枇杷

枇杷学名Eriobotrya japonica),古名盧橘,又名金丸蘆枝小芒果琵琶果,是薔薇科中的枇杷属的一种植物。枇杷原產中國東南部,因果子形狀似樂器琵琶而名。

枇杷
剛成熟的枇杷
科学分类 编辑
Missing taxonomy template修正): Eribotrya
种:
Template:Taxonomy/Eribotrya枇杷 E. japonica
二名法
Template:Taxonomy/EribotryaEribotrya japonica
(Lindl.)

形态特征

枇杷的花
枇杷表面佈滿絨毛

常綠小喬木;樹冠呈圓狀,樹幹頗短,一般樹高3至4米。葉厚,深綠色,背面有絨毛,邊緣成鋸齒狀。

枇杷與大部分果樹不同,在秋天或初冬開花,散冷香,果子在春天至初夏成熟,比其他水果都早,因此清·陈淏在著作《花镜》中稱枇杷是「果木中独备四时之气者」。枇杷的花為白色或淡黃色,有五塊花瓣,直徑約2厘米,以五至十朵成一束,可以作为蜜源作物。

成熟的枇杷果子亦成束掛在樹上,每個果子長3-5厘米,成圓形、椭圓、或長狀「琵琶形」。枇杷被有绒毛,未熟时青绿色,较硬实,芳香气味较浓。成熟后外皮一般為淡黃色,亦有顏色較深,接近橙紅色的。果肉軟而多汁,主要可分为白色及橙色兩種;稱「白沙」(白枇杷)及「紅沙」。當中白沙甜,果型较小;紅沙酸甜可口,果實若經培育相对较大。每個枇杷果子內有五個子房,當中一至五顆發育成棕色的種子,人工开发的无籽品种则无种子。

用途

枇杷切面
波蘭籍天主教耶穌會來華傳教士卜彌格十七世紀著作《Flora Sinensis》(譯:中國植物志)畫筆下的枇杷。

園藝

枇杷樹形頗美,而且生長迅速,葉綠茂盛,在不少地方被栽種為園藝觀賞植物

食用

成熟的枇杷味道甜美,營養頗豐,有各種果糖、葡萄糖以及维生素ABC等。當中胡蘿蔔素含量在各水果中為第三位。吃枇杷時要剝皮。除了鮮吃外,亦有以枇杷肉製成糖水罐頭,或以枇杷釀酒。枇杷不論是葉、果和核都含有苦杏仁苷

枇杷花可以乾燥後泡水飲用。

中醫認為枇杷果實有润肺、止咳、止渴的功效。

医药

枇杷葉亦是中藥的一種,以大塊枇杷葉曬乾入藥(又稱作枇杷葉盧橘葉無憂扇),被中医药认为有清肺胃熱,降氣化痰的功用,常與其他藥材製成「川貝枇杷膏」。但枇杷與其他相關的植物一樣,種子及新葉帶有輕微毒性,生吃會釋放出微量氰化物,但因其味苦,一般不會吃足以致害的份量。 

生长环境

枇杷在年平均溫度攝氏15度以上的地方能正常結果,平均氣溫12度以上的地區能生長,而且抗寒能力甚強,成年樹可抵抗−18度的低溫,花能抵抗−4度的低溫,而且花期長,較少会受凍害。加上枇杷對土壤、陽光的要求亦不高,因此在中國淮河的各地方都有栽種。除了中國以外,日本美國夏威夷加利福尼亞)、印度巴西以色列土耳其西班牙等地都有栽種枇杷。其中日本種植枇杷歷史為江戶末期由中國南部傳入。

历史

枇杷的英語Loquat來自盧橘的粵語音譯。苏轼於詩作《惠州一絕》中亦曾提及枇杷:「羅浮山下四時春,盧橘楊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

文化意义

中亚热带北亚热带地区的寺庙中常种植枇杷和垂柳,作为中国无忧花的替代树种,以表达佛教无忧之意[1]

参考文献

  1. Wang, Xinyang; Jin, Cheng; Huang, Li; Zhou, Lihua; Zheng, Mingming; Qian, Shenhua; Yang, Yongchuan. . Biodiversity Science. 2020-06-20, 28 (6): 668. doi:10.17520/biods.2019392.

延伸阅读

[在维基数据]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本: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草木典·枇杷部》,出自陈梦雷古今圖書集成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本:植物名實圖考·枇杷》,出自吳其濬《植物名實圖考》

外部链接

維基物種上的相關:枇杷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枇杷
  • 枇杷 中國作物品種信息(简体中文)
  • 枇杷 Pipa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藥用植物圖像數據庫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 (中文)(英文)
  • 枇杷葉 中藥材圖像數據庫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 (中文)(英文)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