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GBT文化
LGBT文化,中文或稱同志文化,是由女同性戀(Lesbian)、男同性戀(Gay)、雙性戀(Bisexual)、跨性別(Transgender)等群體所構成的文化。LGBT文化隨地區和社群差異呈現多樣的面貌,並非所有的LGBT群體都認同LGBT文化,這可能是由於未注意到地區文化存在差異、害怕社會污名或偏好維持低調的處世態度。

系列條目 |
LGBT主题 |
---|
女同性戀(L) ∙ 男同性戀 (G) 双性恋 (B)∙ 跨性別(T) |
性倾向和性別認同 |
概觀 |
文化 |
權益 |
社会态度 |
研究和論述 |
![]() |
内容
LGBT文化通常包含:
活動

遊行
同志遊行是同志社群為了慶祝同性戀自豪,爭取同志平權,要求社會關注同志議題所舉行的遊行慶典,源自於1970年6月舉行於紐約的「石牆事件紀念遊行」[1]。同志遊行常見的彩虹旗象徵,則出自於1978年的舊金山同志遊行[2]。世界各大城市,包括法國巴黎、英國倫敦、西班牙馬德里、荷蘭阿姆斯特丹、義大利羅馬、德國柏林、科隆、巴西里約熱內盧、聖保羅、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美國紐約、洛杉磯、舊金山、芝加哥、加拿大多倫多、蒙特婁、以色列臺拉維夫、土耳其伊斯坦堡、澳洲雪梨等地,經常作為同志遊行的主辦都市。
華人地區首次同志遊行活動,為2003年於台北舉辦的台灣同志遊行,該遊行同時也是第四屆台北同玩節系列活動之一[3]。其餘尚有2008年首次香港同志遊行[4]、2009年上海驕傲周[5]以及新加坡、香港粉紅點運動[6]。
重要的國際性LGBT節日,包含5月17日的國際不再恐同日,紀念世界衛生組織(WHO)在1990年5月17日將同性戀從國際疾病與相關健康問題統計分類中刪除,該活動希望喚醒世人,關注因性傾向及性別認同,而產生一切加在肉體上及精神上的暴力及不公平對待。據報2014年,有超過130個國家舉行了紀念活動[7]。
體育
- 同志運動會:由湯姆·沃德維爾創辦於1982年舊金山,目標是發揚包容和參與的精神,以及在運動會中追求個人的成長卓越
- 世界同志運動會:由同性恋国际体育协会於2006年8月首屆舉辦,該屆運動會同時也發布了一份LGBT人權文件蒙特婁宣言
- 亞洲同志運動會(The Straits Game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從2002年開始,由馬來西亞和新加坡的同志組織發起,目標是在同志族群中推廣友誼和健康的生活方式[8]
- 男女同性戀體育名人堂:2013年創辦,紀念對體育活動有傑出貢獻和努力成就的LGBT人物和體育組織
選秀
- Mr. Gay International:2005-2011年間,由Noble Beast基金會發起的世界級男同志選秀比賽
- Mr Gay World:2009年發起的世界級男同志選秀比賽,總部位於澳洲
- Mr Gay Europe:2005發起的歐洲男同志選秀比賽
- 國際皇后小姐:由蒂芬妮秀芭堤雅公司(Tiffany's Show Pattaya Company)組織的跨性別選美活動
創作

_-_n._G_0263_-_Caino%252C_ca._1902.jpg.webp)
書籍
報刊
藝術
- 萊斯利洛曼同性戀藝術博物館:位於紐約曼哈頓,以收集、保存、展示LGBT藝術家或以LGBT為主題的視覺藝術作品
音樂
- Y.M.C.A.
- ㄈㄨˇ ㄇㄛTOUCH:1997年4月,台灣獨立唱片品牌「恨流行」發行了台灣第一張同志專輯「....ㄈㄨˇ ㄇㄛTOUCH.....」
- 擁抱:1998年,「角頭音樂」發行台灣第二張同志音樂創作「擁抱」
- 答案:美國歌手李玟《好心情》專輯中的歌曲
廣告
- Ikea (1994) "Dining Room"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Abercrombie & Fitch (2014) "Other Sports Require One Ball. Wrestling Requires Two"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伊莎貝爾 (2014) 「他他篇」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Tiffany & Co. (2015) "Love Without Limit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麥當勞McCafé 讓對話更有溫度「接納篇」
- Gay Ad Network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電影
- 泰迪熊奖:柏林國際影展專門為影展中各個單元反映LGBT題材的電影所設的一個專門獎項
- GLAAD媒體獎:由GLAAD設立,頒發給對LGBT有重大影響的電影、電視劇、戲劇、音樂、雜誌、廣告等大眾傳播媒體的獎項
- 香港同志電影節:亞洲歷史最悠久的同志電影節《香港同志影展》每年旨在尋找並向大家呈獻世界各地最好和最新的同志電影。
- 台灣國際酷兒影展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2014年台灣首次舉辦專門以多元性別為主題的影展
- 金馬國際影展「性別越界」單元:金馬影展規劃專門探討男女同志、雙性戀與性別認同題材的單元
- 北京酷兒影展(页面存档备份,存于):2001年12月由北京大学影视协会的一群大学生创办,目前中国大陆唯一一个通过电影放映、交流活动来展开性与性别身份探讨的民间主题影展。
社群


景點
同志區(Gayborhood、Gay village)為同性戀、雙性戀、跨性別等人口集中居住或頻繁活動的地區,該地區的商家因應同志市場需求,而設立大批的同志設施,例如同志夜店、酒吧、桑拿、澡堂、餐廳、書店等等。
團體


- 國際LGBTI聯合會
- 國際立即行動
- GLBT歷史學會
- 同性戀博物館
- 石牆圖書與檔案館
- G Major Chorus G大調男聲合唱團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國際男女同性戀旅遊協會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臺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
- 北京同志中心(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同性恋亲友会
- 大都會社區教會(基督教)
- 同光同志長老教會(基督教)
- Inner Circl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伊斯蘭)
- Gay Buddhist Fellowship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佛教)
參考來源
- Yohana Desta. . [2015-11-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07).
- Gilbert Baker. . Metroweekly. 2007-10-17 [2015-11-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23).
- . [2015-11-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7-17).
- . [2015-11-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5).
- . [2015-11-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14).
- . [2015-11-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0-03).
- . [2015-11-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7-02).
- . [2015-10-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