牺牲

牺牲是以祭祀为目的而宰殺成為祭品的牲畜,如牛、羊、豬、雞、鴨、魚等,謂之牲醴犧牲酒醴。近現代也引申指“为了他利正义公益,舍弃自己的私利甚至生命。”[1]

用來祭神的豬公。

辭源

文言文

「犧牲」在古中國文獻中為名詞,指祭祀時使用的純色牲畜。

「犧」,《說文》宗廟之牲也。「牲」,《說文》牛完全也。《傳》色純白曰犧,體完曰牷,牛羊豕曰牲,器實曰用。《疏》經傳多言三牲,知牲是牛羊豕也。《周禮·天官·膳夫》膳用六牲。《註》馬牛羊豕犬雞也。《庖人註》六畜,六牲也。始養之曰畜,將用之曰牲。[2][3]


現代

現代中文的「犧牲」可對應英文Sacrifice。Sacrifice來自拉丁文Sacrificare,原本指宰殺動物或人類奉獻給神靈的行為 [4] ,後來衍生出第二個意涵,指為了幫助他人損害自己的權利 [5]

英文的概念被引入中文後,中文的「犧牲」多出了動詞的用法,指殺生祭祀(也可稱為獻祭 [6] ),也可以引申成「為了達到目的而放棄某些重要的東西」 [7]

分類

動物祭

動物祭作為一種宗教儀式,是以完整、珍貴和美好的肉食來取悅神靈。有時被宰殺的牲畜祭過神靈以後,肉食也可以分給其他人共同享用。

人祭

16世紀曼多撒手抄本描繪的阿茲特克活人獻祭(收藏於牛津博德利圖書館)

人祭是用人作为祭品来祭祀神灵,人类史上许多原始文明均有发现用活人作祭品的记载。人祭的目的通常是:

  • 远古人类在建设神殿、桥梁等大型建筑工程的时候,用人祭来镇壓邪祟,祈祷諸事顺利;
  • 远古人类相信人死后会去到另一个世界,所以在君王、大祭司等领袖死去的时候,用人殉在另一个世界继续侍奉死者;
  • 远古人类相信火山爆发干旱地震等自然灾害是神灵有所不满,所以在发生大规模自然灾害的时候,用人祭来平息神灵的愤怒或不满。

宗教意義

宗教上的犧牲,指仪式中被宰殺獻神的動物或人類(也可被稱為献牲牲品祭品祭牲祭物血食等),或者殺生祭祀這個動作本身(也可以稱為獻祭)。人类的祭祀活动普遍需要犧牲,以和神靈溝通[8]。犧牲可以按照是否在儀式進行時宰殺祭品分为一般性祭品和生祭(活祭),也可按照祭品的種類分為動物祭跟人祭。如果信徒自願犧牲,可分為自殺祭(ritual suicide)或儀式性自殘

上古中国已经确证存在大量献祭活动,祭物种类极为广泛。《诗经》中对于献祭和祭品的记录已经详确细致,例如:《潜》是颂扬周室祭祀时用鲜美又品种多样的肥鱼供奉神灵和祖先的乐歌,它的赞美对象既包括大自然与其出产,也同时针对王室的虔诚献祭;《采蘋》描述少女献祭的场景。

古代美索不達米亞(今巴比伦)和環地中海地區(古希臘、古羅馬、腓尼基等) [9] 的献祭极为普遍,古巴比倫人會在殺死祭品後,觀察動物的內臟以預測吉凶,稱為"臟卜"。 [10] ;西亚《旧约圣经》中记录了人类第二代的献祭,亚当长子该隐以农产献祭,次子亚伯以羔羊献祭,神悦纳后者,因為亞伯獻上頭生的,該隱卻是獻上剩下的。 《出埃及记》中则更为详细地记录了古代希伯来人献祭的規則。

一些民族在過去的某些時代有人祭的习惯,例如亚述、玛雅、古印加文明,甚至也包涵古中国文明。

儒家

從周禮以來的祭祀規格由高而低分成太牢、少牢、特牲、特豕、特豚、魚、臘、豆等,使用的祭祀器皿有不同規定,也從飲食上來劃分君臣、諸侯、士庶的倫理秩序。天子諸侯的規格稱作「牢禮」,分為「太牢」(大牢)和「少牢」(小牢);「牢」是飼養牲畜的欄圈,牛牢大、羊牢小,以此來表示天子和諸侯飲食規格的區別。[11]

「太牢」(牲牛)以全牛為主祭,合全羊、全豬為三牲,最先是天子祭祀才能使用的牢禮,春秋時期的一些諸侯也越制而用之;「少牢」(牲羊)以全羊為主祭,合全豬為二牲,是大夫祭祀使用的牢禮;士用饋食(牲特豕)祭祀,以全豬為主祭;庶人則只能祭稷,禮不及三牲。[12][13][14][15]

清朝禮制將原先的兩種「牢禮」改為四種規格,由高而低是犢、特、太牢和少牢,原先的太牢改稱「犢」(牲牛)、少牢改稱「特」(牲羊);太牢連降兩級,並從原來的「牲牛」改成「牛羊豕」;少牢同樣連降兩級,並從原來的「牲羊」改成「羊豕」。[16]

「牲」必須是毛色整齊的一整隻牲畜,所以現在民間習俗所稱的三牲、五牲,與古禮中記載的三牲,並非相同(下述「民間信仰」);當今只有祭黃帝、祭孔等大典符合太牢之禮的規格,還有可能備齊全牛、全羊、全豬的三牲之禮。[17][18]


一般解釋是道教三清玉帝三官等高等神靈用鮮花、生果、齋菜祭拜就可,不用三牲;但辦事的神兵神將生前大多是凡夫俗子,喜歡葷菜,所以要用血食以表誠心。不過,素食者拜神也無須特地準備牲禮,只要真心誠意,神明依然會接受。[19][20][21]

基督教

《十字架的基督》()象徵耶穌基督的犧牲

基督教神學的觀點而言,眾人因有罪而與上帝疏遠,可是耶穌基督與上帝無間親密,與上帝原為一體。他將眾人的罪放在自己手上,然後被大祭司從城市趕到荒野之中,受難受死在十字架上面,成為眾人的代罪羔羊。上帝藉著耶穌基督的稱義,赦免眾人的罪,使眾人被救贖。

所以耶穌基督就是上帝所賜的無罪羔羊,眾人藉着基督的犧牲,奉行基督的教訓並願與主同行,就能如同耶穌基督般與主無間親密。這是源於《舊約聖經》的贖罪祭,古猶太人在贖罪日獻上羔羊來行贖罪禮,說:「承認以色列人諸般的罪孽、過犯,就是他們一切的罪愆。」

印度教

「」(IAST:)指的是犧牲、祭品、崇拜、供養等的意思,特別是用於將牛奶酥油穀物、凝乳、香料木材等投入聖火,持唸曼特羅的宗教儀式。[22] 古老的婆羅門教性力派,亦有宰杀血食、甚至將活人用做祭祀供品的儀式。

伊斯蘭教

天使指示易卜拉欣(亞伯拉罕)用羔羊代替易斯哈格(以撒)成為祭品

伊斯蘭教的穆斯林會在宰牲節屠宰綿羊、山羊、牛或駱駝,然後會將肉食留給家人,也會分送給窮人。這是為了紀念先知易卜拉欣(亞伯拉罕)服從真主的命令,將兒子獻為祭品,而後又用羔羊代替祭品的節日。

亞伯拉罕諸教都有相同的傳說,但對於先知易卜拉欣獻上的是長子易斯馬儀(以實瑪利)還是次子易斯哈格(以撒),出現不同的見解,易斯哈格(以撒)是犧牲者的說法後來成為主流。

猶太教

猶太教經典記載,先知亞伯拉罕獲得耶和華指示,要將兒子以撒作為祭品獻給上帝,但耶和華最後派出天使阻止亞伯拉罕,並稱是為了測試亞伯拉罕的忠誠心,於是亞伯拉罕改為宰殺一隻羔羊作為祭品。

猶太教的五祭是根據《旧约圣经》中規定的五种基本祭:[23]

  • 燔祭是指焚烧的祭,祭牲包含公牛、公羊、斑鳩或雛鴿,将祭牲宰杀切块,洗净后焚烧成灰,并且祭坛的火永不熄灭。
  • 素祭由细面、油、乳香和盐构成,细面与油调和,产生面团;面团拿到炉子里烤,就成了饼;这种经过烘烤的饼成为香气满足神,也成为食物满足人。
  • 平安祭是人可以享用的祭物,祭司和献祭者可以享用此祭。平安祭可以使用任何祭牲,也可以用无酵饼或有酵饼。
  • 赎罪祭的祭牲取决于献祭者:大祭司或以色列全会众献祭,必须要献上公牛;国王或王子献祭,必须要献上公山羊;平民献祭,必须要献上母山羊或绵羊羔;对于无力承受的穷人,可以献上两只斑鸠或雏鸽。将祭牲宰杀后按手与之联合,使祭牲代替人承担人的罪性的后果。
  • 赎愆祭为的是可以补偿的过失。祭牲通常是母羊、羊羔或山羊,若力量不够,可用斑鸠或雏鸽等。

政治意义

“牺牲”在近现代才引申作“为了达到某种目的,付出自己的利益或性命”,[24][25] 例如:士兵在戰爭中為國家作戰而付出生命,古謂「成仁」、「取義」。

文革牺牲

“牺牲”一词在中国文化大革命中被赋予特殊含义,1950-80年代被集中用于赞誉为整体的历史、社会、阶级、革命事业利益捐弃生命的道德评价,所以总是与“烈士”、“英雄”的称号相互联系。而后通过新闻报道、文艺创作、演出播映进行崇高赞誉的反复宣传,让“牺牲”改变成为一种新的价值标准和人生理想。[26][27][28]

1990年代以后的后文革时期,随着市场经济观念的冲击,使得社会整体目标和理想变形,个人利益的权重加大,“牺牲”渐变得世俗化,个体的休息时间、家庭、健康、幸福、局部利益、形象、机遇等,在革命时代被视为是微末的事物,也可以与牺牲联系起来。

另一些程度上来说,“牺牲”仅成为“死亡”的委婉语。

参考文献

  1. . www.zdic.net. [2017-10-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4-26).
  2. . www.zdic.net. [2017-10-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4-12).
  3. . www.zdic.net. [2017-10-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3-29).
  4. 王儷靜. . 國家教育研究院. 2000-12 [2021-07-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24) (中文). 犧牲或祭獻一詞源自拉丁文sacrificium(名詞)和sacrificare(動詞),都指向神靈奉獻祭品的宗教活動。
  5. . 牛津大學出版社. [2021-07-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4-02) (中文及英文). the act of giving up something that is valuable to you in order to help someone else
  6. 王儷靜. . 國家教育研究院. 2000-12 [2021-07-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24) (中文). 犧牲的第一個涵義和宗教有關,中文多用祭獻
  7. 王儷靜. . 國家教育研究院. 2000-12 [2021-07-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24) (中文). 第二個涵義和宗教無關,而是指人類某些「放棄」所有或應有的行為,謂之犧牲
  8. 尼爾.麥葛瑞格(Neil MacGregor). . 出版地: 聯經出版. 2020-08-05 [2021-07-19]. ISBN 9789570855456 (中文譯本). ...艾絲特.埃迪諾(Esther Eidinow)是布里斯托大學(Bristol University)的古代史教授,根據她的解釋:"動物祭祀是個重要的儀式,透過這個儀式,你可以跟你看不見的諸神溝通:你透過動物獻祭來敬拜諸神,感謝諸神。透過觀察動物的內臟,你可以得知諸神是否站在你這一邊。你向諸神請求的事物,也是透過觀察動物內臟顯示諸神是否應許。"
  9. 尼爾.麥葛瑞格(Neil MacGregor). . 出版地: 聯經出版. 2020-08-05 [2021-07-19]. ISBN 9789570855456 (中文譯本). ...在古代地中海地區,像這種定期殺死家畜的祭祀儀式相當常見——除了希臘人,羅馬人、腓尼基人,在耶路撒冷神殿的猶太人也會舉行這樣的獻祭儀式。
  10. 劉健. . 《世界历史》. 1999., (02期): 63~69頁 [2021-07-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24).
  11. 明·李時珍本草綱目·獸一·牛》:「牛,《周禮》謂之大牢。牢乃豢畜之室,牛牢大,羊牢小,故皆得牢名。」
  12. 禮記·王制·第五》:「天子社稷皆大牢,諸侯社稷皆少牢。大夫士宗廟之祭,有田則祭,無田則薦。庶人春薦韭,夏薦麥,秋薦黍,冬薦稻。韭以卵,麥以魚,黍以豚,稻以雁。」
  13. 通典·禮典·第八十五》:「諸侯少牢,上大夫特牲,下大夫 、士特豚,皆有脯醢醴酒。」
  14. 國語·楚語下》:「天子舉以大牢,祀以會;諸侯舉以特牛,祀以太牢;卿舉以少牢,祀以特牛;大夫舉以特牲,祀以少牢;士食魚炙,祀以特牲;庶人食菜,祀以魚。上下有序則民不慢。」
  15. 大戴禮記·第五十八·曾子天圓》:「諸侯之祭,牲牛,曰太牢;大夫之祭,牲羊,曰少牢;士之祭,牲特豕,曰饋食;無祿者,稷饋。」
  16. 清史稿·志五十七·禮一》:「牲牢四等:曰犢,曰特,曰太牢,曰少牢。」
  17. . 公祭轩辕黄帝网(陕西省公祭黄帝陵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2017-10-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7-03). 中部县要在重阳节前三个月派人到县属各乡、镇挑选“太牢”,黄陵有这样的风俗,比较重要的祭典,畜牲在祭祀前要用牢圈畜养一段时间(一般的畜牲是牧养的),经过牢养的牛羊豕又称“牢”。“大牢”通常指牛牲,“小牢”通常指羊牲。由于用大牢一定兼用小牢,用小牢则未必兼用大牢,所以“太牢”一般指牛羊豕三牲,“少牢”指羊豕二牲。
  18. . 搜狐文化. [2017-10-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16). 汉高祖刘邦过鲁,以“太牢”祭祀孔子,开历代帝王祭孔之先河。
  19. 闵丽、陈建明. . 四川大学出版社. 2015年. ISBN 7561466609. 唐宋而下,斋固然禁止血食,醮也不用牺牲。唐代《 洞玄灵宝道学科仪》卷下列举九品醮——五帝醮、七星醮、六甲醮、三师醮、五岳醮、三皇醮、三一醮、河图醮、居宅醮、三五醮,“尤须洁净,果具并令丰新,不得市诸火熟”,即规定不得以肉食奉神,用肉食则是求生而杀死,与道教教义相悖。杜光庭说:“牲牷血食谓之祭,蔬果精珍谓之醮。”宋代以下三大醮——罗天大醮、周天大醮、普天大醮,皆不血祭。
  20. 志賀市子. . 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2013年: 第234頁. ISBN 9629965038.
  21. 王品豐. . 春光出版. 2010年: 第164頁. ISBN 9866572714.
  22. "Yajna, act of worship or devotion, offering, oblation, sacrifice (the former meanings prevailing in Veda, the latter in post-Vedic literature", Monier-Williams.
  23. 利未記第1-7章
  24. 清·林覺民與妻訣別書》:「汝體吾此心,於啼泣之餘,亦以天下人為念,當亦樂犧牲吾身與汝身之福利,為天下人謀永福也。」
  25. 民國·孫文黃花崗烈士事略序》:「余三十年前所主唱之三民主義,五權憲法,為諸先烈所不惜犧牲生命以爭者,其不獲實行也如故。……倘國人皆以諸先烈之犧牲精神為國奮鬥,助余完成此重大之責任,實現吾人理想之真正中華民國,則此一部開國血史,可傳世而不朽……」
  26. 人民日报‘49—97 存檔,存档日期2005-03-09.
  27. 蜀萍:《以按劳分配为主体 走共同富裕道路——七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人民日报》1991年12月16日
  28. 星星:《拷问牺牲》,《随笔》2005年第1期

另見

外部連結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