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市

天水市,古称上邽成纪秦州,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甘肃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甘肃省东南部,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节点,是甘肃省人民政府批复的甘肃省省域副中心城市,甘肃省第二大城市,陇东南中心城市,关中—天水经济区次核心城市,关中平原城市群重要节点城市,位于渭河上游。市境北界平凉市,西邻定西市,南接陇南市,东毗陕西省宝鸡市

天水市
地级市
鸟瞰天水
鸟瞰天水
綽號:西北小江南、羲皇故里
天水市在甘肃省的地理位置
天水市在甘肃省的地理位置
坐标: 34°34′34″N 105°42′32″E
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
甘肃省
設立1985年7月8日
語源因天水郡而得名
政府駐地秦州区
下级行政区2市辖区、4、1自治县
政府
  市委書記冯文戈
  人大常委會主任张建杰
  市長王国先
  政協主席王燕(女)
面积
  地级市14,277 平方公里(5,512 平方英里)
  市區5,857 平方公里(2,261 平方英里)
面积排名全省第9位(佔全甘肃省3.35%)
海拔3,120 公尺(10,240 英尺)
人口(2015)
  地级市331.17萬人
  排名全省第2位(佔全甘肃省12.74%)
  密度232人/平方公里(600人/平方英里)
  市区(2015)121.95萬人
  城镇(2015)116.9萬人
时区北京时间UTC+8
郵政編碼741000
電話區號938
車輛號牌甘E
气候中温带半湿润气候
年均温11 
年降水491.7毫米
行政区划代码620500
舊稱上邽、秦州、成纪
(2015)¥553.77亿(全省第3位,佔全甘肃省8.21%)
88.91亿美元(汇率)
人均¥16,743(全省第10位)
2,688美元(汇率)
網站天水市政府门户网站
市象征
月季
国槐
本表面积、人口、经济数据参考《甘肃发展年鉴-2016》

地处黄土高原秦岭交界,西北部为黄土梁峁和沟壑区,东南部秦岭、关山为土石山区和森林。全市横跨长江黄河两大流域,渭河自西向东横贯市境。全市总面积14,277平方公里,人口331.17万,市人民政府驻秦州区。

天水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古“丝绸之路”必经之地,有“西北小江南”之称。境内文化古迹甚多,其中麦积山石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历史

历代变更
设立 春秋
使用状况 甘肃省天水市
西汉上邽县
北宋/辽朝成纪县
明朝秦州
现代天水县
→天水专区
→天水市

早在春秋秦武公十年(前688年)时,秦国即在这里置邽县,与冀县(今甘谷县)同为中国设县之始,后历称上邽县、成纪县、秦州。

汉武帝元鼎三年(前114年)分陇西郡设天水郡,其名源自于“天河注水”的传说,因而有“天水”之名。东汉三国期间改称汉阳郡,西晋时改回天水郡。又因魏文帝黄初元年(220年),于境内设秦州,后废,晋武帝泰始五年(269年)复设。直至清代,秦州辖境仍相当于今日天水之范围。

民国2年(1913年),撤秦州而设天水县,天水之名沿用至今。1949年8月,解放军进驻天水县,成立天水分区行政督察区,后改称天水专区。1950年2月,析天水县设置天水市。1985年7月,撤销天水地区,天水市升为地级市,天水县并入天水市,设立秦城、北道两区,将原属天水地区的徽县、两当、西和、礼县划归新设的陇南地区,漳县划归定西地区。2004年9月30日,国务院批准秦城区更名为秦州区、北道区更名为麦积区,2005年1月1日正式更名。[1]

地理

天水市以秦嶺為界線,地跨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渭河流經本市北部,秦嶺以北諸河流皆匯入渭河;嘉陵江西源——西漢水(亦名犀牛江)發源自本市南部,秦嶺以南各河流皆匯入嘉陵江

天水是絲綢之路的重要一站,與敦煌、武威、張掖、酒泉乃至新疆曾所擁有的諸多千佛洞並為佛國古道上的歷史見證。麦積山石窟有西魏文帝次子武都王元戊為其母追善的佛洞數座。

气候

天水地处亚热带和暖温带的过渡地带,加之地形复杂,因此不同区域的气候有明显差别,北部降水明显少于天水南部,冬季气温在冰点上下,因此亦是冬季集中供暖的南界所在,降水较少。夏季稍微闷热,全年降水都在5月至9月集中。一月平均温为−2.0℃;七月平均温22.8℃。在春季期间,天水有时受到扬尘天气的影响,秋季以阴雨天气为主。全年日照时数约1910小时(43.6%)。

天水市气象数据(1981年至2010年)
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全年
历史最高温 °C(°F) 12.1
(53.8)
20.2
(68.4)
27.0
(80.6)
31.8
(89.2)
33.9
(93.0)
37.2
(99.0)
38.2
(100.8)
36.1
(97.0)
36.2
(97.2)
28.5
(83.3)
21.6
(70.9)
14.7
(58.5)
38.2
(100.8)
平均高温 °C(°F) 3.9
(39.0)
7.5
(45.5)
13.0
(55.4)
19.7
(67.5)
24.3
(75.7)
27.5
(81.5)
29.3
(84.7)
27.9
(82.2)
22.6
(72.7)
16.8
(62.2)
10.9
(51.6)
5.2
(41.4)
17.4
(63.3)
日均气温 °C(°F) −1.5
(29.3)
1.9
(35.4)
6.9
(44.4)
13.0
(55.4)
17.5
(63.5)
21.1
(70.0)
23.2
(73.8)
22.0
(71.6)
17.2
(63.0)
11.3
(52.3)
5.1
(41.2)
−0.4
(31.3)
11.4
(52.6)
平均低温 °C(°F) −5.4
(22.3)
−2.2
(28.0)
2.2
(36.0)
7.4
(45.3)
11.8
(53.2)
15.6
(60.1)
18.2
(64.8)
17.4
(63.3)
13.3
(55.9)
7.5
(45.5)
1.0
(33.8)
−4.3
(24.3)
6.9
(44.4)
历史最低温 °C(°F) −19.2
(−2.6)
−16.6
(2.1)
−10.0
(14.0)
−6.4
(20.5)
1.8
(35.2)
5.5
(41.9)
10.6
(51.1)
8.4
(47.1)
1.2
(34.2)
−5.1
(22.8)
−11.6
(11.1)
−17.4
(0.7)
−19.2
(−2.6)
平均降水量 mm() 4.9
(0.19)
6.8
(0.27)
17.8
(0.70)
34.9
(1.37)
53.1
(2.09)
71.4
(2.81)
87.2
(3.43)
86.9
(3.42)
76.9
(3.03)
46.5
(1.83)
10.7
(0.42)
3.7
(0.15)
500.8
(19.71)
平均降水天数(≥ 0.1 mm) 5.0 5.2 7.9 8.9 10.5 11.2 11.8 10.7 11.2 10.6 5.4 3.0 101.4
平均相對濕度(%) 61 60 59 57 60 64 68 71 76 76 70 64 66
月均日照時數 144.3 128.4 142.2 182.0 201.7 190.0 195.7 193.4 125.4 123.7 133.4 151.0 1,911.2
可照百分比 46 42 39 47 47 44 45 47 34 35 43 50 43
来源:中国气象局(1971−2000年间的降水天数和日照数据)[2][3]

政治

现任领导

天水市四大机构现任领导人
机构
中国共产党
天水市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
天水市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
天水市人民政府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天水市委员会
职务 书记主任市长主席
姓名 冯文戈[4] 张建杰[5] 王国先[6] 王燕(女)[7]
民族 汉族汉族汉族汉族
籍贯 甘肃省庆阳市甘肃省秦安县甘肃省武威市甘肃省清水县
出生日期 1966年10月(57歲)1963年10月(60歲)1968年9月(55歲)1968年9月(55歲)
就任日期 2022年6月2021年8月2021年1月2021年12月

历任领导

行政区划

天水市下辖2个市辖区、4个、1个自治县

  • 市辖区:秦州区、麦积区
  • 县:清水县、秦安县、甘谷县、武山县
  • 自治县:张家川回族自治县

天水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天水市设立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天水市行政区划图
区划代码[8] 区划名称 汉语拼音 面积[註 1][9]
(平方公里)
常住人口[註 2][10]
(2020年普查)
政府驻地 邮政编码 乡级行政区划[11]
街道
办事处
620500天水市 14,277.202,984,659秦州区7410001010112
620502秦州区 2,374.48656,689大城街道741000716
620503麦积区 3,483.02556,102道北街道741000317
620521清水县 1,982.83240,597永清镇741400153
620522秦安县 1,604.07416,337兴国镇74160017
620523甘谷县 1,582.02506,801大像山镇741200132
620524武山县 1,996.17363,727城关镇741300132
620525张家川回族自治县 1,254.62244,406张家川镇741500105

人口

根据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市常住人口为2,984,659人[12]。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262,549人相比,十年共减少了277,890人,下降8.52%,年平均增长率为-0.89%。其中,男性人口为1,499,444人,占总人口的50.24%;女性人口为1,485,215人,占总人口的49.76%。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为100.96。0-14岁的人口为620,206人,占总人口的20.78%;15-59岁的人口为1,857,154人,占总人口的62.22%;60岁及以上的人口为507,299人,占总人口的17%,其中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384,911人,占总人口的12.9%。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1,360,186人,占总人口的45.57%;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1,624,473人,占总人口的54.43%。

民族

全市常住人口中,汉族人口为2,786,656人,占93.37%;各少数民族人口为198,003人,占6.63%。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减少260,090人,下降8.54%,占总人口比例下降0.02个百分点;各少数民族人口减少17,800人,下降8.25%,占总人口比例增加0.02个百分点。

经济

中航集團天水飞机工业

天水是甘肃经济开发较早的城市,亦是西北地区的工业重镇,关中-天水经济区唯一位于甘肃省的城市。目前工业以加工制造业为主体,电子电器、机械制造、轻工纺织三大行业为主导。

2022年,全市生产总值813.88亿元,比上年增长5.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55.65亿元,增长6%;第二产业增加值220.32亿元,增长4.9%;第三产业增加值437.91亿元,增长5.2%。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19.1%,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27.1%,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53.8%。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7538元,比上年增长5.7%。[13]

交通

公路

天水地处西安兰州两大城市之间,G30 连霍高速、 310国道、 316国道穿城而过。与周边县区也有高速公路连接,其中连接天水市秦州、麦积两大城区的S16 天北高速为甘肃省第一条高速公路。目前天水北绕城高速和南绕城高速正在建设中。

铁路

天水站(改建前)

天水站是陇海铁路的沿线车站,是中華民國政府在大陸建成的最後一座火車站,属兰州铁路局管辖,为客货运一等站。天水南站于2017年7月9日随宝兰客专一起开通运营。天水至陇南铁路正在建设中,线路从三阳川站至陇南西站。此外,兰州至汉中高速铁路天水段也在规划中。

  • 陇海铁路:葡萄园站,元龙站,渭滩站,伯阳站,社棠站,天水站,杨家河站,南河川站,三阳川站,渭南镇站,新阳镇站,马家磨站

航空

天水机场于2008年9月28日启用,是军民合用机场,开设往来西安天津重庆杭州南京大连以及银川的航线。天水军民合用新机场迁建工程已经开工。

轨道交通与公共交通

市内运营着众多的出租车,公交系统与主城区的周边乡镇都有专线,天水有轨电车一号线一期已经通车运营,1号线起点在秦州区五里铺,终点麦积区天水火车站。二期在建。

旅游

麥積山上的大型菩薩雕像

天水是华夏文明和漢民族的重要发源地,享有“羲皇故里”的荣誉。伏羲文化、轩辕文化、大地湾文化、先秦文化、三国文化、石窟文化交相辉映。境内文化古迹甚多,现有国家和省、市级重点保护文物296处,其中麦积山石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麦积山石窟(含仙人崖石窟、鲁恭姬造像碑)
  • 大地湾遗址
  • 兴国寺
  • 伏羲庙
  • 胡氏古民居建筑
  • 水帘洞-大像山石窟
  • 玉泉观
  • 后街清真寺
  • 秦安文庙
  • 木梯寺石窟
  • 狼叫屲遗址
  • 李崖遗址
  • 马家塬遗址
  • 放马滩墓群

景点

  • 麦积山石窟(世界文化遗产)
  • 仙人崖
  • 石门
  • 伏羲庙
  • 玉泉观
  • 南郭寺
  • 大像山
  • 水帘洞
  • 天水街亭温泉
  • 姜维墓
  • 李广墓
  • 大地湾遗址(仰韶文化遺址)

教育

高等学府
  • 天水师范学院
  • 甘肃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 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
  • 甘肃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高级中学
  • 甘肃省天水一中(省级示范)
  • 天水市第二中学(省级示范)
  • 天水市第三中学
  • 天水市第四中学
  • 天水市第六中学
  • 天水市第八中学
  • 天水市第九中学(省级示范)
初级中学
  • 天水市逸夫实验中学
  • 天水市第五中学
  • 天水市龙园中学
  • 天水市第七中学
职业教育
  • 天水市第二师范
  • 天水市卫生学校
  • 天水市职业技术学校

姊妹城市

东达商業街
兰天广场
凱悅飯店

参看

  • 關中-天水經濟區

注释

  1. 土地面积为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结果数据。
  2. 常住人口为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

参考文献

  1. . 天水在线. [2005-01-01].
  2. . 中国气象局.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9-23).
  3. . 中国气象科学数据共享服务网. 中国气象局.
  4. . 人民网地方领导资料库. [2022-07-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13).
  5. . 中国甘肃网. [2021-12-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23).
  6. . 人民网地方领导资料库. [2021-12-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17).
  7. . 中国经济网. [2021-12-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3-23).
  8.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2019-11 [2020-07-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04).
  9. (PDF). 天水市国土资源局. [2018-08-24].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8-08-24).
  10. . 天水日报. [2021-10-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3-17).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 中国社会出版社. 2018年10月. ISBN 978-7-5087-5594-6.
  12. 天水市统计局、天水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 [2023-07-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7-24).
  13. . 2023-04-07 [2023-08-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8-31).

外部链接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