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丙二醇

1,2-丙二醇,也称作丙二醇,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其化學式為C3H8O2。丙二醇通常是略有甜味、无臭、无色透明的稠状液体。化學上,丙二醇屬於二元醇的一種,可與丙酮氯仿等多種溶劑混溶。

1,2-丙二醇[1]
球棍模型
空间填充模型
IUPAC名
propane-1,2-diol
别名 丙二醇
识别
CAS号 57-55-6  checkY
PubChem 1030
ChemSpider 13835224
SMILES
 
  • CC(O)CO
ChEBI 16997
RTECS TY6300000
性质
化学式 C3H8O2
76.09 g·mol¹
密度 1.036 g/cm3
熔点 -59 °C
沸点 188.2 °C
溶解性 混溶
溶解性乙醇乙醚丙酮氯仿 混溶
危险性
安全术语 S:S24, S25
MSDS External MSDS
NFPA 704
1
0
0
 
相关物质
相关二醇 乙二醇
若非注明,所有数据均出自标准状态(25 ℃,100 kPa)下。

丙二醇可通过环氧丙烷的水合作用製造,主要用來生成聚合物,但也被用作食品添加劑,其E編碼為E1520。

丙二醇的同分異構物为一個稳定1,3-丙二醇和一个不稳定的偕二醇2,2-丙二醇

應用

45%的丙二醇被用來作為生成不飽和聚酯樹脂的化學原料。丙二醇會和不飽和的順丁烯二酸酐及間苯二甲酸反應生成共聚物,再進一步交聯形成熱固性塑膠。另外,丙二醇亦能與環氧丙烷反應生成用來製造聚氨酯的低聚物及聚合物[2]

丙二醇亦被用作食品及煙草製品中的保濕劑(E1520)、溶劑與防腐劑,亦與植物甘油同為電子煙內「電子液體」(e-liquid)的主要成份之一。用來傳遞藥物或個人護理產品的蒸發器中,所蒸發的成份通常會包含丙二醇[2]。丙二醇亦被作為多藥物的溶劑,包括口服、注射及外用等用途,如不溶於水的地西泮蘿拉西泮[3]

乙二醇一樣,丙二醇能降低水的冰點,所以被用作飛機的除冰劑[2][4]。水和丙二醇的混合物會被染成粉紅色,以表示其相對無毒,並以露營車或海洋防凍劑的名稱銷售。丙二醇經常用作乙二醇的替代品,作為低毒性、對環境友善的汽車防凍劑。丙二醇亦被用於作為空屋中管道系統冬天防凍的工具[5]。水和丙二醇的比例為40:60時的共晶溫度為-60°C[6][7],但一般防凍劑的水會比較多,為60:40,其共晶溫度為-45°C[8]。丙二醇是化油劑Corexit(曾被用於清理2010年墨西哥灣漏油事故中的漏油)中的少量成份[9][10]

丙二醇被用作治療反芻動物高血酮症的口服動物用藥。非反芻動物的高血酮症通常會使用葡萄糖來治療,但因為葡萄糖會被反芻動物瘤胃中的微生物所吸收,所以不是很有效。丙二醇會在瘤胃中被部分代謝丙酸鹽,作為能量來源。其餘則被吸收至血液中,在肝臟中用來進行葡萄糖新生[11]

参考文献

  1. Merck Index, 11th Edition, 7868.
  2. Carl J. Sullivan, , , Weinheim: Wiley-VCH, 2005, doi:10.1002/14356007.a22_163
  3. Janusz Szajewski, MD , Warsaw Poison Control Centre. . IPCS INChem. August 1991 [July 2, 20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1-01).
  4. . Pubs.acs.org. 2000-07-10 [2013-06-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5-31).
  5. . wikiHow. 2012-06-11 [2014-02-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3-12).
  6. (PDF). Portal del DMT. [2014-02-27].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3-10-29).
  7. Salnick, Robert. . Windborneinpugetsound.blogspot.com. 2010-08-04 [2014-02-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2-25).
  8. (PDF). Chemical Specialties. [2014-02-27].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3-12-28).
  9. (PDF). [2013-03-06].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3-05-12).
  10. . ProPublica. [2010-05-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5-02).
  11. Nielsen, N.I; Ingvartsen, K.L. . Animal Fee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lsevier BV). 2004, 115 (3-4): 191–213. ISSN 0377-8401. doi:10.1016/j.anifeedsci.2004.03.008.

参见

外部連結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