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
2025年是一個平年,它的第一天從星期三開始。2025年又是:
| 千纪: | 3千纪 |
| 世纪: | 20世纪 | 21世纪 | 22世纪 |
| 年代: | 1990年代 | 2000年代 | 2010年代 | 2020年代 | 2030年代 | 2040年代 | 2050年代 |
| 年份: | 2020年 | 2021年 | 2022年 | 2023年 | 2024年 | 2025年 | 2026年 | 2027年 | 2028年 | 2029年 | 2030年 |
| 纪年: | 乙巳年(蛇年) |
| 月份: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2025年日曆表
| 2025年 |
| 政治 |
|
国家领导人 |
| 科技 |
|
天文 – 科技 – 铁路 |
| 文化娛樂 |
|
电影 – 文学 – 音乐 – 遊戲 – 電視節目 ( 中国大陆电视剧 – 台湾电视剧 ) |
| 體育 |
|
體育 – 足球 – 籃球 – 棒球 – 撞球 |
| 區域 |
|
中国大陆 (上海) – 香港 – 澳門 – 臺灣 – 日本 – – – 马来西亚 – 新加坡 – 歐洲 – 美國 |
| 分類 |
|
分類 – 出生人物 – 逝世人物(列表) – 維基新聞 |
| 公历 | 2025 MMXXV |
| 罗马建城纪年 | 2778 |
| 亚美尼亚历法 | 1474 ԹՎ ՌՆՀԴ |
| 亞述曆 | 6775 |
| 巴哈伊历法 | 181年-182年 |
| 巴厘島薩卡曆 | 1946年-1947年 |
| 孟加拉曆 | 1432 |
| 柏柏爾曆 | 2975 |
| 英國君主在位纪年 | N/A |
| 佛曆 | 2569 |
| 緬曆 | 1387 |
| 拜占庭曆 | 7533年-7534年 |
| 農曆 | 甲辰年 (木 辰) 4722 / 4515 — 至 — 乙巳年 (木 巳) 4723 / 4516 |
| 科普特曆 | 1741年-1742年 |
| 不調和教曆 | 3191 |
| 埃塞俄比亞曆 | 2017年-2018年 |
| 希伯來曆 | 5785年-5786年 |
| 印度曆 | |
| - 维克拉姆历 | 2081年-2082年 |
| - 薩卡曆 | 1946年-1947年 |
| - 争斗时 | 5125年-5126年 |
| 全新世紀年 | 12025 |
| 伊博曆 | 1025年-1026年 |
| 伊朗曆 | 1403年-1404年 |
| 伊斯兰历 | 1446年-1447年 |
| 和曆 | 令和7年 |
| 爪哇曆 | 1958年-1959年 |
| 主體曆 | 114 |
| 儒略曆 | 格里曆减13天 |
| 檀君紀年 | 4358 |
| 民國紀年 | 民國114年 |
| 泰國曆 | 2568 |
| 藏曆 | 阳木龙年 2151 / 1770 / 998 — 至 — 阴木蛇年 2152 / 1771 / 999 |
| UNIX时间 | 1735689600- 1767225599 |
大事記
| 月 | 日 | 內容 |
|---|---|---|
| 1 | 20 | 第60屆(46/47任)美国总統宣誓就任 |
| 4 | 17 | 紅色高棉50周年 |
| 4 | 30 | 越南戰爭50周年 |
| 5 | 13 | 513事件爆發56週年(馬來西亞)、五月黑色暴動27周年(印尼)、越南排華事件11周年 |
| 7 | 1 | 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28週年 |
| 7 | 22 | 砂拉越自治62週年 |
| 8 | 8 | 彰化縣員林市改制10週年 |
| 8 | 9 | 新加坡脫離馬來西亞聯邦成為獨立國家60週年 |
| 8 | 15 |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日本戰敗投降80周年 |
| 9 | 7 | 將發生月全食現象,該月全食距離上一次發生日期為2021年5月26日。 |
| 9 | 21 | 一次日偏食現象,該日偏食可見地區為紐西蘭、太平洋島國美拉尼西亚东南部、波利尼西亚中南部、澳大利亞以東部分地區以及南極洲受日光照射的地區。 |
| 10 | 14 | Windows10停止支援更新 |
| 10 | 25 | 台灣光復80週年 |
| 12 | 臺北捷運 萬大樹林線第一階段(包含了中和高中站~莒光站段)預計於本月完工 | |
| 12 | 2 | 《1989年合艾条约》簽署36週年 |
科幻
- 变形金刚之胜利斗争(1989)
- 交响诗篇AO(2012),故事发生时间。
虛構中的2025年
遊戲
- 《決勝時刻:黑色行動2》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美國進入了一段類似二十世紀美國與蘇聯對峙般的冷戰局面。 2025年的戰爭已經開始以各種軍用機械人、電子戰、無人武器和載具等高科技產品作為主要打擊力量。
参考文献
- . NASA Jet Propulsion Laboratory. 2003-01-14 [2007-11-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0-27).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