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海

死海阿拉伯语:英語:希伯來語,意為「鹽海」),位於以色列約旦巴勒斯坦交界,水源為約旦河。是世界上地勢最低的湖泊,湖面海拔–424米,死海的湖岸是地球上已露出陸地的最低點[2],湖長67公里,寬18公里,面積810平方公里。湖水鹽度極高,且越到湖底越高。最深處有湖水已經化石化。一般海水含鹽量為3.5%,而死海的含鹽量在23%至30%[3]左右。表層水中的鹽分227g/L至275g/L,深層水中達327g/L,為一般海水的8.6倍,也是地球上盐分居第五位的水體,僅次於含鹽量第四的吉布提阿薩勒湖、第三的土庫曼斯坦卡拉博加茲戈爾灣、第二的南極洲唐胡安池及第一的埃塞俄比亞嘎特嘞池,位於以色列、西岸地區和約旦之間的大裂谷約旦裂谷。匯入死海的主要河流為約旦河。死海由死海轉形斷層所形成,包括整條約旦河,屬於整個東非大裂谷系統的北端。死海長年有鉀鹽產業[4][5][6]。死海沿岸的鹽化工業抽提用水。目前死海水位平均每年下降1米,原因是注入死海的約旦河由於農業灌溉從過去每年的13億立方公尺減少至目前的3000萬立方公尺。

死海(鹽海)
死海衛星圖
31°20′N 35°30′E
湖泊类型內流盆地高鹽
主要流入約旦河
主要流出蒸發
集水面积40,650平方公里
所在国家 约旦
 以色列
最大长度67公里
最大宽度18公里
表面积810平方公里(北面河盆)
平均深度120公尺[1]
最大深度330米
水体体积147立方公里
岸长1135公里
表面海拔−424米
1岸长衡量标准不定。

名稱

死海之所以叫「死海」是因為它的高鹽度使魚類無法生存於水中,但有細菌浮游生物,而在希伯來語中稱死海為「鹽海」。因為鹽度高,所以富含大量的鹽等礦物,自1921年起開發溴化鎂溴化钾,也因鹽水密度高,任何人皆能輕易地漂浮在死海水面,但也要注意避免湖水進入眼睛嘴巴造成不適。

死海的湖岸是地球上「已露出陸地」的最低點,若不考慮水文學,則有另外兩個陸地最低點:俄羅斯貝加爾湖最深處的湖床海拔−1,181米;而地球陸地未被液態水覆蓋的最低點為南極的本特利冰河下溝谷(被覆蓋),最深處谷底海拔−2,555米。

歷史

圣经时期

希伯來聖經记载,在以色列人来到迦南之前,死海附近的洞穴就已经有人居住,并在大卫王时期达到顶峰。

死海西北是耶利哥。死海东南岸的某个地方,可能就是《创世记》中提到的在亚伯拉罕时代被摧毁的城市:所多玛与蛾摩拉以及另外三个“平原城市”:אַדְמָה,צְבֹויִים和צוער。צוער逃过了被毁灭的命运因为亚伯拉罕的侄子罗得所多玛逃到这里。毁灭之前,死海是一个充满天然沥青的山谷,被称为锡迪姆谷。据说大卫王曾经为了躲避扫罗王而藏身于附近的恩戈地(希伯來語)。

以西结书中,有一个特别的预言说死海将“被治愈并变得新鲜”,成为能够支持海洋生物繁衍的普通湖泊。撒迦利亚书也提到过类似的预言,说“活水将从耶路撒冷流出,其中一半流到东海(应当是死海),一半流到西海(地中海)”。

環境威脅

死海是內流湖,水的唯一外流途徑就是「蒸發」作用,而約旦河是唯一注入死海的河流,因此約旦河河水流入水量與蒸發水量決定死海的水位。近年來因約旦和以色列向約旦河取水供應灌溉及生活用途,死海水位受到嚴重的威脅,水面已經每年減少1米,2006年時海拔−418米,2007年時更低到海拔−420米,面積幾乎比50年前少了二分之一,拯救死海水位的計畫眾多,其中包括建造運河將死海與地中海或與紅海溝通,以便穩定死海水位,但因許多重大的困難和經濟、中東政治問題而尚未達成協議[7]

2009年10月,約旦表示計劃於2010年單方面展開約旦國家紅海水務發展計劃,經海水程序後剩餘的含鹽廢水,會經隧道輸入死海,有望解決死海乾涸問題,但當中仍存在各種生態危機[8]

以色列巴勒斯坦約旦三國2013年12月簽署一份關於鋪設輸水管道以連通紅海與死海的「歷史性協議」。以色列區域合作與國家基礎建設、能源與水利部部長西爾萬·沙洛姆、巴勒斯坦水利部部長沙達德·安提利以及約旦水利與灌溉部部長哈齊姆·阿爾·納賽爾於世界銀行總部分別代表三國政府簽署《死海—紅海管道協議》[9]。《死海—紅海管道協議》是將紅海水源引入正在大面積萎縮的死海,緩解其枯竭危機。同時,這一舉措也能向以色列、約旦和巴勒斯坦地區提供飲用水。[10]。儘管協議達成,這個計畫最終在2021年6月正式被廢棄,從未付諸實行。[11]

气候

死海全年大部分时候天气晴朗,气候干燥。多年平均雨量少于50毫米,夏季平均气温在32至39 °C之间,冬季平均气温在20至23 °C之间。由于气压高,当地的含氧量也较高[12]。由于水的比热容大于陆地,水体对周边地区的气温起到了调节的作用,在冬季,水上气温倾向高于陆地气温,夏季则正好相反。

死海
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全年
历史最高温 °C(°F) 26.4
(79.5)
30.4
(86.7)
33.8
(92.8)
42.5
(108.5)
45.0
(113.0)
46.4
(115.5)
47.0
(116.6)
44.5
(112.1)
43.6
(110.5)
40.0
(104.0)
35.0
(95.0)
28.5
(83.3)
47.0
(116.6)
平均高温 °C(°F) 20.5
(68.9)
21.7
(71.1)
24.8
(76.6)
29.9
(85.8)
34.1
(93.4)
37.6
(99.7)
39.7
(103.5)
39.0
(102.2)
36.5
(97.7)
32.4
(90.3)
26.9
(80.4)
21.7
(71.1)
30.4
(86.7)
平均低温 °C(°F) 12.7
(54.9)
13.7
(56.7)
16.7
(62.1)
20.9
(69.6)
24.7
(76.5)
27.6
(81.7)
29.6
(85.3)
29.9
(85.8)
28.3
(82.9)
24.7
(76.5)
19.3
(66.7)
14.1
(57.4)
21.9
(71.4)
历史最低温 °C(°F) 5.4
(41.7)
6.0
(42.8)
8.0
(46.4)
11.5
(52.7)
19.0
(66.2)
23.0
(73.4)
26.0
(78.8)
26.8
(80.2)
24.2
(75.6)
17.0
(62.6)
9.8
(49.6)
6.0
(42.8)
5.4
(41.7)
平均降水量 mm() 7.8
(0.31)
9.0
(0.35)
7.6
(0.30)
4.3
(0.17)
0.2
(0.01)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1.2
(0.05)
3.5
(0.14)
8.3
(0.33)
41.9
(1.65)
平均降水天数 3.3 3.5 2.5 1.3 0.2 0.0 0.0 0.0 0.0 0.4 1.6 2.8 15.6
平均相對濕度(%) 41 38 33 27 24 23 24 27 31 33 36 41 32
来源:Israel Meteorological Service[13]
Panorama of the Dead Sea from the Mövenpick Resort, Jordan.

圖集

延伸阅读

  • Yehouda Enzel, et al, eds (2006) New Frontiers in Dead Sea Paleoenvironmental Research, Ge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ISBN 0-8137-2401-5
  • Niemi, Tina M., Ben-Avraham, Z., and Gat, J., eds., 1997, The Dead Sea: The Lake and Its Setting: N.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86 p.

参考文献

  1. 死海數據庫 存檔,存档日期2007-12-27. International Lake Environment Committee Foundation
  2. Monitoring of the Dead Sea 存檔,存档日期2008-10-11.. Israel Marine Data Center (ISRAMAR).
  3. Goetz, P.W. (ed.) The New Encyclopaedia Britannica (15th ed.). Vol. 3, p. 937. Chicago, 1986.
  4. . 2017 [2019年2月1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年2月2日).
  5. . 2017 [2019年2月1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8月2日).
  6. .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驻约旦使馆经商处. 2010-12-18 [2019年2月1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18).
  7. . 文匯報. 2009年10月11日 [2017年4月8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年7月14日).
  8. . 蘋果日報. 2009年10月12日 [2017年4月8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年4月8日).
  9. . 光明日报. 2013-12-17 [2017-04-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17).
  10. . 以色列时报. 2015年12月1日 [2017年4月8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年4月8日).
  11. . [2023-06-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08).
  12. . Extreme Science. [2007-05-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2-05).
  13. . Israel Meteorological Service. June 20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9-14).

外部链接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