鶴橋車站

鶴橋車站日语: Tsuruhashi eki */?)是一個位於日本大阪府大阪市生野區天王寺區,屬於近畿日本鐵道(近鐵)、西日本旅客鐵道(JR西日本)、大阪市高速電氣軌道(大阪地下鐵)的鐵路車站。JR西日本的車站編號是JR-O04。近畿日本鐵道的車站編號是A04D04。大阪地下鐵的車站編號是S19。JR西日本的車站象徵花卉是「繡球花」。

鶴橋站
JR西口・近鐵售票口(2022年3月)
JR西口・近鐵售票口
(2022年3月)
日语名称
   
车站概览
位置 日本大阪府大阪市生野區天王寺區
地理坐标34°39′58″N 135°31′48″E
管辖机构近畿日本鐵道(近鐵,詳細資料
西日本旅客鐵道(JR西日本,詳細資料
大阪市高速電氣軌道(大阪地下鐵,詳細資料

概要

在幾家業者所屬的站區中,近鐵所屬的站區位於生野區境內,而JR西日本與大阪市高速電氣軌道的站區則位於天王寺區內。鶴橋車站有多條鐵路路線經過,其中包括近鐵所屬的大阪線奈良線(共用大阪線的路軌),JR西日本的大阪環狀線,與市營地下鐵千日前線。由於站內各路線匯集,每日超過20萬人次以上的使用率讓鶴橋車站成為JR西日本排名第六與近鐵排名第一的大型車站(根據2006年數據)。鶴橋車站是JR西日本旗下大阪近郊鐵路路線群都市網路(,Urban Network)所屬的車站,根據JR特定都區市內制度,被劃分為「大阪市內」的車站之一。

鶴橋站前在二戰結束後有為數不少的韓僑居住,形成韓國街。車站週邊因而聚集許多燒肉店韓國料理店,入夜後甚至在近鐵的車站充滿燒肉味,2001年被環境省入選為氣味風景百選()。車站南西側有許多販售朝鮮半島日用品、服飾及食品的店。

車站東側是大阪鶴橋鮮魚批發市場(),近鐵每天(除了星期日)開行從宇治山田車站發車的鮮魚列車運送伊勢灣一帶捕撈的水產品到鶴橋站。

車站構造

近鐵

近鐵 鶴橋站
月台
月台
日语名称
   
车站概览
位置 日本大阪府大阪市生野區鶴橋二丁目1番20號
地理坐标34°39′58″N 135°31′48″E
管辖机构近畿日本鐵道 近畿日本鐵道(近鐵)
车站构造
站体类型高架車站
2面4線
其他
电报码ツル
历史
启用日期1914年(大正3年)4月30日
上下車人次
統計年度
平均每日160,158人次
2015年
邻近车站
上一站 近畿日本鐵道 下一站
大阪上本町
D03
1.1km
终点站
大阪線
 D04 
距離大阪上本町1.1km
今里
D05
1.7km
大阪上本町
A03
1.1km
终点站
奈良線
 A04 
距離大阪難波3.1km
今里
A05
1.7km
备注

    島式月台2面4線的高架車站,可停靠10節列車。月台位於2樓。

    月台配置

    月台路線方向目的地
    1 特急 (大阪難波始發) 名古屋方向  伊勢志摩方向  奈良方向
    奈良線 下行 東花園大和西大寺、奈良方向
    2 特急 (大阪上本町始發) 伊勢志摩方向
    大阪線 下行 河內國分大和八木方向  名古屋方向  伊勢志摩方向
    3 奈良線 上行 大阪上本町(地下)、大阪難波方向

    HS 尼崎甲子園神戶三宮方向

    4 大阪線 上行 大阪上本町(地面)

    配置圖

    近鐵 大阪上本町站 - 布施站間 構內配線略圖

    難波線
    難波尼崎
    神戶三宮方向
    近鐵 大阪上本町站 - 布施站間 構內配線略圖
    奈良線
    生駒西大寺
    奈良方向
    ↓ 大阪線
    八木伊勢中川
    伊勢志摩名古屋方向
    图例
    参考文献:[1][2]
    画像左起大阪上本町、鶴橋、今里、布施各站
    :奈良線、:大阪線、:難波到發的大阪線特急的路線
    白線クロスハッチは下車專用月台
    布施站的紅色實線內(4樓)為紅色虛線內(3樓)正上方
    鶴橋站月台上另有大阪環狀線的橫跨軌道,本圖省略。


    JR西日本

    鶴橋車站
    車站入口
    車站入口
    日语名称
       
    车站概览
    位置 日本大阪府大阪市天王寺區下味原町1番1號
    地理坐标34°39′58″N 135°31′48″E
    车站构造
    站体类型高架車站
    2面2線
    其他
    电报码ツハ
    历史
    启用日期1932年9月21日
    上車人次
    統計年度
    平均每日95,698人次(不含下車乘客)
    2014年
    邻近车站
    上一站 JR西日本 下一站
    桃谷
    JR-O03
    0.8km
    外環
    大阪環狀線
    JR-O04
    距離大阪途經天王寺14.0km
    距離大阪途經京橋7.7km
    玉造
    JR-O05
    0.9km
    內環

    對向式月台2面2線的高架車站。由於不設轉轍器與絕對信號機,因此被分類為停留所。

    月台配置

    月台路線方向目的地
    1 大阪環狀線 內環 京橋大阪環球影城方向
    2 外環 天王寺新今宮方向

    大阪市高速電氣軌道

    大阪地下鐵 鶴橋站
    4號出入口此圖片需要更新。 (2020年6月28日)請更新本文以反映近況和新增内容。完成修改後請移除本模板。
    4號出入口
    日语名称
       
    车站概览
    位置 日本大阪府大阪市天王寺區下味原町1番24號
    地理坐标34°39′58″N 135°31′48″E
    车站构造
    站体类型地下車站
    1面2線
    历史
    启用日期1969年(昭和44年)7月25日
    上車人次
    統計年度
    平均每日14,809人次(不含下車乘客)
    2015年
    上下車人次
    統計年度
    平均每日28,598人次
    2015年
    邻近车站
    上一站 大阪市高速電氣軌道 下一站
    谷町九丁目
    S18
    1.1km
    千日前線
     S19 
    距離野田阪神7.7km
    今里
    S20
    1.5km

    島式月台1面2線的地下車站。閘機分別設於東西兩處。JR鶴橋站附近的出入口為5 - 7號出入口(東閘機附近)、此處西面的交差點為1 - 4號出入口(西閘機附近)。轉乘JR與近鐵最近為6號出口。

    月台配置

    月台路線目的地
    1 S 千日前線 南巽方向
    2 難波阿波座野田阪神方向

    利用狀況

    • 近畿日本鐵道 - 2018年11月13日上下車人次為161,451人。該公司車站僅次於大阪阿部野橋站排行第2位[利用客数 1]
      • 根據「大阪市統計書」,2017年度1日平均上車人次為87,088人。
    • JR西日本 - 2018年度上車人次為100,067人。該公司車站排行第6位[利用客数 2]
    • 大阪市高速電氣軌道 - 2018年11月13日1日上下車人次為28,271人(上車人次:14,756人,下車人次:13,515人)[利用客数 3]

    此上下車人次數合計為約38萬人,與惠比壽站同規模。

    近年1日上車、上下車人次推移如下表。

    • 近鐵、大阪市高速電氣軌道資料的交通量調查基於特定1日的上下車、上車人次。
    • JR資料為1日平均上車人次。
    年度 近畿日本鐵道 JR西日本 大阪市高速電氣軌道[注 1] 來源
    特定日 1日平均
    上車人次[3]
    1日平均
    上車人次
    特定日
    調查日上下車人次上車人次調查日上下車人次上車人次
    1990年(平成02年)11月06日225,643111,435117,683138,68211月06日28,94915,084 [* 1]
    1991年(平成03年)-129,191141,054- [* 2]
    1992年(平成04年)11月10日228,880113,718119,389142,846- [* 3]
    1993年(平成05年)-120,870143,210- [* 4]
    1994年(平成06年)-120,487142,331- [* 5]
    1995年(平成07年)12月05日225,410110,347121,063143,500[注 2]2月15日27,29114,446 [* 6]
    1996年(平成08年)-118,691141,071- [* 7]
    1997年(平成09年)-116,336136,548- [* 8]
    1998年(平成10年)11月10日217,792105,844111,902131,73111月10日23,87412,932 [* 9]
    1999年(平成11年)-108,723127,628- [* 10]
    2000年(平成12年)11月07日213,069105,193106,794125,060- [* 11]
    2001年(平成13年)-105,768123,206- [* 12]
    2002年(平成14年)-101,961118,949- [* 13]
    2003年(平成15年)11月11日189,17192,890100,423118,136- [* 14]
    2004年(平成16年)-98,819116,440- [* 15]
    2005年(平成17年)11月08日189,41392,43597,084114,422- [* 16]
    2006年(平成18年)-96,026113,275- [* 17]
    2007年(平成19年)-95,292111,30811月13日24,68213,058 [* 18]
    2008年(平成20年)11月18日173,52384,54790,005105,72411月11日25,40813,453 [* 19]
    2009年(平成21年)-82,63496,66211月10日25,23013,188 [* 20]
    2010年(平成22年)11月09日155,24276,35781,21894,40711月09日25,01013,223 [* 21]
    2011年(平成23年)-80,82994,61311月08日25,08913,139 [* 22]
    2012年(平成24年)11月13日153,58075,38081,23194,63611月13日25,53813,276 [* 23]
    2013年(平成25年)-84,08296,31711月19日26,29013,820 [* 24]
    2014年(平成26年)-82,07795,69811月11日26,90014,120 [* 25]
    2015年(平成27年)11月10日160,15878,45185,40297,24011月17日28,59814,809 [* 26]
    2016年(平成28年)-86,29398,20111月08日28,23614,690 [* 27]
    2017年(平成29年)-87,08899,47411月14日29,81415,276 [* 28]
    2018年(平成30年)11月13日161,45179,647100,06711月13日28,27114,756 [* 29]

    相鄰車站

    近畿日本鐵道
    名阪特急「Hinotori」、「Urban Liner」
    大阪上本町(A03)-鶴橋(A04)-(部分甲特急以及全部的乙特急增停大和八木(D39))-(E39)
    阪伊甲特急、阪伊乙特急(大阪難波始發)、觀光特急「Shimakaze」阪伊系統
    大阪上本町(A03)-鶴橋(A04)大和八木(D39)(阪伊甲特急往賢島方向直達伊勢市(M73))
    阪奈特急
    大阪上本町(A03)-鶴橋(A04)生駒(A17)
    阪伊乙特急(大阪上本町始發)
    大阪上本町(D03)-鶴橋(D04)-(部分車次增停布施(D06))-大和八木(D39)
    大阪線
    快速急行
    大阪上本町(D03)-鶴橋(D04)五位堂(D23)
    急行、準急、區間準急
    大阪上本町(D03)-鶴橋(D04)布施(D06)
    普通
    大阪上本町(D03)-鶴橋(D04)今里(D05)
    奈良線
    快速急行(此站起至難波線西九條站為止各站停車)
    大阪上本町(A03)-鶴橋(A04)生駒(A17)
    急行、準急、區間準急
    大阪上本町(A03)-鶴橋(A04)-布施(A06)
    普通
    大阪上本町(A03)-鶴橋(A04)-今里(A05)
    西日本旅客鐵道(JR西日本)
    大阪環狀線
    大和路快速、區間快速、關空快速、紀州路快速、快速、直通快速、普通
    桃谷(JR-O03)-鶴橋(JR-O04)玉造(JR-O05)
    大阪市高速電氣軌道(大阪地下鐵)
    S 千日前線
    谷町九丁目(S18)-鶴橋(S19)今里(S20)

    注釋

    1. 至2017年度為止為大阪市營地下鐵。
    2. 1996年に行われた調査であるが、会計年度上は1995年度となる。

    參考資料

    1. 祖田圭介、「特集 短絡線ミステリー4 複々線を探る」、『鉄道ファン』 第41巻2号(通巻第478号) 2001年2月号、38頁、交友社、2001年
    2. 公式ホームページ - 構内図 大阪上本町駅页面存档备份,存于)、および- 鶴橋駅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3. 大阪市統計書

    利用狀況的來源

    JR、私鐵、地下鐵統計資料
    1. . [2020-05-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5-06).
    2. データで見るJR西日本2019PDF - JR西日本
    3. 路線別乗降人員(2018年11月13日 交通調査)PDF - Osaka Metro
    大阪府統計年鑑

    外部連結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相关多媒体资源:鶴橋車站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