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經

孝經》是儒家講授孝道的書,全書一千八百多字,為十三經中篇幅最短者,但依然為一本獨立的經書。可見儒家對孝道的重視程度,視之神聖,故孝經在古代亦常獲賦予宗教意味,而用於祈禱,驅邪,治病等。

作者

古人傳說此為孔子親撰,以告知曾子孝道的要義,或說曾子筆記孔子之言。但後人皆懷疑。

東漢鄭玄在《六藝論》中,提出[1]:「孔子六藝題目不同,指意殊別,恐道離散,後世莫知根源,故作《孝經》總會之。」

清代纪昀在《四库全书总目》中是孔子“七十子之徒之遗言”。目前學界認為是秦、漢時的儒者所作。

簡介

《孝经》以孝為核心,闡發了儒家的倫理道德思想。在此書中肯定了「孝」是上天所訂的規範,指出孝是一個人品性的根本,國君可以用「孝道」治國,臣民可以用孝安身立家,保持地位和富貴。

《孝經》(1826年)

書中首次將忠君和孝順連結起來,認為有「孝道」的人才能盡「忠」;書中還對不同等級的人規定了不同的行「孝」內容,比如天子的「孝」要博愛要能感化百姓;而卿大夫的「孝」要在行動、言語、服飾上都要合乎禮節,起到榜樣作用;而普通老百姓則需做到保重自己的身體、愛護自己的名譽,節省用度,使父母衣食無憂。

《孝经‧開宗明義章》曰:「夫孝,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由此可見儒家的孝道的觀念不只於孝順父母而已,孝順父母只是孝道的開始。

在中國古代,《孝經》對傳播和維護倫理道德起了很大的作用,深受歷代君主推崇,為十三經中唯一獲皇帝唐玄宗唐朝)和(元仁宗元朝)御注的書。《孝經》現存今文和古文兩種版本,今文較為流行。

  1. 鄭玄. . 維基文庫. [2022-04-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08).
  • 孝經註疏》(十三經注疏之一)

延伸阅读

[在维基数据]

维基文库阅读本作品原文维基共享资源阅览影像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本:孝經 (四部叢刊本)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本: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理學彙編·經籍典·孝經部》,出自陈梦雷《古今圖書集成

外部連結

参见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