變壞相。正知正見的般若正法,示現諸法實相,世間轉為法界,安住法界就在當下。[31]
顯發真如本心的甚深般若智,如實覺知法界真如,則當下就成為如來,證入不虛妄、不變異的真如法界。[32]甚深般若智開展的般若正法,真正使生死涅槃猶如昨夢,真正使流浪漂泊倏然而止,真正使常樂我淨朗朗而現。
學術研究
近代學者認為,缘起性空是佛教区别于一切宗教或哲学的世界观[33]。為人所見的世间万物都是由因缘和合而成,所以有生住異滅的現象可見,人们因特定条件下的功用(因缘)来确定诸法的生或灭,任何可見的事物(诸法)都随着变化而生灭,因此世間萬物没有所谓的“绝对本质”(自性)。
註釋與引用
-
《雜阿含經·二九七經》:「云何為大空法經?所謂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謂緣無明行,緣行識,乃至純大苦聚集。
緣生老死者。若有問言:彼誰老死?老死屬誰?彼則答言:我即老死;今老死屬我,老死是我所。言:命即是身;或言:命異身異,此則一義,而說有種種。若見言:命即是身,彼梵行者所無有;若復見言:命異身異,梵行者所無有。於此二邊,心所不隨,正向中道,賢聖出世。如實、不顛倒、正見,謂緣生老死,如是生、有、取、愛、受、觸、六入處、名色、識、行,緣無明故有行。
若復問言:誰是行?行屬誰?彼則答言:行則是我,行是我所。彼如是:命即是身;或言:命異身異。彼見命即是身者,梵行者無有;或言命異身異者,梵行者亦無有。離此二邊,正向中道,賢聖出世,如實、不顛倒、正見所知,所謂緣無明行。
諸比丘!若無明離欲而生明:彼誰老死,老死屬誰者,老死則斷,則知斷其根本,如截多羅樹頭,於未來世成不生法。若比丘無明離欲而生明:彼誰生,生屬誰,乃至誰是行,行屬誰者,行則斷,則知斷其根本,如截多羅樹頭,於未來世成不生法。若比丘無明離欲而生明,彼無明滅,則行滅,乃至純大苦聚滅。是名大空法經。」 - 《雜阿含經·三三五經》:「云何為第一義空經?諸比丘!眼生時無有來處,滅時無有去處。如是眼不實而生,生已盡滅,有業報而無作者。此陰滅已,異陰相續,除俗數法。耳、鼻、舌、身、意亦如是說,除俗數法。俗數法者,謂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如無明緣行,行緣識,廣說乃至純大苦聚集起。又復,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無明滅故行滅,行滅故識滅,如是廣說,乃至純大苦聚滅。比丘!是名第一義空法經。」
- 《中阿含經·雙品·小空經》:「爾時。世尊答曰。阿難。彼我所說。汝實善知、善受、善持。所以者何。我從爾時及至於今。多行空也。」
- 《中阿含經·雙品·大空經》:「若比丘欲多行空者。彼比丘當持內心住止令一定。彼持內心住止令一定已。當念內空。……阿難。若比丘觀時。則知念內空。其心移動。不趣向近。不得清澄。不住不解於內空者。彼比丘當念外空。……阿難。若比丘觀時。則知念外空。其心移動。不趣向近。不得清澄。不住不解於外空者。彼比丘當念內外空。……阿難。若比丘觀時。則知念內外空。其心移動。不趣向近。不得清澄。不住不解於內外空者。彼比丘當念不移動。」
-
《中阿含經·王相應品·頻鞞娑邏王迎佛經》:「世尊知諸摩竭陀人心之所念。便為摩竭陀王洗尼頻鞞娑邏說法。……大王。色生滅。汝當知色生滅。大王。覺、想、行、識生滅。汝當知識生滅。大王。猶如大雨時。水上之泡。或生或滅。大王。色生滅亦如是。汝當知色生滅。大王。覺、想、行、識生滅。汝當知識生滅。大王。若族姓子知色生滅。便知不復生當來色。大王。若族姓子知覺、想、行、識生滅。便知不復生當來識。……
於是。諸摩竭陀人而作是念。若使色無常。覺、想、行、識無常者。誰活。誰受苦樂。世尊即知摩竭陀人心之所念。便告比丘。愚癡凡夫不有所聞。見我、是我而著於我。但無我、無我所。空我、空我所。法生則生。法滅則滅。皆由因緣合會生苦。若無因緣。諸苦便滅。眾生因緣會相連續。則生諸法。如來見眾生相連續生已。便作是說。有生有死。我以清淨天眼出過於人。見此眾生死時。生時。好色、惡色。或妙、不妙。往來善處及不善處。隨此眾生之所作業。見其如真。……
於中或有作是念。此不相應。此不得住。其行如法。因此生彼。若無此因。便不生彼。因此有彼。若此滅者。彼便滅也。所謂緣無明有行。乃至緣生有老死。若無明滅。則行便滅。乃至生滅。則老死滅。
大王。於意云何。色為有常。為無常耶。答曰。無常也。世尊。……大王。於意云何。覺、想、行、識。為有常。為無常耶。答曰。無常也。世尊。復問曰。若無常者。是苦。非苦耶。答曰。苦、變易也。世尊。復問曰。若無常、苦、變易法者。是多聞聖弟子。頗受是我、是我所。我是彼所耶。答曰。不也。世尊。
大王。是故汝當如是學。若有色。或過去、或未來、或現在。或內、或外。或麤、或細。或好、或惡。或近、或遠。彼一切非我、非我所。我非彼所。當以慧觀知如真。大王。若有覺、想、行、識。或過去、或未來、或現在。……彼一切非我、非我所。我非彼所。當以慧觀知如真。大王。若多聞聖弟子如是觀者。彼便厭色。厭覺、想、行、識。厭已便無欲。無欲已便得解脫。解脫已便知解脫。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更受有。知如真。」 - 《雜阿含經·二九六經》:「若沙門、婆羅門起凡俗見所繫,謂說我見所繫,說眾生見所繫,說壽命見所繫,忌諱吉慶見所繫。爾時悉斷、悉知,斷其根本,如截多羅樹頭,於未來世,成不生法。是名多聞聖弟子於因緣法、緣生法如實正知,善見、善覺、善修、善入。」
-
《增一阿含經·利養品·七經》:「爾時。尊者須菩提語釋提桓因言。……一切所有皆歸於空。無我。無人。無壽。無命。無士。無夫。無形。無像。無男。無女。」
《增一阿含經·聽法品·五經》:「爾時。尊者須菩提便捨縫衣之業。從坐起。右脚著地。是時。彼復作是念。此如來形。何者是世尊。為是眼、耳、鼻、口、身、意乎。往見者復是地、水、火、風種乎。一切諸法皆悉空寂。無造、無作。如世尊所說偈言。……此中無我、無命、無人、無造作。亦無形、容、有教、有授者。諸法皆悉空寂。何者是我。我者無主。我今歸命真法之聚。」 - 《增一阿含經·六重品·七經》:「世尊告曰。彼云何為名第一最空之法。若眼起時則起。亦不見來處。滅時則滅。亦不見滅處。除假號法、因緣法。……耳、鼻、舌、身、意法亦復如是。起時則起。亦不知來處。滅時則滅。亦不知滅處。除其假號之法。彼假號法者。此起則起。此滅則滅。此六入亦無人造作。亦名色、六入法。六入亦無人造作。由父母而有胎者亦無。因緣而有。此亦假號。要前有對。然後乃有。猶如鑽木求火。以前有對。然後火生。火亦不從木出。亦不離木。若復有人劈木求火亦不能得。皆由因緣合會。然後有火。此六情起病亦復如是。皆由緣會於中起病。此六入起時則起。亦不見來。滅時則滅。亦不見滅。除其假號之法。因由父母合會而有。」
-
《雜阿含經·二七三經》(《撫掌喻經》):「比丘!譬如兩手和合相對作聲,如是緣眼、色,生眼識,三事和合觸,觸俱生受、想、思。此等諸法非我、非常,是無常之我,非恒、非安隱、變易之我,所以者何?比丘!謂生、老、死、沒、受生之法。比丘!諸行如幻、如炎,剎那時頃盡朽,不實來實去。是故,比丘!於空諸行當知、當喜、當念,空諸行,常、恒住、不變易法空,無我、我所。譬如明目士夫,手執明燈,入於空室,彼空室觀察。如是,比丘!於一切空行、空心,觀察歡喜,於空法行,常、恒、住、不變易法,空我、我所。如眼、耳、鼻、舌、身、意法,因緣生意識,三事和合觸,觸俱生受、想、思。此諸法無我、無常、乃至空我、我所。……時,彼比丘聞世尊說合手聲譬經教已,……成阿羅漢。」
《雜阿含經·二三二經》:「云何名為世間空?佛告三彌離提:眼空,常、恒、不變易法空,我所空,所以者何?此性自爾。若色、眼識、眼觸、眼觸因緣生受,若苦、若樂、不苦不樂,彼亦空。常、恒、不變易法空,我所空,所以者何?此性自爾。耳、鼻、舌、身、意亦復如是。是名空世間。」 - 《佛說稻芉經》:「地亦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命、非男非女、亦非非男非非女、非此非彼。水、火、風、乃至識等亦皆無我、無眾生、無壽命、乃至亦非此非彼。」「復次欲樂父母精氣。眾緣和合故。生色牙。無主、無我、無造、無壽者。猶如虛空、如幻。從眾因緣和合而生。」「如火得薪便然薪盡則止。如是業結生識周遍諸趣。能起名色果。無我、無主、亦無受者。如虛空、如熱時炎、如幻、如夢。無有實法。而其善惡因緣果報隨業不亡。」
-
《大毘婆沙論》:「佛說有二十句薩迦耶見。尊者舍利子。於《池喻經》中。雖略分別此二十句薩迦耶見。而皆未說幾是我見幾我所見。彼經是此論所依根本。彼所未說者。今欲說之故作斯論。……此二十句薩迦耶見。幾我見幾我所見耶。答五我見。謂等隨觀色是我。受想行識是我。十五我所見。謂等隨觀我有色。色是我所。我在色中。我有受想行識。受想行識是我所。我在受想行識中。」
「《施設論》說空有多種。謂內空。外空。內外空。有為空。無為空。無邊際空。本性空。無所行空。勝義空。空空。」「復次薩迦耶見。是十種空近所對治。所以偏說。十種空者。謂內空。外空。內外空。有為空。無為空。散壞空。本性空。無際空。勝義空。空空。」 - 《大毘婆沙論》:「如契經說。一時佛住室羅筏城東鹿母精舍。尊者阿難來詣佛所。頂禮雙足而白佛言。我憶一時佛住釋種迷主盧園。親從世尊聞如是義。由我多住空三摩地。乃至廣說。我於是義善受持不。世尊告曰。汝善受持如說無異。……
問:尊者阿難聞持第一。如來所說八萬法蘊。以正念器皆能受持。寧於一句而生疑惑。答:聞此法時心憂惱故。誅諸釋種是此因緣。謂毘盧宅迦愚癡甚故。破劫比羅城。誅諸釋種已。至第二日。尊者阿難將一苾芻。入彼城內。此城昔日如妙天宮。當於爾時其猶丘塚。……阿難復至母猪池側。見諸釋種。昨為癡王埋以半身。鐵磨磨殺。證聖死者七萬七千。尊者阿難見是事已。極生憂惱。於後世尊諸根閑寂。覺慧安住。不動如山。心意宴然。猶持石鉢。攝念安靜。若持油器。諸根調順。如寶馬王正視安庠。來入城內。觀有為法變壞無常。爾時阿難觀世尊面。威光轉盛。顏貌熙怡。見已念言。世尊與我。生地眷屬毀喪無異。世尊安靜不動如山。而我身心極生苦惱。佛知其念。告阿難言。由我多住空三摩地。汝起城邑想處。我起阿練若想。汝起親屬想處。我起中庸人想。汝起有情想處。我起圓滿法想。故我安靜不動如山。……
問:佛言我多住空三摩地者。多住何空?有說:多住無所行空。於四威儀順此空故。謂若有一。餘三便空。是故此空。佛所多住。評曰:應作是說。住本性空。觀法本性空、無我故。雖見變壞。而不憂惱。」 - 《阿毘曇毘婆沙論》:「《施設經》廣說空,謂內空,外空,內外空,有為空,無為空,無始空,性空,無所有空,第一義空,空空。」「佛說十種空,十種空者,所謂內空,外空,內外空,有為空,無為空,第一義空,無所行空,無始空,性空,空空。」「問曰:身見有二種,一行於我,二行我所;空有二種,一行於空,二行無我。此行與彼何行作近對治耶?答曰:無我行對於我見,空行對我所見。復次、無我行對五我見,空行對十五我所見。復次、無我行對己見,空行對己所見。復次、無我行對我親愛,空行對我所親愛。復次、陰非是我,是無我行。陰中無我,是空行。復次、眼入非我,是無我行。眼入中無我,是空行,乃至意入說亦如是。復次性空是無我行。無所行是空行。」「問曰:佛說我多住空。為住何空?答曰:或有說者,住無所行空;所以者何?無所行空,隨順四威儀法,行時餘三威儀空,餘威儀時亦爾。評曰:應作是說,住性空,所以者何?但觀法性故。」
- 《大毘婆沙論》:「《施設論》說。云何空空三摩地。謂有苾芻。思惟有漏有取諸行皆悉是空。觀此有漏有取諸行空。無常恒不變易法、我、及我所。如是觀時無間。復起心心所法。思惟前空觀亦復是空。觀此空觀亦空。無常恒不變易法、我、及我所。如人積聚眾多柴木。以火焚之。手執長竿周旋斂撥。欲令都盡既知將盡。所執長竿亦投火中。燒令同盡。」
- 《舍利弗阿毘曇論》:「何謂空定。如比丘。一切法。若一處法。思惟空、知空、解空、受空。以何義空。以我空。我所亦空。如是不放逸觀。得定心、住正住。是名空定。復次空定六空。內空、外空、內外空、空空、大空、第一義空。」
- 《無礙解道·俱存品·空論》:「空空、行空、壞空、最上空、相空、消除空、定空、斷空、止滅空、出離空、內空、外空、俱空、同分空、異分空、尋求空、攝受空、獲得空、通達空、一性空、異性空、忍空、攝持空、深解空、及正知者之流轉永盡一切空性中之勝義空。」
-
龍樹《大智度論》:「聲聞乘陿小。佛乘廣大。聲聞乘自利自為。佛乘益一切。復次聲聞乘多說眾生空。佛乘說眾生空、法空。如是等種種分別說是二道故。」
「空門者。生空、法空。如《頻婆娑羅王迎經》中。佛告大王。色生時。但空生。色滅時。但空滅。諸行生時。但空生。滅時。但空滅。是中無吾我。無人、無神。無人從今世至後世。除因緣和合。名字等眾生。凡夫愚人。逐名求實。如是等經中。佛說生空。
法空者。如佛說《大空經》中。十二因緣無明乃至老死。若有人言。是老死。若言。誰老死。皆是邪見。生、有、取、愛、受、觸、六入、名色、識、行、無明亦如是。若有人言。身即是神。若言。身異於神。是二雖異。同為邪見。佛言。身即是神。如是邪見。非我弟子。身異於神。亦是邪見。非我弟子。是經中佛說法空。若說誰老死。當知是虛妄。是名生空。若說是老死。當知是虛妄。是名法空。乃至無明亦如是。
復次、佛說《梵網經》中六十二見。若有人言。神常。世間亦常。是為邪見。若言。神無常。世間無常。是亦邪見。神及世間常亦無常。神及世間非常亦非非常。皆是邪見。以是故知。諸法皆空。是為實。……
復次、毘耶離梵志名論力。諸梨昌等。大雇其寶物。令與佛論。取其雇已。即以其夜思撰五百難。明旦與諸梨昌至佛所。問佛言。一究竟道?為眾多究竟道?佛言。一究竟道。無眾多也。梵志言。佛說一道。諸外道師各各有究竟道。是為眾多非一。佛言。是雖各有眾多。皆非實道。何以故。一切皆以邪見著故。不名究竟道。佛問梵志。鹿頭梵志得道不。答言。一切得道中。是為第一。是時長老鹿頭梵志比丘在佛後扇佛。佛問梵志。汝識是比丘不。梵志識之慚愧低頭。是時佛說《義品》偈:『各各謂究竟。而各自愛著。各自是非彼。是皆非究竟。是人入論眾。辯明義理時。各各相是非。勝負懷憂喜。勝者墮憍坑。負者墮憂獄。是故有智者。不隨此二法。論力汝當知。我諸弟子法。無虛亦無實。汝欲何所求。汝欲壞我論。終已無此處。一切智難勝。適足自毀壞。』如是等處處聲聞經中。說諸法空。
摩訶衍空門者。一切諸法性常自空。不以智慧方便觀故空。如佛為須菩提說色、色自空。受想行識識自空。十二入、十八界、十二因緣、三十七品、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法、大慈大悲薩婆若、乃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皆自空。」 - 龍樹《大智度論》:「何等為有為法。若法生、住、滅。欲界、色界、無色界。五眾。乃至意、觸因緣生受。四念處。乃至十八不共法。及一切智。是名有為法。」
- 龍樹《大智度論》:「何等為無為法。不生、不住、不滅。若染盡、瞋盡、癡盡。如、不異、法相、法性、法住、實際。是名無為法。」
- 龍樹《大智度論》:「是眾生空。聲聞法中多說。一切佛弟子皆知。諸法中無我。佛滅後五百歲。分為二分。有信法空。 有但信眾生空。言五眾是定有法。但受五眾者空。以是故。佛說眾生空以況法空。」「眾生空者。眾生法無所有故。眾生不可得者。以實智求索不可得故。」
- “自相”的梵語為 。“別相”的梵語是 ,“共相”的梵語是 。鳩摩羅什譯《中論》裡“自相”的梵語為 。
- 《雜阿含經·一〇五經》:「佛告仙尼。色是常耶。為無常耶。答言。無常。世尊復問。仙尼。若無常者。是苦耶。答言。是苦。世尊復問仙尼。若無常、苦。是變易法。多聞聖弟子寧於中見我、異我、相在不。答言。不也。世尊。受、想、行、識亦復如是。復問。云何。仙尼。色是如來耶。答言。不也。世尊。受、想、行、識是如來耶。答言。不也。世尊。復問。仙尼。異色有如來耶。異受、想、行、識有如來耶。答言。不也。世尊。復問。仙尼。色中有如來耶。受、想、行、識中有如來耶。答言。不也。世尊。復問。仙尼。如來中有色耶。如來中有受、想、行、識耶。答言。不也。世尊。復問。仙尼。非色。非受、想、行、識有如來耶。答言。不也。世尊。」
-
《義足經·勇辭梵志經》:「
自說淨法無上,餘無法明及我,著所知極快樂,因緣諦住邪學。
常在眾欲願勝,愚放言轉相燒,意念義忘本語,轉說難慧所言。
於眾中難合義,欲難義當竟句,在眾窮便瞋恚,所難解眾悉善。
自所行便生疑,自計非後意悔,語稍疑忘意想,欲邪難正不助。
悲憂痛所言短,坐不樂臥喑咋,本邪學致辭意,語不勝轉下意。
已見是尚守口,急開閉難從生,意在難見對生,出善聲為眾光。
辭悅好生意喜,著歡喜彼自彼,自大可墮漏行,彼不學從何增?
已學是莫空諍,不從是善解脫,多倚生痛行司,行求輩欲與難。
勇從來去莫慚,令當誰與汝議?抱冥柱欲難曰:『汝邪諦自守癡,汝行花不見果。』
所出語當求義,越邪度轉求明,法義同從相傷,於善法勇何言?彼善惡受莫憂。
行億到求到門,意所想去諦思,與大將俱議軍,比螢火上遍明。」 - 《雜阿含經·一二二經》:「時。有侍者比丘名曰羅陀。白佛言。世尊。所謂眾生者。云何名為眾生。佛告羅陀。於色染著纏綿。名曰眾生。於受、想、行、識染著纏綿。名曰眾生。佛告羅陀。我說於色境界當散壞消滅。於受、想、行、識境界當散壞消滅。斷除愛欲。愛盡則苦盡。苦盡者我說作苦邊。譬如聚落中。諸小男小女嬉戲。聚土作城郭宅舍。心愛樂著。愛未盡、欲未盡、念未盡、渴未盡。心常愛樂、守護。言。我城郭。我舍宅。若於彼土聚。愛盡、欲盡、念盡、渴盡。則以手撥足蹴。令其消散。如是。羅陀。於色散壞、消滅、愛盡。愛盡故苦盡。苦盡故。我說作苦邊。」
- 《中阿含經·大品·阿梨吒經》:「世尊告曰。如是。我為汝等長夜說栰喻法。欲令棄捨。不欲令受。若汝等知我長夜說栰喻法者。當以捨是法。況非法耶。」
- 西晉無羅叉譯《放光般若經》:「須菩提!有以有為空,無以無為空,異以異為空。……何等為餘事空?有佛無佛,法性法寂如,及爾真際住如故。以是異空,是為餘事空。」
- 西晉竺法護譯《光讚經》:「須菩提!其所有者,所有空。無所有者,無所有空。自然者,自然空。為他故者,他故亦空。……彼何謂為他故空?假使怛薩阿竭興出現者,若怛薩阿竭不興出現,其法常住,其法界亦寂滅故無本,無本斯則本際,其於此者為他空,是謂為他故空。」
- 唐朝玄奘譯《大般若經·第二會》:「善現!有性由有性空,無性由無性空,自性由自性空,他性由他性空。……云何他性由他性空?謂一切法若佛出世、若不出世,法住、法定、法性、法界、法平等性、法離生性、真如、不虛妄性、不變異性、實際,皆由他性故空,是謂他性由他性故空。」
-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佛告須菩提:若諸欲惡不善法若有性,若自性、若他性,我本為菩薩行時,不能觀諸欲惡不善法無所有性入初禪。以諸欲惡不善法無有性,若自性、若他性,皆是無所有性故,我本行菩薩道時,離諸欲惡不善法,入初禪乃至入第四禪。」
龍樹《大智度論》:「佛意若諸欲不善法。有定性實法若多若少自相者。若自身中若有淨常等性。性有二種。若自性。若他性。自性名自身不淨性。他性名衣服等莊嚴身具。此皆無常虛誑苦惱因緣。內外五欲中無有常樂我淨實。」
西晉無羅叉譯《放光般若經》:「佛告須菩提:若婬怒癡及餘諸非法之事,若有所有、無所有者,我為菩薩時不於有無中起四禪。是故,須菩提!亦不有所有、亦不無所有,是故我初發意行菩薩道時行四禪。」
唐朝玄奘譯《大般若經·第二會》:「佛告善現:若諸欲惡不善法等有少自性或復他性為自性者,我本修行菩薩道時,不應通達一切欲惡不善法等皆以無性為自性已,離欲惡等入初靜慮乃至能入第四靜慮具足安住,以諸欲惡不善法等都無自性、亦無他性,但以無性為自性故,我本修行菩薩道時,通達欲惡不善法等皆以無性為自性已,離欲惡等入初靜慮,乃至能入第四靜慮。」 -
龍樹《中論》:「
如諸法自性。不在於緣中。以無自性故。他性亦復無。
【青目釋】諸法自性不在眾緣中。但眾緣和合故得名字。自性即是自體。眾緣中無自性。自性無故不自生。自性無故他性亦無。何以故。因自性有他性。他性於他亦是自性。若破自性即破他性。是故不應從他性生。若破自性他性即破共義。無因則有大過。有因尚可破。何況無因。於四句中生不可得。是故不生。」
「
法若無自性。云何有他性。自性於他性。亦名為他性。
【青目釋】諸法性眾緣作故。亦因待成故無自性。若爾者。他性於他亦是自性。亦從眾緣生相待故。亦無無故。云何言諸法從他性生。他性亦是自性故。」
「
陰合有如來。則無有自性。若無有自性。云何因他有。
【青目釋】若如來五陰和合故有。即無自性。何以故。因五陰和合有故。問曰。如來不以自性有。但因他性有。答曰。若無自性。云何因他性有。何以故。他性亦無自性。又無相待因故。他性不可得。不可得故不名為他。」 - 所以 《大般若經》說:「佛說五蘊,名為世間。甚深般若波羅蜜多,能示世間色等五蘊,無變壞相。故說般若波羅蜜多,能示世間,諸法實相。所以者何?色等五蘊,無自性故,說名為空、無相、無願,即真法界。」
- 所以《大般若經》也說:「依般若波羅蜜多,能如實覺諸法真如、不虛妄性、不變異性,由如實覺真如相故,說名如來、應、正等覺。」
- 水野弘元《原始佛教的特質》:「原始佛教排斥形而上學,只闡明有關世界人生現象之存在,而加以極合理、客觀的考察。其理論中心即是所謂的“緣起論”。同時,成爲緣起論之基礎的[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三法印,與加上[一切皆苦]之四法印,以及緣起論之另一形態——四諦說,亦被視爲原始佛教的根本思想。」「原始佛教之阿含經中,隨處皆述及無我說。然其中含無我的最高意義而究意者極少,而以通俗低微的立場敍說者爲多。這如前所述,是因爲現存的原始佛教聖典,皆由部派佛教所傳,而部派佛教凡事皆捨去原始佛教的第一義立場,而僅採用世俗立場的學說之故。因此若以現存的原始聖典之無我說、多爲低俗之說爲理由,將釋尊與原始佛教的無我說視爲皆是低俗者,乃是錯誤的看法。大乘佛教興起的理由之一,乃在於欲改正部派佛教之此種低俗性。故大乘佛教爲了其無我或不致與部派佛教之無我混淆,乃用空(sūnya或sunyatā空性)一語代替無我之語,以解說高一層的無我。在般若經或龍樹之中論中所說的空,才是原始佛教無我的真義。」
外部連結
- 吳汝鈞:〈般若經的空義及其表現邏輯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印順《空之探究》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