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悅然
馬悅然(瑞典語:,1924年6月6日—2019年10月17日),瑞典汉学家、瑞典學院院士、諾貝爾文學獎評審委員。[1]
马悦然 | |
---|---|
出生 | 尼爾斯·約蘭·大衛·馬爾姆克維斯特 Nils Göran David Malmqvist 1924年6月6日 瑞典延雪平 |
逝世 | 2019年10月17日 瑞典斯德哥爾摩省于什霍尔姆 | (95歲)
国籍 | 瑞典 |
职业 | 汉学家、教授 |
配偶 | 第一任:陈宁祖 第二任:陳文芬 |
亲属 | 师傅:高本汉 学生:罗多弼 |
学历 | |
经历
| |
學術工作 | |
主要領域 | 汉学、中华文化 |
生平
1946年,馬悅然考入斯德哥尔摩大学,做了瑞典学者高本汉的学生,1946年跟随老师高本汉学习古汉语和中国音韵学。
1948年来到中国四川做方言调查,1949年到中国西南,过塔尔寺,拜见活佛和班禅额尔德尼。
1950年代马悦然曾一度在瑞典驻中国大使馆任文化专员。
反右运动时期,马悦然在中国工作,目睹了这场政治文化风暴,他说:“杨绛女士的《干校六记》,钱锺书的《小引》和李锐的《无风之树》给我的印象非常深。这三个文本帮助我了解十年浩劫给我的第二祖国带来的不幸。”[2]
1964年,回到瑞典。历任斯德哥尔摩大学东方语言学院中文系汉学教授和系主任,欧洲汉学协会会长。[3]
貢獻
馬悅然是諾貝爾文學獎評委中唯一精通中文的評委,他曾翻譯過《诗经》、《春秋繁露》、《西遊記》、《水滸傳》、《辛棄疾詞》、《道德经》等中国古典著作,亦翻譯了鲁迅、高行健、沈從文以及北岛的诗歌和李锐的小说等當代中文作品,致力于提升中國文學在國際的地位。
观点
作品
- 《另一种乡愁》,2002年,聯合文學,ISBN 9575223985;2004年,三联书店,ISBN 9787108020031。
- 《俳句一百首》,2002年,聯合文學,ISBN 9575223985;2004年,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ISBN 7563346368。
- 《我的老師高本漢:一位學者的肖像》,2009年,吉林出版集團,ISBN 9575223985。
参考文献
- 马悦然谈诺贝尔奖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亚太日报,2014年3月4日
- 李国涛. . 中华读书报. 2004-07-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年3月18日).
- . 澎湃新闻-The Paper. [2021-10-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0-22).
- . 中国教育新闻网. [2021-10-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0-22).
- . 澎湃新闻. 2019-10-17 [2019-10-18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年10月21日).
- . 中新网. [2021-10-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0-22).
- 王洁明. . 参考消息特刊. 2004-12-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5-04-22).
- . 南方周末. 2007-1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年10月13日).
- . 深圳商报. 2008-10-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年12月6日).
- 楼乘震. . 深圳晚报. 2005-1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0-26).
- . 聯合報. 2006-07-29 [2019-06-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07).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