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地

陆地是指地球表面未淹沒在液态下的區域[1]。陸地約占地球表面的29%,面積約為1億4821萬平方公里[2]。陸地和或其他水體的不同之處為地表最基本的差異。人類歷史上大多數的活動都是在陸地發生,可以供人类进行農業、狩獵,和其他人類活動的陸地,往往也是早期人們聚集的地區。陸地生長的陸生植物及陆生动物,其型態和水生動植物也有一些差異。陸地和水體的分界也隨地區而不同,有些地區的地形以岩石為主,和水體就會有明確的分界。但有些地區的陸地和水體之間有濕地沼澤,因此陸地和水體间不一定有明確的分界。陸地和海洋分界處一般稱為海岸帶[3]或是海灘

地圖中顏色的數值在0以上的部份即為陸地

歷史

地球板块结构

地球誕生于46億年前[4]火山活動形成了大氣海洋。地球的海洋由來自於小行星彗星的冰或水蒸氣液化後形成[5],而此時的大氣溫室效應讓水能保持液態,讓海洋佔地球表面70%以上。35億年前,地球磁場誕生,使得大氣層不會被太陽風給吹散[6]。地球上的大氣海洋不斷形塑陸地的形狀。陸地是地球的熔融外層冷卻形成的,也成为地殼。一旦陸地成為生物棲息地生物將持續演化數百萬年並更加豐富多樣,直到下個大滅絕發生[7]。根據上述兩個模型與理論[8],陸地的規模可能是穩定成長到現在的規模[9],或是一下子就到此時的規模[10]

陸地的位置與形狀因大陸板塊運動,在地球歷史上經歷了多次的分分合合。形成于11亿年前的罗迪尼亚大陆前寒武纪开始分裂,并在7.5亿年前分裂成两半,形成了古大洋。寒武纪时期冈瓦那大陆在南极附近形成。巨神海在劳伦大陆(北美)、波罗地大陆(北欧)和西伯利亚大陆这几个古大陆之间扩张。奥陶纪时,古海洋分隔开劳伦大陆波罗地西伯利亚冈瓦那大陆,古大洋则覆盖了北半球的大部分。志留纪时,劳伦大陆波罗地大陆碰撞闭合了巨神海的北面,形成了歐美大陸。石炭纪早期,欧美大陆和冈瓦那大陆间的古生代海洋闭合,形成了盘古大陆的西半部分。白垩纪南大西洋张开。印度马达加斯加分离,加速向北对着亚欧大陆撞去;而北美仍与欧洲相连,澳大利亚仍然是南极洲的一部分。5千万至5千5百万年前,印度开始撞击亚洲,形成了青藏高原喜马拉雅山脉。原本与南极洲相连的澳洲,此时也开始迅速向北移动。地球进入了大陆碰撞的新阶段,这最终会在未来形成新的盘古超大陆[11][12][13][14][15]

词源

陸地一詞最早出現在《管子》一書。《管子·山至数》:“故币乘马者,布币於国,币为一国陆地之数。谓之币乘马。”《汉书·货殖传》:“故曰陆地牧马二百蹏,牛千蹏角,千足羊,泽中千足彘,水居千石鱼波,山居千章之萩。” 明代袁可立《陈发兵出海之期疏》:“陆地抵复州三十里,盖州百八十里,水路抵盖则半日程。”明代徐光启 《农政全书》卷二五:“北方水源颇少,陆地沾湿处,宜种此稻。”[16]

分類

陆地划分

“大陆”或“”是指地球上面积大于格陵兰岛的陆地。地球上的陆地可以分为欧亚大陆、非洲大陆(合称为欧亚非大陆)、美洲大陆、南极大陆、澳大利亚大陆;或分为歐洲非洲亞洲大洋洲美洲北美洲南美洲)及南極洲。其中面积最大的是欧亚大陆,面积最小的是大洋洲澳大利亚大陆;中美洲南美洲合称拉丁美洲地质学上,除位于海平面上的陆地部分外,还包括环绕它的大陆架。大陆架的地壳的平均密度是2.8克/立方厘米,与海洋的地壳平均密度2.9克/立方厘米相差甚大,这个差别的原因是因为两种地壳的组成部分和形成过程不同。

“次大陆”指一块大陆中相对独立的较小组成部分。地理意义上的次大陆一般由山脉沙漠高原以及海洋等难以通过的交通障碍同大陆的主体部分相隔离。文化意义上的次大陆可以指任何与大陆主体部分相比,具有独特的文化特色的部分。如印度次大陆(“南亚”、“南亚次大陆”、“印巴次大陆”),可以看作是亚欧大陆亚洲的次大陆。欧洲可以看作是亚欧大陆的次大陆,中美洲可以看作是北美洲的次大陆。西亚,可以看作是亚欧大陆等。

半岛”是一種三面环域,一面连陆地的地形,相當小的半岛稱為海岬海角,至於像歐洲南美洲南部、非洲南部那樣極為巨大的半島稱為大陸延伸。目前,阿拉伯半島是國際普遍認為的世界最大半島。

其他陆地分類还有:按组成物质分为冰原、岩漠、沙漠泥漠土壤表面。按常态地形分为高原平原盆地山地丘陵

参见

參考資料

  1. Michael Allaby, Chris Park, A Dictionary of Environment and Conservation (2013), page 239, ISBN 0199641668.
  2. . 2007 [2008-12-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2-15).
  3. Nelson, Stephen A. . 2007 [2008-12-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3-16).
  4. Bowring, S.; Housh, T. . Science. 1995, 269 (5230): 1535–40. Bibcode:1995Sci...269.1535B. PMID 7667634. doi:10.1126/science.7667634.
  5. Morbidelli, A.; et al. . Meteoritics & Planetary Science. 2000, 35 (6): 1309–1320. Bibcode:2000M&PS...35.1309M. doi:10.1111/j.1945-5100.2000.tb01518.x.
  6. Guinan, E. F.; Ribas, I. . Benjamin Montesinos, Alvaro Gimenez and Edward F. Guinan (编). . San Francisco: Astronomical Society of the Pacific. Bibcode:2002ASPC..269...85G. ISBN 1-58381-109-5.
  7. Sahney, S., Benton, M.J. and Ferry, P.A. (PDF). Biology Letters. 2010, 6 (4): 544–547 [2016-02-12]. PMC 2936204可免费查阅. PMID 20106856. doi:10.1098/rsbl.2009.1024.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5-11-06).
  8. Rogers, John James William; Santosh, M.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US. 2004: 48. ISBN 0-19-516589-6.
  9. Hurley, P. M.; Rand, J. R. . Science. Jun 1969, 164 (3885): 1229–1242. Bibcode:1969Sci...164.1229H. PMID 17772560. doi:10.1126/science.164.3885.1229.
  10. De Smet, J.; Van Den Berg, A.P.; Vlaar, N.J. . Tectonophysics. 2000, 322 (1–2): 19. Bibcode:2000Tectp.322...19D. doi:10.1016/S0040-1951(00)00055-X.
  11. Armstrong, R. L. . Reviews of Geophysics. 1968, 6 (2): 175–199. Bibcode:1968RvGSP...6..175A. doi:10.1029/RG006i002p00175.
  12. Kleine, Thorsten; Palme, Herbert; Mezger, Klaus; Halliday, Alex N. . Science. 2005-11-24, 310 (5754): 1671–1674. Bibcode:2005Sci...310.1671K. PMID 16308422. doi:10.1126/science.1118842.
  13. Hong, D.; Zhang, Jisheng; Wang, Tao; Wang, Shiguang; Xie, Xilin. . Journal of Asian Earth Sciences. 2004, 23 (5): 799. Bibcode:2004JAESc..23..799H. doi:10.1016/S1367-9120(03)00134-2.
  14. Armstrong, R. L. . Australian Journal of Earth Sciences. 1991, 38 (5): 613–630. Bibcode:1991AuJES..38..613A. doi:10.1080/08120099108727995.
  15. Murphy, J. B.; Nance, R. D. . American Scientist. 1965, 92 (4): 324–33 [2007-03-05]. doi:10.1511/2004.4.3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7-13).
  16. . 2007 [2008-12-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8-03).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