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瑟夫·門格勒

約瑟夫·門格勒德語:1911年3月16日—1979年2月7日),德國納粹黨衛隊軍官和奧斯威辛集中營醫生,人稱「死亡天使」。

約瑟夫·門格勒
原文名
出生1911年3月16日
 德意志帝國巴伐利亞岡茲堡
逝世1979年2月7日(1979歲—02—07)(67歲)
 巴西聖保羅州桑托斯貝爾蒂奧加
效命 納粹德國
军种 黨衛軍
参与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戰
配偶艾琳·施荷貝恩
签名

門格勒是篩選當時運抵集中營的囚犯的醫師之一,負責裁決將囚犯送到毒氣室殺死,或者成為強制勞動勞工,並且對集中營裡的人進行殘酷的人體實驗。戰爭結束後,他先是使用假名隱匿在德國,然後逃亡至南美洲不同國家居住,直到意外溺死在巴西,相關人員通過對遺體進行DNA測試才確認了他的身份。

生平

早期經歷

1911年3月16日約瑟夫·門格勒出生於德國岡茲堡[1],父母分別是卡爾與沃保加[2]。門格勒在慕尼黑大學學習哲學人類學時說:“這個簡單的政治概念(法西斯主義)成為我生活中決定性的因素”。[3] 他敬仰這個“簡單的政治概念”,使他將醫學知识和政治取態融合作為他的研究及職業選擇。門格勒在其博士論文題為“四個種族的下顎種族形態學研究”中提出,一個人的種族可以由下巴的形狀識認[4]。納粹組織看到了門格勒的研究後,在1943年5月30日將他轉移到奧斯威辛集中營,愛德華·維爾特是奧斯威辛的負責醫生[5]

奧斯威辛集中營

門格勒在波蘭奧斯維辛集中營中擔任軍醫,他執掌集中營生殺大權,決定送進營區的猶太人是送進勞動營從事勞動、或是送進毒氣室毒殺,因此人稱「死亡天使」。門格勒盡可能「消滅」不能勞動的人並慘無人道地用活人進行「改良人種」試驗,先後有約400,000人慘死在他手下。他曾強迫受害者接受藥物注射,試圖改變他們的眼睛顏色或使他們絕育;他也在活人身上接種病毒和細菌,並在不施予麻醉的情況下對他們進行截肢和摘除器官手術[6],據奧斯維辛集中營倖存者加农的說法,他曾在不被施予麻醉藥劑的狀況下,被約瑟夫·門格勒成功摘除一顆腎臟,加农的腎臟被摘除時,那顆腎臟還在門格勒手上搏動。[7][8][9]

戰後

門格勒離開奧斯維辛集中營後前往格罗斯·罗森集中營,在1945年4月他假扮成一般德國士兵向西逃出,在紐倫堡附近被捕,但由於並未辨識出他的真實身份,而在稍後由盟軍所釋放。

在上部巴伐利亞以農場工人的身分匿藏了一段時間後,門格勒於1949年到了阿根廷,在此時阿根廷也有許多其它出逃的納粹官員避難。在停留阿根廷的期間,門格勒與他的妻子艾琳離婚並在1958年與他的兄弟卡爾的寡婦馬莎結婚,馬莎和她的兒子搬到阿根廷投靠門格勒。 在1960年代他的家族在財政上支持了他過著富裕的生活,但是當他的地址在1959年由納粹獵人所發現前,他逃到了巴拉圭,而馬莎則與她的兒子回到了歐洲。門格勒向南移到奧埃瑙並且從60年代後期開始居住在巴西聖保羅州附近的一個小城市恩布

門格勒與一名德國裔的澳洲婦女之間有一個女兒,這段關係存在於該女子於1960年中期拜訪巴拉圭的德國殖民地期間,孩子在1961年3月10日於澳洲墨爾本出生,她的名字在出生時記錄為「瑪麗安」,但在同年8月領養時更改了。

逝世

1972年起,高齡61歲的門格勒開始健康惡化,其1976年起即飽受中風高血壓中耳炎等老人病纏身。1979年2月7日,門格勒赴貝爾蒂奧加探望好友順道渡假,其於海灘暢泳之際再度猝然中風,最終溺斃。其墓碑銘文使用其死時使用的假名沃爾夫剛·格爾哈德。

後續

由門格勒所寫的85封信和日誌在2004年底發現,这些东西是在1985年間一次針對沃夫朗與莉澤洛特·波塞特夫婦的家的搜索中查扣,這對夫妻窩藏了門格勒直到門格勒死亡,這些私人文字未公開。

依照在PBS documentary中的報導,門格勒向他的兒子洛夫否認了他的實驗,他宣稱關於這些實驗的說法是「捏造」的。

受害者紀念碑

2005年3月8日一座為紀念納粹受害者設立的雕塑在約瑟夫·門格勒的家鄉落成。

這座雕塑立於德國巴伐利亞邦居恩澤伯格鎮一所小學校園中,上面的銘文寫道:「沒有人可以將他自己與其民族的歷史切割。一個人不該也不能讓歷史睡去,否則歷史會再次重演,並且成為現實的一部分」。銘文四周雕塑著許多雙哭泣和受驚嚇的眼睛,提醒人們永遠不要忘記二戰期間納粹駭人聽聞的種種暴行[10]

流行文化

1986年10月7日,美國鞭擊金屬樂團超級殺手創作了一首名為〈死亡天使〉的歌曲,歌詞描寫約瑟夫·門格勒殘忍的人體實驗:「死亡天使,統治死者之國的君主,喪心病狂的死亡醫生,流著高貴血統的虐待狂」[11]

參見

參考文獻

  1. 史蒂芬·坎夫與彼得·卡勒斯. 请检查|url=值 (帮助). 時人雜誌. [2009-02-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2-14).
  2. 路易斯·布蘿,死亡天使約瑟夫·門格勒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2008-12-16查閱
  3. Lynott, Douglas B. . The Crime Library BUG. [23 March 20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年4月11日).
  4. Wyschogrod, Edith. . Fordham University Press. 2006. ISBN 0-8232-2607-7.
  5. . United States Holocaust Memorial Museum. [23 March 20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5-06).
  6. SPIEGEL, Christoph Schult, DER. . www.spiegel.de. [2021-07-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06) (英语).
  7. Christoph Schult. . SPIEGEL International. SPIEGEL Gruppe. 2009-12-10 [2021-06-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06).
  8. Times, The New York. . The New York Times. 2009-12-12 [2021-07-08]. ISSN 0362-43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11) (美国英语).
  9. Hall, Alan. . Mail Online. [2021-07-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6).
  10. . Decibel (magazine). [2006-12-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08-13) (英语).

外部链接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約瑟夫·門格勒
  • Belnap, David F. . Los Angeles Times. 10 August 1979 [2020-07-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18).
  • Breitman, Richard. . US National Archives. April 2001 [2020-07-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5-21).
  • Office of Special Investigations, Criminal Division. (PDF). 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Justice. October 1992 [2020-07-16].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3-10-20).
  • Papanayotou, Vivi. . Deutsche Welle. 18 September 2005 [2020-07-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6-10).
  • Posner, Gerald; Ware, John. . Chicago Tribune Magazine. 18 May 1986 [2020-07-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2-18).
  • Siegert, Alice. . Chicago Tribune Magazine. 30 June 1985 [2020-07-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12).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