霓虹燈招牌
城市霓虹灯招牌(英語:)属于一种特殊的大型氖灯。管內氣體的實際成份為99.5%氖氣及0.5%氬氣,比純氖氣有較低的運作電壓。霓虹燈(英語:)是一種內含氣體的燈,通常用於廣告或招牌等用途。 “霓虹灯”是半英语音译:“霓虹”发音近似于英语的“neon”(氖)并在汉语裏有彩虹的含义。
歷史
設計
文字勾線
文字勾線通常有兩種方法:「單勾」的霓虹光管按照文字筆劃,而「雙勾」以線條勾勒字的外框。
在香港,店舖多以雙勾用於名稱,再用單勾寫上服務內容或英文譯名,中文使用最多的字體分別有隸書[3]、行書[4]和楷書[5]。
- 單勾
- 雙勾
- 單雙勾並用
框內元素
框內除了文字外,空白位置或會加上幾何排列圖案,更可以隨着不同光管的閃動頻率造成動畫。
在香港,橫向書寫的中文字在招牌兩面通常在同一方向開始,即一面「香港茶樓」,另一面則寫作「樓茶港香」,情況類似鏡像。
- 字內劃線
- 店舖位置及指示圖案
- 公司標誌
外框設計
招牌的邊界通常設外框[4],形狀各異,而且顏色有別於內框文字以作對比。外框亦未必單純用上直線,像押舖般就有複雜的線條。
在香港,招牌的角落或許會加有相關的圖案[6],如東南亞餐廳選用椰樹圖案為例。如果店舖名稱與動物有關,也會納入設計當中。
- 常見的雙線外框
- 押舖獨有的外框
- 服務產品的圖案(例如啤酒)
安裝位置
招牌會因應城市的樓宇設計和街道佈局,選擇出能夠與行人和城市環境之間互動的展示方式。
在香港,在樓宇有三種常見安裝的位置,分別是在建築物上伸延、在建築物外牆以及在店面三大類[7]。
- 建築物外牆
- 建築物上伸延
- 店面
城市与霓虹灯
霓虹灯在20世纪的广泛应用,也成为了一些城市的特色标志。
東京
1926年,日比谷公園裏安裝了日本第一個霓虹燈招牌[10]。
1964東京奧運後,國內對戶外霓虹燈招牌的需求大增。除了1973年石油危機,往後的霓虹燈生產隨經濟發展而倍增,到1990年代達到頂峰之後明顯減少[11]。
上海
1926年,上海成為中國內出現首個霓虹燈招牌的地方。1920年代至1930年代,上海的商業活動頻繁,同時租界使該地接觸西方技術,令煤氣燈及電燈得以較早普及[12],譬如1930年代的南京路已經佈滿霓虹燈的招牌廣告。
後來,在1937年第二次中日戰爭爆發和1940年代國共內戰的情況下,不少上海的霓虹燈師傅基於社會動盪南下香港,攜帶技術、資金等繼續發展[13]。
香港
背景
霓虹燈原本為西方的產物,但香港昔日殖民地的身份使到大眾接觸到這種外來傳入的技術,並將其加入本地的元素[14]。
同時香港的地理形勢造就了稠密的市區,高密度的樓宇加上狹窄的街道[15],唐樓和綜合用途建築物的「下舖上居」建築結構,讓一個一個的霓虹燈招牌從牆身伸延至馬路,組成有層次的景觀,相比起其他城市較獨特的街道面貌。
文化象徵
霓虹燈招牌的街道景觀源於各個商舖不同的招牌設計,而當時政府沒有刻意規管亦無規劃,使商戶可以大小、形狀、高度等任意發揮,跟競爭者爭艷鬥麗[16]。
這景觀不但代表香港,尤其經濟起飛年代時被冠以「東方之珠」的稱號[7],後來更引申到數碼龐克的科幻題材,作為一個未來反烏托邦城市的視覺元素。這種蘊含亂中有序的理念亦出現於香港另一個曾經存在過的地方:九龍寨城,兩者均啟發不少科幻故事的背景[17]。
霓虹灯繁荣映衬了香港1960至1980年代的发展,在许多摄影师,如 Nick DeWolf、Greg Girard 的记录中出现[18][19]。
式微
香港在二戰後經濟發展迅速,加上霓虹燈為當時較前衛的科技,不論大小公司都以此作為宣傳方式,數量於1980至1990年代達到高峰[20],不過相反近年有減無增,可歸納以下原因:
- 技術方面:LED 的出現提供更便宜和省電的選擇[14],讓不少店舖在添加新招牌或更換招牌時用上此照明方式吸引顧客
- 建築方面:霓虹燈多見於較早發展的港島和九龍地區,但舊區逐漸面臨樓宇老化和重建,適合懸掛招牌的唐樓會拆卸,而新式建築外牆未預留空間,同時發展商亦未必願意出租相關的位置予店舖
- 模式方面:互聯網的普及,令宣傳方式更廣泛和流通,不必要借助大型的招牌作招徠;同時網上購物的出現取代了實體店,部份商品以更直接方式售賣,亦無機會掛上招牌
- 政策方面:2010年政府全面實施「小型工程監管制度」,新制度下的招牌不能自外牆伸出多於4.2米,離地不能少於3.5米。未經屋宇署批准或根據規定均屬違例,當局將發出清拆令要求拆除[21]。部份已成地標的霓虹燈招牌因此需要拆除,例如深水埗的「信興酒樓」招牌及西環森美餐廳自1977年豎設的「Sammy's Kitchen」牛形霓虹招牌[22]
- 租金方面:香港的舖租日益昂貴,店舖未能長期保留相同位置加上昂貴成本,減少製作招牌的意欲;就算有了招牌,如果日後需要搬遷亦要承擔額外費用[23]
- 疫情方面:香港在2020年初開始的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24],使依賴本地及遊客消費的零售及飲食行業均受顧客減少而影響[25],加上部份指定場所需為保持社交距離而關閉,甚至開業較悠久而仍掛有招牌的店舖都處於結業潮中,當中包括灣仔春園街的「大金龍」麻雀館、銅鑼灣波斯富街的「蛇王二」[26]及旺角西洋菜南街的「維珍尼亞賓館」[27]等等[28]。
自2010年起,每年約有3,000個被屋宇署評為危險的招牌被要求拆去,至今已有逾九成的霓虹燈招牌在香港的鬧市中消失[29]。單計油尖旺區 ,由2015年至2018年11月四年間,總共有803個招牌擁有人承諾會遵從屋宇署的《小型工程監管制度》,或已經完成拆除工程[30]。
夕陽行業
以前適逢香港製造業蓬勃,加上霓虹燈招牌大行其道,相關行業亦得以受惠。現在已退休,曾經在創辦於1953年的「南華霓虹燈電器廠有限公司」[31]擔當霓虹燈師傅的劉穩指出,香港1970至1980年代的霓虹燈訂單幾乎做不完,當時每一個霓虹燈都是訂製,比起今時大量生產的招牌,對家庭生意和小本經營的店舖更有意義[32]。當大部份工廠北移,本地生產成本相對昂貴,更甚是霓虹燈的式微,使寫字師傅、霓虹玻璃光管師傅、招牌安裝師傅等在香港都成為夕陽行業[33]。
世界紀錄
健力士世界紀錄
健力士世界紀錄曾記載世界上面積最大的霓虹招牌,以下為歷年打破紀錄的例子:
- 1973年
- 香港彌敦道與加士居道交界,普慶戲院外牆之「樂聲牌」霓虹招牌[35],紅白兩色,樓高20層,由樂聲牌港澳區總代理信興集團建造[36],南華霓虹燈電器廠有限公司負責製作[37],用4,000多支霓虹光管組成,於1995年拆卸
- 1980年代
- 1982年
- 香港銅鑼灣伊利莎伯大廈天台的「星辰表」霓虹招牌,由總代理太平洋行建造,明華光管公司負責製作,組成的霓虹光管共有3英里長[39],於1990年代由「Panasonic」霓虹招牌取代並列為當時世界上最長的霓虹招牌[40],到2021年再被更換作同樣設計的 LED 招牌[41]
- 1993年
- 1999年
- 香港的一座巨龍霓虹招牌(大小:299英尺x 151英尺)[38]
文化作品
電影
攝影集
- 2002年:Keith MacGregor 《Neon Fantasy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46]
- 2014年:夏永康「我的霓虹城市系列」《被遺下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47]
- 2014年:Romain Jacquet Lagreze《HK Neon Sign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紀錄與保育
拉斯維加斯
位於美國內華達州拉斯維加斯的霓虹博物館(Neon Museum),成立於1996年,旨在收集、保留、研究和展示標誌性的拉斯維加斯霓虹燈招牌[48]。展館內收藏數個從賭城大道和賭城市中心獲得並完成修復的招牌,令它們得以繼續運作;另外設有一個名為「霓虹墓地」(Neon Boneyard)的戶外展覽空間,入面收集超過150個退役的霓虹燈招牌[49]。
香港
- 2015年
西九文化區與 Google 虛擬博物館合辦「NEONSIGNS.HK探索霓虹」網上體驗項目,推出了「霓虹香港-電照不夜城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及「香港霓虹招牌今昔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數碼展覽[47],是次為 Google 首次拍攝夜間霓虹燈街景圖[51]。此外,M+視覺文化博物館表示會把少量清拆後的街頭霓虹招牌收為館藏,目前就分別有兩塊來自深水埗「信興酒樓」和西環「森美餐廳」[52]。
- 2017年
長春社文化古蹟資源中心獲香港賽馬會資助,透過社區文化遺產保育計劃出版籌備近兩年的《城市字海 – 香港城市景觀研究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53],並舉辦導賞團及展出多位工匠的字體工藝作品[54]。
- 2018年
理工大學設計學院助理教授郭斯恆出版《霓虹黯色:香港街道視覺文化記錄》一書,過程中走訪了香港15條主要馬路和40多條街道,記錄了超過500多個霓虹燈招牌[55]。
- 2019年
北角油街實現舉行小型懷舊霓虹燈展覽「城街.招牌」,由建築師馮達煒及麥憬淮組成的招牌保育組織「街招 streetsignhk」籌備,其中有一間放滿霓虹字體的200呎鏡房[56]。
法籍攝影師 Romain Jacquet-Lagrèze 推出名為「城市詩意」的個人企劃,把所拍攝下的霓虹招牌相片印到瓷磚上,於灣仔及尖沙咀 K11 Musea 旗艦店旗艦店發售[57]。
- 2020年
非牟利機構「霓虹交滙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年中成立,以觀察記錄霓虹燈招牌的製作和保育為目的,同時舉辦各類展覽及工作坊[58]。其首個大型項目為拆除並保留佐敦白加士街的翠華餐廳巨型招牌,總經理陳倩雯當時負責聯絡各方(包括招牌下方的小巴站負責人)協調溝通,最後工程順利完成[59]。
學術研究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相关多媒体资源:香港的霓虹燈招牌 |
早於1970年代,美國建築師 Robert Venturi、Denise Scott Brown 和 Steven Izenour 的著作《向拉斯維加斯學習》(Learning from Las Vegas),嘗試從空間的文字(textual)與視覺溝通(visual communication)元素探討當地本土建築,而非時人着重現代主義提倡的建築物本身[62]。他們認為,相比無個性的盒子樓宇,以及人類活動移師到室內,招牌需要變得更大更誇張以吸引人注目,尤其當時拉斯維加斯是個以汽車主導的城市[7]。所以書中提出,建築就是符號(sign),而這樣以溝通主導的建築概念被視為「反空間」(antispatial)。
近年,兩位對香港霓虹光管招牌感興趣的學者 Brian Kwok(郭斯恆)及 Anneke Coppoolse,認為霓虹光管招牌是香港獨有文化特色,決定透過 Designing the Spectacle 計畫,收集招牌,進行修復外,亦探究它們字款設計和製作過程,對其起源、 工藝及演變進行深入研究[63]。
他們的研究發現香港霓虹燈比起其他地方不只限於娛樂場所,反而較多元化,並歸納為:
- 消遣類:酒吧、賓館、蔴雀館、按摩店、夜總會、桑拿、桌球中心
- 飲食類:茶餐廳、中式餐館、火鍋店、麵家、私房菜、海鮮酒家
- 商業類:服裝店、電器公司、購物商場
- 其他:中藥舖、押舖、茶室
參考來源
- 書摘. . 香港01. 2019-08-10 [2019-12-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01).
- 林可欣. . 香港01. 2017-12-28 [2019-12-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17).
- C Long. . metro Pop. 2019-01-31 [2019-12-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28).
- Karen 茄雲. . Little Eggplanet 茄雲遊攝世界. 2019-03-22 [2019-12-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19).
- 清君. . 香港01. 2018-08-27 [2019-12-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05).
- 林可欣. . 香港01. 2017-01-09 [2019-12-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21).
- 譚智恒. . NEONSIGNS.HK 探索霓虹. 2014 [2019-12-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6).
- Skip DeBack. . Neon Library. 2012 [2022-01-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01).
- Bernice Harrison. . The Irish Times. 2017-09-16 [2022-01-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2-28) (英语).
- . All Japan Neon-Sign Association. 1998 [2022-01-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14) (英语).
- Brian Ashcraft. . Kotaku Australia. 2021-09-21 [2022-01-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1-14) (英语).
- Sandy Isenstadt, Margaret Maile Petty, Dietrich Neumann. . New York: Routledge. 2014: 116. ISBN 9781138813922 (英语).
- Brian Sze-Hang Kwok. . Journal of Design History. 2021, 34 (4): 349-366. doi:10.1093/jdh/epab017.
- Christoph Ribbat. . NEONSIGNS.HK 探索霓虹. 2014 [2019-12-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19).
- Kay. . e-zone. 2019-01-11 [2019-12-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22).
- . 大公網 (大公報). 2019-02-25 [2019-12-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19).
- M+故事. . 西九文化區. 2018-10-15 [2019-12-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19).
- . Flickr. [2019-06-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14) (英语).
- Greg Girard. . [2019-06-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19) (英语).
- Natalie. . metro Pop. 2017-06-28 [2019-12-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25).
- . 屋宇署. 2015-11-23 [2018-11-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09).
- 林可欣. . 香港01. 2016-07-09 [2018-11-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23).
- 林可欣. (專題影片節目). 無綫新聞. 2019-02-10 [2019-12-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19).
- 政府新聞處. .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 2020-01 [2020-07-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28).
- 樓市分析. . 香港經濟日報. 2020-04-02 [2020-07-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28).
- . sme.hket.com. [2021-04-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30).
- 霓虹黯色. (Facebook 帖子). 2020-02-16 [2020-07-28].
- 頭條日報. . 頭條日報 Headline Daily. [2021-04-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30) (zh-yue-Hant-HK).
- . 香港01. 2019-04-19 [2019-05-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29).
- 區禮城. . 香港01. 2019-01-16 [2019-12-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29).
- 丘瑞欣. . 明周文化. 2017-07-21 [2019-12-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25).
- Gabriella Zanzanaini. . Zolima CityMag. 2016-11-30 [2019-12-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03) (英语).
- Crystal Tse. . 纽约时报. 2015-10-14 [2019-06-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11).
- Claire Boobbyer. . BBC. 2019-06-10 [2019-06-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11) (中文(简体)).
- . NEONSIGNS.HK 探索霓虹. 2014-05-03 [2019-12-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19).
- . 信興集團. 2019 [2019-12-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05).
- . 長春社文化古蹟資源中心. 2016-02-11 [2019-12-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24).
- Tse, Crystal. . 紐約時報中文網. 2015-10-14 [2019-12-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19).
- Lo, York. . The Industrial History of Hong Kong Group. 2019-10-18 [2023-03-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09) (英语).
- Price, David Clive; Macgregor, Keith. . Hong Kong: Cameraman Ltd. 2002: 26. ISBN 9628668714 (英语).
- 張嘉敏. . 香港01. 2021-08-25 [2023-03-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3-12).
- West Kowloon Cultural District. . 2014-05-14 [2019-08-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19).
- . 豆瓣. [2019-06-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11).
- Chen May Yee. . 纽约时报. 2014-06-23 [2019-06-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11).
- . 顯影 PhotogStory. 2018-07-31 [2020-05-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2).
- 顯影 PhotogStory. . 2018-11-08 [2019-12-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17).
- 新聞中心. . 西九文化區管理局. 2015-05-21 [2019-12-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19).
- . The Neon Museum. 2019 [2019-12-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15) (英语).
- stanestane. . Atlas Obscura. [2019-12-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14) (英语).
- 施仲謀、杜若鴻、鄔翠文. (PDF). 中華文化教與學. 2013-10-25 [2019-12-26].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0-03-19).
- . 即時新聞 (蘋果日報). 2015-06-15 [2019-12-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19).
- 林可欣. . 香港01. 2018-10-25 [2019-12-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27).
- 梁梓豪、梁耀成. . 長春社文化古蹟資源中心. 2017-04-11 [2019-12-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04).
- 黃泳樺. . 香港01. 2017-02-22 [2019-12-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29).
- 郭, 斯恆. . 香港: 三聯書店. 2018: 352. ISBN 9789620443770.
- kel. . 新假期周刊. 2019-03-04 [2019-12-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27).
- . 明報OL網. 明報. 2019-11-28 [2019-12-18].
- 曾蓮. . 大紀元時報. 2020-10-28 [2021-10-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0-08).
- Apple Lee. . Hong Kong Living. 2020-09-22 [2021-10-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0-08) (英语).
- 建設處. . 台東縣政府. 2017-01-06 [2019-12-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19).
- 藤野江. . 凱創廣告. 2019-04-11 [2019-12-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3).
- Venturi, Robert; Scott Brown, Denise; Izenour, Steven. . Cambridge MA: MIT Press. 1972: 188. ISBN 978-0-262-22015-6 (英语).
- . [2019-06-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19).
外部連結
外部媒体 | |
---|---|
圖片 | |
彌敦道樂聲牌霓虹招牌 (1),1970年代 | |
彌敦道樂聲牌霓虹招牌 (2),近照 | |
1960s Hong Kong, Neon Signs at Night, 35mm, YouTube 影片 |
- 香港
- 香港霓虹燈招牌的圖像語言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香港理工大學
- 《建築物條例》:安裝及維修廣告招牌指引(2004年) - 香港屋宇署
- 「霓虹香港 – 電照不夜城」、「香港霓虹招牌今昔」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Google 虛擬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