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9年韦拉斯科飓风

1909年韦拉斯科飓风英語:)是1909年大西洋飓风季的第四场热带风暴、第二场飓风和首场大型飓风,于这年7月对德克萨斯州沿海地区构成重大打击。系统于7月13日经背风群岛以东的扰动天气发展而成,起初数天强度一直很弱,逼近牙买加后才开始增强。气旋蜿蜒向西北移动,于7月18日在古巴最西端附近达到飓风强度。向西穿越墨西哥湾期间,风暴一度停止增强,但在逼近德克萨斯州沿海地区时又恢复强化趋势。7月21日,气旋达到大型飓风标准,随后又在达到风力时速185公里的最高强度后不久从德克萨斯州韦拉斯科附近登陆。进入陆地上空后,飓风迅速减弱,最终于7月22日在格兰德河附近消散。

1909年韦拉斯科飓风
三級颶風(美國
7月21日飓风位于德克萨斯州附近时的地面天气分析图
形成1909年7月13日
消散1909年7月22日
最高風速1分鐘持續 115英里/小時(185公里/小時)
最低氣壓959毫巴百帕);28.32英寸汞柱
死亡共41人
損失$200萬(1909年美元
影響地區牙买加古巴路易斯安那州德克萨斯州
1909年大西洋飓风季的一部分

整场飓风共导致德克萨斯州41人死亡,经济损失约为200万美元[注 1]。该州近海因大浪导致多艘船只遇险,部分沿海地区被风暴潮淹没,不过加尔维斯敦海堤的保护下破坏程度很轻。风暴过后,韦拉斯科只有八幢建筑依然完好。火车在狂风影响下被迫停运,许多基础设施受损或被毁。内陆地区以拉瓦卡县县城哈利茨维尔降水最多,达220毫米。

气象历史

根據薩菲爾-辛普森颶風風力等級的強度繪製的風暴路徑圖
图例
  热带低气压(≤62 km/h)
  热带风暴(63–118 km/h)
  一级(119–153 km/h)
  二级(154–177 km/h)
  三级(178–208 km/h)
  四级(209–251 km/h)
  五级(≥252 km/h)
  未知
风暴类型
■ 副热带气旋
▲ 温带气旋/后热带气旋/热带扰动/季风低压

协调世界时7月13日中午12点,向风群岛格林纳达东北方向海域出现持续风速每小时55公里的热带低气压[1],但气象机构此时还不确定气旋内是否存在闭合环流[2][3]。系统起初几天朝西北偏西经过东加勒比海,在此期间强度一直偏弱。此时加勒比地区天气预报信息还很少,另据曾在国家飓风中心工作的气象学家何塞·帕塔加斯()所述,天气系统此时仍然没有形成闭合环流,所以不能归类为热带气旋,仍属低气压区。不过,帕塔加斯的论断缺乏证据支持,所以大西洋飓风数据库中仍将气旋归类为热带低气压。[2]气旋抵达牙买加以南后开始缓慢增强并略朝西北转向,于7月17日凌晨0点成为热带风暴[1]。气象机构预计风暴会登陆尤卡坦半岛,附近多艘船只测得强风和低气压[3]。但气旋实际上转向西北,朝墨西哥湾中部进发。风暴继续强化,从瓜纳阿卡维韦斯半岛掠过后于7月18日下午18点达到现代萨菲尔-辛普森飓风等级下的一级飓风标准[注 2][1]

进入墨西哥湾后,气旋的增强速度减缓,7月19至20日都保持在一级飓风强度[1]。风暴略朝西面转向,以时速约15公里的速度前进[6]。7月20日下午18点,“巴拉圭号”()在路易斯安那州以南近海测得985毫巴百帕,29.09英寸汞柱)气压[6]。7月21日,飓风恢复强化趋势,移动路径同路易斯安那州海岸线基本平行,逐渐逼近德克萨斯州,并在当晚风速达到风力时速175公里、最低气压959毫巴(百帕,28.32英寸汞柱)的最高强度,在现代萨菲尔-辛普森飓风等级下已达三级标准,成为大型飓风[1]气旋以最高强度直接经过德克萨斯州韦拉斯科(),最大风速半径约为35公里。接下来24小时里,风暴急剧减弱,于7月22日下午在格兰德河附近失去热带天气系统特征[2][1]

防灾措施和影响

7月22日飓风的降水分布

随着飓风逼近德克萨斯州,美国国家气象局从7月18日开始向可能受到影响的地区发布飓风警告。港口和船只不间断地收到有关风暴来袭的信息,令之后海上的渔船事故数量保持在最低水平。[6]沿海地区的铁路运输在气旋来袭期间暂停,以防万一[7]

登陆韦拉斯科期间,飓风对德克萨斯州沿海及部分内陆地区构成大面积破坏。虽然此前气象机构已发布警告,但风暴引发的恶劣海况依然导致多艘船只失事。大浪致使加尔维斯敦附近部分船只搁浅或沉没,西湾()的“米勒号”()井架驳船及其他多艘船只搁浅。[8]一艘大型挖泥船被卷进加尔维斯敦堤道,还将堤道沿线的电报线缆扯断[9]。“米利亚姆号”()被木材拖沉,拉波特()附近的“艾德·吉布斯号”()双桅纵帆船断成数截。受时速估计有145公里的强风影响,“世纪号”()汽船被困在海上12小时之久。[8]阿拉巴马州莫比尔近海的船只在大浪阻挠下无法进入海港[10]。气旋在加尔维斯敦和韦拉斯科产生三米高的风暴潮[2],但加尔维斯敦得到海堤的有效保护,破坏程度较轻,在海堤阻挡下潮水碰撞激起的浪花有18米高。不过,没有受到海堤影响的地区破坏程度严重,有两座栈桥和多个洋亭被毁。[11]加尔维斯敦的塔彭码头坍塌,在此钓鱼的十人遇难[12],另外六人获“五月花号”()游艇所救[13]。加尔维斯敦西部没有海堤保护,部分内陆地区被2.1米的洪水淹没[14]。相比之下,该市主街道的积水要浅得多,约为0.6米[15]。韦拉斯科的潮水比1900年加尔维斯敦飓风来袭期间还要高0.9米左右[6],该市的积水有1.2米深[16]萨宾帕斯()地区被大浪淹没,同样被淹的还有南太平洋铁路[17]

杰夫·戴维斯高中所受破坏

风暴过后,登陆点韦拉斯科仅有八幢建筑保持完好。哥伦布布拉佐里亚县金纳塔()和哥伦比亚()也受到严重影响,所有房屋都受到重创。奥斯汀有许多民宅失去屋顶,当时有报导认为这是该市历史上破坏最严重的飓风。[8]暴雨造成大量浮木沿科罗拉多河()顺流而下。奥斯汀新建成的国会大道大桥受到浮木冲击,撞掉约61米的支架,损失数额约为一万美元。[18]另外还有多个城市的民宅和企业受到严重损伤。加尔维斯敦的破坏程度较轻,部分烟囱和窗户受损。[11]狂风冲击下,加尔维斯敦堤道有三截断裂[19]。西湾沿海被迫使用拖船接送人员和货物[9]西联电报公司同加尔维斯敦的直接通讯一度全部中断,达拉斯芝加哥的另外多家电报公司也同该市失去联系[19]。估计加尔维斯敦的经济损失总额为十万美元[12]。向北远至马弗里克县县城伊格尔帕斯()的内陆地区都出现气旋产生的强风,导致部分树木连根拔起,多种庄稼受到大面积破坏,还有一些电缆中断[8]布拉佐里亚()、罗森堡()和加尔维斯敦码头有部分列车在狂风下脱轨,沿海地区的多个火车站也受到相当严重破坏,部分车站被彻底夷为平地。克雷伯县县城金斯维尔()的部分玉米地此前已因持续干旱引发的山火受损,飓风来袭后又被刮倒,不过棉花作物基本得以经受住风暴的考验。马塔哥达县马卡姆()附近的油井架被刮倒,多口水井的机械倒塌。[20]布拉佐里亚县阿尔文()的谷仓风车被毁。本德堡县县城里士满()也有谷仓被毁,另有烟囱倒塌。该市的监狱窗户被风刮破,致使六名囚犯逃脱。[20]此外,伊格尔帕斯还有脱粒机倒塌[8]

路易斯安那州的破坏程度相对较轻,部分沼泽被暴雨和风暴潮淹没,导致成百上千头淹死。狂风暴雨将卡梅伦堂区格兰德切尼埃()至萨宾帕斯的棉花作物摧毁。卡梅伦堂区还有两人死亡。[21]

飓风还在更远离海岸的内陆降下暴雨,其中拉瓦卡县县城哈利茨维尔()降雨量最高,达到220毫米,风暴沿途雨量普遍在76毫米以上[22]弗雷德里克斯堡、哥伦比亚和肯德尔县县城玻尔尼()都在7月21至22日降下至少130毫米雨量,均创下24小时最高降雨量纪录。虽然暴雨对部分地区构成破坏,但也令其他地区的旱情得以缓解。[8]

参见

注释

  1. 如无特别说明,所有损失数额均为1909年美元价值。
  2. 萨菲尔-辛普森飓风等级于1971年面世[4],再对美国国家飓风中心大西洋飓风数据库的所有风暴追溯分级[5]

参考资料

  1.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Hurricane Research Division. (TXT). United States 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 2016-07-06 [2016-11-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0-04).
  2. Landsea, Chris; et al. .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2012-12 [2016-12-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30).
  3. Partagas, J.F.; Diaz, H.F. (PDF). A Reconstruction of Historical Tropical Cyclone Frequency in the Atlantic from Documentary and other Historical Sources. Boulder, Colorado: United States 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s Climate Diagnostics Center: 3–5. 1999 [2016-12-18].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6-03-04).
  4. Jack Williams. . USA Today. 2005-05-17 [2013-08-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24).
  5. (报告). Hurricane Research Division. 2013-06 [2016-11-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5-03).
  6. Bunnemeyer, Bernard. (PDF). Monthly Weather Review. 1909-07-01, 37 (7): 351–362 [2016-12-18]. Bibcode:1909MWRv...37..351B. doi:10.1175/1520-0493(1909)37[351:DNTARG]2.0.CO;2.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6-03-03).
  7. . Spokane Daily Chronicle (New York, New York). 1909-07-21: 1 [2016-12-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11).
  8. Roth, David M; Hydrometeorological Prediction Center. (PDF). United States 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s National Weather Service. [2016-12-18].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6-12-01).
  9. . The Lewiston Daily Sun (Galveston, Texas). 1909-07-21: 1 [2016-12-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11).
  10. . Spokane Daily Chronicle (Mobile, Alabama). 1909-07-21: 1 [2016-12-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11).
  11. . The Evening Journal (Galveston, Texas). 1932-07-21: 3 [2016-12-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11).
  12. . Evening Tribune (Galveston, Texas). 1909-07-22: 2 [2016-12-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11).
  13. . Dallas Morning News (Galveston, Texas). 1909-07-22 [2016-12-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8-18).
  14. . The Bakersfield Californian (Dallas, Texas). 1909-07-21: 1 [2016-12-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11).
  15. . Spokane Daily Chronicle (Dallas, Texas). 1909-07-21: 1 [2016-12-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11).
  16. . Youngstown Vindicator (Houston, Texas). 1909-07-23: 22 [2016-12-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11).
  17. . Eugene Register-Guard (Houston, Texas). 1909-07-21: 1 [2016-12-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11).
  18. . The Rock Hill Herald (New Orleans, Louisiana). 1909-07-21.
  19. . Boston Evening Transcript (New York, New York). 1909-07-21: 3 [2016-12-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11).
  20. (PDF). The New York Times (Houston, Texas). 1909-07-23 [2016-12-18].
  21. Roth, David M; Hydrometeorological Prediction Center. (PDF). United States 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s National Weather Service. : 28 [2016-12-18].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6-10-21).
  22. Schoner, R.W.; Molansky, S. (PDF). United States Weather Bureau's National Hurricane Research Project: 86. [2016-12-18].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6-03-04).

外部链接

1909年大西洋颶風季的熱帶氣旋
萨菲尔-辛普森飓风风力等级
TD TS C1 C2 C3 C4 C5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