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国清

韋國清(1913年9月2日—1989年6月14日),原名韦邦宽,男,壯族广西东兰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國上將。韦国清参加百色起义,历任红七军连长,瑞金工农红军学校军事教员,中共红军大学总支书记,干部团特科营营长,教导师特科团团长,参加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总部随营学校校长,抗大第一分校训练部部长、副校长兼教育长,八路军山东纵队陇海南进支队政治委员、八路军第5纵队第3支队政治委员,新四军第三师第九旅政治委员,旅长,新四军第四师副师长。第二次國共內戰时期,任山东野战军第二纵队司令员,华东野战军第二纵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苏北兵团司令员第三野战军第十兵团政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驻越南民主共和国军事顾问团团长,公安军副司令员,广西省省长、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主席、中共广西区委第一书记,中共中央中南局第二书记,广西壮族自治区革命委员会主任,广州军区第一政治委员,中共广东省委第一书记、广东省革命委员会主任,总政治部主任、中共中央军委副秘书长等职。

韦国清
韦邦宽
韦国清像
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委员
任期
中国共产党第十届中央政治局
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政治局
中国共产党第十二届中央政治局
任期
1973年8月—1985年9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
任期
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任期
1975年1月—1989年6月
委员长朱德 宋庆龄 叶剑英 彭真 万里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副主席
任期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四届全国委员会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
任期
1965年1月—1983年6月
主席周恩来 邓小平
中华人民共和国 第1任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
任期
1958年3月—1975年10月(1968年2月起称革委会主任)
前任自己(广西省人民政府主席)
继任安平生(革委会主任)
第7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
任期
1977年8月—1982年9月
前任张春桥
继任余秋里
个人资料
出生(1913-09-02)1913年9月2日
 中華民國广西省东兰县
逝世1989年6月14日(1989歲—06—14)(75歲)
 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市
政党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
配偶梁政相
许其倩
母校工农红军学校
红军大学
职业政治家、军人
获奖中华人民共和国二级八一勋章(1955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一级独立自由勋章(1955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一级解放勋章(1955年)
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88年)
军事背景
效忠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
服役中国工农红军
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
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
中国人民解放军
服役时间1929 - 1982
军衔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1955年)
参战第一次国共内战
抗日战争
第二次国共内战
法越战争

生平

第一次国共内战时期

生于广西东兰县太平乡弄英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28年夏参加韦拔群领导下的农民自卫军,曾参加攻打东兰县城。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2月参加百色起义,被编入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1]。1930年在红七军第十九师五十六团(后在五十五团)任排长。1930年11月起,随部队转战于桂黔湘赣边界地区。1931年2月转入中国共产党。7月随部队进入中央苏区,任连长。1932年在瑞金工农红军学校学习工兵专业,后任连长、军事教员。1934年初,进入红军大学上级指挥科学习,毕业后,任中共红军大学总支书记[2]

1934年10月参加长征,任中央红军干部团第四营(特科,有炮兵、工兵、重机枪、迫击炮)营长,政委黄金山。1935年率部参加架设乌江浮桥、抢占金沙江皎平渡口、奔袭通安州等战斗[3]。1935年6月,红一、四方面军在四川懋功会合后,任红军大学特科团代理团长,宋任穷任政委。9月12日在迭部县中央红军改编为陕甘支队,特科团和红一军团教导营合编为军委随营学校,韦国清任该校特科营营长,辖机枪连、工兵连。1935年11月参加直罗镇战役。1936年任教导师特科团团长。1937年1月任红军教导师特科团团长。

1940年8月25日,八路军第五纵队部分将领于皖东北合影。图从左依次为韩振纪、刘瑞龙、田守尧、张爱萍、韦国清

抗日战争时期

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八路军总部随营学校校长。1938年5月任抗日军政大学第6大队大队长。12月与何长工、周纯全等率抗大师生一部东渡黄河,前往晋东南太行山区,参加组建抗大第一分校,先后任训练部部长、副校长兼教育长。1940年,韦国清担任八路军山东纵队陇海南进支队政治委员、八路军第5纵队第3支队政治委员[4],进入苏北开辟根据地[5][6]

皖南事变后,韦国清任新四军第三师第九旅政治委员[7]。1941年11月,九旅归第四师建制,韦国清任旅长,率部由淮海区西返皖东北地区[8]。1942年,韦国清兼淮北军区第一军分区司令员和中共淮北一地委书记、军区参谋长[9]。1943年3月,在山子头战役中,率第9旅担负主攻任务[10]。1944年9月,任新四军第四师副师长,参与指挥西进战役,恢复豫皖苏抗日根据地[3]。1945年,韦国清协助师长张爱萍指挥部队攻克泗阳、睢宁、泗县、五河、永城灵壁萧县等县城[6]

第二次国共内战时期

國共內戰时期,先后任新四军第二纵队副司令员,山东野战军第二纵队副司令员。1946年在军事调处执行部徐州执行小组任中共方面代表,山东野战军第二纵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率部参加朝阳集战役,指挥部队担任主攻,全歼国军92旅[3]。此后又参加泗县、宿北、鲁南等战役,尔后转入山东作战。

1947年1月,山东野战军二纵与华中野战军九纵合编为华东野战军第二纵队,韦国清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张震任副司令员。随后,参加白塔埠战役,围歼背叛中共的郝鹏举部。2月中旬,在临沂附近阻击北上国军,尔后又在泰蒙战役中阻援。5月,韦国清参加孟良崮战役,在沂水西南阻击国军第7军及整编83师[11]。7月,参加南麻战役、临朐战役。8月后,转战胶东半岛[3]

1948年2月,韦国清率2纵南下,任苏北兵团司令员[12]。3月,率部进攻益林,歼灭国军113旅;6月,为策应豫东战役,发动陇海路东段攻势[3]。11月,参加淮海战役,任苏北兵团司令员,指挥二纵、十二纵队、中野十一纵队,从南路迂回超越黄百韬兵团,并指挥配属的第三纵队、鲁中南纵队阻击徐东兵团。1949年,韦国清任第三野战军第十兵团政委[13]。参加渡江战役、上海战役,与叶飞率部进军福建,任福州市军管会主任,中共福州市委书记,福州市市长,中共福建省委组织部部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1958年1月22日,毛泽东在韦国清陪同下在南宁人民公园接见广西各族群众代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第一次印度支那战争期间,1950年任驻越南民主共和国军事顾问团团长、党委书记[14][15],参加指挥边境作战、奠边府战役[16][3]。1954年,他当选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9月,他出席第一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讨论宪法草案[17],10月至1957年4月任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副主任。1955年2月当选广西省省长,7月任公安军第二副司令员,8月任中共广西省委第一副书记[6]。9月被授予上将军衔,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56年3月从越南回国,5月赴广西上任。

1958年3月,韦国清任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主席,1958年重建广西大学,兼任首任校长。1959年10月任广西区党委第二书记,1961年7月任广西区党委第一书记[18],12月兼任广西军区第一政委。1962年12月被选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协主席。1965年1月当选全国政协副主席。1966年8月任中共中央中南局第二书记。韦国清在主政广西的20年中,根据中共中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深入调查研究,结合广西的实际情况,加速广西的各项建设,使广西的工农业生产、水利建设和国防、文化教育等事业有了很大发展[6]。1964年7月从经济发展与美国开始越南战争轰炸北越的军事斗争形势,建议中央把北部湾钦廉地区划给广西,1965年6月国务院批准这一区划调整。1968年3月22日中央批准建设防城港。

文化大革命时期

文革期间,尤其是初期,广西存在滥杀问题[19]。1968年,造反派组织“广西四·二二革命行动指挥部”反对韦国清的领导,而“无产阶级革命派联合指挥部”支持他。韦国清向“四二二”发起攻击,由此产生大规模流血冲突[20]。1968年7月,针对广西地区的攻击铁路、军队的情况,中共中央公布《七三布告》。广西反利用《七三布告》继续滥杀。参与处理广西文革遗留问题的晏乐斌回忆,韦国清与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何兰阶[21]私下谈话时,说广西“文革”中死了15万人。至1980年代,广西地区除两个凡是外,多一个凡是,即“凡是韦国清同志批示的、指示的都要坚决照办”[19]

1966年11月任广州军区第一政治委员。1968年8月任广西自治区革命委员会主任。1969年4月任中共中央军委委员。1973年8月当选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1975年1月当选全国人大副委员长,10月广东省委第一书记、省革委会主任。

改革开放时期

1977年8月任中央军委常委、总政治部主任。1979年2月任中央军委副秘书长。[22][6]他在军内先后发起了“兴无灭资”运动[23]、批判《苦恋》的风波[24],但都被当时以邓小平胡耀邦为首的改革人士化解。[25]

韦国清也是中共八届候补中央委员、中央委员(1966年递补),九至十二届中央委员、十至十二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四至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四、五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一至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26]。1988年7月被授予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89年6月14日病逝于北京[6]

家庭

韦国清第一任夫人梁政相,广西人,1937年在抗大四期四大队当学员时结婚,时韦国清任抗大六大队大队长。1946年9月离婚。二人有一子一女。

韦国清第二任夫人许其倩苏州人,1930年生 。苏州女子师范学生,中共地下党员。时韦国清任苏州市军管会主任,1950年春节在福州结婚。二人有二子一女[27]

参见

  • 广西文革屠杀

参考文献

  1. 广西军区政治部. . 广西人民出版社. 1989: 3. ISBN 7219013973 (中文(简体)).
  2. 广西新四军历史研究会. . 广西人民出版社. 1998: 70. ISBN 7219038348 (中文(简体)).
  3. 欧阳青. . 北京: 长城出版社. 2011: 378–380. ISBN 9787548300588 (中文(简体)).
  4. Whitson, William and Huang Chen-hsia, The Chinese High Command: A History of Chinese Military Politics, 1927-71 (Praeger Publishers: New York, 1973), p. 219.
  5.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史》编写组. . 军事科学出版社. 2010: 178. ISBN 978-7-80237-381-5 (中文(简体)).
  6. .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2015-06-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5-14) (中文(简体)).
  7. 郑云华;舒健. .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7: 398. ISBN 978-7-01-005094-2 (中文(简体)).
  8. 张胜. 修订版. 北京: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3: 101. ISBN 978-7-108-04695-6 (中文(简体)).
  9. 张明金、刘立勤. . 北京: 解放军文艺出版社. 2010: 166. ISBN 978-7-5033-2252-5 (中文(简体)).
  10. 刘小清. .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2010-01-26 [2015-02-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19).
  11. 张明金、赵功德. . 解放军文艺出版社. 2006: 262. ISBN 978-7-5033-1940-2 (中文(简体)).
  12.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史》编写组. . 军事科学出版社. 2010: 229. ISBN 978-7-80237-381-5 (中文(简体)).
  13. 南京军区《第三野战军战史》编辑室. . 北京: 解放军出版社. 1999: 319. ISBN 978-7-5065-5397-1 (中文(简体)).
  14. Li Xiaobing, A history of the modern Chinese Army (University Press of Kentucky, 2007), ISBN 978-0-8131-2438-4, ISBN 978-0-8131-2438-4 p. 208
  15. . 凤凰网. 2015-06-04 [2015-06-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07) (中文(简体)).
  16. 蓝啓渲,黎国璞. . 香港天马出版有限公司. 2004. ISBN 9624504296 (中文(简体)).
  17. 张希坡著. . 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 2009.08: 657. ISBN 978-7-5098-0341-7.
  18. 何绍榜. . 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0: 43. ISBN 7-5073-0728-X (中文(简体)).
  19. 晏乐斌. . 2012年第11期 炎黄春秋杂志. [2017-07-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7-12) (简体中文).
  20. MacFarquhar, Roderick and Schoenhals, Michael, Mao's last revolution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6), ISBN 978-0-674-02332-1, ISBN 978-0-674-02332-1, p. 244.
  21. 原文作“何兰楷”,当是何兰阶笔误。
  22.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史》编写组. . 军事科学出版社. 2011: 297. ISBN 978-7-80237-427-0.
  23. . [2021-07-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24).
  24. . [2021-07-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27).
  25. . [2021-07-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23).
  26. 星火燎原编辑部. 第一卷. 北京: 解放军出版社. 2007: 53. ISBN 7-5065-5031-8 (中文(简体)).
  27. 蒲德生. . 北京: 中华网. 2010-03-24 [2015-06-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2-22).
中国共产党党徽 中国共产党职务
前任:
赵紫阳
中国共产党广东省委员会第一书记
1975年10月-1978年11月
繼任:
习仲勋
前任:
乔晓光
中国共产党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第一书记
1967年1月-1975年10月
1961年7月-1970年4月
繼任:
安平生
前任:
刘建勋
繼任:
乔晓光
前任:
张云逸
中国共产党广西省委员会第一书记
1955年8月-1956年6月
繼任:
陈漫远
新頭銜 中国共产党福州市委员会书记
1949年9月-1950年1月
繼任:
许家屯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职务
前任:
赵紫阳
广东省革命委员会主任
1975年10月 - 1979年1月
繼任:
习仲勋
广东省人民政府省长
前任:
韦国清
广西僮族自治区人民委员会主席
广西壮族自治区革命委员会主任
1968年8月-1975年10月
繼任:
安平生
前任:
韦国清
广西省人民委员会省长
广西僮族自治区人民委员会主席
1958年3月-1968年8月
繼任:
韦国清
广西壮族自治区革命委员会主任
前任:
张云逸
广西省人民政府主席
广西省人民委员会省长
1954年8月-1956年1月
繼任:
韦国清
广西僮族自治区人民委员会主席
新頭銜 福州市人民政府市长
1949年8月-1950年1月
繼任:
许亚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会徽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地方委员会
前任:
刘建勋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主席
1962年12月-1977年12月
繼任:
覃应机
中国人民解放军职务
前任:
張春橋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
1977年8月-1982年9月
繼任:
余秋里
前任:
陶铸
中国人民解放军广州军区第一政治委员
1966年11月-1977年8月
繼任:
向仲华
教育職務
前任:
杨东莼
广西大学校长
1958年-1968年
繼任:
黎炎怀
广西大学工人毛泽东思想宣传队队长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