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唇鼻音

雙唇鼻音輔音的一種,在國際音標的符號是mX-SAMPA音標的符號則是 m。世界上大部分語言均有使用雙唇鼻音。漢語中“摸”、“麼”等字均是以雙唇鼻音開首,漢語拼音中以m表示。

雙唇鼻音
m
IPA編號114
編碼
HTML碼(十進制)m
Unicode碼(十六進制)U+006D
X-SAMPA音標m
ASCII音標m
IPA盲文⠍ (braille pattern dots-134)
音頻範例
來源 · 幫助

特徵

雙唇鼻音特點:

  • 本輔音是鼻音,調音時空氣會從鼻逸出。
  • 本輔音為中央輔音,調音時氣流在口腔的中央流過舌面,而不從兩側流過。
  • 氣流機制是肺部氣流,即由橫膈膜驱动空气。

該音見於漢語中

  • 現代標準漢語裡,雙唇鼻音見於 ()、 ()、 ()的音首。雙唇鼻音韻尾皆化為n。極少數情況下,亦可單獨出現,如(ḿ/ㄇˊ)
  • 粵語廣州話,此音可以在音首和音末中出現,如 (mou4)、 (gam1);亦可單獨出現,如 (m4)。
  • 闽南语裡,此音可在音首和音末出現,如 (mī)、 (kam);亦可單獨出現,如 (ḿ)。

該音見於英語中

英語中雙唇鼻音以字母m表示。包括美式英語在內的某些英語口音,雙唇鼻音可以單獨成一音節,如bottom。 在英語中唇齒鼻音是雙唇鼻音的同位異音。見條目唇齒鼻音。

该音出现语言及单词

语言名例词IPA意义备注
阿迪格语/maːʒa/梳子
阿拉伯语现代标准[1]/mɑˈtˤɑːbiχ/厨房阿拉伯语音系
亚美尼亚语东部[2]/mɑjɾ/ 母亲
巴斯克语/majt̪at̪u/去爱
保加利亚语/mɐɡla/
加泰罗尼亚语[3]/ˈmaɾə/母亲加泰罗尼亚语音系
切罗基语/ama˦/
汉语粵語广州话 /maːn˩˧/粤语音系
現代標準漢語 /ma˥/见現代標準漢語音系
泰语 /ma1/ 见泰语音系
壮语 maz /ma2/ 来、到 见壮语音系
捷克语/mʊʃ/男人捷克语音系
荷兰语[4]/mɔnt/嘴巴荷兰语音系
英语/hɪm/他(宾格)英语音系
菲律宾语/ma'nok/公鸡菲律宾音系
芬兰语/ˈminæ/芬兰语音系
法语[5]/mɑ̃'ʒe/见法语音系
格鲁吉亚语[6]/ˈsɑmi/
德语/maʊs/老鼠德语音系
希腊语[7]/'maza/土块现代希腊语音系
古吉拉特语雄孔雀古吉拉特语音系
夏威夷语[8]/maka/眼睛夏威夷语音系
印地语/məkaːn/房子印地语-乌尔都语音系
希伯来语/ˈʔimä/母亲现代希伯来语音系
匈牙利语/mɒ/今天匈牙利语音系
印度尼西亚语[9]/ˈmäsʊʔ/进入
意大利语[10]/'mamma/妈妈意大利语音系
日语[11]乾杯 /kʰämpäi/干杯见日語音韻學
巴拉望语[12]/manaŋ/姐姐
韩语 /ʌmma/妈妈韩语音系
马其顿语/ˈmajka/母亲马其顿语音系
马来语/mäläm/晚上
马拉雅拉姆语[13]/kəmmi/缺少
马耳他语/ilma/
马拉地语/mən/意识马拉地语音系
挪威语/ˈmɑmmɑ/妈妈挪威语语音音系
波斯语/mɒdær/母亲波斯语音系
皮拉罕语/ˈmàí̯ʔì/父母同字异音/b/
波兰语[14]/ˈmäsä/ 质量波兰音系
葡萄牙语[15]/'matu/灌木葡萄牙语音系
旁遮普语ਮੈਂ/mɛ̃ː/
俄罗斯语[16]/muʂ/ 丈夫palatalized音形成对比。见俄罗斯语音系
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 / /milina/享受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音系
斯洛伐克语/mʊʃ/男人
西班牙语[17]/ɡɾuˈme̞te̞/客舱服务员西班牙语音系
斯瓦西里语/'miti/
瑞典语/mask/蛆虫瑞典语音系
切兹语/mɛ̝t͡s/语言;舌头
土耳其语/be̞nim/我的土耳其语音系
乌克兰语/mo.ɫo.ˈkɔ/牛奶乌克兰语音系
乌尔都语/məkaːn/房子印地语-乌尔都语音系
维吾尔语/mæn/
越南语[18]/mwoj˧ˀ˥/见越南语音系
威尔士语/mam/母亲威尔士语音系
西弗里斯语/mar/
彝语北部方言 /ma˧/竹子
萨波特克语提尔魁亚潘萨波特克语[19]man/maŋ/动物

参考资料

  1. Thelwall (1990:37頁)
  2. Dum-Tragut (2009:19頁)
  3. Carbonell & Llisterri (1992:53頁)
  4. Gussenhoven (1992:45頁)
  5. Fougeron & Smith (1993:73頁)
  6. Shosted & Chikovani (2006:255頁)
  7. Newton (1972:10頁)
  8. Ladefoged (2005:139頁)
  9. Soderberg & Olson (2008:210頁)
  10. Rogers & d'Arcangeli (2004:117頁)
  11. Okada (1991:94頁)
  12. Olson et al. (2010:206–207頁)
  13. Ladefoged (2005:165頁)
  14. Jassem (2003:103頁)
  15. Cruz-Ferreira (1995:91頁)
  16. Padgett (2003:42頁)
  17. Martínez-Celdrán, Fernández-Planas & Carrera-Sabaté (2003:255頁)
  18. Thompson (1959:458–461頁)
  19. Merrill (2008:108頁)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