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子
精蟲[1]或精子(英語:、spermatozoön、複數 spermatozoa)俗稱「蝌蚪」,是男性或其他雄性生物的生殖细胞。精子与卵子结合从而形成受精卵,进而发育为胚胎。精子最初由雷文霍克于1677年观察到。
精蟲 | |
---|---|
人類精子解析圖 | |
标识字符 | |
拉丁文 | spermatozoon |
MeSH | D013094 |
格雷氏 | p.1243 |
《解剖學術語》 |
对后代(二倍体)而言,精子细胞提供大约一半的遗传物质。在哺乳动物中,后代的性别由精子决定:含有Y染色体的精子受精后发育为男性/雄性后代(XY型),含有X染色体的精子受精后发育为女性/雌性后代(XX型),卵子只提供X染色体。
产生
精子发生(spermatogenesis)是有性生殖的雄性動物的睪丸中,生殖细胞从精原细胞一直发育到成熟的精子的过程。
原始生殖细胞經有丝分裂,分裂为大量精原细胞。精原细胞生长(细胞器增大且DNA的量變兩倍)(二倍体)變成初级精母细胞(双倍体)。一個初级精母细胞经减数分裂1變成两个次级精母细胞(单倍体)。兩個次級精母细胞經减數分裂2變为四个精细胞。精细胞经过分化/精子形成为单倍体的精子。
物种
植物
在藻菌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以及裸子植物中的苏铁目和银杏目,都具有鞭毛而能游动的精子;但裸子植物中的松杉目和买麻藤目以及全部被子植物,精子都不具鞭毛。[2]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