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連

雙連臺灣話),舊稱雙連陂,是臺灣臺北市中山區大同區交界處的一個地名,範圍橫跨今日大同區民權、雙連、星明、光能以及中山區集英、民安、聚葉、聚盛等里內民生西路及錦西街周邊區域。

台灣語言寫法及拼音
漢字雙連
注音
汉语拼音
威妥瑪拼音
台語羅馬字
客語白話字
日語假名
1944-1945年美軍臺北-松山地圖的雙連(Soren)一帶。
1944-1945年美軍臺北-松山地圖的雙連(Soren)一帶。

歷史

臺北盆地的中心地勢平坦,早期多沼澤與池塘。雙連過去就是兩個呈「人」字形相連的狹長小湖泊雙連陂,或作雙連埤,曾有蓄水灌溉的功能[2],亦為臺北市區大稻埕牛埔兩聚落的自然界線[3]地方志《淡水廳志》即載有「雙連陂,在大加蠟堡,距廳北一百二十里,屬九板橋下。兩陂相連,灌溉田一百餘甲」[4]

雙連陂於日治時期的1910年代併入公共埤圳瑠公圳的水利系統,排除埤水,闢為水田。僅留下部分水道作為「牛埔支線」連接霧裡薛第二支線用以引水灌溉[5]

1915年淡水線鐵路增設「」及貨物裝卸場,成為淡水線鐵路上重要的貨物轉運站,1988年廢止。原址現為臺北捷運雙連站

區內設施

參考文獻

  1. 日治時期假名引自(日語)鐵道省. . 國立國會圖書館. 1937年12月: 522 [2020-09-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1-30).;英譯引自美軍臺北-松山地圖(Taihoku-Matsuyama):File:City Plans Taihoku-Matsuyama.jpg
  2. 曾美慧. . 臺北畫刊 (臺北市政府觀傳局). 2003-05, (424): 8–9.
  3. . 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 地理資訊科學研究專題中心. [2019-08-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19). 臺北附近地形圖(1895)、臺灣堡圖(1898)
  4. . 內政部地名資訊服務網.
  5. 洪致文. 尋找雙連陂!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飛行場の測候所. 2013-04-21.
  6. . 臺北市政府. 2018-03-27.
  7. . 中華郵政全球資訊網. [2019-08-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6-13).
  8. . 臺北市大同區公所. 2019-07-15.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