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亞甲二氧-N-乙基苯丙胺
3,4-亞甲二氧-N-乙基苯丙胺(MDEA,也稱MDE),是一种神經興奮及迷幻移情精神药物。MDEA是取代苯丙胺和取代亚甲二氧基苯乙胺的一種。MDEA可作血清素、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释放剂和再摄取抑制剂。[1]
![]() | |
![]() | |
| 臨床資料 | |
|---|---|
| 其他名稱 | MDEA, MDE, Eve |
| 给药途径 | 口服, 吹入, 注射, 直腸[1] |
| ATC碼 |
|
| 法律規範狀態 | |
| 法律規範 |
|
| 藥物動力學數據 | |
| 药物代谢 | 肝臟(CYP2D6及CYP3A4) |
| 藥效起始時間 | 20–85分鐘 |
| 生物半衰期 | (R)-MDEA: 7.5 ± 2.4 小時 (S)-MDEA: 4.2 ± 1.4 小時 |
| 排泄途徑 | 腎臟 |
| 识别 | |
| |
| CAS号 | 82801-81-8 |
| PubChem CID | |
| ChemSpider | |
| UNII | |
| ChEBI | |
| CompTox Dashboard (EPA) | |
| ECHA InfoCard | 100.231.031 |
| 化学 | |
| 化学式 | C12H17NO2 |
| 摩尔质量 | 207.27 g·mol−1 |
| 3D模型(JSmol) | |
| |
大多数国家拥有MDEA是違法的,唯進行科学和医学研究為例外。
用途
醫療
MDEA暫未有認可的医疗用途。
历史、社会和文化
亚历山大·舒尔金在1960年代进行亚甲二氧基化合物相關研究。1967年,舒尔金的实验室筆記裏提及一位同事报告:100毫克MDEA對人體沒有作用。[4]舒尔金后来在著作《PiHKAL》中描述了这种物质。[3]
1985年,由於美國定性MDMA為毒品,MDEA成爲了MDMA的合法替代品。[2]1987年8月13日,根据《聯邦類似物法》,MDEA被列入《第一类化学品列表》。[1]
參見
- 3-氟苯丙胺
- 4-甲氧基甲基苯丙胺
- 氟苯丙胺
参考文獻
- . CNS Drug Reviews. 2004, 10 (2): 89–116. PMC 6741736
. PMID 15179441. doi:10.1111/j.1527-3458.2004.tb00007.x. - . Anaesthesia. June 1993, 48 (6): 507–10. PMID 8322992. doi:10.1111/j.1365-2044.1993.tb07072.x.
- Shulgin, Alexander. . Isomer Design. [10 December 2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20).
- . Addiction. August 2010, 105 (8): 1355–61. PMID 20653618. doi:10.1111/j.1360-0443.2010.02948.x.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