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青少年期

前青少年期(Preadolescence、pre-teen、tween)是人的成長过程中,处于幼兒期青少年期之間的階段[1]。一般将青春期的開始認定為前青少年期的結束[2][3],有时也直接用年齡划分,通常认为是10至13歲[4]。進入前青少年期時,也會有伴隨而來的挑戰與焦慮

和青春期及年齡的關係

青春期前(prepubescent)和前青少年期(preadolescent)是不同的。青春期前(prepubescent,有時也稱為兒童)是指還沒有出現第二性徵的男孩和女孩[5],而前青少年期多半是指10到13歲[4][6],有時也會定義為9到14歲[7][8]

從兒童變成青少年的時間點,一般會用進入青春期或是從13歲起來定義[2][3][5]。不過有些人(女性比較容易)在10至13歲(或9至14歲)的前青少年期年齡時就開始有第二性徵,也就進入青春期[9][10]。研究指出1950年代以後,每晚十年出生的一代,青春期就會往前提早一年[11]

一般而言是可以區分童年中期(大約在五至八歲)和前青少年期的差異[7][8]。目前對於前青少年期何時開始及何時結束有許多不同的定義,也還沒有共識。

前青少年期的英文,在心理學上會稱為preadolescent,不過在日常使用的英文中,也會用preteen、preteenager或tween之類的詞語。preteen或preteenager[1]是指年齡在十二歲及以下的兒童[12],一般而言這些詞語會用在接近十二歲的情形下[1],特別是11歲[13]。Tween是美國針對preteen出現的新词行銷用語[14],是between和teen組成的合成語[12][13]

兒童發展階段的近似簡介。Preadolescence和preteen在中央偏左側

心理發展

「兒童一生中有二個主要的社會化場合,家庭環境……正式的教育機構。」[15]。「家庭的功能之一是兒童主要的社交場合。」[16],這也主導了兒童出生後的前五年生活。童年時期中間的特點是「讓兒童準備好進入學校、自信、對事物有興趣、知道哪些行為是符合別人期待的、可以等待、可以依照指令作事、也可以和其他的小孩相處。」[17]

前青少年期的世界觀和較小的兒童有許多方面的不同。他們的世界觀不會像早期以幻想為主,而是有更多現實的觀點。前青少年期的人在其想法及作法上都更加成熟、通情達理,也比較實際:「成長中最『通情達理』的階段,此時的兒童也比較沒那麼感性。」[18]。,他們也會以較深入性的觀點來看待未來,並且看待他們行動的影響(這和較小的孩子不同,較小的孩子還不會擔心他們的未來)。因此也會對未來的職業有更實際的期待(例如「我長大後要成為工程師」,而不是「我要變成巫師」。)。這個年齡的兒童通過獲取知識及能力的方式,較多致力於可以「控制外在現實世界」的事[19],不過他們也會有擔心,不像小時候恐惧一些想像的事(例如女巫、怪物、鬼),他們目前恐惧的是綁架強姦及可怕的媒體報導,這些等可能會在現實世界發生的事。

前青少年期的人會用不同的方式看待人際關係(例如他們會注意权威人物的缺點)。此外,他們也開始發展自我認同,越來越有独立的感覺:「感覺是一個獨立個體,不再『只是家中的一員』。」[20]。也會出現對道德的不同觀點,前青少年期也會有更多的合作。也就是在群體中平衡自己的需要及群體中其他人的需要。[21]。許多前青少年期的人會開始質疑他們的家庭生活以及其環境,對於政治宗教性别角色等議題,也可能會有和其父母不同的觀點。

家庭一般也會給前青少年期的成員較多的責任,例如有責任要照顧弟妹或是年齡較小的親屬(例如保姆服务),而前青少年期會開始關注他們的外貌及其穿著。

前青少年期可能會開始經歷迷戀早戀或是愛情,「女孩帶著所有對於浪漫的興趣,前青少年期女孩對浪漫的追求似乎是比深情的人還要積極。」[22]

前青少年期可能會有發脾氣的問題,有時會讓他們在一些風險行為上有暴力的決定。少數的情形下可能會因此造成不幸的結果,例如意外死亡[23]

尋找第二個家

假設是在理想情形下發展,前青少年的人「到學校是因為要在他們的生命中加入一些事物,讓他們最終可以像他們的父母一樣找到工作。」[24]。不過若是早期的發展階段有些偏差,依照「若錯過了一個階段,晚一點還有機會再重走一次」的原則[25],有些兒童「到學校有另外一個目的,是為了尋找家以外的第二個家,一個讓情緒穩定的地方,可以練習自身在情感上的責任,也是一個讓他們可以有歸屬感的群體。」[26]

離婚

在9至12歲的準青少年而言[27],特別容易受到父母分離所影響。在這些問題中,他們可能會渴望捲入父母的紛爭之中,他們願意採取行動,和父母之間的關係會讓他們試圖拯救苦惱的父親或母親,但這樣的關係反而會對子女本身造成傷害[28]

媒體

前青少年期的人會比年齡較小的兒童更多接觸流行文化,其興趣是以網路趨勢、電視節目及電影(不再只是卡通)、時尚、科技及社群媒體為基礎。前青少年期會喜好特定的品牌,是許多廣告商的目標客戶。他們希望買特定品牌的東西是希望可以跟的上流行,而這個想法到青少年時會更加強烈。

有些學者認為「有研究指出前青少年的人常常接觸到媒體中一些和性有關的內容,重視其中得到的訊息,並且以此作為學習的資源……也會以他們所接收到的內容作為他們認知性道德的標準之一。」[29]。不過也有其他研究指出媒體中和性有關的內容,對於前青少年及青少年性行為上的影響其實不大[30]

弗洛依德的觀點

弗洛依德稱這個階段為「潜伏期」,對性的感覺及興趣都還在潛藏中。對性的感覺會使得和父母組成的第一個「永恆三角形」褪色,對於其他興趣及活動有不受拘束的活力[31]爱利克·埃里克森認為「狂暴的驅力在青春期風暴來臨之前多半是休眠的,當所有這些較早期的驅力以新的組合再度出現,會讓整個人帶往以生殖系統主导的時期。」[32]

潜伏期的兒童會投入更多精力在一些和性無關的事物,例如學校、運動及和同性之間的友誼。童年中期的特徵是「看重學校、團體、班級、朋友、同夥及有組織的活動……以及帶領這些活動的成年人。」[33]。不過2010年的一個研究指出在這個階段「大部份的兒童沒有停止性的發展、對於性的興趣及相關行為」,只是他們「不會和成人分享,也比較不常被觀察到。」[34],因為「他們已學會了規則,他們試圖讓自己符合成年人認為『兒童對性沒有興趣』的想法,但對相關事物的好奇其實都繼續進行,有許多在他們之中進行著的實驗。」[35]

八歲的小孩有「幾年的時間等待青春期、青少年以及最終的性成熟,這些在青春期開始前都是潛伏的」[36],但是到了前青少年期(9至12歲),從兒童中期往前再進了一步,所謂「青春期前的自省及社會關注」[37]會更加明顯。很顯然的「在前青少年期的生活中,很少生活經驗的影響力要比『要進入青春期』要強大。」[38],因此「在11或12歲以前的很長一段時間,變化是穩定及漸進的,而這様的時期大約就到11或12歲為止。」[39]

相關條目

參考文獻

  1. New Oxford American Dictionary. 2nd Edition. 2005.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 Frank D. Cox, Kevin Demmitt. . Cengage Learning. 2013: 76 [February 25, 2017]. ISBN 128563304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06).
  3. . MedlinePlus. [July 22, 2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4-03).
  4. Dictionary.com --> Definition of preadolescenc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Based on the Random House Dictionary, 2009) Retrieved on July 5, 2009
  5. Robert C. Manske. . Elsevier Health Sciences. 2015: 110 [February 25, 2017]. ISBN 032329137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06).
  6. Nancy T. Hatfield. . Lippincott Williams & Wilkins. 2007: 588 [February 25, 2017]. ISBN 078177706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08).
  7. William A. Corsaro, The Sociology of Childhood (2005) p. 191 and p. 124
  8. Donald C. Freeman, Essays in Modern Stylistics (1981) p. 399
  9. Cecilia Breinbauer. . Pan American Health Organization. 2005: 303 [February 25, 2017]. ISBN 927511594X.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08).
  10. Heather L. Appelbaum. . Springer. 2016: 23–24 [February 25, 2017]. ISBN 331927225X.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08).
  11. G. Ryan et al., Juvenile Sexual Offending (2010) p. 42
  12. Merriam-Webster's Collegiate Dictionary. Eleventh Edition. 2003. Merriam-Webster.
  13. The American Heritage Dictiona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Fourth Edition. 2000.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14. Levasseur, Maïthé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2007-02-09). Familiar with tweens? You should b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The Tourism Intelligence Network. Retrieved on 2007-12-04.
  15. Dafna Lemish, Children and Television (Oxford 2007) p. 181
  16. David Cooper, The Death of the Family (Penguin 1974) p. 26
  17. Daniel Goleman, Emotional Intelligence (London 1996) p. 193
  18. Mavis Klein, Okay Parenting (1991) p. 13 and p. 78
  19. Mavis Klein, Okay Parenting (1991) p. 13
  20. E. Fenwick/T. Smith, Adolescence (London 1993) p. 29
  21. Goleman, p. 194
  22. Giselle Liza Anatol, Reading Harry Potter: Critical Essays (2003) p. 20
  23. . Daily Mail. June 27, 2008 [January 9, 2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6-02).  HighBeam Research 需付费查阅
  24. D. W. Winnicott, The Child, the Family, and the Outside World (Penguin 1973) p. 207
  25. Skynner/Cleese, p. 24
  26. Winnicott, p. 208
  27. Ann Charlton, Caught in the Middle (London 2003) p. 90
  28. Charlton, p. 90
  29. Dafna Lemish, Children and Television (Oxford 2007) p. 116
  30. Steinberg, L., & Monahan, K. 2010.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31. Robin Skynner/John Cleese, Families and how to survive them (London 1994) p. 271 and p. 242
  32. Erik H Erikson, Childhood and Society (Penguin 1973) p. 252
  33. Lisa Miller, Understanding Your 8 year old (London 1993) p. 26
  34. Ryan, Juvenile p. 41-42
  35. Skynner/Cleese, Families p. 271
  36. Miller, p. 23 and p. 75
  37. Michell Landsberg, The World of Children's Books (London 1988) p. 270
  38. Anatol, Potter p. 21
  39. Francis Spufford, The Child that Books Built (London 2002) p. 163

延伸閱讀

  • Myers, James. "Tweens and cool", Admap, March 2004.
  • G. Berry Brazelton, Heart Start: The Emotional Foundations of School Readiness 9Arlington 1992)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