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世
轉世、轉生或投胎(英語:Reincarnation),是一種哲學或宗教概念,即生命存有的非物質本質在生物性死亡後,以不同的物理形式或身體開始新的生命[1][2] 。復活是一些宗教假設的類似過程,其中靈魂在同一個身體中復活。在大多數涉及輪迴的信仰中,靈魂被視為不朽的,唯一容易消亡的就是身體;人死後,靈魂會轉入新生的嬰兒(或動物)以再度開始生命。
轉世(梵語:पुनर्जन्मन्,羅馬化:Punarjanman)是許多印度宗教的中心信條,如佛教(參見佛教輪迴)、大多數印度教流派、耆那教、錫克教等(參見業),儘管有許多宗教流派不相信輪迴,而是相信來世[2][3][4][5]。他以各種形式出現在許多不同方面的猶太教流派、美洲原住民的一些信仰[6],還有一些澳洲原住民的信仰中(儘管許多人相信來世或靈界)。
信仰的起源
這種信仰早於原始文化中出現。一些無神論的學者認為,這種信仰源於四個普遍的信念:
- 人類是有靈魂的,而靈魂與呼吸之間有一種不明確的關係,可與肉體分離。在睡眠時,分離是短暫的;在死亡後,靈魂則與肉體永遠分開。
- 一切動植物皆有靈魂,而且強大地影響人類的力量與情緒(即泛靈論)。
- 靈魂可從一個有機體轉移到另一個有機體上。
- 只要死亡即可重生
在很多印度教(尚存的最古老宗教)學派中,仍有人擁護這個信念。
東方宗教與傳統
佛教
佛法認為,轉世根本原因是因為求生欲,這種求生欲在佛法也稱為「求身欲」,亦即我們的天性會想要保護好現有的這個身體,這就是讓我們轉世的動力。在死亡的當下,肉體會感受到強烈的剝離之苦,觸發這先天性的「本能」想要保護好這個身體,這樣的求生欲會讓我們在生命終結後,因為這股「欲」或者說「愛」的力量而轉世。
「愛」促成了轉世,而愛的背後力量是什麼?為什麼我們會下意識地「愛」呢?雖然此處說它是本能,但佛法更深入的主張,這種「本能」是建立在一種習慣、一種氛圍,就是認為有一個獨立、自主、完整的「我」要保護,而這樣的習慣與認知,叫做「無明」。因此,雖然直接驅使我們轉世的是「愛」,但其根本的源頭則是無明;表面上,無明看似無形、無力,但它正是愛的根本誘因。
在無明、愛之後,第三者是業力:只要我們有本能的求生欲、有「愛」,就必然會轉世,而轉世之後會過得如何呢?這就是「業力」產生作用的所在。無明、愛、業力三股力量,是促使我們轉世的三個主角:前者是「愛」的基礎,它雖微弱、但是是根本。「愛」是轉世的動力本身,而「業力」則是決定我們轉世後去處的條件[7]。
除了已經修證正等正覺的佛陀和聲聞第四果阿羅漢的佛弟子於當生捨報後入無餘涅槃,不再轉世之外,所有有情眾生死後一定會轉世出生。佛教部派對於轉世過程有不同說法:唯識宗主張第八識離開身體後,經過中陰身階段,以後出生為新生命。說一切有部不主張第八識,但認為有中陰身階段。上座部佛教不主張中陰身,主張有分心貫穿前後生。出生的新生命體可以是人類,也可以是飛禽走獸、昆蟲、鬼、神,等等。具有宿命通的修行者可以藉由禪定获得過去多世的记忆。具有天眼通的修行者可以看到其他有情轉世到哪裡。
堅持所有有情都沒有來世的異教徒被稱為斷見論者,同時也是無因論者,也是佛教以外的九十六種外道見的最嚴重無明者。其本質是根源於常見論,同樣屬於不如理的虛妄想像而生的教派。
道教
古中国深信人可以透過修煉而長壽,如司马迁《史记》记载老子“百有六十馀岁,或言二百馀岁”。甚至长生不死,如道教就有所谓的炼丹,从古代帝王陵墓到民间厚葬的“死后享乐”可以看得出来,轉世概念不是傳統道教的一部分,但受佛教影響,現在幾乎所有道教宗派如全真派或正一派等,都認同輪迴轉世,并有判斷亡人落於哪一輪迴道的亡人落道之術。
以下为老子轉世的假设:
民間信仰
- 下凡
西方宗教與傳統
西方宗教與傳統中的轉世概念在古希臘就有輪迴(Metempsychosis,古希臘語:)的宗教觀,於英文之文獻裡Metempsychosis是源自希臘語中論及的靈魂轉生的俄耳甫斯教、畢達哥拉斯主義與古希臘哲學之詞彙,尤其是在表達有關人死後的輪迴轉世。
參考資料
- McClelland 2010,第24–29, 171頁.
- Mark Juergensmeyer & Wade Clark Roof 2011,第271–272頁.
- Stephen J. Laumakis 2008,第90–99頁.
- Rita M. Gross. .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1993: 148. ISBN 978-1-4384-0513-1.
- Flood, Gavin D. (1996), An Introduction to Hinduis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Gananath Obeyesekere, Imagining Karma: Ethical Transformation in Amerindian, Buddhist, and Greek Rebirth.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2, p. 15.
- 羅卓仁謙. . 羅卓仁謙. 2019-06-09 [2019-06-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02) (中文(臺灣)).
- (PDF). 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 [2020-06-18].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21-03-07).
- . [2018-09-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