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野口站
高野口站(日语:/ Kōyaguchi eki */?)是位於和歌山縣橋本市高野口町名倉790番2號,西日本旅客鐵道(JR西日本)的和歌山線車站。
高野口* | |||||||||||
|---|---|---|---|---|---|---|---|---|---|---|---|
![]() 車站入口 | |||||||||||
| 日语名称 | |||||||||||
| – – | |||||||||||
| 车站概览 | |||||||||||
| 位置 | |||||||||||
| 地理坐标 | 34°18′27.1″N 135°33′26.0″E | ||||||||||
| 车站构造 | |||||||||||
| 站体类型 | 地面車站 | ||||||||||
| 2面2線 | |||||||||||
| 其他 | |||||||||||
| 电报码 | コク | ||||||||||
| 历史 | |||||||||||
| 启用日期 | 1901年(明治34年)3月29日[1] | ||||||||||
| 上車人次 統計年度 | 平均每日603人次(不含下車乘客) 2018 | ||||||||||
| 邻近车站 | |||||||||||
| |||||||||||
| |||||||||||
| 备注 | |||||||||||
業務委托車站 * 在1903年前,此站曾經名為名倉站。 | |||||||||||
歷史

明治末期的高野口站。圖中可看見葛城館。
- 1901年(明治34年)3月29日 - 紀和鐵道橋本站至妙寺站之間開設名倉站(日语:/)[1]。
- 1903年(明治36年)1月1日 - 車站改名為高野口站。
- 1904年(明治37年)12月9日 - 南和鐵道路線由關西鐵道繼承,成為關西鐵道車站[1]。
- 1907年(明治40年)10月1日 - 關西鐵道被國有化,成為帝國鐵道廳車站[1]。
- 1909年(明治42年)10月12日 - 制定路線名稱,成為和歌山線車站[1]。
- 1987年(昭和62年)4月1日 - 伴隨國鐵分割民營化,車站由西日本旅客鐵道(JR西日本)營運[2][1]。
- 2020年(令和2年)3月14日 - 車站開始可以使用IC卡「ICOCA」[3]。
車站構造
車站是一座地面車站,設有2面2線的相對式月台。車站大樓位於1號月台(下行)側。兩月台之間設有跨線橋連接。
此站是由橋本站管理的業務委託車站,委托了JR西日本Maintec。此站經常只有一位職員當值,並只於部分時段(6時40分 - 9時00分)進行業務。此站設有POS終端和1台新型按鈕式售票機。站內設有橋本市的畫廊和廁所。此站曾經設有Kiosk。
雖然此站是業務委託車站,但是除了部分列車外,不會開啟所有車門。
使用狀況
以下為1日平均乘車人次[4]:
| 年度 | 1日平均 乘車人次 |
|---|---|
| 1998 | 1,148 |
| 1999 | 1,085 |
| 2000 | 1,067 |
| 2001 | 1,059 |
| 2002 | 911 |
| 2003 | 902 |
| 2004 | 883 |
| 2005 | 873 |
| 2006 | 869 |
| 2007 | 861 |
| 2008 | 912 |
| 2009 | 859 |
| 2010 | 894 |
| 2011 | 904 |
| 2012 | 885 |
| 2013 | 867 |
| 2014 | 800 |
| 2015 | 749 |
| 2016 | 688 |
| 2017 | 626 |
| 2018 | 603 |
車站周邊
- 高野口公園
- 淺瀨公園
- 絨毛織物資料館
- 名古曾廢寺
- 葛城館
- 高野口郵局
- 第一生命高野口分部
- 和歌山縣立伊都中央高等學校
- 和歌山縣立紀之川支援學校
- 橋本市立高野口小學
- 橋本市立高野口幼稚園
- 高野口商工會
注腳
相關條目
外部連結
- 高野口|車站資訊:JR出門網 - 西日本旅客鐵道(日語)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