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系
太陽系是一个受太阳引力约束在一起的行星系统,包括太阳以及直接或间接围绕太阳运动的天体[lower-alpha 1]。在直接围绕太阳运动的天体中,最大的八颗被称为行星[lower-alpha 2],其余的天体要比行星小很多,比如矮行星、太阳系小天體的小行星和彗星。軌道間接围绕太陽运动的天體是衛星,其中有兩顆比最小的行星水星還要大[lower-alpha 3]。
年齡 | 45.68 億年 |
---|---|
位置 | |
系統質量 | 1.0014 太陽質量 |
最近的恆星 | |
已知最近的 行星系 | 南門二系統 (4.37 ly) |
行星系統 | |
最外緣半長軸 ;已知的行星 (海王星) | 30.10 AU (45.03億公里) |
至古柏斷涯的距離 | 50 AU |
數量 | |
恆星 | 1 (太陽) |
已知的行星 | |
已知的矮行星 | |
已知的天然衛星 | |
已知的小行星 | 796,354 (2019-08-27)[4] |
已知的彗星 | 4,143 (2019-08-27)[4] |
確認是圓的衛星 | 19 |
相對銀河中心的軌道 | |
不變的-至-星系盤面 傾角 | 60.19° (黃道) |
至銀河中心的距離 | 27,000 ± 1,000 ly |
軌道速度 | 220 km/s |
軌道週期 | 2.25–2.50亿年 |
恆星特征 | |
光譜類型 | G2V |
凍結線 | ≈5 AU[5] |
至日球層頂的距離 | ≈120 AU |
希爾球半徑 | ≈1–3 ly |
天体 |
---|
列表 |
|
太阳系主题 恒星主题 |
太阳系的形成大约始于46亿年前一个巨型星际分子云的引力坍缩。太阳系内絕大部分的质量都集中于太阳,余下的天体中,质量最大的是木星。位于太阳系内侧的是四颗较小的行星,分别是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它们被称为类地行星,主要由岩石和金属构成。外侧的四颗行星被称为巨行星,其质量比类地行星要大得多。其中最大的两颗是木星和土星,它们都是气态巨行星,主要成分是氢和氦。最外侧的两颗行星是天王星和海王星,它们是冰巨星,主要由一些熔点比氢和氦更高的挥发成分组成,比如水、氨和甲烷。几乎所有的行星都在靠近黄道平面的轨道上运行。
太陽系也包含許多較小的天體[lower-alpha 4]位於火星和木星軌道之間的主小行星帶,其中的大部分天体都是像类地行星那样由岩石和金属组成。在海王星轨道之外是柯伊伯带和离散盘,包含了有大量的海王星外天体,主要由冰组成,再往外还有新发现的类塞德娜天体(sednoid),其中有几十甚至上万颗因為足够大,能靠自身的重力形成球体[10],称為矮行星。已經被確認是矮行星的包括小行星帶的穀神星,和海王星外天體的冥王星和鬩神星。[lower-alpha 4]除了這兩個區域,还有大量的小型天体自由的运动在两个区域之间,包括彗星,還有半人馬小行星和行星際塵雲。有6顆行星、4顆以上的矮行星和一些小天體都有天然的衛星環繞著。[lower-alpha 5]通常都依據月球被稱為衛星。太阳系外侧的每颗行星都被由尘埃和小天体构成的行星环环绕着。
太陽風是從太阳向外流出的帶電粒子流,在星際物質中形成了一個氣泡狀區域,被称为太阳圈(或日球层)。日球層頂是太陽風和星際物質的壓力達到平衡的位置,它延伸到離散盤的邊緣。歐特雲,被認為是長週期彗星的來源地,其位置可能比日球层顶还要远1,000多倍。太阳系位于银河系的猎户臂上,与银河系中心的距离约26,000光年。
名詞解釋
軌道環繞太陽的天體被分為三類:行星、矮行星、和太陽系小天體。
行星是環繞太陽且質量夠大的天體。這類天體:
能成為行星的天體有8個: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
在2006年8月24日,國際天文聯合會重新定義行星這個名詞,首次將冥王星排除在大行星外,並將冥王星、穀神星和鬩神星組成新的分類:矮行星[11]。矮行星不需要將鄰近軌道附近的小天體清除掉,其他可能成為矮行星的天體還有塞德娜、厄耳枯斯、和創神星。從第一次發現的1930年直至2006年,冥王星被當成太陽系的第九顆行星。但是在20世紀末期和21世紀初,許多與冥王星大小相似的天體在太陽系內陸續被發現,特別是鬩神星更明確的被指出比冥王星大。
衛星(如月球之類的天體),由於不是環繞太陽而是環繞行星、矮行星或太陽系小天體,所以不屬於太陽系小天體。
天文學家在太陽系內以天文單位(AU)來測量距離。1AU是地球到太陽的平均距離,大約是149,597,871公里(92,955,807英里)。冥王星與太陽的距離大約是39AU,木星則約是5.2AU。最常用在測量恆星距離的長度單位是光年,1光年大約相當於63,240天文單位。行星與太陽的距離以公轉週期為周期變化著,最靠近太陽的位置稱為近日點,距離最遠的位置稱為遠日點。
有時會将太陽系非正式地分成幾個不同的區域:“內太陽系”,包括四顆類地行星和主要的小行星帶;其餘的是“外太陽系”,包含小行星帶之外所有的天體[12]。其它的定義還有海王星以外的區域,而將四顆大型行星稱為“中間帶”[13]。
發現和探測
在历史上的很长一段时期,人类都没有认识或理解到太阳系的概念。直到中世纪晚期的文艺复兴时代,大多数人仍认为地球是静止不动的,处于宇宙的中心,与那些穿过天空的物体是截然不同的。古希腊的哲学家阿里斯塔克斯曾经推测了日心说体系,但是,直到尼古拉·哥白尼才提出了第一个日心说宇宙的数学模型[14][15]。到了17世纪,伽利略·伽利莱、约翰内斯·开普勒和艾萨克·牛顿拓展了人们对物理学的理解,人们开始普遍接受地球围绕太阳运动的观念,认为地球和其他行星遵循同样的物理规律。望远镜的发明,使人们发现了更多的行星和卫星。望远镜改进和无人航天器的应用,使人们得以对其他行星的地质现象进行研究,比如山、坑穴等,另外还可以气象现象进行观察,比如云、沙尘暴和冰帽等。
望遠鏡的觀測
太陽系的第一次探測是由望遠鏡開啟的,始於天文學家首度開始繪製這些因光度暗淡而肉眼看不見的天體之際。
伽利略是第一位發現太陽系天體細節的天文學家。他發現月球的火山口,太陽的表面有黑子,木星有4顆衛星環繞著[16]。惠更斯追隨著伽利略的發現,發現土星的衛星泰坦和土星環的形狀[17]。後繼的乔瓦尼·多梅尼科·卡西尼發現了4顆土星的衛星,還有土星環的卡西尼縫、木星的大紅斑[18]。
愛德蒙·哈雷认识到在1705年出現的彗星,實際上是每隔75-76年就會重複出現的一顆彗星,現在稱為哈雷彗星。這是除了行星之外的天體會圍繞太陽公轉的第一個證據[19]。
1781年,威廉·赫歇耳在觀察一顆它認為的新彗星時,戒慎恐懼的宣布在金牛座發現了彗星。事實上,它的軌道顯示是一顆行星,天王星,這是第一顆被發現的行星[20]。
1801年,朱塞普·皮亞齊發現穀神星,這是位於火星和木星軌道之間的一個小世界,而一開始他被當成一顆行星。然而,接踵而來的發現使在這個區域內的小天體多達數以萬計,導致他們被重新歸類為小行星[21]。
到了1846年,天王星軌道的誤差導致許多人懷疑是不是有另一顆大行星在遠處對它施力。于尔班·勒威耶的計算最終導致了海王星的發現[22]。在1859年,因為水星軌道的近日點有一些牛顿力学无法解释的微小运动(「水星近日點進動」),因而有人假設有一顆水內行星祝融星(中文常译为“火神星”)存在;但这一运动最终被证明可以用广义相对论来解释,但某些天文学家仍未放弃对“水内行星”的探寻。
為解釋外行星軌道明顯的偏差,帕西瓦尔·罗威尔認為在其外必然還有一顆行星存在,並稱之為X行星。在他過世後,他的羅威爾天文台繼續搜尋的工作,終於在1930年由汤博發現了冥王星。但是,冥王星是如此的小,實在不足以影響行星的軌道,因此它的發現純屬巧合。就像穀神星,他最初也被當作行星,但是在鄰近的區域內發現了許多大小相近的天體,因此在2006年冥王星被國際天文學聯合會重新分類為矮行星[22]。
在1992年,夏威夷大學的天文學家大衛·朱維特和麻省理工學院的珍妮·劉發現1992 QB1,被證明是一個冰冷的、類似小行星帶的新族群,也就是現在所知的柯伊伯带,冥王星和凱倫都只是其中的成員[23][24]。
米高·布朗、乍德·特魯希略和大衛·拉比諾維茨在2005年宣布發現的鬩神星是比冥王星大的離散盤上天體,是在海王星之後繞行太陽的最大天體[25]。
太空船的觀測
自從进入太空時代,許多的探測都是各國的太空機構所組織和執行的無人太空船探測任務。
太陽系內所有的行星都已經被由地球發射的太空船探訪,進行了不同程度的各種研究。雖然都是無人的任務,人類還是能觀看到所有行星表面近距離的照片,在有登陸艇的情況下,還進行了對土壤和大氣的一些實驗。
第一個進入太空的人造天體是前蘇聯在1957年發射的史潑尼克一號,成功的環繞地球一年之久。美國在1959年發射的探險家6號,是第一個從太空中送回影像的人造衛星。
第一個成功的飛越過太陽系內其他天體的是月球1號,在1959年飛越了月球。最初是打算撞擊月球的,但卻錯過了目標成為第一個環繞太陽的人造物體。水手2號是第一個環繞其他行星的人造物體,在1962年繞行金星。第一顆成功環繞火星的是1964年的水手4號。直到1974年才有水手10號前往水星。
探測外行星的第一艘太空船是先鋒10號,在1973年飛越木星。在1979年,先驱者11号成為第一艘拜訪土星的太空船。航海家計畫在1977年先後發射了兩艘太空船進行外行星的大巡航,在1979年探訪了木星,1980和1981年先後訪視了土星。航海家2號繼續在1986年接近天王星和在1989年接近海王星。航海家太空船已經遠離海王星軌道外,在發現和研究終端震波、日鞘和日球層頂的路徑上繼續前進。依據NASA的資料,兩艘航海家太空船已經在距離太陽大約93天文單位處接觸到終端震波[27][28]。
還沒有太空船曾經造訪過柯伊伯带天體。而在2006年1月19日發射的新視野號將成為第一艘探測這個區域的人造太空船。這艘無人太空船預計在2015年飛越冥王星。如果这被證明是可行的,任務將會擴大以繼續觀察一些柯伊伯带的其他天體[29]。
在1966年,月球成為除了地球之外第一個有人造衛星繞行的太陽系天體(月球10號),然後是火星在1971年(水手9號),金星在1975年(金星9號),木星在1995年(伽利略號,也在1991年首先飛掠過小Gaspra),愛神星在2000年(會合-舒梅克號),和土星在2004年(卡西尼號-惠更斯號)。信使號太空船在2011年3月18日開始第一次繞行水星的軌道;同一時間,黎明號太空船將設定軌道在2011年環繞灶神星,並在2015年探索穀神星。
第一個在太陽系其它天體登陸的计划是前蘇聯在1959年登陸月球的月球2號。從此以後,抵達越來越遙遠的行星,在1966年計畫登陸或撞擊金星(金星3號),1971年到火星(火星3號),但直到1976年才有維京1號成功登陸火星,2001年登陸愛神星(會合-舒梅克號),和2005年登陸土星的衛星泰坦(惠更斯)。伽利略太空船也在1995年拋下一個探測器進入木星的大氣層;由於木星沒有固體的表面,這個探測器在下降的過程中被逐漸增高的溫度和壓力摧毀掉。
載人探測
載人的探測目前仍被限制在鄰近地球的環境內。第一個進入太空(以超過100公里的高度來定義)的人是前蘇聯的太空人尤里·加加林,於1961年4月12日搭乘東方一號升空。第一個在地球之外的天體上漫步的是美國宇航員尼爾·阿姆斯特朗,它是在1969年7月21日的阿波羅11號任務中,於月球上完成的。美國的太空梭是能夠重覆使用的太空船,前蘇聯也曾經開發太空梭並已完成一次的無人太空梭升空任務,蘇聯瓦解後,俄羅斯無力繼續維護任其荒廢。第一個空間站是前蘇聯的禮炮1號。在2004年,太空船1號成為在私人的基金資助下第一個進入次軌道的太空船。同年,美国總統乔治·沃克·布什宣布太空探測的远景规划:替換老舊的太空梭、重返月球、甚至載人前往火星,但這計畫在幾年後遭到終止。
構造和成分
太阳系中最主要的成员是太阳,它是一颗G2主序星,占据了太阳系所有已知质量的99.86%,太阳系内的天体在太阳引力的约束下运动[30]。剩余的质量中,有99%的质量由太阳系的4颗大天体,即巨行星组成,而木星和土星又合占了其中的90%以上。太阳系中其余的天体(包括4颗类地行星、矮行星、卫星、小行星和彗星),总质量还不到太阳系的0.002%[lower-alpha 6]。
環繞太陽運轉的大天體都躺在地球軌道平面,稱為黃道附近的平面。行星都非常靠近黃道,而彗星案古柏帶天體通常都有明顯的傾斜角度[34][35]。所有的行星和大多數的太陽系其它天體都以相同的方向繞著太陽轉動(從地球的北極鳥瞰是逆時針方向)[36],但也有逆向的,像是哈雷彗星。
太阳系内已探测到的区域总体上分为:太阳、小行星带以内的四颗较小的行星和柯伊伯带环绕的四颗巨行星。天文学家有时会非正式的将这些结构分成不同的区域。内太阳系包括四颗类地行星和小行星带。外太阳系在小行星带以外的区域,包括了四颗巨行星[37]。自从柯伊伯带被发现以后,人们认为太阳系的最外层空间和海王星外侧附近的区域显著不同[38]。
在太陽系的天體多數都有它們自己的次系統,環繞行星的天體稱為衛星(其中有兩顆比水星大),並且4顆巨行星都有由極小的微粒構成極薄的行星環一起圍繞著。多數天然的大衛星是同步轉動,永遠以同一面朝向它的母體。
克卜勒定律描述天體公轉太陽的軌道。根據克卜勒定律,天體沿著各自的橢圓軌道公轉太陽,而太陽位在其中的一個焦點上。越靠近太陽的天體(半長軸越短),因為受到較大的太陽引力,運行的軌道速度也就越快。在一個橢圓軌道上,天體與太陽的距離會隨著公轉的年(週期)不斷的變化。它在軌道上最接近太陽的位置稱為它的近日點,距離太陽最遠的位置稱為遠日點。行星的軌道接近圓形,但許多彗星、小行星和古柏帶天體運行在極度橢圓的軌道。這些天體的位置可以使用數值模擬來預測。
雖然太陽主宰著太陽系的質量,但它只佔有2%的角動量[39][40]。行星,以木星為主,以它們的質量佔有其餘絕大部分的角動量,還有距離太陽遙遠的彗星,對角動量可能也有重大的貢獻[39]。
太陽,幾乎囊括太陽系中所有的物質,大約98%是由氫和氦組成[41]。木星和土星,幾乎擁有其餘的全部質量,主要的組成成分也是氫和氦[42][43]。太陽系組成的其他成分,受到熱和光壓的影響,成梯度的存在太陽系,越靠近太陽的是熔點越高的元素,離太陽越遠的距離,組成物質的熔點也越低[44]。揮發性物質能夠在外太陽系凝聚的邊界稱為凍結線,大約在距離太陽5AU之處[5]。
內太陽系的天體大多數的成分是岩石[45],高熔點的化合物,如矽酸鹽、鐵或鎳,幾乎都是在原行星雲的條件下就凝聚成固體的物質[46]。木星和土星的主要成分是氣體,具有極低的熔點和高蒸氣壓,像是氫、氦和氖,它們在星雲階段都是氣體的狀態[46]。冰,像是水、甲烷、氨和二氧化碳[45],熔點都在數百K[46],它們可以以冰、液體或氣體存在太陽系不同的位置,而在星雲階段它們既可以是固體,也可以是氣體狀態[46]。巨行星的衛星和天王星與海王星(所謂的冰巨星)以及海王星軌道外眾多的小天體,主要的成分是冰冷的物質[45][47];這些氣體和冰統稱為揮發物[48]。
距離和尺度
從地球到太陽的距離被定義為 1天文單位(150,000,000),也就是1單位。作為對比,太陽的半徑是0.0047 AU(700,000 km)。因此,太陽的體積只佔地球軌道半徑這個球體積的0.00001%(10−5 %),而地球的體積又大約只是太陽的百萬分一(10−6)。木星,太陽系最大的行星,與太陽的距離是5.2天文單位(780,000,000),半徑是71,000 km(0.00047 AU),而距離最遠的行星,海王星與太陽的距離是30 AU(4.5×109 km)。
有少數的例外,距離太陽越遠的行星或環帶,軌道與軌道之間的距離,也就是從一個軌道到下一個軌道間的間隔,就越大。例如,金星到太陽的距離比水星遠0.33AU,而土星到太陽的距離比木星遠4.3AU,海王星又比天王星要遠10.5AU。有些方程(例如提丢斯-波得定则)企圖建立與確定這些軌道之間的關聯性[49],但沒有可以被接受的理論。在這一章節開頭的影像顯示了在不同尺度上的太陽系各種組成的軌道。
一些太陽系模型試圖傳達涉及人類關係的相對尺度。有些規模很小(可能是機械的 -稱為太陽系儀)-而有些會擴展而跨越城市或區域[50]。尺度最大的模型,瑞典太陽系模型,使用位於斯德哥爾摩110米(361英尺)的愛立信球形體育館作為太陽的替代物,接下來的規模是距離40公里(25英里)的阿蘭達國際機場一個 7.5米(25英尺)的球;目前已知最遠的天體塞德娜,是在912公里(567英里)遠的一個10公分(4英吋)的小球[51][52]。
如果,太陽至海王星的距離是100米的尺度,那麼太陽只是一個直徑大約3公分的小球(大約高爾夫球直徑的三分之二),所有巨行星的尺度都將小於3毫米,而地球和其他類地行星的直徑在這種規模下會比一隻跳蚤(0.3毫米)還要小得多[53]。
形成和演化
太陽系形成於45億6,800萬年前的大型分子雲的引力坍塌區域中[lower-alpha 7]。這個初始的元氣可能有數光年大,並且誕生好幾顆恆星[54]。由於是典型的分子雲,其成分主要是氫與一些氦,還有前幾代恆星融合的少量重元素。當這個區域將形成太陽系前,被稱為前太陽星雲[55],坍縮時因為角動量守恆,使它轉動得越來越快。中心,集中了大部分的質量,成為比周圍環繞的盤面越來越熱的區域[54]。收縮的星雲越轉越快,它開始變得扁平,成為原行星盤,直徑大約200AU[54],在中心是高溫、高密度的原恆星[56][57]。行星經由盤中的吸積形成[58],在塵埃和氣體的引力相互吸引下,逐漸凝聚形成越來越大的天體。在太陽系的早期可能有數以百計的原行星,但因合併或摧毀,留下行星、矮行星和殘餘物構成的小天體。 硅酸盐和金属的熔点很高,只有它们能在内太阳系的温度下保持固体形态,这些物质最终组成了岩态行星,分别是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由于金属成分在原始太阳星云中只占据了一小部分,类地行星都没有发展得很大。冻结线在火星与木星之间的位置,巨行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形成于冻结线的外侧,这里的温度很低,挥发物质能以固态形式存在。这一区域的冰比组成类地行星的金属和硅酸盐更多,所以该区域的行星发育得很大,可以捕获大量的氢和氦,它们是太阳系中含量最丰富的元素。太阳系中余下的那些不可能组成行星的物质聚集在小行星带、柯伊伯带和奥尔特云区域。尼斯模型解释了这些区域的形成原理,以及外侧的行星可能在形成后又受到各种复杂引力的作用才到了它们今天的位置。
最初的五千万年内,在原恒星中心处,氢的密度和压力都大得足以发生热核反应[59]。在反应过程中,氢的温度、反应速率、压力和密度都一直在增加,直到流体的热压力与引力相抵消,达到静力平衡状态。到此,太阳就成了一颗主序星[60]。太阳的主序星阶段从开始到结束约有100亿年,而其他的所有阶段,包括残骸生命期等总共只有20亿年[61]。从太阳出发的太阳风形成了日球层,并将残余的气体和尘埃从原行星盘吹入星际空间,阻碍了行星的发育。此后,太阳越来越亮,主序星早期的亮度只有现在的70%[62]。
太阳将基本保持现在的状态,直到五十亿年后,位于太阳中心的氢完全转化为了氦。这也标志着太阳主序星阶段结束了。这时,太阳的核心开始崩塌,其输出的能量比现在更大。太阳最外层的直径将扩张到目前的260倍左右,太阳成了一颗红巨星。由于表面积的急剧扩张,太阳表面的温度将比主序星阶段低很多(最低大约为2,600K)[61]。不断扩大的太阳将会使水星蒸发掉,并且使得地球的环境不再适合居住。最终,太阳核心的温度高得足以使氦发生聚变,太阳在燃烧氢的时候会有小部分的时间来燃烧氦。太阳的质量还不足以使得比氢氦更重的元素发生聚变反应,太阳核心的反应将会变弱。太阳外层物质会散逸到太空,剩下的部分形成了白矮星,它的密度特别大,质量约为太阳的一半,但体积和地球差不多[63]。散逸出去的外层物质形成了所谓的行星状星云,将一些组成太阳的物质返还给星际空间,但这时其中会包含像碳之类的重元素。
太陽
太陽是太陽系內的恆星,和系統中目前質量最大(332,900地球質量)的原件[64]。在核心產生足夠高的溫度和壓力,以維持氫合成 氦的核融合反應,使它成為一顆主序星[65]。這會釋放出大量的能量,主要是輻射至空間的電磁波,輻射的峰值在可見光的波段[66]。
太陽是一顆G2型主序星。越熱的主序星越明亮,太陽的溫度介於炙手可熱的恆星和最冷的恆星之間。比太陽更熱和更亮的恆星很罕見,在銀河系中85%的恆星都是比太陽暗淡且低溫的紅矮星[67][68]。
太陽是第一族恆星;比第二族恆星擁有更高豐度比氦重的元素(在天文用語是金屬)[69]。比氫和氦重的元素是在恆星核心的核融合過程中形成的,經由古老的恆星爆炸才釋放進宇宙中。最老的恆星只有少量的金屬,越晚誕生的恆星金屬的含量就越多。這高金屬量是太陽能發展出行星系統極為重要的關鍵,因為行星是由「金屬」的吸積形成[70]。
行星際物質
太陽系絕大部分的區域都接近真空,已知的只有行星際物質。隨著光,太陽持續的輻射出帶電粒子(電漿),也就是所謂的太陽風。這股粒子流以大約每小時150萬公里的速度向外傳播[71],創造出擴散至100AU範圍的稀薄大氣層,瀰漫著行星際物質(參見§ 日球層)[27]。太陽表面的活動,像是閃焰和日冕大量拋射,擾動著太陽圈,創造太空天氣和造成地磁風暴[72]。太陽圈內最大的結構是太陽圈電流片,是由太陽自轉活動帶動的磁場,在行星際物質間轉動產生的螺旋[73][74]。
地球磁場阻止地球大氣層被太陽風剝奪[75]。金星和火星沒有磁場,因此太陽風造成它們的大氣層逐漸流失進入太空[76]。日冕大量拋射和相似的事件,從太陽表面吹出大量的物質和磁場。這種磁場和物質與地球磁場的交互作用,使帶電粒子像從過漏斗般地進入地球大氣層,在靠近磁極的附近創造出可見的極光。
太陽和行星的磁場(對於那些有它們的行星)屏蔽掉了部分從星際空間進入太陽系,被稱為宇宙射線的高能粒子。在非常長時間的尺度,宇宙射線在星際物質的密度和太陽磁場的強度各不相同,所以宇宙射線滲入太陽系的普及程度也不進相同,有許多仍是未知的力量[77]。
行星際物質中至少有兩個圓盤狀的區域像是宇宙塵的家。第一個在內太陽系,是形成黃道光的黃道塵雲。它可能是小行星帶內的小行星受到行星引力擾動,造成小行星互相碰撞形成的[78]。第二個塵埃雲從大約10AU延伸至40AU,並且可能是古柏帶內的類似碰撞形成的[79][80]。
內太陽系
內太陽系是包括類地行星和小行星帶的區域[81]。主要成分是矽酸鹽和金屬,相對而言是太陽系內較靠近太陽的區域,而整個區域的半徑小於木星軌道和土星軌道之間的距離。這個區域也在凍結線,距離太陽略小於5AU(大約7億公里)的範圍內[82]。
內行星
4顆類地行星或內行星有緻密的岩石成分,有少許或沒有衛星,也沒有環系統。它們很大程度上是由耐熔質的礦物,如矽酸鹽組成地殼和地函;和金屬,例如鐵和鎳構成它們的核心。4顆行星中有3顆(金星、地球和火星)有大氣層,會產生實質的天氣變化;所有的行星表面都有撞擊坑和地質構造的特徵,像是裂谷和火山。不要將內行星和內側行星這兩個名詞混淆了,後者是指比地球更靠近太陽的行星(也就是水星和金星)。
水星
金星
地球
火星
小行星帶
除了最大的穀神星之外,所有的小行星都屬於太陽系小天體[lower-alpha 4],並且主要成分都是耐熔質的岩石和金屬的礦物,與些許的冰[94][95]。它們的大小從幾米到幾百公里都有。小於一米的小行星通常稱為流星體或微流星體(榖粒的尺寸),只是依據大小的不同,是有點過於武斷的定義。
小行星帶分布在火星軌道和木星軌道間,距離太陽2.3AU至3.3AU的範圍內。它被認為是受到木星的引力干擾而不能凝聚成型的失敗行星,是太陽系形成時遺留下的物質[96]。小行星帶包含成千上萬,甚至數百萬顆直徑過一公里的小天體[97]。儘管這樣,估計小行星帶的總質量不會超過地球的千分之一[33]。小行星帶是非常空曠的,太空船經常飛越這個區域,都未曾發生任何事件。
穀神星
- 穀神星(距離太陽2.77AU)是最大的小行星、原行星和矮行星[lower-alpha 4]。它的直徑僅略低於1,000公里,但質量夠大,可以用其自身的重力將表面拉平成為球體。穀神星在1801年發現之後被當作行星,到1850年代因為觀測發現有眾多的小天體,才重新分類為小行星[98]。它在2006年被國際天文學聯合會的行星定義再歸類為新創建的矮行星。
智神星
- 智神星是第二大的小行星,僅次於穀神星,體積介於穀神星和灶神星之間的過渡性,但是其質量是值得注意的。若不計算外海王星天體,智神星是太陽系內仍未被直接觀測(以望遠鏡或探測器)其表面的天體中最大的。它也有可能是太陽系內最大的不規則物體,即自身的重力不足以將天體聚成球形。另一個候選天體是外海王星天體2003 EL61。智神星體積雖然甚大,但作為小行星帶中間的天體,它的軌道卻相當傾斜,而且偏心率較大。
灶神星
外太陽系
外太陽系區域是巨行星和它們的大衛星的家,半人馬小行星和許多短週期彗星的軌道也在這一區。由於它們離太陽更遠,外太陽系包含的固體物質比內太陽系含有更多的揮發性物質,像是水、氨和甲烷的比例都較高,而因為溫度低,使得這些化合物都成為固態。
外行星
外面的4顆行星,或是巨行星(過去常稱為類木行星),它們囊括已知軌道環繞太陽天體的99%質量[lower-alpha 6]。木星和土星合起來的質量超過地球的400倍,而且絕大部分是氫和氦;天王星和海王星的規模也遠較地球大(每顆都超過10地球質量),而主要由冰組成。出於這個原因,有些天文學家建議它們應屬於自己的別:「冰巨星」[102]。雖然只有土星環可以很容易地觀測到,但所有這4顆巨行星都有環。地外行星這個詞是指地球外側的行星,因此包括4顆外行星和火星。
木星
土星
天王星
海王星
彗星
彗星是太陽系小天體[lower-alpha 4],通常只有幾公里的直徑,成分大部分是揮發性冰。它們的軌道有很高的離心率,近日點在內行星的區域內,而遠日點遠在冥王星軌道之外。當一顆彗星進入內太陽系,會導致它冰冷的表面昇華和電離,創造出彗髮,和經常可以用肉眼看見,由氣體和塵埃構成的長長彗尾。
短週期彗星是軌道週期短於200年的彗星,長週期彗星的軌道週期可以長達數千年。短週期彗星被認為起源於古柏帶,長週期彗星,像是海爾-波普彗星,被認為起源於歐特雲。許多彗星群體,像是克魯茲族彗星,是從單一母彗星的解體[111]。有些有著雙曲線軌道的彗星,可能是來自太陽系外,但是很難精確的測量出它們的軌道[112]。揮發性物質被太陽熱耗盡的老彗星通常會被歸類為小行星[113]。
海王星外的區域
在海王星軌道之外,還存在著海王星外天體、甜甜圈形狀的古柏帶、冥王星和一些其它的矮行星,和部分和古柏帶重疊,但向盤面傾斜到達更遠處的離散盤天體。整個地區仍是大量未探索的空間。它似乎是压倒性地全部由數以千計的小天體組成 --最大的直徑不到地球的五分之一,且質量遠小於月球,主要由冰和岩石組成。這個地區有時被描述為「太陽系第三區」,包圍著內太陽系和外太陽系[114]。
古柏帶
古柏帶是由大量碎屑組成,類似於小行星帶,但是組成物體的主要成分是冰[115]。它延伸在距離太陽30AU至50AU的空間之間,雖然估計其間包含直徑數百米到數千米的矮行星,但主要還是由太陽系小天體組成。許多大的古柏帶天體,像是創神星、伐羅那和亡神星,當有近一步的資料後,可能會是矮行星。估計古柏帶有100,000顆直徑大於50公里的小天體,但古柏帶的總質量只有地球的十分之一或甚至只有百分之一[32]。許多古柏帶天體都有多顆衛星[116],和大多數的軌道都在黃道平面之外[117]。
古柏帶可以粗略的分成傳統帶和共振帶[115]。共振的是軌道週期和海王星的軌道週期偶簡單的整數比(例如,海王星公轉太陽三週,它公轉兩週;海王星公轉兩週,它公轉一週)。其實海王星本身也是共振帶中的一員;傳統帶的成員則是不與海王星共振,是散布在39.4至47.7天文單位範圍內的天體[118]。傳統的古柏帶天體以被發現的第一顆這種天體,(15760) 1992 QB1,被分類為QB1。它們都在基本的位置附近,並且離心率都較低[119]。
冥王星和卡戎
鳥神星和妊神星
離散盤
離散盤,在黃道部分與古柏帶重疊,並進一步向外延伸,被認為是短週期彗星的來源。離散盤的天體被認為是在太陽系形成時,海王星早期向外遷移時受到引力影響,被噴出進入不穩定軌道。多數離散盤天體(SDOs)的近日點在古柏帶內,但遠日點又遠遠超過(有些距離太陽 遠達150AU)。離散盤天體的軌道對黃道面有著高度的傾斜,甚至於垂直黃道面。有些天文學家認為離散盤天體只是古柏帶的另一個區域,因此描述離散盤天體為「離散古柏帶天體」[124]。也有些天文學家將半人馬小行星歸類為向內離散古柏帶天體,而一併將離散盤天體歸類為向外離散古柏帶天體[125]。
鬩神星
- 鬩神星(與太陽平均距離68AU)是目前已知最大的離散盤天體,並且是引發甚麼是行星爭議的天體,因為它的質量比冥王星大25%[126],又與冥王星有相近的直徑。它是已知矮行星中質量最大的。已知它有一顆衛星,迪絲諾美亞。如同冥王星,它的軌道有著高離心率,近日點距離太陽38.2AU(大約是冥王星至太陽的平均距離),遠日點距離太陽97.6AU,對黃道的傾斜也很大。
天体 | 英文名 | 编号 | 半径 (公里) |
质量 (1021千克) |
平均轨道半径 (天文单位) |
分类 柯伊伯带包括冥族小天体、 QB1天体、其它共振天体 |
---|---|---|---|---|---|---|
谷神星 | Ceres | 1 | ±2 475 | 0.94 | 2.77 | 小行星带 |
冥王星 | Pluto | 134340 | ±10 1185 | 13.05 | 39.26 | 冥族小天体 |
阋神星 | Eris | 136199 | ±6 1163 | 16.7 | 67.67 | 離散盤 |
鸟神星 | Makemake | 136472 | ±7 715 | 3 | 45.79 | QB1天体 |
妊神星 | Haumea | 136108 | ±30 620[127] | 4.01 | 43.13 | 其它共振天体 |
共工星 | Gonggong | 225088 | ±105 640[128] | 2 | 67.21 | 離散盤 |
冥卫一 | Charon | Pluto I | ±2 604 | 1.52 | 39.26 | 冥族小天体或卫星 |
创神星 | Quaoar | 50000 | ±3 555 | 1.4 | 43.58 | QB1天体 |
赛德娜 | Sedna | 90377 | ±40 498[129] | 0.8 | 518.57 | 離散盤或内奥尔特云 |
2002 MS4 | 307261 | ±30 470 | 0.7 | 41.93 | QB1天体或離散盤 | |
亡神星 | Orcus | 90482 | ±10 460 | 0.64 | 39.17 | 冥族小天体 |
潫神星 | Salacia | 120347 | ±20 430 | 0.45 | 42.19 | QB1天体或離散盤 |
最遙遠的區域
太陽系和星際空間的分界點並不明確,因為在邊界上有兩股獨立的力量:太陽風和太陽引力。太陽風影響的範圍大約是太陽至冥王星距離的4倍,這是日鞘的位置,日球層的外側邊緣,也被認為是星際物質開始的位置[27]。太陽的希爾球,引力能有效主導的範圍,被認為還要向外延伸一千倍,抵達理論上的歐特雲所在之處[130]。
日球層
日球是一個星風泡,是太空中由太陽主導的區域,它輻射出的太陽風是帶電的電粒子流,速度大約每秒400公里,直到隨著太陽風碰撞到星際物質才會停止。
與星際物質碰撞處會產生終端震波,迎風面的距離大約在80-100AU,順風面則大約在200AU處[131]。在這兒的風速會急遽放緩、凝結,並變得更為動盪[131],形成被稱為日鞘的巨大橢圓形結構。這種結構被認為外觀和行為非常像彗星的彗尾,在迎風面可以向外延伸到40AU的距離,而在順風面可以延伸數倍於此的距離;來自卡西尼號和星際邊界探測器的證據,建議是受到星際磁場的約束作用,因而被迫形成氣泡的形狀[132]。
日球層的外邊界,日球層頂,是太陽風終止的最後位置,並且是星際空間的起點[27]。航海家1號和航海家2號已經分別報告距離太陽在94AU和84AU之處進入日鞘[133][134],航海家1號報告是在2012年8月進入日鞘[135]。
太陽圈外緣的形狀和形式很可能受到與星際物質相互作用的流體動力學的影響,同时也受到在南端佔優勢的太陽磁場的影響;例如,它的形狀在北半球比南半球多擴展了9個天文單位(大約15億公里)[131]。超越日球層頂,大約在230AU,存在著弓形激波,它是太陽在銀河系中穿越時留下的電漿[136]。
- 內太陽系和木星
- 外太陽系和冥王星
- 塞德娜的軌道(獨立天體)
- 歐特雲的內層部分
由於資料的缺乏,對本地星際空間的條件缺乏了解,預期當NASA的航海家太空船穿越日球層頂時,將傳送回有關輻射和太陽風的寶貴資料[137]。由於日球層的遮蔽,能進入太陽系的宇宙線甚為稀少。一個NASA資助的團隊已經著手開發將探測器送到日球層的「願景任務」[138][139]。
獨立天體
塞德娜(與太陽平均距離520 AU)是一顆巨大、淡紅色的天體,有著龐大且高度橢圓的軌道,近日點約在76AU,而遠日點在940AU,繞行太陽一圈須時11,400年。米高·布朗在2003年發現這個天體,斷言它不是離散盤或古柏帶的一部分,因為它的近日點離太陽太遠了,不會受到海王星遷移的影響。他和其他的天文學家認為它是一個全新的族群,可以稱為「遠距獨立天體」(distant detached objects,DDOs),包括近日點45AU,遠日點415AU,公轉週期為3,420年的2000 CR105[140]。布朗的團隊認為這個族群是來自內歐特雲,因為它可能也是經歷了類似的過程,使它們遠離了太陽[141]。雖然它的形狀還沒有測定,但塞德娜非常像一顆矮行星。第二顆確認的獨立天體是在2012年發現的2012 VP113,它的近日點是81AU,但遠日點只有塞德娜的一半,大約在400-500AU[142][143]。
銀河的範圍
太陽系位於直徑約100,000光年,包含2000億顆恆星的棒旋星系,銀河系內[148],太陽的位置在銀河系外側,稱為獵戶-天鵝臂局部之一的螺旋臂[149]。太陽距離銀河中心約25,000至28,000光年[150],並且以大約220Km/s的速度在銀河系中運動,大約2億2500萬年至2億5000萬年可以轉銀河一圈。這個轉動週期稱為太陽系的銀河年[151]。而太陽向點為太陽通過星際空間的路徑,目前是指向武仙座,靠近明亮的織女星的方向[152]。黃道平面與銀河平面的交角大約是60°[lower-alpha 8]
太陽在銀河系中內的位置是地球生命演化历程的一個因素。它的軌道接近圓形,並與鄰近太陽的螺旋臂有著大致相同的速度[154][155],這給了地球生命很長一段穩定進化的時間,因為太陽幾乎不會穿越螺旋臂,而螺旋臂聚集大量超新星、重力不穩定性和可能擾亂太陽系的輻射[154]。太陽系也在銀河的周邊地區,遠離銀河系中心擁擠的區域。在中心附近,來自鄰近恆星的引力拖曳,可以擾動歐特雲並發送許多彗星進入內太陽系,產生碰撞與危害地球上生命的潛在性災難與影響;銀河中心的強烈輻射也會干擾複雜生命的發展[154]。即使在當前太陽系所在的位置,一些科學家的推測,在最近的35,000年,最接近的超新星可能造成一些不利生命發展的因素,從恆星的核心驅散出來的放射性輻射、塵埃顆粒和較大的彗星狀結構,可能被扔向太陽[156]。
鄰近地區
太陽系是在本地星際雲或本地絨毛(Local Fluff)中,並且在G雲的附近,但不確定太陽系是否嵌入本地星際雲,或是在本地星際雲和G雲交互作用的區域內[157][158]。本地星際雲是在較為疏鬆,稱為本地泡內一個雲氣密度較高的區域。本地泡是星際物質中一個約300光年的沙漏型腔,其中充滿了電漿,表明它是最近的一些超新星爆炸產物[159]。
在距太陽10光年的範圍內,恆星的數量相對較少。最接近的是三合星的南門二系統,距離太陽大約4.2光年。南門二A和B是一對像太陽的緊密相關恆星,而小的紅矮星,比鄰星在0.2光年的距離外環繞著這一對恆星。其它接近太陽的恆星依序是紅矮星的巴納德星(5.9光年)、沃夫359(7.8光年)、和拉蘭德21185(8.3光年)。
天狼星是鄰近太陽最大的恆星,質量大約是太陽2倍的明亮主序星,距離太陽8.6光年。他有一顆伴星,天狼星B,是一顆白矮星。最靠近太陽的棕矮星是距離6.6光年的盧曼16聯星系,在10光年內的還有紅矮星的聯星系魯坦726-8,和單獨的羅斯 154 (9.7光年)[160]。最靠近太陽的類太陽恆星是距離11.9 年的鯨魚座天倉五,質量大約是太陽的80%,但是光度只有60%[161]。最近證實距離太陽15光年的紅矮星格利澤674有系外行星,它有顆質量類似天王星但軌道週期僅有5天的行星[162]。已知最靠近太陽的自由漂浮的行星質量天體是WISE 0855–0714[163],距離7光年遠,質量小於10木星質量。
研究
对太阳系的长期研究,分化出了这样几门学科:
其他行星系
虽然学者同意另外还有其他和太阳系相似的天体系统,但直到1992年才发现别的行星系。至今已发现几百个行星系,但是详细材料还是很少。这些行星系的发现是依靠多普勒效应,通过观测恒星光谱的周期性变化,分析恒星运动速度的变化情况,并据此推断是否有行星存在,并且可以计算行星的质量和轨道。应用这项技术只能发现木星级的大行星,像地球大小的行星就找不到了。
此外,关于类似太阳系的天体系统的研究的另一个目的是探索其他星球上是否也存在着生命。
與其他行星系統的比較
相較於其它的行星系統,太陽系缺乏比水星軌道更內側的行星[164][165] 已知的太陽系也缺乏超級地球(第九行星可能是已知太陽系外的超級地球)[164]。異於平常的是,太陽系只有小的岩石行星和大的氣體行星;沒有其它中間尺寸的行星典型 -既有岩石也有氣體- 所以在地球和海王星(半徑是地球的3.8倍)之間似乎沒有空隙。此外,那些超級地球的軌道也都比水星更靠近母恆星[164]。這導致假設所有的行星系統開始時都是很靠近的行星,然後經由一系列的碰撞造成行星質量的壓實,導致形成幾顆大的行星,但是在太陽系的碰撞造成它們的毀損和彈射[166][167]。
太陽系的行星軌道都接近圓形,與其它的系統相比,具有小的軌道離心率 [164]。雖然試圖部分以徑向速度解釋檢測方法上的偏差 和數目相當高的部分以長期作用來解釋,但確切原因仍未確定[164][168]。
太阳与八大行星数据表
天体 | 赤道半径 。(km) | 偏率 。 | 赤道重力 。地球=1 | 體積 。地球=1 | 质量 。地球=1 | 比重 。 | 轨道半径 。(AU) | 轨道倾角 。(度) | 赤道傾角 。(度) | 公转周期 。(地球年) | 自转周期 。(地球日) | 已发现卫星数 |
---|---|---|---|---|---|---|---|---|---|---|---|---|
太阳 | 696000 | 0. | 28.01 | 1304000 | 333400 | 1.44 | -- | -- | 7.25 | 約兩億兩千六百萬(繞銀河系) | 25.38天(赤道)/37.01天(南北两极) | -- |
水星 | 2440 | 0. | 0.38 | 0.056 | 0.055 | 5.43 | 00.3871 | 7.005 | ~0 | 87.97天 | 59天 | 0 |
金星 | 6052 | 0. | 0.91 | 0.857 | 0.815 | 5.24 | 00.7233 | 3.395 | 177.4 | 225天 | 243天 | 0 |
地球 | 6378 | 0.0034 | 1.00 | 1.00 | 1.000 | 5.52 | 01.0000 | 0.000 | 23.44 | 365.26天 | 23小时56分钟 | 1 |
火星 | 3397 | 0.0052 | 0.38 | 0.151 | 0.107 | 3.93 | 01.5237 | 1.850 | 25.19 | 687天 | 24小时37分钟 | 2 |
木星 | 71492 | 0.0648 | 2.48 | 1321 | 317.832 | 1.33 | 05.2026 | 1.303 | 3.08 | 11.86年 | 9小时50分钟 | 79 |
土星 | 60268 | 0.1076 | 0.94 | 755 | 95.16 | 0.69 | 09.5549 | 2.489 | 26.7 | 29.46年 | 10小时39分钟 | 82 |
天王星 | 25559 | 0.023 | 0.89 | 63 | 14.54 | 1.27 | 19.2184 | 0.773 | 97.9 | 84.01年 | 17小时14分钟 | 27 |
海王星 | 24764 | 0.017 | 1.11 | 58 | 17.15 | 1.64 | 30.1104 | 1.770 | 27.8 | 164.82年 | 16小时06分钟 | 14 |
天体总览
区域 按轨道顺序排列 | 内太阳系 | 外太阳系 | 海外天体(TNO) | 最外围 | 备注 (半径/km) | |||||||||
---|---|---|---|---|---|---|---|---|---|---|---|---|---|---|
类地行星 | 小行星带 | 氣態巨行星 | 柯伊伯带 | 离散盘 | 奥尔特云 | |||||||||
行星 | 水星11 | 金星7 | 地球6 | 火星8 | 木星2 | 土星3 | 天王星4 | 海王星5 | 半径2400~70000 清空轨道 | |||||
矮行星 | 矮行星 | 谷神星33 | 冥王星17 鸟神星23 妊神星25 | 阋神星18 | 球形、未清空轨道 半径470~1300 | |||||||||
候选矮行星 | 智神星62 灶神星65 健神星87 | 创神星30 2002MS434 亡神星35 潫神星36 ······ | 2007OR1024 赛德娜32 ······ | 部分星体较大 确认球形即可升格 | ||||||||||
绕日 小天体 | 规则轨道 | 地球 特洛伊 | 火星 特洛伊 | 小行星带 | 特洛伊 小行星 | 海王星 特洛伊 | 柯伊伯带 | 微小星体群体 流星雨为细碎微粒 | ||||||
不规则轨道 | 阿登型-阿波罗-阿莫尔型 (近地小行星) | 半人马小行星 | 離散盤 | 奥尔特云 | ||||||||||
达摩克型小行星 · 短周期彗星 | 长周期彗星 | |||||||||||||
卫星 | 大于矮行星 | 月球14 | 木卫一13 木卫二15 木卫三9 木卫四12 | 土卫六10 | 海卫一16 | 半径1300~2700 两颗比水星大 | ||||||||
尺寸与矮 行星相当 | 土卫三31 土卫四29 土卫五20 土卫八22 | 天卫一28 天卫二27 天卫三19 天卫四21 | 冥卫一26 | 球形 半径500~800 | ||||||||||
小于矮行星 | 土卫一97 土卫二70 | 天卫五79 | 海卫八88 | 妊卫一98 亡卫一99 | 阋卫一43 | 接近球形 半径200~260 | ||||||||
小卫星 | 人造卫星 | 火卫 | 小行星卫星 | 其它木卫 | 其它土卫 | 其它天卫 | 其它海卫 | 多 | 多 | 微小星体群体 | ||||
行星环 | 太空垃圾 | 木星環 | 土星環 麗亞環 | 天王星環 | 海王星環 | 细碎微粒 | ||||||||
注:各大星体尾数为其尺寸排名,太阳1不在表中。 排序靠后的星体序号仅供参考,因为缺乏多数TNO准确数据,且形状古怪的天体的平均半径因算法各异而变动。 尺寸第1~36名半径大于400km,全部列出;排名37~99,列出了所有非TNO星体,排序截止2015.1最新数据。 |
視覺摘要
這一節是太陽系天體的影像,圖像調成相同的大小,不代表實際比例,另外選取了較好品質的影像,圖像按照體積排序。有一些天體沒有被放上,是因為其沒有高品質的影像,像是鬩神星。
太阳 (恒星) |
木星 (行星) |
土星 (行星) |
天王星 (行星) |
海王星 (行星) |
地球 (行星) |
金星 (行星) |
火星 (行星) |
木卫三 (木星的卫星) |
土卫六 (土星的卫星) |
水星 (行星) |
木卫四 (木星的卫星) |
木卫一 (木星的卫星) |
月球 (地球的卫星) |
木卫二 (木星的卫星) |
海卫一 (海王星的卫星) |
冥王星 (柯伊伯带矮行星) |
天卫三 (天王星的卫星) |
土卫五 (土星的卫星) |
天卫四 (天王星的卫星) |
土卫八 (土星的卫星) |
冥卫一 (冥王星的卫星) |
天卫二 (天王星的卫星) |
天卫一 (天王星的卫星) |
土卫四 (土星的卫星) |
土卫三 (土星的卫星) |
穀神星 (主带小行星) |
灶神星 (主带小行星) |
土卫二 (土星的卫星) |
天卫五 (天王星的卫星) |
海卫八 (海王星的卫星) |
土衛一 (土星的卫星) |
土卫七 (土星的卫星) |
土卫九 (土星的卫星) |
土卫十 (土星的卫星) |
土卫十一 (土星的卫星) |
司琴星 (主带小行星) |
土卫十六 (土星的卫星) |
土卫十七 (土星的卫星) |
梅西尔德星 (主带小行星) |
土卫十二 (土星的卫星) |
艾女星 (主带小行星) |
航海家1號從60億公里外看見的地球。 |
---|
其他資料
太陽系中包含眾多固態表面,直徑超過1公里的天體的總表面積達17億平方公里。
某些占星术士和神秘主义者認為太陽其實是一個雙星系統的主星,在遙遠的地方存在著一個伴星,名為「涅米西斯」(Nemesis,有譯作復仇女神)。該假設是用作解釋地球出現生物大滅絕的一些規則性,認為其伴星會攝動系內奥尔特云中的小行星和彗星,使其改變軌道衝進太陽系,增加撞擊地球的機會並出現定期生物滅絕。
參見
- 太陽系流體靜力平衡天體列表
- 太陽系天體大小列表
- 太陽系地質特徵列表
- 太陽系極端列表
- 太陽系的輪廓
註解
- 衛星繞著太陽系的行星是後者的一個例子
- 歷史上,還有7顆天體曾經是行星,包括1930年發現、直到2006年才重分類的冥王星。
- ,比水星大的兩顆衛星是木星的衛星,甘尼美德,和土星的衛星泰坦。它們雖然都比水星大,但質量都不到水星的一半。
- 根據現行定義,環繞太陽的天體在動態和形體上分為三類:行星、矮行星和太陽系小天體。
行星是任何環繞太陽運行的天體,其質量產生的重力足以使它的形狀成為(接近)球體,並且能清除掉鄰近軌道的所有較小的天體。根據這個定義,太陽系有8顆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冥王星因為不能清除鄰近它的古柏帶天體,而不能滿足行星的定義。[6]取代的是,冥王星是矮行星。矮行星是環繞著太陽運行,有足夠的質量產生重力,使形狀接近球體,但不能清除鄰近的小天體,也不是一顆衛星。[6]除了冥王星外,國際天文學聯合會還確認了太陽系的另外4顆矮行星:穀神星、鳥神星、妊神星和鬩神星[7]。其它通常被視為矮行星的天體(但不是正式的)包括2007 OR10、塞德娜、Orcus、和Quaoar[8]。引用冥王星,在超過海王星區域的其它矮行星都被歸類為"類冥矮行星"。[9]
。剩餘的環繞太陽的其它已知天體都是太陽系小天體[6] - 已知的8顆行星和5顆矮行星的天然衛星參見太陽系天然衛星列表。
- 排除太陽、木星、和土星的太陽系質量,可以估計其它最大天體加在一起的總質量,使用粗略的計算估計歐特雲(估計大約3地球質量)[31]、古柏帶(估計大約0.1地球質量)[32]、和小行星帶(估計為0.0005地球質量)[33]。加上所有接近球體的質量,總共大約〜37地球質量,或是在軌道上繞太陽質量的8.1%。這還包括了天王星和海王星(〜31地球質量),建去的話只剩下〜6地球質量或是軌道物質總質量的1.3%。
- 這個日期是基於最古老的隕石中間夾雜著雜質,是在820+20
−40萬年前形成的固體物質,被認為是星雲坍縮時第一批形成的。 456
A. Bouvier和M. Wadhwa說:"太陽系的年齡由最古老的隕石內的鉛-鉛雜質重新定義。"。自然地球科學,3, 637–641, 2010年doi:10.1038/NGEO941。 - 如果ψ是黃道北極和北銀極的交角,則:
- ,
参考資料
- Mike Brown. . "Mike Brown's Planets (self-published)". 23 August 2011 [2016-06-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10-05).
- Sheppard, Scott S. . Departament of Terrestrial Magnetism at Carniege Institution for science. [7 March 20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3-13).
- Wm. Robert Johnston. . Johnston's Archive. 6 March 2016 [7 March 20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3-19).
- . NASA/JPL Solar System Dynamics. [7 March 20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7-03).
- Mumma, M. J.; Disanti, M. A.; Dello Russo, N.; Magee-Sauer, K.; Gibb, E.; Novak, R. . Advances in Space Research. 2003, 31 (12): 2563. Bibcode:2003AdSpR..31.2563M. doi:10.1016/S0273-1177(03)00578-7.
- . IAU. 2006年8月24日 [2007年3月2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年1月7日).
- . Working Group for Planetary System Nomenclature (WGPSN). U.S. Geological Survey. 7 November 2008 [13 July 20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0-15).
- Ron Ekers. . International Astronomical Union. [13 October 20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6-03).
- . International Astronomical Union, Paris. 11 June 2008 [11 June 20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6-13).
- "Today we know of more than a dozen dwarf planets in the solar system".The PI's Perspectiv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Akwagyiram, Alexis. . BBC News. 2005-08-02 [2006-03-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8-20).
- nineplanets.org. . [2007年2月15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年12月12日).
- Amir Alexander. . The Planetary Society. 2006 [2006年11月8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年2月22日).
- WC Rufus. . Popular Astronomy. 1923, 31: 510. Bibcode:1923PA.....31..510R.
- Weinert, Friedel. . Wiley-Blackwell. 2009: 21. ISBN 978-1-4051-8183-9.
- Eric W. Weisstein. . Wolfram Research. 2006 [2006-11-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02).
- . ESA Space Science. 2005 [2006-11-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1-18).
- . SEDS.org. [2006-11-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8-05).
- . University of Tennessee. [2006-12-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5-24).
- . enotes.com. [2006-11-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3-21).
- . astropa.unipa.it. 2000 [2006-11-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1-05).
- J. J. O'Connor and E. F. Robertson. . St. Andrews University. 1996 [2006-11-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8-11).
- Luu,, Jane X.; Jewitt, David C. . Annual Review of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 September 2002, 40 (1): 63–101 [2006-11-09]. doi:10.1146/annurev.astro.40.060401.093818.
- Minor Planet Center. . [2007-04-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10-15).
- . Solstation.com. 2006 [2006-11-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1-05).
- . NASA Solar System Exploration. 2003-02-23 [2016-05-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6-12).
- . NASA. [2 April 20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5-27).
- Randy Culp. . 2002 [2006-07-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08-28).
- . 2006 [2006-07-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2-23).
- M Woolfson. . Astronomy & Geophysics. 2000, 41 (1): 1.12. Bibcode:2000A&G....41a..12W. doi:10.1046/j.1468-4004.2000.00012.x.
- Alessandro Morbidelli. . 2005. arXiv:astro-ph/0512256
|class=
被忽略 (帮助). - Audrey Delsanti & David Jewitt. (PDF). Institute for Astronomy, University of Hawaii. 2006 [3 January 2007].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07-01-29).
- Krasinsky, G. A.; Pitjeva, E. V.; Vasilyev, M. V.; Yagudina, E. I. . Icarus. July 2002, 158 (1): 98–105. Bibcode:2002Icar..158...98K. doi:10.1006/icar.2002.6837.
- Levison, H. F.; Morbidelli, A. . Nature. 27 November 2003, 426 (6965): 419–421 [26 May 2012]. Bibcode:2003Natur.426..419L. PMID 14647375. doi:10.1038/nature021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2-18).
- Harold F. Levison; Martin J Duncan. . Icarus. 1997, 127 (1): 13–32. Bibcode:1997Icar..127...13L. doi:10.1006/icar.1996.5637.
- Grossman, Lisa. . NewScientist. 13 August 2009 [10 October 20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7-01).
- nineplanets.org. . [15 February 20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2-12).
- Amir Alexander. . The Planetary Society. 2006 [8 November 20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02-22).
- Marochnik, L. & Mukhin, L. . Shostak, G. S. (编). . Astronomical Society of the Pacific Conference Series 74: 83. 1995 [2016-06-30]. ISBN 0-937707-93-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0-09).
- Bi, S. L.; Li, T. D.; Li, L. H.; Yang, W. M. . 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2011, 731 (2): L42. Bibcode:2011ApJ...731L..42B. arXiv:1104.1032 . doi:10.1088/2041-8205/731/2/L42.
- . Stanford Solar Center. [29 July 20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0-14)., citing Eddy, J. . NASA. 1979: 37 [2016-06-30]. NASA SP-4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1-13).
- Williams, Dr. David R. . NASA. 7 September 2006 [31 July 20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8-21).
- Williams, Dr. David R. . NASA. 16 November 2004 [8 August 20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10-05).
- Paul Robert Weissman; Torrence V. Johnson. . Academic Press. 2007: 615. ISBN 0-12-088589-1.
- Podolak, M.; Weizman, A.; Marley, M. . Planetary and Space Science. December 1995, 43 (12): 1517–1522. Bibcode:1995P&SS...43.1517P. doi:10.1016/0032-0633(95)00061-5.
- Podolak, M.; Podolak, J. I.; Marley, M. S. . Planetary and Space Science. February 2000, 48 (2–3): 143–151. Bibcode:2000P&SS...48..143P. doi:10.1016/S0032-0633(99)00088-4.
- Michael Zellik. 9th.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2: 240. ISBN 0-521-80090-0. OCLC 223304585.
- Placxo, Kevin W.; Gross, Michael. . JHU Press. 2006: 66. ISBN 978-0-8018-8367-5.
- . Space Physics Center: UCLA. 2005 [3 November 20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5-24).
- Guy Ottewell. . NOAO Educational Outreach Office. 1989 [10 May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7-10).
- . University of Illinois. [10 May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4-12).
- . Norrbotten Kuriren (in Swedish). [10 May 2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年7月15日).
- See, for example, Office of Space Science. . NASA Educator Features. [2 April 2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8-27).
- . University of Arizona. [27 December 20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8-22).
- Irvine, W. M. . 1: 3. 1983. Bibcode:1983coex....1....3I.
- Greaves, Jane S. . Science. 7 January 2005, 307 (5706): 68–71. Bibcode:2005Sci...307...68G. PMID 15637266. doi:10.1126/science.1101979.
- .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5 April 2000 [19 January 20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01).
- Boss, A. P.; Durisen, R. H. . 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2005, 621 (2): L137. Bibcode:2005ApJ...621L.137B. arXiv:astro-ph/0501592 . doi:10.1086/429160.
- Sukyoung Yi; Pierre Demarque; Yong-Cheol Kim; Young-Wook Lee; Chang H. Ree; Thibault Lejeune; Sydney Barnes. . Astrophysical Journal Supplement. 2001, 136: 417. Bibcode:2001ApJS..136..417Y. arXiv:astro-ph/0104292 . doi:10.1086/321795.
- A. Chrysostomou; P. W. Lucas. . Contemporary Physics. 2005, 46 (1): 29. Bibcode:2005ConPh..46...29C. doi:10.1080/0010751042000275277.
- Schröder, K.-P.; Connon Smith, Robert. . Monthly Notices of the Royal Astronomical Society. May 2008, 386 (1): 155–163. Bibcode:2008MNRAS.386..155S. arXiv:0801.4031 . doi:10.1111/j.1365-2966.2008.13022.x.
- Nir J. Shaviv. .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2003, 108 (A12): 1437. Bibcode:2003JGRA..108.1437S. arXiv:astroph/0306477 . doi:10.1029/2003JA009997.
- Pogge, Richard W. . New Vistas in Astronomy. 1997 [7 December 2005]. (原始内容 (lecture notes)存档于2005-05-27).
- . NASA. [14 May 20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1-02).
- Zirker, Jack B. .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2: 120–127. ISBN 978-0-691-05781-1.
- . The Straight Dome. 2003 [14 May 20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8-22).
- Than, Ker. . SPACE.com. 30 January 2006 [1 August 20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2-25).
- Smart, R. L.; Carollo, D.; Lattanzi, M. G.; McLean, B.; Spagna, A. . Hugh R. A. Jones; Iain A. Steele (编). . Springer: 119. 2001. Bibcode:2001udns.conf..119S.
- T. S. van Albada; Norman Baker. . Astrophysical Journal. 1973, 185: 477–498. Bibcode:1973ApJ...185..477V. doi:10.1086/152434.
- Charles H. Lineweaver. . Icarus. 9 March 2001, 151 (2): 307–313. Bibcode:2001Icar..151..307L. arXiv:astro-ph/0012399 . doi:10.1006/icar.2001.6607.
- . Marshall Space Flight Center. 16 July 2006 [3 October 20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8-22).
- Phillips, Tony. . NASA–Science News. 15 February 2001 [4 February 20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5-12).
- . NASA–Science News. 22 April 2003 [2016-07-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7-18).
- Riley, Pete. (PDF).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2002, 107 [2016-07-02]. Bibcode:2002JGRA.107g.SSH8R. doi:10.1029/2001JA000299.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09-08-14).
- . Science@NASA Headline News. 8 December 1998 [2016-07-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6-17).
- Lundin, Richard. . Science. 9 March 2001, 291 (5510): 1909. PMID 11245195. doi:10.1126/science.1059763.
- Langner, U. W.; M. S. Potgieter. . Advances in Space Research. 2005, 35 (12): 2084–2090. Bibcode:2005AdSpR..35.2084L. doi:10.1016/j.asr.2004.12.005.
- . 1998 [3 February 20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09-29).
- . ES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3 [3 February 20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09-28).
- Landgraf, M.; Liou, J.-C.; Zook, H. A.; Grün, E. (PDF). The Astronomical Journal. May 2002, 123 (5): 2857–2861 [9 February 2007]. Bibcode:2002AJ....123.2857L. arXiv:astro-ph/0201291 . doi:10.1086/339704.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6-05-15).
- . NASA Science (Planets). [9 May 20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年5月11日).
- . [2016-07-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3-20).
- Schenk P., Melosh H. J. (1994), Lobate Thrust Scarps and the Thickness of Mercury's Lithosphere, Abstracts of the 25th Lunar and Planetary Science Conference, 1994LPI....25.1203S
- Bill Arnett. . The Nine Planets. 2006 [14 September 20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1-24).
- Benz, W.; Slattery, W. L.; Cameron, A. G. W. . Icarus. 1988, 74 (3): 516–528. Bibcode:1988Icar...74..516B. doi:10.1016/0019-1035(88)90118-2.
- Cameron, A. G. W. . Icarus. 1985, 64 (2): 285–294. Bibcode:1985Icar...64..285C. doi:10.1016/0019-1035(85)90091-0.
- Mark Alan Bullock. (PDF). Southwest Research Institute. 1997 [26 December 2006].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07年6月14日).
- Paul Rincon. (PDF). Johnson Space Center Houston, TX, Institute of Meteoritics, University of New Mexico, Albuquerque, NM. 1999 [19 November 2006].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07年6月14日).
- . NASA Science (Big Questions). [30 August 20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9-15).
- Anne E. Egger, M.A./M.S. . VisionLearning.com. [26 December 20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2-21).
- David C. Gatling; Conway Leovy. . Lucy-Ann McFadden; et al (编). . 2007: 301–314.
- David Noever. . NASA Astrobiology Magazine. 2004 [23 July 20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4-19).
- Scott S. Sheppard; David Jewitt & Jan Kleyna. (PDF). Astronomical Journal. 2004 [26 December 2006].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6-03-03).
- . International Astronomical Union. 2006 [1 March 20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6-03).
- . Cornell University. [1 March 20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1-03).
- Petit, J.-M.; Morbidelli, A.; Chambers, J. (PDF). Icarus. 2001, 153 (2): 338–347 [22 March 2007]. Bibcode:2001Icar..153..338P. doi:10.1006/icar.2001.6702.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4-08-27).
- . ESA. 2002 [23 June 20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0-18).
- (DOC). NASA. [29 August 20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1-07).
- Phil Berardelli. . SpaceDaily. 2006 [23 June 20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8-22).
- Barucci, M. A.; Kruikshank, D.P.; Mottola S.; Lazzarin M. . . Tucson, Arizona: University of Arizona Press. 2002: 273–87.
- Morbidelli, A.; Bottke, W. F.; Froeschlé, Ch.; Michel, P. W. F. Bottke Jr.; A. Cellino; P. Paolicchi; R. P. Binzel , 编. (PDF). Asteroids III (University of Arizona Press). January 2002: 409–422 [2016-07-02]. Bibcode:2002aste.conf..409M.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7-08-09).
- Jack J. Lissauer; David J. Stevenson. (PDF). NASA Ames Research Center;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2006 [16 January 2006].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09-03-26).
- Pappalardo, R T. . Brown University. 1999 [16 January 20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9-30).
- . Preserve Articles. 23 January 2011 [24 July 20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10-05).
- Kargel, J. S. . Earth, Moon, and Planets. 1994, 67: 101–113. Bibcode:1995EM&P...67..101K. doi:10.1007/BF00613296.
- Hawksett, David; Longstaff, Alan; Cooper, Keith; Clark, Stuart. . Astronomy Now. 2005, 19: 65. Bibcode:2005AsNow..19h..65H.
- Podolak, M.; Reynolds, R. T.; Young, R. . 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 1990, 17 (10): 1737. Bibcode:1990GeoRL..17.1737P. doi:10.1029/GL017i010p01737.
- Duxbury, N. S., Brown, R. H. . Beacon eSpace. 1995 [16 January 20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4-26).
- John Stansberry; Will Grundy; Mike Brown; Dale Cruikshank; John Spencer; David Trilling; Jean-Luc Margot. . : 161. 2007. Bibcode:2008ssbn.book..161S. arXiv:astro-ph/0702538 .
- Patrick Vanouplines. . Vrije Universitiet Brussel. 1995 [23 June 20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5-02).
- Sekanina, Zdeněk. . Publications of the Astronomical Institute of the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Czech Republic. 2001, 89: 78–93. Bibcode:2001PAICz..89...78S.
- Królikowska, M. . Astronomy & Astrophysics. 2001, 376 (1): 316–324. Bibcode:2001A&A...376..316K. doi:10.1051/0004-6361:20010945.
- Whipple, Fred L. . Celestial Mechanics and Dynamical Astronomy. 1992, 54: 1–11. Bibcode:1992CeMDA..54....1W. doi:10.1007/BF00049540.
- Alan Stern. . American Scientist. February 2015 [2016-07-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6-28).
- Stephen C. Tegler. . Lucy-Ann McFadden; et al (编). . 2007: 605–620.
- Brown, M. E.; Van Dam, M. A.; Bouchez, A. H.; Le Mignant, D.; Campbell, R. D.; Chin, J. C. Y.; Conrad, A.; Hartman, S. K.; Johansson, E. M.; Lafon, R. E.; Rabinowitz, D. L. Rabinowitz; Stomski, P. J., Jr.; Summers, D. M.; Trujillo, C. A.; Wizinowich, P. L. (PDF). 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2006, 639 (1): L43–L46 [19 October 2011]. Bibcode:2006ApJ...639L..43B. arXiv:astro-ph/0510029 . doi:10.1086/501524.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4-04-09).
- Chiang, E. I.; Jordan, A. B.; Millis, R. L.; Buie, M. W.; Wasserman, L. H.; Elliot, J. L.; Kern, S. D.; Trilling, D. E.; Meech, K. J.; et al. (pdf). The Astronomical Journal. 2003, 126 (1): 430–443 [15 August 2009]. Bibcode:2003AJ....126..430C. arXiv:astro-ph/0301458 . doi:10.1086/375207.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6-03-15).
- M. W. Buie; R. L. Millis; L. H. Wasserman; J. L. Elliot; S. D. Kern; K. B. Clancy; E. I. Chiang; A. B. Jordan; K. J. Meech; R. M. Wagner; D. E. Trilling. . Earth, Moon, and Planets. 2005, 92 (1): 113. Bibcode:2003EM&P...92..113B. arXiv:astro-ph/0309251 . doi:10.1023/B:MOON.0000031930.13823.be.
- E. Dotto1, M. A. Barucci2, and M. Fulchignoni. (PDF). 24 August 2006 [26 December 2006].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5-11-06).
- Fajans, J.; L. Frièdland. (PDF). American Journal of Physics. October 2001, 69 (10): 1096–1102 [26 December 2006]. Bibcode:2001AmJPh..69.1096F. doi:10.1119/1.1389278.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1年6月7日).
- Marc W. Buie. . SwRI (Space Science Department). 5 April 2008 [15 July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7-18).
- Michael E. Brown. (PDF). CalTech. [15 July 2012].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2-11-13).
- . International Astronomical Union. 17 September 2008 [15 July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7-30).
- David Jewitt. . University of Hawaii. 2005 [16 July 20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8-22).
- . IAU: Minor Planet Center. [2 April 20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7-25).
- Brown, Michael E.; Schaller, Emily L. . Science. 15 June 2007, 316 (5831): 1585. Bibcode:2007Sci...316.1585B. PMID 17569855. doi:10.1126/science.1139415.
- Fornasier et al. (2013)
- Müller, Thomas G.; Lellouch, Emmanuel; Böhnhardt, Hermann; Stansberry, John; Barucci, Antonella; Crovisier, Jacques; Delsanti, Audrey; Doressoundiram, Alain; Dotto, Elisabetta. . Earth, Moon, and Planets. 2009-09, 105 (2-4): 209–219. ISSN 0167-9295. doi:10.1007/s11038-009-9307-x (英语).
- Pál, A.; Kiss, C.; Müller, T. G.; Santos-Sanz, P.; Vilenius, E.; Szalai, N.; Mommert, M.; Lellouch, E.; Rengel, M. . Astronomy & Astrophysics. 2012-05, 541: L6. ISSN 0004-6361. doi:10.1051/0004-6361/201218874.
- Littmann, Mark. . Courier Dover Publications. 2004: 162–163. ISBN 978-0-486-43602-9.
- Fahr, H. J.; Kausch, T.; Scherer, H. (PDF). Astronomy & Astrophysics. 2000, 357: 268 [2016-07-06]. Bibcode:2000A&A...357..268F.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9-01-07). See Figures 1 and 2.
- NASA/JPL. . 2009 [20 December 20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2-06).
- Stone, E. C.; Cummings, A. C.; McDonald, F. B.; Heikkila, B. C.; Lal, N.; Webber, W. R. . Science. September 2005, 309 (5743): 2017–20. Bibcode:2005Sci...309.2017S. PMID 16179468. doi:10.1126/science.1117684.
- Stone, E. C.; Cummings, A. C.; McDonald, F. B.; Heikkila, B. C.; Lal, N.; Webber, W. R. . Nature. July 2008, 454 (7200): 71–4. Bibcode:2008Natur.454...71S. PMID 18596802. doi:10.1038/nature07022.
- Cook, Jia-Rui C.; Agle, D. C.; Brown, Dwayne. . NASA. 12 September 2013 [12 September 2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1-04).
- P. C. Frisch (University of Chicago). . Astronomy Picture of the Day. 24 June 2002 [23 June 20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8-02).
- . NASA Jet Propulsion Laboratory. 2007 [8 May 20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8-17).
- R. L. McNutt, Jr.; et al. . . AIP Conference Proceedings 858: 341–347. 2006. Bibcode:2006AIPC..858..341M. doi:10.1063/1.2359348.
- Anderson, Mark. . New Scientist. 5 January 2007 [5 February 20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4-16).
- David Jewitt. . University of Hawaii. 2004 [23 June 20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8-22).
- Mike Brown. . CalTech. 2004 [2 May 20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7-25).
- (2013-10-30 last obs). Jet Propulsion Laboratory. [26 March 2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6-09).
- . Physorg.com. 26 March 2014 [2016-07-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6-20).
- Stern SA, Weissman PR. . Space Studies Department, Southwest Research Institute, Boulder, Colorado. 2001 [19 November 20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5-12).
- Bill Arnett. . nineplanets.org. 2006 [23 June 20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1-07).
- T. Encrenaz; JP. Bibring; M. Blanc; MA. Barucci; F. Roques; PH. Zarka. . Springer. 2004: 1.
- Durda D. D.; Stern S. A.; Colwell W. B.; Parker J. W.; Levison H. F.; Hassler D. M. . Icarus. 2004, 148: 312–315. Bibcode:2000Icar..148..312D. doi:10.1006/icar.2000.6520.
- English, J. (新闻稿). Hubble News Desk. 2000 [10 May 20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7-07).
- R. Drimmel; D. N. Spergel. . Astrophysical Journal. 2001, 556: 181–202. Bibcode:2001ApJ...556..181D. arXiv:astro-ph/0101259 . doi:10.1086/321556.
- Eisenhauer, F.; et al. . Astrophysical Journal. 2003, 597 (2): L121–L124. Bibcode:2003ApJ...597L.121E. arXiv:astro-ph/0306220 . doi:10.1086/380188.
- Leong, Stacy. . The Physics Factbook. 2002 [2 April 20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8-22).
- C. Barbieri. . IdealStars.com. 2003 [12 February 20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5-05-14).
- Reid, M.J.; Brunthaler, A. . 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2004, 616 (2): 883. Bibcode:2004ApJ...616..872R. arXiv:astro-ph/0408107 . doi:10.1086/424960.
- Leslie Mullen. . Astrobiology Magazine. 18 May 2001 [24 April 2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8-31).
- O. Gerhard. . Mem. S.A.It. Suppl. 2011, 18: 185. Bibcode:2011MSAIS..18..185G. arXiv:1003.2489 .
- . Physorg.com. 2005 [2 February 20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3-01).
- Our Local Galactic Neighborhood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NASA, 5 June 2013
- Into the Interstellar Void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Centauri Dreams, 5 June 2013
- . NASA. [23 July 20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08-13).
- . SolStation. [2 April 20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1-06).
- . SolStation. [2 April 20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1-06).
- . extrasolar.eu. [14 February 20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2-10).
- Discovery of a ~250 K Brown Dwarf at 2 pc from the Sun, K. L. Luhman 2014 ApJ 786 L18. doi:10.1088/2041-8205/786/2/L18
- The Solar System as an Exoplanetary System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Rebecca G. Martin, Mario Livio, (Submitted on 4 August 2015)
- How Normal is Our Solar System?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By Susanna Kohler on 25 September 2015
- Consolidating and Crushing Exoplanets: Did it happen her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Kathryn Volk, Brett Gladman, (Submitted on 23 February 2015 (v1), last revised 27 May 2015 (this version, v2))
- Mercury Sole Survivor of Close Orbiting Planet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By Nola Taylor Redd - 8 June 2015
- Final Stages of Planet Formation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Peter Goldreich, Yoram Lithwick, Re'em Sari, (Submitted on 13 April 2004)
书目
- 太阳系,《中国大百科全书·天文卷》
期刊
- 欧阳自远,天体化学,地球科学进展,1994,9(2),70-74
- 吴光节,陈道汉,地外生命搜索和太阳系外的行星的发现,天文学报,2001,42(3),225-238
- 陈道汉,太阳系空间探测,天文学进展,1999,17(2)178-184
外部連結
从维基百科的姊妹计划 了解更多有关 “Solar System”的内容 | |
维基词典上的字词解释 | |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多媒体资源 | |
维基新闻上的新闻 | |
维基语录上的名言 | |
维基文库上的原始文献 | |
维基教科书上的教科书和手册 | |
维基学院上的學習资源 | |
- A Cosmic History of the Solar System
- A Tediously Accurate Map of the Solar System (web based scroll map scaled to the Moon being 1 pixel)(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NASA's Solar System Simulator(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NASA/JPL Solar System main page(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Solar System Profile(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by NASA's Solar System Exploration
- 太陽與行星常數表 - 臺北市立天文教育館
- 太阳系图片集(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NASA网站(英文)
- 太阳系探险(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NASA网站(英文)
- 九大行星纵览先知(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一个太阳系的信息搜集与整理的网站
- Celestia(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一个免费的宇宙空间三维实时虚拟软件(OpenGL)
- 太陽系行星新定義(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新華網快訊
- 太阳系真实比例大小距离演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