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加帝斯

麥加帝斯英語:)是美國鞭擊金屬樂團,1983年其核心人物戴夫·馬斯泰恩金屬製品開除後兩個月,與貝斯手大衛·艾利弗森成立於加州洛杉磯。該樂團是美國鞭擊金屬界的先驅,他們與金屬製品超級殺手炭疽並稱為「鞭擊金屬四巨頭」(有時稱作四大鞭),對鞭擊金屬的發展與普及有極大貢獻。樂團成員變化頻繁,戴夫·馬斯泰恩是其核心人物,也是唯一不變的成員。音樂特色為節奏快速、編曲複雜、高技術性,歌詞多描述死亡、戰爭、政治和宗教。

Megadeth
2018年的麥加帝斯
英文名Megadeth
音乐类型重金屬音樂[1][2][3]
鞭擊金屬[1][2][3]
速度金屬[1][3]
前衛金屬[3]
硬式搖滾[1]
出道地点 美国·加州·洛杉磯
活跃年代1983年 – 2002年,2004年至今
唱片公司戰鬥唱片國會唱片聖殿唱片走鵑唱片環球唱片
网站麥加帝斯官方網站
相关团体金屬製品MD.45F5超級殺手、火神安格拉、上帝羔羊、炭疽、撒旦之作
现任成员
戴夫·馬斯泰恩
詹姆斯·洛門佐
奇可·羅瑞洛
德克·范比恩
已离开成员
請見離任成員
奖项
  • 最佳金屬樂演奏獎
  • 2017年〈反烏托邦〉

1985年透過獨立廠牌戰鬥唱片發行首張專輯《殺戮維生》,獲得商業成功和樂界好評,因此被更大的廠牌國會唱片簽下,於1986年發行出道專輯《出賣和平,有人要嗎?》,這張專輯對金屬樂界影響深遠。儘管樂團在鞭擊金屬界占有一席之地,成員間的不合與藥物濫用問題,為此時期的樂團帶來負面名聲。

樂團陣容穩定後,發行了數張達白金銷售量的唱片,包括《歸於死寂》(1990)和《毀滅倒數》(1992)。這些專輯和世界巡演令樂團廣為人知。由於馬斯泰恩手臂麻痺,樂團曾於2002年短暫解散過。2004年樂團復出時,創團貝斯手艾利弗森缺席,因為他與馬斯泰恩於解散期間曾對簿公堂,後來兩人解除心結,於2010年重返樂團。自2005年起,樂團多次舉辦了自己的音樂祭浩瀚巡迴

截至2014年,樂團已於全球賣出五千萬張專輯,十五張錄音室專輯中有五張在美國獲頒白金唱片認證。共獲得十二次葛萊美獎提名,在2017年獲得「葛萊美最佳金屬樂演奏獎[4]。樂團的吉祥物受害骷髏常出現於專輯封面,2010年後也出現於演唱會。樂團的音樂和歌詞都引起爭議,甚至令演唱會取消和專輯被禁。當中有兩首歌曲的音樂錄影帶遭到MTV頻道禁播,因為這兩首歌的影像被認為有鼓勵自殺的意味。

歷史

組建與早期(1983 - 1984年)

戴夫·馬斯泰恩在1983年被金屬製品開除後兩個月,組建了「麦加帝斯」樂團

1983年4月11日,金屬製品在錄製他們的首張專輯《殺無赦》之前,開除了吉他手戴夫·馬斯泰恩,原因是酗酒、毒品、火爆的行為,以及他與主唱詹姆斯·海特菲爾德和鼓手拉爾斯·烏爾里希的衝突[5]。在兩位成員聯手趕走馬斯泰恩之後,吉他手位置也立即由出埃及乐队的柯克·哈米特取代,以前他所創作的曲子也被金屬製品改編[6][7]。從紐約返回洛杉磯的灰狗巴士上,馬斯泰恩懷著怒氣,決心要組一支比金屬製品聲音更快更重的樂團[8]。他在座椅上發現加州聯邦參議員阿蘭·克蘭斯頓的傳單,上面寫了一段句子:「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庫(英語:)」[9],當中的「MEGADEATH」字眼不但特別,也和金屬製品的名字有點像(英語:),成為他這支復仇樂團名字的靈感,取為「麥加帝斯(英語:)」,馬斯泰恩認為這個字具有「湮滅的力量」[10]

回到洛杉磯後,馬斯泰恩開始尋找合適的樂手。他和從明尼蘇達州搬來的新鄰居大衛·艾利弗森葛瑞格·漢德文成為了朋友,他們分別彈奏貝斯和吉他,形成了樂團的基礎。幾個月內,就在樂團展開活動前,漢德文退出。馬斯泰恩和艾利弗森面試了大約十五個鼓手,他們希望找到一個能理解拍號變化的人。在迪戎·克魯瑟斯加入不久後,鼓手隨即換成李·洛許。在耗費六個月仍遍尋不著理想人選後,馬斯泰恩決定自己兼任主唱[11]

1984年,馬斯泰恩、艾利弗森和洛許三人,錄製了樂團的試聽帶[12]。當中收錄的三曲〈最後儀式/愛到死〉、〈皮下之骨〉和〈限制級技師〉,後來將會成為首張專輯的作品[13]。與此同時,樂團仍找不到完美的第二吉他手。在幾場舊金山的演出中,超級殺手凱瑞·金擔任了支援吉他手[12]。在舊金山演出後,洛許退出,樂團錄用了融合爵士樂鼓手加爾·薩繆爾森,他曾是一支爵士樂隊的成員,於是該樂隊的吉他手克里斯·波蘭前去試音,在1984年12月加入麥加帝斯[8]。在考慮過後,樂團與獨立廠牌戰鬥唱片簽約,提供樂團錄音和演出的資金[12]

《殺戮維生》(1985年)

1985年,戰鬥唱片給了樂團八千美元的錄音預算,結果成員把其中四千美元拿去吃喝玩樂以及購買毒品,於是他們解雇了製作人,自己操刀製作專輯[14],並以價格低廉的低保真度技術錄音[15]。1985年6月12日,發行第一張專輯《殺戮維生》,除了地下金屬圈,在金屬雜誌和主流媒體也獲得好評[16],同時引起其他主流廠牌對樂團的注意[17]。英國音樂作家喬爾·麥基弗稱讚這張專輯具有「強到冒泡的技術性」,並指出這張專輯「提高了整個搖滾和金屬音樂界的標準,所有吉他手都被迫要展現更精準的彈奏」[18]。該專輯封面也是樂團吉祥物受害骷髏的首次亮相,它將經常出現在未來的專輯插圖設計中[19]

《殺戮維生》中收錄的〈限制級技師〉,曾是馬斯泰恩待在金屬製品時的原始創作。在開除馬斯泰恩後,金屬製品把這首歌改了歌詞和速度,並加入旋律,成為〈四騎士〉[20]。這張專輯還包括翻唱自美國歌手南茜·辛納特拉的〈這些靴子〉,不過速度快上非常多。原曲的詞曲作家李·黑茲爾伍德對此翻唱相當不滿,他認為這是「惡劣、冒犯」的作品,強烈要求麥加帝斯在專輯中刪去這首[21]。在法律行動的威脅下,這首歌從1995年至2001年暫時未收錄在《殺戮維生》的發行版本中[22]

1985年夏季,樂團與激勵共同在北美展開巡迴演出。期間波蘭突然退出。於是麥克·阿爾伯特接任吉他手。10月份時,波蘭又重新回到樂團,並開始準備下一張新專輯[23]

《出賣和平,有人要嗎?》(1986 - 1987年)

麥加帝斯的樂團標誌,它在第二張專輯開始出現,並且迄今從未改變過

據馬斯泰恩回憶,這張新作在壓力下完成,他說:「第二張專輯對所有樂團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能夠繼續走下去或是解散告終全看它了」[24]。在開始錄製之前,樂團在洛杉磯南部的一個舊倉庫中快速累積了許多創作素材[23]。先由馬斯泰恩作曲,其他成員再加入創作想法[25]。因為戰鬥唱片的製作經費不足,樂團對它的效果感到不滿意。為了製作更好的專輯以及得到更多製作經費,樂團轉簽給國會唱片。該公司獲得樂團第二張專輯的版權,同時聘請了製作人保羅·拉尼協助,將先前錄製的成品重新混音。1986年9月19日,發行第二張專輯、也是正式出道專輯《出賣和平,有人要嗎?》,比起前作具有更清晰的音質和更複雜的編曲[26]。它受到當代音樂評論家的好評[27],銷售量登上美國告示牌二百強專輯榜第76名[28]、日本Oricon公信榜第182名[29],獲美國唱片業協會頒發白金唱片認證[30]

主要創作者馬斯泰恩寫了許多有關社會意識的歌詞,這與當時主流重金屬樂團所唱的「享樂主義」有很大不同[31]。也因此這張專輯引起了政治評論界的注目,並為樂團擴大了樂迷數量[32]。主打歌〈出賣和平〉發行為單曲,並在MTV音樂頻道上輪播[33]。在多年後的回顧性樂評中,《出賣和平,有人要嗎?》成為樂團最經典的專輯之一,也是鞭擊金屬運動的奠基之作[34]。美國線上音樂資料庫AllMusic認為,它是「早期鞭擊金屬的經典、麥加帝斯最強大的作品,結合了政治意識與黑暗威脅,成為典型的重金屬世界觀」[35]。英國音樂作家喬爾·麥基弗表示:「這張專輯主要的優勢是流暢性,所有樂曲都以連續穩定的方式律動。並且對那些厭惡重金屬、不懷好意的樂評人比了一個中指[36]。除了受到極大的讚譽,這張專輯自發行以來獲得了許多榮耀,包括《死前必聽的一千零一張專輯》將它列入其中[37]、加拿大重金屬雜誌《豪言與血拳》資深編輯馬丁·帕夫將它列為「歷來五百大重金屬專輯」[38]、美國入口網站About.com將它排在「終極鞭擊金屬專輯排榜」第三名,並表示它是無庸置疑的經典[39]。此外,單曲〈出賣和平〉在2006年入選VH1頻道「四十首最偉大的重金屬歌曲」第十一名[40]

1987年2月,樂團跟隨埃利斯庫珀的巨蟒巡迴之旅,擔任暖場團。此後又與仁慈命運一起進行了短暫的巡演[41]。3月,樂團展開自己第一次的英國巡演,並與殺過頭喪屍一同展開美國演出[42]。巡演期間,馬斯泰恩和艾利弗森因為薩繆爾森藥物濫用的問題考慮開除他[43]。據馬斯泰恩表示,薩繆爾森因為嗑藥已經變了一個人。因為其他成員擔心薩繆爾森無法繼續巡演,鼓手位置由查克·貝勒支援[44]。而波蘭時常與馬斯泰恩吵架,並偷偷賣掉樂團的器材,來購買海洛英吸食[43]。7月,在夏威夷的演出結束後,樂團開除了薩繆爾森和波蘭,貝勒成為正式成員[42]。之後,年僅十六歲的吉他手傑夫·羅密士參加樂團的試音,馬斯泰恩讚美他的演奏,但是因為年紀太小了,所以最終沒有讓他加入[45]。波蘭的位置最初是由傑·雷諾茲頂替。但六周後,當樂團即將展開下一張專輯的錄製時,馬斯泰恩決定改為聘用雷諾茲的吉他老師傑夫·楊[44]

《目前很好又如何》(1988 - 1989年)

獲得主流廠牌的大筆製作預算,樂團在洛杉磯開始錄音。這張專輯錄製時,馬斯泰恩正處在擺脫毒癮的痛苦中,他與製作人保羅·拉尼有過數次爭執,因為拉尼堅持要將爵士鼓和銅鈸分開錄音[46]。在專輯混音期間,馬斯泰恩把拉尼換掉,改由麥可·華格納擔任製作人,重新製作專輯[47]

1988年1月19日,發行第三張專輯《目前很好又如何》,受到樂迷和評論家的好評[48]。該專輯收錄翻唱自性手槍的〈英國無政府狀態〉,馬斯泰恩因為聽不懂約翰·萊登在唱什麼,所以改了一些歌詞。另一首〈最黑暗的時刻〉的前奏是紀念金屬製品車禍過世的貝斯手克利夫·伯頓,而內容是關於她的前女友,馬斯泰恩從金屬製品經紀人的電話中得知噩耗,一口氣完成了這首歌[49],這首歌往後幾乎都會在麥加帝斯的表演現場出現。樂團隨後踏上宣傳新專輯的巡演,跟隨迪歐在歐洲的演出,擔任暖場團。之後加入鐵娘子在美國的第七次之旅[50]。8月,在英國的搖滾怪獸音樂節登台,吸引超過十萬人觀看。原本預計要完成音樂節歐洲巡演的,但最終在英國這一場演出後即離開,因為貝斯手艾利弗森吸毒過量,須送醫治療[51]

在音樂節的演出後不久,馬斯泰恩開除了鼓手貝勒和吉他手楊,也取消了澳大利亞巡演。馬斯泰恩後來回憶說:「在旅途中,零星小衝突慢慢演變成激烈大戰。1988年的我們很不團結」[52]。當時巡演期間,馬斯泰恩注意到貝勒的問題越來越嚴重,於是他找來鼓手尼克·門薩擔任鼓技師。和薩繆爾森以前的情況一樣,若貝勒無法正常演出,門薩將取代他的位置上台。1989年5月,門薩成為正式成員[53]。而吉他手楊被開除的原因是馬斯泰恩懷疑他與他的女友有曖昧關係,但楊否認[54]

開除了楊之後,樂團無法即時找到新的吉他手人選。只有三個人的麥加帝斯翻唱了埃利斯庫珀的歌曲〈別再當好人〉,被收錄在衛斯·克萊文的恐怖電影《猛鬼電王》原聲帶中[55]。1988年6月,樂團出現在電影導演潘娜樂·菲莉絲的紀錄片《西方文明的墮落二部曲:金屬年代》結尾,菲莉絲回憶說:「那是個艱難的任務,馬斯泰恩因為毒癮發作而無法彈吉他」[56]。該紀錄片主要講述洛衫磯地區的重金屬發展情況,不過大部分是介紹華麗金屬[57]。馬斯泰斯則表示對該片很失望,因為它把麥加帝斯與「一堆狗屎樂團」相提並論[58]。1989年3月,在樂團開始要面試新任吉他手時,馬斯泰恩因酒醉駕駛衝撞警車後而被扣押,警方還發現他吸毒[59]。他隨後被法院強制執行戒毒治療,因此他才終於遠離毒品[56]

《歸於死寂》(1990 - 1991年)

第四張專輯《歸於死寂》,主題是極強的政治諷刺。封面描繪一個在冷凍槽裡的外星人,樂團吉祥物受害骷髏手裡拿著冰晶在旁,後方則是各國領袖,從右到左依序是美國總統喬治·布希、前蘇聯領導人戈巴契夫西德總統魏茨澤克、日本首相海部俊樹和英國首相約翰·梅傑[60]

在馬斯泰恩清醒後,樂團繼續尋找新吉他手。試音人選包括異類李·阿圖斯黑暗天使艾瑞克·邁耶槍與玫瑰史萊許,但是都沒有加入[61][62]潘特拉戴姆拜格·達雷爾曾收到邀請,但因為不能與哥哥維尼爾·保羅一起加入而拒絕了[63]。在國會唱片相關人士的推薦下,馬蒂·弗里德曼成為麥加帝斯的新任吉他手[64]。馬斯泰恩和艾利弗森對弗里德曼的風格感到滿意,也認為他理解麥加帝斯的音樂[65]。隨著他的加入,樂團形成了日後被樂迷認為是最佳的陣容組合[66]。重新煥發活力的麥加帝斯與製作人麥可·克林克合作,開始錄製新作品。這是首次樂團成員在錄音室全程保持清醒的錄音,而且製作人也沒有中途被換掉[67]

1990年9月24日,發行第四張專輯《歸於死寂》,登上美國告示牌二百強專輯榜第23名、英國專輯排行榜第8名[68][69]。馬斯泰恩展現了複雜節奏、具有些許前衛風格的創作,歌曲有更長的吉他獨奏和頻繁的速度變化[70]。當中收錄的〈聖戰…替天行道〉和〈十八號機棚〉都成為樂團的經典名曲。專輯入圍第33屆葛萊美獎最佳金屬樂演奏獎」,不過最終敗給金屬製品[71]。美國重金屬雜誌《分貝》認為它是「定義鞭擊金屬風格」的作品[64]。該專輯也鞏固了麥加帝斯在音樂界的聲譽[11],美國評論網站IGN表示:「《歸於死寂》是歷來最有影響力的第四大重金屬專輯,展現了戴夫·馬斯泰恩最棒的創作力」[72],美國入口網站About.com也認為《歸於死寂》是90年代最棒的重金屬專輯,稱它是「鞭金傑作」[73]。〈十八號機棚〉入圍了第34屆葛萊美獎「最佳金屬樂演奏獎」提名,不過最終再次敗給金屬製品。

1990年初,超級殺手提議舉行以美國鞭擊金屬樂團為主題的巡迴演出諸神之戰,樂團加入了9月的歐洲行程。其他參與的樂團是聖約樂團、自殺傾向炭疽[74]。1990年底,樂團跟隨猶大祭司的北美之旅,擔任暖場團。1991年1月,在巴西里約搖滾音樂節登場[75]。5月,樂團加入了諸神之戰的美國行程[76]。7月,單曲〈去死吧〉被收錄在鬧劇電影《比爾和泰德歷險記電影原聲帶》中。〈斷點〉也被1993年上映的真人電影版《超級瑪利歐兄弟》原聲帶收錄。1991年,樂團發行了首支家庭錄影帶《歸於腐蝕》,收錄六首音樂錄影帶以及樂團的介紹等等。

《毀滅倒數》(1992 - 1993年)

1992年1月,樂團開始錄製新專輯,製作人是馬克斯·諾曼,因為樂團對他在《歸於死寂》中的混音很滿意[77]。1992年7月14日,發行第五張專輯《毀滅倒數》,它成為樂團最成功的作品[78]。專輯名稱是門薩取的,樂團四個成員全部參與了創作[79]。艾利弗森表示,這張專輯改變了寫歌方式,開始寫更多的旋律化歌曲[80]。弗里德曼也說:「這張專輯的創作過程和《歸於死寂》完全不同,在我們進錄音室之前,所有歌曲大概就改動了一百萬次」[81]。它也延續了麥加帝斯的風格:對政治腐敗和軍事殘忍直言不諱的諷刺與批判[76]。該專輯受到多方好評,美國音樂雜誌《旋轉》寫道:「可能是有史以來最好的鞭擊金屬專輯」[82]捷克新聞周刊《反射》報導《毀滅倒數》的聲音是「令人印象深刻,清晰、流暢、鋒利,充滿了殺氣的樂句。馬斯泰恩展現出歷來最具自信的歌聲」[83]

《毀滅倒數》登上美國告示牌二百強專輯榜第2名,並取得美國唱片業協會的雙白金唱片認證[84][85]。這張專輯在海外市場也大獲成功,使樂團的樂迷版圖大幅擴張,包括英國日本挪威紐西蘭瑞典奧地利瑞士澳大利亞德國加拿大都賣出佳績[86]。專輯入圍第35屆葛萊美獎「最佳金屬樂演奏獎」,不過最終敗給九寸釘[87]。艾利弗森後來表示,他和弗里德曼對樂團沒有得到葛萊美獎感到「失望、困惑」。《毀滅倒數》因為替動物權利發聲,也獲得美國人道協會頒發「創世紀獎[88]

1992年12月,樂團展開新專輯的世界宣傳巡演,由潘特拉白殭屍擔任暖場團[89]。1993年1月得美國行程則由石廟嚮導合唱團擔任暖場團。不過在美國巡演後,馬斯泰恩又嗑藥嗑到送進急診室,於是剩下取消行程計劃,包括日本巡演[90]。經過七周的療養,馬斯泰恩才清醒過來。樂團回到錄音室錄製歌曲〈怒火復燃〉,作為動作電影《最後魔鬼英雄》的配樂。此曲獲得第36屆葛萊美獎「最佳金屬樂演奏獎」提名,不過最終敗給奧茲·奧斯本[91]

1993年6月,樂團在英國米爾頓凱恩斯體育場作為金屬製品的特別嘉賓登台,這是馬斯泰恩與麥加帝斯多年來首次和金屬製品同台,並和他們在歐洲進行一系列合作演出[89]。7月,加入史密斯飛船的全美巡演,由於合約上的一些爭端,暖場三次後就退出巡演[92]。不過據說實際原因是馬斯泰恩得罪了史密斯飛船,因為他脫口說出「他們年事已高」[93]。在取消美國巡演之後,樂團回到錄音室錄製歌曲〈九十九種死法〉,收錄在喜劇專輯《癟四與大頭蛋的音樂體驗》中。此曲獲得第37屆葛萊美獎「最佳金屬樂演奏獎」提名,不過最終敗給聲音花園樂隊[94]。隨後,樂團參與錄製向黑色安息日致敬的合作翻唱專輯《人性本黑》,他們翻唱了1970年著名的〈偏執狂〉。隔年,此曲獲得第38屆葛萊美獎「最佳金屬樂演奏獎」提名,不過最終再度敗給九寸釘[95]。至此,麥加帝斯已經是連續六屆都有作品獲得葛萊美提名,但是全部落選。

《少年早夭》(1994 - 1995年)

1994年初,樂團與製作人馬克斯·諾曼繼續合作,進行新專輯的錄製工作。由於有三個樂團成員住在亞利桑那州,一開始是在鳳凰城四相錄音室進行的[96]。進入前期製作時,因設備問題迫使樂團尋找另一間錄音室。然而馬斯泰恩堅持在亞利桑那州錄製,但沒有找到合適的錄音場地。在製作人要求下,樂團租了一間倉庫,改建成錄音室,稱為「十八號機棚裡的肥胖星球」[97]。在錄音室施工期間,大部分的作曲和編曲都是在鳳凰城葡萄酒錄音室完成的[42]。製作人建議降低新專輯的節奏,大約每分鐘120BPM[98]。樂團放棄以往的前衛作風,專注於人聲的旋律性,以及創作更平易近人的音樂,試圖迎合電台的播歌標準[99]。樂團首次是在錄音室中創作並編排好整張專輯,包括全體成員錄製的基礎音軌。這次的錄音過程拍攝為錄影帶《少年早夭製作幕後》,在1994年發行[100]

經過八個月的錄製工作,1994年11月1日發行了第六張專輯《少年早夭》,登上美國告示牌二百強專輯榜第4名,並在日本和許多歐洲國家都有好成績[101]。該專輯在加拿大發行的當天,即獲得加拿大音樂協會金唱片認證[102],兩個月後獲得美國唱片業協會的白金唱片認證[84]。這次的專輯宣傳方式有所改變,樂團聘請了時尚攝影師理查德·阿維頓來塑造麥加帝斯的形象。阿維頓讓成員換掉T恤、格子襯衫和牛仔褲,改穿黑白色系的襯衫和皮衣,展現樂團外在的品味[103]。為了宣傳《少年早夭》,樂團在紐約舉辦了一場名為「麥加帝斯生活之夜」的萬聖節節目,在MTV音樂頻道上進行現場直播[98]。11月,樂團在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的脫口秀節目《大衛深夜秀》出現了兩次,第一次表演了〈後果列車〉,第二次是〈給全世界[104][105]

11月,樂團展開了為期十一個月的世界巡演,從南美洲出發。1995年1月,樂團的歌曲〈王冠〉成為恐怖電影《幽冥怪谈之魔鬼骑士》的配樂[106]。同一時間,樂團在歐洲北美洲持續演出,暖場團包括恐懼工廠全蝕[107]。7月,發行迷你專輯隱藏的寶藏》,收錄多首致敬翻唱版本以及曾被選作電影配樂的曲子[108]。巡迴演唱會於1995年9月結束,樂團在巴西的搖滾怪獸音樂節上登台,與奧茲·奧斯本和埃利斯庫珀領銜演出[109]

《弦外之音》(1996 - 1998年)

結束巡演後,弗里德曼在鳳凰城的新家弄了一間錄音室,並在1996年4月發行他的第四張個人專輯《真實的迷戀[110]。馬斯泰恩與主唱李·維、鼓手吉米·德格拉索、貝斯手凱力·拉謬組成了MD.45。這支風格接近龐克搖滾的組合在7月發行專輯《渴望[111]。9月,麥加帝斯開始為下一張專輯製作歌曲。創作過程由新的經紀人鮑·普拉格密切監督,許多歌詞和曲名都是在他的建議下更改[112]。關於普拉格的影響,馬斯泰恩後來表示:「我覺得這傢伙可以幫我弄出我夢寐以求的冠軍專輯」[113]。專輯在美國田納西州納許維爾完成錄製,這是他們首次與鄉村流行樂製作人丹·霍夫合作,他與馬斯泰恩在1990年相識[114]

1997年6月17日,發行第七張專輯《弦外之音》,登上美國告示牌二百強專輯榜第10名[68],並獲得美國唱片業協會的白金唱片認證[115]。主打單曲〈信任〉除了登上告示牌主流搖滾單曲排行榜第5名之外[116],也使樂團獲得第40屆葛萊美獎「最佳金屬樂演奏獎」提名,不過最終敗給工具樂隊[117]。雖然專輯有四首曲子都進入告示牌主流搖滾單曲排行榜前二十強[118],該專輯卻獲得褒貶不一的評價。《洛杉磯時報》描述它為「老調重彈和實驗歌曲間的平衡」[119]。 《芝加哥論壇報》表示:「麥加帝斯注定要步上金屬製品的後塵,讓新作品流行化」[120]。澳大利亞網路供應商Westnet認為《弦外之音》擁有「純淨、堅實的重金屬」,並指出「這張專輯包含各種曲調,是1997年最棒的金屬專輯之一」[121]。當被問及該專輯的折衷主義時,馬斯泰恩回應:「《弦外之音》分為三個部分。一部分側重更極端方向的重金屬,另一個是電台播歌導向,就像《少年早夭》。而最後三分之一是更加旋律性的音樂」[110]

在睽違舞台演出一年多之後,樂團於1997年6月展開宣傳新專輯的世界巡演,首先是局外人為他們暖場,之後由礦坑樂團苦痛人生接棒[109]。7月,參加了奧茲音樂節。在巡演途中,鼓手門薩發現膝蓋長了腫瘤,離開巡演接受手術[122]。MD.45的鼓手德格拉索支援了樂團剩餘演出[123]。雖然最初只是暫時支援,德格拉索在巡演結束後取代了門薩,成為正式成員。馬斯泰恩後來說,他相信門薩謊稱得了癌症,所以開除了他[63]

《冒險》(1999 - 2000年)

在《弦外之音》同時獲得商業市場和電台點播的成功後,樂團繼續和製作人丹·霍夫合作,於1999年1月在納許維爾開始創作。這次依舊由經紀人普拉格監督,他和成員共同創作了五首歌曲[124]。因為有了〈信任〉的成功表現,普拉格說服馬斯泰恩授予製作人更多的控制權,但這個決定後來讓他感到後悔[125]。這次錄製一改以往鞭擊金屬的鮮明特徵,大量運用了弦樂。馬斯泰恩後來回憶說:「〈擊潰他們〉可能是我們錄過最蠢的歌,我不太喜歡它」[126]

1999年8月31日,發行第八張專輯《冒險》,是一個關鍵的商業失敗,並導致許多資深樂迷的反彈。AllMusic評論:「在許多方面,麥加帝斯的職業生涯軌跡和金屬製品是平行的。他們都從速度金屬發展成技術熟稔的鞭擊金屬,並在90年代初精簡了歌曲技術、減慢速度,使大眾市場能夠接受。他們的音樂失去很多興奮感和危險性,已經優雅的老化了」[127]。隨然前兩張作品依舊結合了搖滾元素和更傳統的重金屬音樂,但《冒險》幾乎沒有重金屬了[128][129]。關於樂團的音樂方向,馬斯泰恩表示:「《冒險》是我們職業生涯的谷底。我發誓,我們要回到初衷,這需要花一點時間」[130]。儘管如此,《冒險》在美國的銷售量仍達到了金唱片認證標準[131]。專輯中的主打單曲〈擊潰他們〉成為科幻動作電影《魔鬼命令:重返戰場》的配樂,而國家冰球聯盟、世界冠軍摔角聯盟、國家美式足球聯盟美國職業棒球大聯盟也都將它選為主題曲[132]。此外,日本遊戲廠商鐵錨開發的綜合格鬥電視遊戲《終極格鬥冠軍賽》,也將〈擊潰他們〉選做主題曲[133]

1999年7月14日,前任鼓手加爾·薩繆爾森佛羅里達州奧蘭治城死於肝衰竭,享年41歲[134]。三天後,麥加帝斯參加胡士托 '99音樂節,馬斯泰恩將〈出賣和平〉獻給了薩繆爾森,請台下觀眾一同懷念他。同月,樂團參與錄製向黑色安息日致敬的合作翻唱專輯《人性本黑第二輯》,他們翻唱了〈永不言敗[135]。9月,展開全球巡演,歐洲行程是和鐵娘子一起的。巡演三個月後,極為重要的吉他手馬蒂·弗里德曼宣布退出樂團,原因是音樂性上的差異[136]。馬斯泰恩表示:「我告訴馬蒂,《冒險》之後的新專輯,我們會回到初衷,玩最原始的重金屬。但他最後還是不幹了」[137]

2000年1月,毀滅大魔神西伯利亞大樂團的前吉他手艾爾·皮特里加入,頂替弗里德曼的位置[138]。4月,樂團回到錄音室開始製作下一張專輯。5月時,他們收到炭疽和克魯小丑的巡演邀約,於是擱淺了新專輯錄製工作,在北美演出[109]。巡演初期,炭疽退出[139],而門票銷售最終也不如預期[140]

《救世英雄》(2000 - 2001年)

在國會唱片旗下待了十五年後,麥加帝斯於2000年7月離開了公司。馬斯泰恩表示,離開是因為與公司高層的摩擦越來越嚴重[141]。他們以一張精選輯《國會制裁:麥加帝斯年代》告別了國會唱片公司,收錄兩首新歌:〈殺了國王〉和〈提心吊膽〉[142]。10月,樂團返回錄音室工作,繼續製作新專輯[143]。11月,簽入聖殿唱片旗下。馬斯泰恩解僱了經紀人鮑·普拉格,自己製作這張專輯[144]。專輯中有十一首樂曲都是馬斯泰恩寫的,只有一首是吉他手皮特里的創作[145]。在新專輯發行的前兩天,樂團出現在VH1頻道的紀錄片《音樂幕後》中,講述了馬斯泰恩、艾利弗森、一些前任成員,以前馬斯泰恩以前待過金屬製品的故事[146]

2001年5月15日,發行第九張專輯《救世英雄》,登上美國告示牌二百強專輯榜第16名[68],主打單曲〈摩托驚魂記〉登上告示牌主流搖滾單曲排行榜第22名[147]。歷經兩張商業化的作品後,這張專輯象徵麥加帝斯重返鞭擊金屬原有的風格[145],但是批評者認為它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148]。Allmusic認為:「馬斯泰恩試圖找回《歸於死寂》和《毀滅倒數》的榮景,但很多地方聽起來還是老調重彈,而且仍然是保持電台導向的一張專輯。因此,樂團還是找不回當年的光榮的盛氣和精彩火花」[149]。《滾石唱片指南》將這張專輯描述為「呆滯」和「退化」,並稱之為「樂團的退步」[148]。馬斯泰恩將該專輯與海上的大船相比,比喻樂團正在轉向、並試圖回到正常航線[141]

2001年,樂團開始世界巡演,歐洲行程與AC/DC同行。9月,與冰凍大地安朵進行美國之旅[146]。在美國每個城市的演出前,馬斯泰恩開放讓樂迷選出歌單。然而,因為發生了九一一襲擊事件,剩餘巡演被削減,包括原計劃在阿根廷錄製現場的表演,最後改在亞利桑那州的兩晚現場來代替。這兩晚實況後來發行為《完全覺醒 — 現場演唱會》,包括實況音源CD和現場影像DVD[150]。2002年2月,經過重新混音的首張專輯《殺戮維生》再版發行,音質經過優化,並且還有附贈曲目[151]

解散(2002 - 2003年)

2002年1月,馬斯泰恩為治療腎結石而住院,並接受引起他藥物成癮復發的疼痛藥物治療。之後他轉院到德克薩斯州的治療中心,然而他的左臂受到嚴重的神經損傷[152]。由於他在椅背上睡著而長時間壓迫左臂,導致橈神經損傷,他被診斷為周末夜麻痺症候群,這讓他無法彈琴,甚至用左手握拳都辦不到[153]

4月3日,馬斯泰恩在新聞稿中宣布,他正在解散麥加帝斯,因為他的手臂受傷麻痺,無法彈吉他[154]。在接下來的四個月裡,他進行每周五天的物理治療,重建對左手臂的感受[155]。2002年9月10日,為了履行對聖殿唱片的合約義務,麥加帝斯發行精選輯《別來無恙?[156]

經過近一年的恢復治療,包括物理復健和電痙攣療法,馬斯泰恩回到工作中,對麥加帝斯歷年專輯進行重新混音[157]。5月,馬斯泰恩進錄音室,他想要自己一個人做獨奏專輯,於是找來鼓手溫尼·克勞伊塔和貝斯手吉米·李·史洛亞斯加入他的個人錄音項目[158]

《體制瓦解》(2004年)

2004年的麥加帝斯

由於與唱片公司還有合約義務,必須以麥加帝斯的名義發行作品[159]。於是,馬斯泰恩決定重組麥加帝斯來發行他的新專輯,並試圖找回最受樂迷喜愛的《歸於死寂》時期陣容,重頭錄製曲目。前鼓手尼克·門薩願意回來,前吉他手馬蒂·弗里德曼和貝斯手大衛·艾利弗森都不願回來[160]。門薩在排練後就被他趕走,當時已經緊鄰新專輯巡演的預定日期了。對此馬斯泰恩表示,門薩沒有準備好進行美國巡迴:「他就是還不能上台打鼓」[161]。而80年代時的前吉他手克里斯·波蘭回歸了,不過他只答應擔任錄音室樂手,因為他想要專注於發展融合爵士樂[162]。於是錄音時,鼓手和貝斯手依舊是由溫尼·克勞伊塔和米·李·史洛亞斯擔任。

2004年9月14日,發行第十張專輯《體制瓦解》,美國音樂雜誌《左輪手槍》稱讚該專輯是「麥加帝斯自1992年《毀滅倒數》後,最辛辣、仇恨值最深、編曲最複雜的作品」[163]。它象徵樂團逐漸回到早期的風格,美國音樂雜誌《CMJ新音樂月刊》描述該專輯擁有「全新的鞭擊金屬樂句,用詞尖酸、極度嘲諷政治的歌詞」[164]。英國音樂雜誌《金屬之力》雜誌表示:「這張專輯把麥加帝斯帶回正軌,一張藝術品,使我們回想起80年代的金屬風格」[165]。該專輯登上美國告示牌二百強專輯榜第18名[68],主打單曲〈死透透〉也登上告示牌主流搖滾單曲排行榜第21名[147]。馬斯泰恩在此時宣布,這將是麥加帝斯的最後一張專輯,隨後將進行告別巡演,往後他將專注於獨奏生涯[166]

樂團在10月展開勒索全宇宙巡迴之旅,由於樂手不足,馬斯泰恩招募了冰凍大地的貝斯手詹姆斯·麥克唐納鑽石國王的前吉他手葛倫·德羅弗,前鼓手門薩也再次回到樂團裡。然而在第一場演出前五天,門薩被換掉,由肖恩·德羅弗取代他成為正式鼓手[167]。隨後樂團與出埃及巡迴美國場次、再與鑽石頭地下黑牢巡迴歐洲場次[168][169]。2005年6月,樂團的前東家國會唱片公司發行精選輯《暢銷金曲選:回到起點》,收錄前八張專輯中重新混音和修復的曲目,以及一片限量版DVD[170]

浩瀚巡迴(2005 - 2006年)

2005年的馬斯泰恩

2005年夏天,馬斯泰恩組織了一年一度的金屬音樂祭浩瀚巡迴。演出陣容包括麥加帝斯、夢劇場、永不超生、炭疽、恐懼工廠等。其中蒙特婁溫哥華的演出,在2006年發布為影像作品和現場專輯[171]。10月9日,在世界巡演結束之後,樂團來到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參加百事音樂搖滾節,門票完售,樂團受到兩萬五千多名觀眾極大的歡迎。除了馬斯泰恩宣布將會繼續推出麥加帝斯的專輯和巡演外[172],該場的實況也錄製為影像作品和現場專輯《那一夜:布宜諾斯艾利斯演唱會[173]

2006年2月,貝斯手麥克唐納因「個人因素的差異性」退出樂團[174]。他的位置由前烈酒公社的成員詹姆斯·洛門佐取代[175]。樂團的新陣容抵達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在杜拜沙漠搖滾音樂節中登台,一同的還有聖約樂團[176]。2006年3月21日,前東家國會唱片公司發行雙碟影像作品《麥加帝斯軍火庫》,其中包括紀錄片段、採訪、現場表演和許多樂團的音樂影片[177]。第二屆浩瀚巡迴於2006年9月6日展開,陣容包括麥加帝斯、上帝羔羊、殘月魔都、邪神大敵、永劫回歸音聖和殺過頭[178]。10月在澳大利亞的場次又加入了飛靈樂團卡利班樂團[179]

《邪惡聯合國》(2007 - 2008年)

2008年的麥加帝斯
在英國倫敦布里克斯頓學院演出的麥加帝斯,2008年

2006年5月,馬斯泰恩透露麥加帝斯的新專輯已經接近完成,正在執行最關鍵的收尾[180]。他說:「金屬界需要再來一張很棒的复古專輯,我相信我做到了」[181]。這是該陣容(包括新加入的德羅弗兄弟和詹姆斯·洛門佐)的第一張專輯。特別的是1994年的〈給全世界〉重新錄製為〈給全世界(讓我自由)〉,義大利歌德金屬樂團時空飛鷹的女主唱克里斯汀娜·絲卡比雅與馬斯泰恩一起合唱,此曲的速度加快,並編寫了一段獨奏[182]

2007年5月15日,發行第十一張專輯《邪惡聯合國》,登上美國告示牌二百強專輯榜第8名[68],首周賣出五萬四千張[183]。About.com表示這張專輯是「至少近十年來最棒的麥加帝斯專輯」[184]。3月份,樂團與黑色安息日前成員組成的天堂與地獄一同在北美巡迴。之後到加拿大演出,由向下沉淪樂團暖場。接著又到美國演出,由機械頭暖場[185]。隨後是歐洲的夏季音樂祭巡演。年底,麥加帝斯回到美國,展開使命之旅[186]。11月,第三屆浩瀚巡迴從澳大利亞展開,陣容包括麥加帝斯、靜止X樂團、時空飛鷹、惡靈駛者和飛越地平線樂團[187]

2008年1月,吉他手葛倫·德羅弗退出樂團,他在接受重金屬媒體All About The Rock採訪時表示,已經厭倦了頻繁的巡迴旅行,希望花更多的時間陪家人,並說他和其他樂團成員間有摩擦[188]。馬斯泰恩的經紀公司聯繫了永不超生的前成員克里斯·布羅德里克,詢問他是否有意願為麥加帝斯面試。布羅德里克到馬斯泰恩家中見面後[189],便成為新任吉他手[190]。馬斯泰恩讚美布羅德里克的演奏技術,稱他是「麥加帝斯歷來最棒的吉他手,他彈起我們的舊歌就跟專輯裡一樣,強得不可思議」[191]。布羅德里克之前的樂團成員、永不超生鼓手范·威廉斯祝賀麥加帝斯說:「得到一個超讚的樂手,更重要的是,他們得到一個偉大的傢伙、一個真正的朋友」[192]

2月4日,樂團新陣容在芬蘭赫爾辛基首演。2月17日,第三屆浩瀚巡迴到英美演出[193]。馬斯泰恩想要縮小陣容,讓每個樂團有更多表演的機會。這次陣容包括麥加帝斯、地獄牛仔樂團、邪靈惡煞、烈焰邪神、死神之子和高亢烈火[194]。5至6月,樂團抵達南美洲和墨西哥,繼續使命之旅的巡迴演出。9月30日,前東家國會唱片公司發行雙CD精選輯《精華輯:放火燒了全世界[195]

《末日審判》(2009 - 2010年)

2010年的麥加帝斯

2009年2月,麥加帝斯與聖約樂團一同擔任猶大祭司祭司音樂祭巡演暖場團[196]。此時,金屬製品獲選列名搖滾名人堂,他們邀請馬斯泰恩出席典禮。不過馬斯泰恩被名人堂告知不具出席資格,因為這項榮耀只授予有參與專輯錄製的樂團成員[197]。馬斯泰恩對金屬製品表達了祝賀之意,並說他要遵守和猶大祭司的約定,繼續巡演行程[198]。4月,樂團與超級殺手同掛頭牌,一同在名為「加拿大屠殺」的巡迴中演出,這是他們睽違十五台的同台演出,由機械頭和悄聲終結暖場[199]

5月,樂團完成新專輯的錄製[200]。2009年9月15日,發行第十二張專輯《末日審判》,登上美國告示牌二百強專輯榜第9名[68]。馬斯泰恩表示,專輯名是向亞歷克斯·瓊斯的同名電影致敬[201]。該專輯獲得廣泛的好評,About.com認為:「麥加帝斯依然是金屬界的佼佼者,這張專輯有老式也有現代的元素,2007年的《邪惡聯合國》已經贏得很多讚賞,然而《末日審判》這張更棒!」[202]英國廣播公司表示:「麥加帝斯自從《歸於死寂》後最熟練穩重的專輯,他們有權說自己是地球上最棒的重金屬樂團」[203]。樂團在10月展開巡演,並於12月完成[204]。2010年1月,樂團計畫與超級殺手和聖約樂團進行美國巡演,但是由於湯姆.阿拉亞的背部手術而延期舉行[205]。幾周後,《末日審判》中的歌曲〈碎顱者〉獲得第52屆葛萊美獎「最佳金屬樂演奏獎」提名,不過最終敗給猶大祭司[206]

3月,樂團在北美展開歸於死寂二十周年巡演,這趟巡演樂團只演奏《歸於死寂》的曲目,由出埃及和聖約樂團擔任暖場[207]。在巡演開始之前,貝斯手洛門佐離團,他決定去追尋別的發展。離開八年的創始貝斯手大衛·艾利弗森在與新陣容相聚排練後,重新回到麥加帝斯[208]

《第十三章》(2010 - 2012年)

2011年的馬斯泰恩

「鞭擊金屬四巨頭」——麥加帝斯、金屬製品、炭疽和超級殺手,同意在2010年攜手共演,一同在歐洲音球音樂節上進行首次的聯合巡演[209]。馬斯泰恩表示:「這樣的巡演對於金屬樂迷來說可是一生難得,四支載入美國金屬樂史冊的樂團同台演出,前所未有。如果在演出結束之後,哪位樂迷的脖子還沒有斷掉,那麼他根本不屬於這裡」[210]。從6月16日到27日,四巨頭先後在波蘭瑞士捷克保加利亞希臘羅馬尼亞土耳其進行了七場演出。當中在保加利亞的演出,拍攝為影像作品《鞭金四大天王:史無前例經典現場[211]。四巨頭的聯合演出後來轉移到美國加州和紐約登台[212][213]

2010年7月,在四巨頭聯合演出之後,樂團和超級殺手展開美國大屠殺巡演。樂團表演《歸於死寂》的曲目,而超級殺手表演了《地獄四季》的曲目,這兩張都是1990年發行的專輯[214]。自這些演唱會開始,樂團的吉祥物受害骷髏開始經常在舞台上化為巨型人偶,類似鐵娘子的艾迪,為演出增添了視覺效果[215]。年底時,麥加帝斯、超級殺手和炭疽加入獵人大師音樂巡迴[216]。在最終場演出中,凱瑞·金加入麥加帝斯的舞台,這是他從1984年支援之後的首次同台[217]。2011年3至4月,樂團繼續與超級殺手展開歐洲大屠殺巡演[218]。7至8月,樂團參加了混亂音樂節[219]

9月7日,發行影像作品《歸於死寂:25週年紀念巡迴》,這是在洛杉磯好萊塢帕拉丁音樂廳拍攝的演唱會實況[220]。9月28日,樂團發行為電玩遊戲《吉他英雄:搖滾戰士》錄製的單曲〈驟然而死[221]。此曲是遊戲發行商委託創作的,他們希望麥加帝斯能做一首呈現黑暗風格,吉他獨奏較多的歌曲[222]。〈驟然而死〉獲得第53屆葛萊美獎「最佳金屬樂演奏獎」提名,不過最終敗給鐵娘子[223]

之後樂團與製作人強尼·K合作,進錄音室製作新專輯[224]。2011年11月1日,發行第十三張專輯《第十三章》,登上美國告示牌二百強專輯榜第11名[68]。並收錄之前發行的單曲〈驟然而死〉和〈永生不死〉[225]。Allmusic認為這張專輯比前作更黑暗、更重、更直接,並形容:「馬斯泰恩瘋狂的手指彷彿有召喚死者的魔力」[226]。收錄曲〈頭號公敵〉獲得第54屆葛萊美獎「最佳硬搖滾/金屬樂演奏獎」提名,不過最終敗給幽浮一族樂團[227]。專輯發行後不久,馬斯泰恩表示,在經過四年的休息後,浩瀚巡迴將會再度舉辦[228]。2012年1至3月間,第四屆浩瀚巡迴在北美展開,陣容包括麥加帝斯、摩托頭、時空飛鷹和狂音[229]。2012年5月,羅伯·殭屍與麥加帝斯舉行為期九天的美國共演之旅[230]

《超速撞擊》(2012 - 2014年)

2012年的馬斯泰恩

2012年11月6日,國會唱片重新發行《毀滅倒數》,做為二十周年的紀念。該版本附贈一片在牛宮演出時的現場音源、一張24" x 36"的海報和四張明信片[231]。為此,樂團也展開紀念巡演,在現場完整演奏《毀滅倒數》收錄的曲目[232]。當中在波莫納福斯戲院的演出,錄製為影像作品與現場專輯《毀滅倒數:20週年巡迴演唱特輯[233]。此外,收錄於《第十三章》的曲子〈生殺大權〉獲得第55屆葛萊美獎「最佳硬搖滾/金屬樂演奏獎」提名,不過最終敗給駭兒史東樂團[234]

12月,樂團繼續與製作人強尼·K合作,進錄音室製作新專輯[235]。2013年1月,樂團離開走鵑唱片,改簽環球唱片旗下的諜報唱片(此公司為馬斯泰恩成立)[236][237]。2013年6月4日,第十四張專輯《超速撞擊》,登上美國告示牌二百強專輯榜第6名[68],是自1994年《少年早夭》後的最高名次[238]。然而,對專輯的關鍵評論有很多是負面的[239],例如美國雜誌《流行話題》表示:「馬斯泰恩的歌聲一直是麥加帝斯最薄弱的環節,以往技術性可以彌補這項問題,但這次已經無法掩飾了。當中有許多戲劇性的嘗試,顯得陳腔濫調且尷尬」[240]。發行後不久,馬斯泰恩說他已經開始考慮第十五張專輯了,因為超級殺手的吉他手傑夫·漢尼曼過世的消息令他受到刺激[241]。馬斯泰恩說:「你知道,人生苦短,沒人知道自己能活多久,看到傑夫·漢尼曼發生的事之後,就讓我想盡可能的多寫一些歌」[242]

第五屆浩瀚巡迴於2013年7月3日展開,陣容包括麥加帝斯、烈酒公社、裝置樂團地獄駭客紐斯特[243]。8月11日在最後一個場次中,金屬製品的前貝斯手傑森·紐斯特加入麥加帝斯的舞台,嘶吼演唱了〈鬼王〉一曲[244]。2014年初,樂團原本預計參加澳大利亞的聲波音樂節,但是後來因為與該音樂節的主辦方產生意見分歧而取消[245]。2014年2月25日,前東家國會唱片公司與環球音樂企業合作發行精選輯《經典[246]

《反烏托邦》(2014年 - 2022年)

第十五張專輯《反烏托邦》,封面描繪一幅因科技發達導致的世界末日場景。受害骷髏化身為機器人,左手拿著自由女神像的機械人頭,右手拿的武士刀是向《七武士》致敬。背景的廢墟是向《未來總動員》致敬。上方的雪梨港灣大橋是向《瘋狂麥斯系列電影》。漂浮的無人機則是向《陰屍路》致敬,象徵米瓊恩的兩具殭屍隨從[247]

麥加帝斯在2014的下半年遭遇挫折,由於發生2014年以巴衝突,導致8月預定在特拉維夫的演唱會取消[248]。9月預定加入摩托頭的巡演,也由於馬斯泰恩頸椎手術後產生併發症而退出[249]。11月下旬,加入滿十年的鼓手肖恩·德羅弗退出,因為他想追求自己的音樂興趣。隨後,吉他手克里斯·布羅德里克也因「藝術和音樂性上的差異」退出[250]。貝斯手艾利弗森否認麥加帝斯即將解散的傳聞,並說他和馬斯泰恩會繼續努力創作新的音樂[251]。馬斯泰恩解釋,德羅弗和布羅德里克離開的原因之一,是樂迷要求麥加帝斯找回馬蒂·弗里德曼尼克·門薩所導致[252]。悲劇緊接在後,尼克·門薩在5月2日因心臟病發作身亡,享年51歲[253]

2015年4月至7月,上帝羔羊鼓手克里斯·阿德勒和火神安格拉吉他手奇可·羅瑞洛擔任支援樂手,協助麥加帝斯錄製新專輯[254]。2016年1月22日,發行第十五張專輯《反烏托邦》,登上美國告示牌二百強專輯榜第3名[68]。該專輯獲得普遍好評,例如《滾石》雜誌表示:「麥加帝斯的音樂重生了,聽起來緊湊又鋒利」[255]。《金屬之鎚》雜誌也認為:「這是麥加帝斯最棒的專輯之一」[256]。樂團在2至3月間,展開宣傳新專輯的北美巡演,暖場團包括死神之子、自殺傾向、暴亂狂徒(因合約糾紛,暴亂狂徒很快就退出行程)[257]

5月,馬斯泰恩公開呼籲,希望麥加帝斯的歷年成員為尼克·門薩的家人作一場慈善演出,他說:「我們很希望麥加帝斯過往的全體成員來和我們一起演出,而尼克的離開已經讓所有人難過震驚,所以我們更希望可以幫助尼克的孩子,用音樂來安慰他們」[258]。馬斯泰恩在7月宣布,由於兩個樂團之間的調度問題,上帝羔羊的克里斯·阿德勒將不再給予支援,鼓手改由撒旦之作的成員德克·范比恩擔任[259]。9至10月,樂團繼續巡演,暖場團包括維京戰神、自殺傾向、金屬教堂屠殺嬌娃[260][261]

當馬斯泰恩被媒體問及「鞭擊金屬四巨頭」是否會再度重聚同台,他表示四支樂團都還在忙碌於新專輯[262]。2017年,歌曲〈反烏托邦〉獲得第59屆葛萊美獎「最佳金屬樂演奏獎」提名,在經歷過去十一次入圍落選後,麥加帝斯終於在第十二次提名中獲選。戴夫·馬斯泰恩大衛·艾利弗森奇可·羅瑞洛德克·范比恩出席典禮受獎。然而,現場演奏樂隊卻把頒獎音樂彈成金屬製品的招牌名曲〈傀儡之王〉,尷尬場面形成一時的熱門話題[263]。事後,馬斯泰恩在他的推特網頁上幽默回應:「呃,他們(主辦單位樂隊)沒能耐彈麥加帝斯,你也不能怪他們啊~」[264][265]

《病人,垂死者…和死者!》(2022年 - 至今)

音樂風格

麥加帝斯的音樂風格受到傳統重金屬音樂英國重金屬新浪潮龐克搖滾的影響,如幽浮黑色安息日虎皮鸚鵡[266]摩托頭鐵娘子鑽石頭性手槍和雷蒙斯[267]。吉他風格也受到硬式搖滾影響[268],如AC/DC[269]齊柏林飛船[270]。美國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哲學與宗教研究系教授傑森·比文斯表示:「麥加帝斯的音樂,事實上遵循著摩托頭和鐵娘子的基本藍圖,他們融合英國重金屬新浪潮的精湛琴藝,以及硬蕊龐克的速度感與侵略性。另外,恐怖龐克樂團局外人也帶給他們靈感」[271]戴夫·馬斯泰恩則透露過五個影響他的樂團:鑽石頭、齊柏林飛船、披頭四樂團、AC/DC和幽浮[272],而吉他演奏的影響來自安格斯·楊、吉米·佩奇艾斯·費利麥克·桑可[273]

樂團的主要創作者是吉他手兼主唱馬斯泰恩,他會先做出即興重覆段,修改後成為樂曲的核心。他表示正式錄音時才會開始創作,平常不會練琴,他認為這樣會更有創造力,避免自己變得單調平庸[273]。他也說自己寫歌很隨興,彈出重覆段才會去發展詞曲。樂曲也是分段創作的,最後由樂團成員們讓它組成緊湊的結構[274]。鼓手尚恩·德萊維爾說,馬斯泰恩多年來保存了許多重覆段,最近的新作品有一些是來自這些舊創作[275]。貝斯手大衛·艾利弗森說,樂團不斷的在創作新素材,製作前會先交換想法,然後再進錄音室,討論概念、音樂方向、藝術性和曲名[276]。歌詞通常在作曲完成後填上[277]。關於樂團的歌詞,馬斯泰恩表示許多主題是來自文學作品,如喬治·歐威爾的小說[278]

80年代,麥加帝斯與其他美國地下金屬樂團都展現出狂吼式的唱腔、雙大鼓、斷奏、顫音奏法,以及尖囂的失真電吉他聲,當時大多數樂團都採用價格低廉的低保真度技術錄音[279]。馬斯泰恩成立麥加帝斯之後,延續他在以前在金屬製品的鞭擊金屬風格,更加注重速度、強度和技術性[280]。麥加帝斯的音樂特色是整齊俐落的樂器演奏、節奏快速、複雜編曲和咆哮式唱腔[86],大多數樂曲都是以標準的吉他定弦錄製[281]。《芝加哥論壇報》請馬斯泰恩描述麥加帝斯的吉他風格時,他表示:「當你去看鞭擊金屬樂團的演唱會,通常台上的吉他手看起來就像是在揍那把吉他」[41]

在樂團的早期時代,馬斯泰恩是節奏吉他手,克里斯·波蘭是主奏吉他手。雖然波蘭只錄過三張專輯,音樂記者哈維·紐奎斯特彼得·布朗都認為,因為他受到爵士樂影響,使得音樂更加豐富[11]。根據美國《金屬狂人》雜誌前任編輯傑夫·瓦格納的看法,樂團的音樂創作技巧在第四張專輯《歸於死寂》中達到了巔峰,他的形容是:「渾然天成的精準演奏、動態與韻律,使麥加帝斯成為世界上最先進的速度金屬樂團」[282]。音樂學家葛倫·普斯拜瑞指出,《歸於死寂》專輯中的吉他作品混合兩種面向,一個是馬斯泰恩的「精心編排的全面失控」,另一個是馬蒂·弗里德曼的「卓越才華的演奏技術」[283]。90年代中後期,樂團發行的專輯特色是結構緊湊、不太複雜的樂句[284]

麥加帝斯的歌詞側重在描述死亡、戰爭、政治和宗教[285]。抒情類型則以虛無主義為主,偶爾涉及社會異化與社會問題[286]。最初期的作品含有神秘主義圖像上的暴力撒旦主義等主題[22][287]。此外,核戰爭與政府陰謀論是《歸於死寂》和《毀滅倒數》的專輯焦點,也使麥加帝斯被視為反政治樂團[76]。在樂團的商業高峰期間,馬斯泰恩詳細闡述了更多個人主題,如成癮親密關係。關於《弦外之音》的歌詞,馬斯泰恩表示他想吸引更廣泛的聽眾,所以改變了主題[288]。《邪惡聯合國》的專輯名是諷刺聯合國,馬斯泰恩在專輯歌詞中抨擊了該國際組織的無效性,並提到相關的陰謀論如新世界秩序美帝國主義、人民奴役和生化戰[289]。往後的專輯中,也包含許多類似的政治諷刺歌詞,例如敵基督光明會[86]

影響力、開創性、成就與地位

截至2014年,麥加帝斯已於全球賣出五千萬張專輯[290]。在80年代時,該樂團是美國地下金屬界獲得大規模商業成功的少數樂團之一[291]。與同時期的金屬製品超級殺手炭疽是公認的鞭擊金屬核心創始者[292]。這四支樂團被稱為「鞭擊金屬四巨頭」(有時稱作四大鞭)[293]。他們發展了鞭擊金屬流派,並使它在全球普及化[294]。美國音樂雜誌《Loudwire》將他們列為「歷來十大最佳鞭擊金屬樂團」第三名,稱讚他們創造了引人入勝的歌詞和掀起思維變革的精湛技藝[295]。美國音樂雜誌《CMJ新音樂月刊》表示,樂團的首張專輯具有開創性意義,並代表著「速度金屬的黃金年代」[296]。同樣,美國權威音樂雜誌《告示牌》也稱該樂團的第二張專輯《出賣和平,有人要嗎?》是鞭擊金屬運動的里程碑,其歌詞具有現實意義[297]。美國音樂電視頻道MTV也認可麥加帝斯是具有重大影響力的金屬樂團,早期專輯的技術性非常卓越[298]

麥加帝斯被認為是最具音樂影響力的團體之一,起源於20世紀80年代[290]。身為早期美國鞭擊金屬運動的一份子,他們的音樂對後來的死亡金屬有直接影響[299]。英國倫敦大學伯貝克學院社會學家基思·哈恩-哈里斯寫道,麥加帝斯的主流成功是極端金屬得以擴展到全世界的原因之一[300]。樂團的音樂和專輯作品也影響了許多21世紀的鞭擊金屬樂團[301],包括大毒殺戰爭凶器[275][302]。根據尼爾森唱片市場調查系統的統計資料指出,麥加帝斯在1991年至2014年間在美國售出了920萬張專輯[303]

獎項與榮譽

有關更全面的列表,請參閱主條目:麥加帝斯獎項與提名列表
1993
  • 美國人道協會創世紀獎」 — 《毀滅倒數》[88]
1999
  • Kerrang!音樂獎「經典創作人獎」 — 戴夫·馬斯泰恩[304]
2000
  • VH1頻道「百大優秀硬搖滾樂團」第69名 — 麥加帝斯[305]
2004
  • 吉他世界》雜誌「歷來一百位最偉大的重金屬吉他手」第19名 — 戴夫·馬斯泰恩、馬蒂·弗里德曼[306]
2006
  • MTV頻道「最偉大的金屬樂團」 — 麥加帝斯[307]
2007
  • 金屬之鎚金神獎「樂句之神獎」 — 戴夫·馬斯泰恩[308]
2009
  • 左輪手槍金神獎「金神獎」 — 戴夫·馬斯泰恩[309]
2011
  • Loudwire音樂獎「年度最佳金屬專輯獎」 — 《第十三章》[310]
  • Loudwire音樂獎「年度最佳金屬歌曲獎」 — 〈頭號公敵〉[310]
2013
  • 《Loudwire》雜誌「歷來十大最佳鞭擊金屬樂團」第3名 — 麥加帝斯[295]
2015
  • 金屬之鎚金神獎「金神獎」 — 戴夫·馬斯泰恩[311]
2016
  • 克里奧國際廣告獎「銀牌」 — 麥加帝斯虛擬實境體驗[312]
  • 左輪手槍金神獎「戴姆拜格·達雷爾最佳吉他手獎」 — 戴夫·馬斯泰恩、奇可·羅瑞洛[313]
  • 左輪手槍金神獎「終身成就獎」 — 戴夫·馬斯泰恩[313]
2017

作品列表

參見主條目:麥加帝斯唱片列表

成員列表

專輯參與表

樂器 專輯
殺戮維生
(1985)
出賣和平,有人要嗎?
(1986)
目前很好又如何
(1988)
歸於死寂
(1990)
毀滅倒數
(1992)
少年早夭
(1994)
弦外之音
(1997)
冒險
(1999)
救世英雄
(2001)
體制瓦解
(2004)
邪惡聯合國
(2007)
末日審判
(2009)
第十三章
(2011)
超速撞擊
(2013)
反烏托邦
(2016)
主唱 兼
節奏吉他
戴夫·馬斯泰恩
主奏吉他 克里斯·波蘭 傑夫·楊 馬蒂·弗里德曼 艾爾·皮特里 克里斯·波蘭 葛倫·德羅弗 克里斯·布羅德里克 奇可·羅瑞洛
貝斯 大衛·艾利弗森 吉米·李·史洛亞斯 詹姆斯·洛門佐 大衛·艾利弗森
加爾·薩繆爾森 查克·貝勒 尼克·門薩 吉米·德格拉索 溫尼·克勞伊塔 肖恩·德羅弗 克里斯·阿德勒

參考資料

  1. . Cube Music. [2017-03-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23) (日语).
  2. . Sputnikmusic. [2017-03-01] (英语).
  3. . Allmusic. All Media Guide. [2015-08-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8-01) (英语).
  4. . blabbermouth.net. 2017-02-12 [2017-02-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0-17) (英语).
  5. Cecolini, Vinny. . Metal Hammer. November 1998 (英语).
  6. 戴夫·馬斯泰恩《Mustaine: A Life in Metal》哈潑柯林斯出版集團(2011)ISBN 978-0007324101,第101頁
  7. 鮑勃·古拉《Guitar Gods: The 25 Players who Made Rock History》ABC-CLIO(2009)ISBN 0-313-35806-0,第101頁
  8. Jeff Wagner《Mean Deviation: Four Decades of Progressive Heavy MetalBazillion Points(2010)ISBN 0-9796163-3-6,第42頁
  9. 戴夫·馬斯泰恩《Mustaine: A Life in Metal》哈潑柯林斯出版集團(2011)ISBN 978-0007324101,第87頁
  10. Summers, Jodi Beth. . Hit Parader. Rockmetal.art.pl. 1987-06-04 [2013-11-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3) (英语).
  11. Pete Prown、H. P.Newquist、Jon F.Eiche《Legends of Rock Guitar: The Essential Reference of Rock's Greatest Guitarists》Hal Leonard Corporation(1997)ISBN 0-7935-4042-9,第227頁
  12. Doe, Bernard. . Metal Forces. 1985-12-01 [2013-11-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6-23) (英语).
  13. 戴夫·馬斯泰恩《Mustaine: A Life in Metal》哈潑柯林斯出版集團(2011)ISBN 978-0007324101,第124頁
  14. David EllefsonJoel McIver《My Life with Deth: Discovering Meaning in a Life of Rock & Roll》西蒙與舒斯特(2013)ISBN 1-4516-9988-3,第53頁
  15. David Ellefson、Joel McIver《My Life with Deth: Discovering Meaning in a Life of Rock & Roll》西蒙與舒斯特(2013)ISBN 1-4516-9988-3,第55頁
  16. Nathan Brackett、Christian Hoard《The Rolling Stone Album Guide》西蒙與舒斯特(2001)ISBN 0-7432-0169-8,第534頁
  17. Daniel Bukszpan《The Encyclopedia of Heavy Metal》巴諾書店(2003)ISBN 0-7607-4218-9,第242頁
  18. Joel McIver《The Bloody Reign of Slayer》Omnibus Press(2008)ISBN 978-0-85712-038-0,第七章
  19. . Blabbermouth.net. 2012-10-02 [2013-03-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20) (英语).
  20. Hart, Josh. . Revolver. Guitar World. 2011-08-15 [2013-11-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12) (英语).
  21. . Loud Records. 2002: 第8頁.
  22. Begrand, Adrien. . PopMatters. 2002-04-30 [2013-11-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9-21) (英语).
  23. David Ellefson、Joel McIver《My Life with Deth: Discovering Meaning in a Life of Rock & Roll》西蒙與舒斯特(2013)ISBN 1-4516-9988-3,第58頁
  24. Kot, Greg. . 芝加哥論壇報. 2010-08-15 [2013-1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17) (英语).
  25. Brian Tarquin《Recording Techniques of the Guitar Masters》Cengage Learning(2012)ISBN 1-4354-6017-0,第72頁
  26. David Konow《Bang Your Head: The Rise and Fall of Heavy Metal》Crown Publishing Group(2009)ISBN 0-307-56560-2,第243頁
  27. Erlewine, Stephen Thomas. . AllMusic. [2014-01-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8-01) (英语).
  28. . 告示牌. [2012-12-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12) (英语).
  29. . Oricon. [2008-09-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1-09) (日语).
  30. . 美國唱片業協會. [2012-12-25] (英语).
  31. Matsumoto, Jon. . 洛杉磯時報. 1986-10-16 [2013-11-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2-03) (英语).
  32. Nick Talevski《Rock Obituaries – Knocking On Heaven's Door》Omnibus Press(2010)ISBN 0-85712-117-0,第570頁
  33. David Ellefson、Joel McIver《My Life with Deth: Discovering Meaning in a Life of Rock & Roll》西蒙與舒斯特(2013)ISBN 1-4516-9988-3,第61頁
  34. Paoletta, Michael. . 告示牌. 2004-08-14: 第45頁 [2013-11-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3-27) (英语).
  35. Huey, Steve. . AllMusic. [2011-08-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7-07) (英语).
  36. McIver, Joel. . Record Collector. 2011-08-01, (第391期) [2014-01-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3-24) (英语).
  37. . Acclaimed Music. [2013-01-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7-26) (英语).
  38. Popoff, Martin. . ECW Press. 2004. ISBN 1-55022-600-2 (英语).
  39. Bowar, Chad. . About.com. [2013-01-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4-14) (英语).
  40. . VH1. 2006-05-01 [2017-01-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1-18) (英语).
  41. Popson, Tom. . 芝加哥論壇報. 1987-02-06 [2013-11-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17) (英语).
  42. Dafydd Rees、Luke Crampton《VH1 Rock Stars Encyclopedia》多林金德斯利(1999)ISBN 0-7894-4613-8,第658頁
  43. David Konow《Bang Your Head: The Rise and Fall of Heavy Metal》Crown Publishing Group(2009)ISBN 0-307-56560-2,第244頁
  44. Gomes, Celesete. . 經典搖滾. Rockmetal.art.pl. 1988-08-02 [2013-11-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7-20) (英语).
  45. EvilG. . Metal Rules. [2013-11-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8-06) (英语).
  46. . 國會唱片. 2004: 第2頁 (英语).
  47. David Ellefson、Joel McIver《My Life with Deth: Discovering Meaning in a Life of Rock & Roll》西蒙與舒斯特(2013)ISBN 1-4516-9988-3,第71頁
  48. Christgau, Robert. . The Village Voice. 1987 [2013-12-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21) (英语).
  49. Herzog, Kenny. . 影音俱樂部. 2011-07-18 [2013-11-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1-09) (英语).
  50. Dafydd Rees、Luke Crampton《VH1 Rock Stars Encyclopedia》多林金德斯利(1999)ISBN 0-7894-4613-8,第546頁
  51. David Ellefson、Joel McIver《My Life with Deth: Discovering Meaning in a Life of Rock & Roll》西蒙與舒斯特(2013)ISBN 1-4516-9988-3,第72頁
  52. Niles, Eric. . Music Connection. Rockmetal.art.pl. 1990-09-15 [2013-12-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7-23) (英语).
  53. Jackie Kajzer、Roger Lotring《Full Metal Jackie Certified: The 50 Most Influential Metal Songs of the '80s》Cengage Learning(2010)ISBN 1-4354-5569-X,第192頁
  54. Dome, Malcolm. . 經典雜誌. 2009-12-21 [2013-12-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11) (英语).
  55. Jonathan Buckley《The Rough Guide to Rock》London: Penguin Books(2003)ISBN 978-1843531050,第660頁
  56. Daniel Bukszpan《The Encyclopedia of Heavy Metal》巴諾書店(2003)ISBN 0-7607-4218-9,第244頁
  57. Richie Unterberger《Music USA: The Rough Guide》Rough Guides(1999)ISBN 1-85828-421-X,第416頁
  58. . 國會唱片/EMI. 1991-01-01 (英语).
  59. MaryAnn Janosik《The Greenwood Encyclopedia of Rock History: The video generation, 1981–1990》Greenwood Publishing Group(2006)ISBN 0-313-32943-5,第97頁
  60. Chantler, Chris. . Teamrock. 2016-01-27 [2016-05-01] (英语).
  61. Willems, Steven. . Voices From The Dark Side. 2000-12-04 [2014-03-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04) (英语).
  62. David Ellefson、Joel McIver《My Life with Deth: Discovering Meaning in a Life of Rock & Roll》西蒙與舒斯特(2013)ISBN 1-4516-9988-3,第79頁
  63. . Blabbermouth.net. Ultimate-Guitar.com. 2013-08-16 [2013-11-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8-08) (英语).
  64. . Decibel (magazine). [2013-12-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0-29) (英语).
  65. David Ellefson、Joel McIver《My Life with Deth: Discovering Meaning in a Life of Rock & Roll》西蒙與舒斯特(2013)ISBN 1-4516-9988-3,第88頁
  66. Jackie Kajzer、Roger Lotring《Full Metal Jackie Certified: The 50 Most Influential Metal Songs of the '80s》Cengage Learning(2010)ISBN 1-4354-5569-X,第320頁
  67. Bienstock, Richard. . Guitar World. 2010-09-17 [2013-11-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02) (英语).
  68. . 告示牌. [2013-1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12) (英语).
  69. . Chart Stats. [2013-02-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5-30) (英语).
  70. Glenn Pillsbury《Damage Incorporated:Metallica and the Production of Musical Identity》羅德里奇(2006)ISBN 0-415-97373-2,第82頁
  71. . 洛杉磯時報. [2009-03-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2-03) (英语).
  72. Spence D. and Ed T. . IGN. 2007-01-19 [2013-10-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1-11) (英语).
  73. Bowar, Chad. . About.com. 2012-11-29 [2013-01-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2-22) (英语).
  74. Joel McIver《The Bloody Reign of Slayer》Omnibus Press(2008)ISBN 978-0-85712-038-0,第十三章
  75. David Ellefson、Joel McIver《My Life with Deth: Discovering Meaning in a Life of Rock & Roll》西蒙與舒斯特(2013)ISBN 1-4516-9988-3,第101頁
  76. Thomas Harrison《Music of the 1980s》ABC-CLIO(2011)ISBN 0-313-36599-7,第60頁
  77. . 國會唱片. 1992: 第3–5頁、第7–8頁、第10頁 (英语).
  78. Herrmann, Brenda. . 芝加哥論壇報. 1992-07-30 [2013-12-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8-08) (英语).
  79. Prince, Patrick. . Goldmine. 2012-11-19 [2013-1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04) (英语).
  80. David Ellefson、Joel McIver《My Life with Deth: Discovering Meaning in a Life of Rock & Roll》西蒙與舒斯特(2013)ISBN 1-4516-9988-3,第103頁
  81. Rosen, Steven. . Ultimate-Guitar. 2010-04-14 [2013-11-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1-03) (英语).
  82. Pessin, Anna Lisa. . 旋轉 (雜誌). 1992-10-02, 8: 第52頁 [2013-09-20] (英语).
  83. . Q (雜誌). CD Universe. [2013-08-28] (英语).
  84. . 美國唱片業協會. [2009-12-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6-26) (英语).
  85. David Lee Joyner《American popular music》麥格羅-希爾集團(2002)ISBN 0-07-241424-3,第301頁
  86. Erlewine, Stephen Thomas. . AllMusic. [2013-11-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8-01) (英语).
  87. MacDonald, Patrick. . 西雅圖時報. 1993-01-08 [2009-12-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6-14) (英语).
  88. Grow, Kory. . 豪言與血拳雜誌. 2012-09-13 [2013-1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2-28) (英语).
  89. David Ellefson、Joel McIver《My Life with Deth: Discovering Meaning in a Life of Rock & Roll》西蒙與舒斯特(2013)ISBN 1-4516-9988-3,第106頁
  90. Chirazi, Steffan. . RIP. Rockmetal.art.pl. 1993-10-15 [2013-12-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2-15) (英语).
  91. Ramirez, Carlos. . Noisecreep. [2013-11-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3-23) (英语).
  92. Hartmann, Graham. . Loudwire. 2014-04-02 [2014-05-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13) (英语).
  93. 《Spin》staff. . Spin (雜誌). 1993-10-01, 9: 第36頁 [2013-11-18] (英语).
  94. Harris, Chris. . Noisecreep. 2010-01-29 [2013-12-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13) (英语).
  95. MacDonald, Patrick. . 西雅圖時報. 1996-01-05 [2009-12-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6-14) (英语).
  96. Colin LarkinEncyclopedia of Popular Music金氏世界紀錄出版有限公司(1995)ISBN 1-56159-176-9,第2777頁
  97. . 國會唱片. 2004: 第2頁、第24–25頁 (英语).
  98. David Ellefson、Joel McIver《My Life with Deth: Discovering Meaning in a Life of Rock & Roll》西蒙與舒斯特(2013)ISBN 1-4516-9988-3,第118頁
  99. Erlewine, Stephen Thomas. . AllMusic. [2013-12-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3-23) (英语).
  100. . 紐約時報. [2013-12-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25) (英语).
  101. Nielsen Business Media, Inc. . 告示牌. 1994-11-19: 第88頁 [2013-12-09] (英语).
  102. . 加拿大音樂協會. [2013-12-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12) (英语).
  103. Merkle, P.J. . Hit Parader. Rockmetal.art.pl. 1995-05-05 [2013-09-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7-24) (英语).
  104. . MSN Entertainment. 1994-11-18 [2014-07-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7-27) (英语).
  105. Menza, Nick. . Nick Menza's Official Website. [2014-07-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7-27) (英语).
  106. Henderson, Alex. . AllMusic. [2013-12-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12) (英语).
  107. . Roadrunner Records. 2012-02-02 [2013-12-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4-03) (英语).
  108. Golemis, Dean. . 芝加哥論壇報. 1995-11-09 [2013-12-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4-16) (英语).
  109. . Megadeth.com. [2013-12-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9-16) (英语).
  110. Wiederhorn, Jon. . Guitar World. Rockmetal.art.pl. 1998-06-05 [2013-12-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2-15) (英语).
  111. Prato, Greg. . AllMusic. [2013-12-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02) (英语).
  112. David Ellefson、Joel McIver《My Life with Deth: Discovering Meaning in a Life of Rock & Roll》西蒙與舒斯特(2013)ISBN 1-4516-9988-3,第129頁
  113. . 國會唱片. 2004: 第2–3頁 (英语).
  114. 戴夫·馬斯泰恩《Mustaine: A Life in Metal》哈潑柯林斯出版集團(2011)ISBN 978-0007324101,第275頁
  115. . 美國唱片業協會. [2009-09-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6-26) (英语).
  116. . 告示牌. [2013-12-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12) (英语).
  117. Billboard staff. . 告示牌. 1998-01-17: 第78頁 [2013-12-10] (英语).
  118. . AllMusic. [2013-12-10] (英语).
  119. Masuo, Sandy. . 洛杉磯時報. 1997-06-29 [2013-12-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英语).
  120. Golemis, Dean. . 芝加哥論壇報. July 4, 1997 [2013-10-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03) (英语).
  121. Speichert, Simon. . Westnet. [2013-08-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8-09) (英语).
  122. Metal Sludge staff. . Metal Sludge. 2002-03-12 [2013-11-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1-11) (英语).
  123. . RockRage. Blabbermouth.net. 2002-02-19 [2013-12-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3-13) (英语).
  124. . 國會唱片. 2004: 第2–5頁、第9頁、第11頁、第13頁、第15頁 (英语).
  125. Hjelm, Fredrik. . Shockwaves Online. Rockmetal.art.pl. 2001 [2013-12-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2-15) (英语).
  126. Ramirez, Carlos. . Noisecreep. 美國線上. [2013-04-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6-09) (英语).
  127. Huey, Steve. . AllMusic. [2011-10-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03) (英语).
  128. Stagno, Mike. . Sputnikmusic. 2006-09-19 [2013-12-11] (英语).
  129. Huey, Steve. . AllMusic. [2013-12-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03) (英语).
  130. Plenda, Melanie. . NewHampshire.com. 2013-07-03 [2013-11-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02) (英语).
  131. Sciarretto, Amy. . CMJ New Music Report. 2000-01-31, 61: 第35頁 [2014-03-28] (英语).
  132. . MTV. June 23, 1999 [December 11, 2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05).
  133. . YouTube. 2008-07-11 [2011-08-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16) (英语).
  134. MTV News staff. . MTV. 1999-07-23 [2014-07-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12) (英语).
  135. Steven Rosen《Black Sabbath – Uncensored On the Record》Coda Books Ltd.(2011)ISBN 1-908538-85-6,第92頁
  136. Saidman, Sorelle. . MTV. 2000-01-10 [2013-12-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12) (英语).
  137. Prato, Greg. . 滾石 (雜誌). 2009-07-29 [2013-12-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3-03) (英语).
  138. Newman, Melinda. . 告示牌. 2000-01-22: 第18頁 [2012-12-12] (英语).
  139. Metal Sludge staff. . Metal Sludge. 2001-09-04 [2013-12-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13) (英语).
  140. David Ellefson、Joel McIver《My Life with Deth: Discovering Meaning in a Life of Rock & Roll》西蒙與舒斯特(2013)ISBN 1-4516-9988-3,第136頁
  141. Baird, Kirk. . Las Vegas Sun. 2001-09-14 [2013-12-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12) (英语).
  142. Huey, Steve. . AllMusic. [2013-12-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02) (英语).
  143. Huey, Steve. . AllMusic. [2013-12-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20) (英语).
  144. . 告示牌. 2001-01-22 [2013-12-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4-06) (英语).
  145. Chandrasekhar, Chaitra. . The Tech 121 (26). 2001-03-15 [2013-12-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25) (英语).
  146. . 告示牌. 2001-02-20 [2013-12-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12) (英语).
  147. . 告示牌. [2013-1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7-08) (英语).
  148. Brackett, Nathan; Hoard, Christian David (编). . 西蒙與舒斯特. 2004: 第534頁. ISBN 0-7432-0169-8 (英语). 网址-维基内链冲突 (帮助)
  149. Huey, Steve. . AllMusic. [2011-09-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1-03) (英语).
  150. David Ellefson、Joel McIver《My Life with Deth: Discovering Meaning in a Life of Rock & Roll》西蒙與舒斯特(2013)ISBN 1-4516-9988-3,第139頁
  151. David Ellefson、Joel McIver《My Life with Deth: Discovering Meaning in a Life of Rock & Roll》西蒙與舒斯特(2013)ISBN 1-4516-9988-3,第218頁
  152. Wiederhorn, Jon. . MTV. 2004-03-02 [2014-05-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8-08) (英语).
  153. . 告示牌. 2002-04-03 [2013-11-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28) (英语).
  154. . 英國廣播公司新聞網. 2002-04-04 [2014-01-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2-02) (英语).
  155. Epstein, Dan. . Guitar World. Rockmetal.art.pl. 2003-08-18 [2013-11-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29) (英语).
  156. Torreano, Bradley. . AllMusic. [2013-12-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29) (英语).
  157. . Blabbermouth.net. 2003-07-12 [2013-11-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02) (英语).
  158. Ayers, Chris. . Exclaim!. 2005-03-06 [2013-12-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04) (英语).
  159. Wiederhorn, Jon. . MTV. 2004-09-10 [2014-05-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0-24) (英语).
  160. Nalbandian, Bob. . Hard Radio. 2004-08-28 [2006-11-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18) (英语).
  161. . Blabbermouth.net. 2004-11-16 [2013-12-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1-21) (英语).
  162. Gitter, Mike. . Noisecreep. 2012-10-24 [2013-12-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12) (英语).
  163. Dizon, Joey. . The Philippine Star. 2012-07-07 [2014-07-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7-29) (英语).
  164. Sciarretto, Amy. . CMJ新音樂月刊. 2004-09-13: 第22頁 [2013-11-22] (英语).
  165. Arnold, Neil. . 金屬之力. [2013-08-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0-02) (英语).
  166. . Blabbermouth.net. 2005-02-11 [2013-1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14) (英语).
  167. . 豪言與血拳. 2004-11-05 [2013-1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5-15) (英语).
  168. . Blabbermouth.net. 2004-10-16 [2013-1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17) (英语).
  169. . Blabbermouth.net. 2004-12-30 [2013-1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17) (英语).
  170. Begrand, Adrien. . Popmatters. 2005-07-28 [2013-12-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1-13) (英语).
  171. Bowar, Chad. . About.com. 2006-10-01 [2014-07-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4-02) (英语).
  172. . Ultimate-Guitar.com. 2005-10-10 [2013-1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19) (英语).
  173. Prato, Greg. . AllMusic. 2007-03-27 [2013-1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3-23) (英语).
  174. . Blabbermouth.net. 2006-02-20 [2013-1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17) (英语).
  175. . 山葉公司. 2008-01-25 [2013-1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06) (英语).
  176. . Blabbermouth.net. 2006-03-18 [2013-1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17) (英语).
  177. Bowar, Chad. . About.com. 2006-03-21 [2013-1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3) (英语).
  178. . Blabbermouth.net. 2006-07-23 [2013-1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17) (英语).
  179. . Brave Words & Bloody Knuckles. 2006-11-10 [2013-1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04) (英语).
  180. . Blabbermouth.net. 2006-08-23 [2013-11-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02) (英语).
  181. . Blabbermouth.net. 2007-01-21 [2013-11-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13) (英语).
  182. . Blabbermouth.net. 2007-03-03 [2013-11-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13) (英语).
  183. Hasty, Katie. . 告示牌. May 23, 2007 [2013-11-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0-24) (英语).
  184. Bowar, Chad. . About.com. [2014-05-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3) (英语).
  185. Freeman, John. . Dallas Observer. 2007-05-03 [2013-11-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0-19) (英语).
  186. Kilgore, Kym. . Sound Spike. 2007-07-10 [2013-11-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03) (英语).
  187. . Blabbermouth.net. 2007-08-08 [2013-11-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03) (英语).
  188. Dodgin, Rich. . All About the Rock. 2013-10-31 [2013-11-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8-05) (英语).
  189. Aledort, Andy. . Guitar World. 2013-06-13 [2013-11-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03) (英语).
  190. Laing, Robert. . MusicRadar. 2008-01-08 [2013-11-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02) (英语).
  191. Bezer, Terry. . Metal Hammer. 2009-03-09 [2013-11-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03) (英语).
  192. . Blabbermouth.net. 2008-01-16 [2013-11-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07) (英语).
  193. Guitar World staff. . Guitar World. 2008-01-14 [2014-07-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7-14) (英语).
  194. Ratliff, Ben. . 紐約時報. 2008-04-24 [2013-11-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15) (英语).
  195. Bowar, Chad. . About.com. 2008-09-30 [2013-11-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英语).
  196. . Blabbermouth.net. 2008-10-29 [2013-11-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17) (英语).
  197. 戴夫·馬斯泰恩《Mustaine: A Heavy Metal Memoir》哈潑柯林斯出版集團(2011)ISBN 0-06-171437-2,第370頁
  198. . Blabbermouth.net. 2009-02-27 [2013-11-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19) (英语).
  199. . Blabbermouth.net. 2009-04-27 [2013-11-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19) (英语).
  200. Bezer, Terry. . Metal Hammer. 2009-06-19 [2013-11-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15) (英语).
  201. Jones, Alex. . Infowars.com. 2009-09-11 [2013-11-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2-10) (英语).
  202. Bowar, Chad. . About.com. [2010-11-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英语).
  203. Burkett, Stephanie. . BBC Music. 2009-10-02 [2010-11-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19) (英语).
  204. Buchanan, David. . Consequence of Sound. 2009-09-15 [2013-11-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12) (英语).
  205. . Blabbermouth.net. 2009-11-16 [2013-11-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14) (英语).
  206. . Roadrunner Records. 2011-07-12 [2013-11-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17) (英语).
  207. Guitar World staff. . Guitar World. 2010-01-25 [2013-11-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17) (英语).
  208. Dome, Malcolm. . 經典搖滾 (雜誌). 2010-02-09 [2013-11-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1-01) (英语).
  209. MusicRadar staff. . MusicRadar. 2009-12-15 [2013-11-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14) (英语).
  210. . 新浪. 2009-12-16 [2017-03-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02).
  211. Paine, Andre. . 告示牌. 2010-06-10 [2013-11-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1-03) (英语).
  212. Downey, Ryan J. . MTV. 2011-04-25 [2013-11-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12) (英语).
  213. Ratliff, Ben. . 紐約時報. 2011-09-15 [2013-11-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04) (英语).
  214. Guitar World staff. . Guitar World. 2010-04-26 [2013-11-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24) (英语).
  215. Bezer, Terry. . Metal Hammer. 2010-08-20 [2013-03-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4-05) (英语).
  216. Freedman, Pete. . Spin (magazine). 2010-09-30 [2013-11-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24) (英语).
  217. Vick, Megan. . 告示牌. 2010-10-25 [2013-11-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19) (英语).
  218. . Blabbermouth.net. 2010-12-18 [2013-11-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10) (英语).
  219. Debenedictis, Matt. . Noisecreep. 2011-01-31 [2013-11-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26) (英语).
  220. Guitar World staff. . Guitar World. 2010-01-23 [2013-11-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6-10) (英语).
  221. East, Thomas. . 官方任天堂雜誌. 2010-09-01 [2013-11-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2-15) (英语).
  222. Harris, Chris. . 滾石. 2010-06-04 [2013-11-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3-03) (英语).
  223. Sciarretto, Amy. . Noisecreep. 2010-12-01 [2013-11-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19) (英语).
  224. Graff, Gary. . 告示牌. 2011-10-31 [2013-11-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19) (英语).
  225. Prato, Greg. . Rolling Stone. 2011-07-12 [2013-11-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3-04) (英语).
  226. Monger, James Christopher. . Allmusic. [2011-11-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1-06) (英语).
  227. Bittke, Brett. . 頭號Screamer magazine. 2011-12-02 [2013-11-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21) (英语).
  228. Young, Alex. . Consequence of Sound. 2011-11-01 [2013-11-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02) (英语).
  229. MacIntyre, Dave. . PopMatters. 2012-02-16 [2013-11-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0-11) (英语).
  230. Riddle, Tree. . Loudwire. 2012-02-21 [2013-11-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3-30) (英语).
  231. Ramirez, Carlos. . Noisecreep. 2012-09-13 [2012-10-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英语).
  232. Childers, Chad. . Loudwire. 2012-09-10 [2013-1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2-29) (英语).
  233. Ouellette, Mary. . Loudwire. 2013-09-21 [2013-1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24) (英语).
  234. . Metal Hammer. 2013-02-12 [2013-1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03) (英语).
  235. . Blabbermouth.net. 2012-08-22 [2012-08-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3) (英语).
  236. . Blabbermouth.net. 2013-01-28 [2013-01-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24) (英语).
  237. Hartmann, Graham. . Loudwire. 2013-02-12 [2013-02-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1-12) (英语).
  238. Caulfield, Keith. . 告示牌. 2013-06-12 [2013-09-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4-10) (英语).
  239. . Metacritic. CBS互動. [2013-06-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24) (英语).
  240. Brown, Dean. . 流行話題. 2013-06-13 [2013-06-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6-28) (英语).
  241. Wise, Lauren. . Phoenix New Times. 2013-11-25 [2013-12-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17) (英语).
  242. . Ultimate-Guitar.com. 2013-07-24 [2013-1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25) (英语).
  243. Hartmann, Graham. . Loudwire. 2013-05-03 [2014-06-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3-30) (英语).
  244. Bowar, Chad. . Loudwire. 2013-08-12 [2014-06-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3-30) (英语).
  245. Vincent, Peter. . 雪梨晨鋒報. 2014-02-10 [2014-02-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2) (英语).
  246. . Blabbermouth.net. 2014-02-15 [2014-07-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6) (英语).
  247. Campbell, Don. . MetalInsider. 2016-04-19 [2016-05-31] (英语).
  248. Joyce, Colin. . Spin (magazine). 2014-08-05 [2014-08-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0-01) (英语).
  249. Leight, Elias. . 告示牌. 2014-09-10 [2014-09-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19) (英语).
  250. Kielty, Martin. . Classic Rock (magazine). 2014-11-26 [2014-11-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3-03) (英语).
  251. Kaufman, Spencer. . Loudwire. 2014-12-02 [2014-12-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08) (英语).
  252. Epstein, Dan. . Revolver (magazine). 2015-07-20 [2015-07-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7-21) (英语).
  253. Kennedy, Maev. . 衛報. 2016-05-22 [2016-07-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7) (英语).
  254. . Guitar World. 2015-04-02 [2015-04-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7-02) (英语).
  255. Grow, Kory. . 滾石 (雜誌). 2016-01-20 [2016-01-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1-31) (英语).
  256. Lawson, Dom. . Metal Hammer. 2016-07-07 [2016-01-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2-14) (英语).
  257. . Blabbermouth.net. 2015-12-07 [2015-12-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9-16) (英语).
  258. . 馬雅音樂. 2016-05-24 [2017-03-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05).
  259. Childers, Chad. . Loudwire. 2016-07-14 [2016-07-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07) (英语).
  260. . Blabbermouth.net. 2016-07-18 [2016-07-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12) (英语).
  261. . Blabbermouth.net. 2016-09-10 [2016-09-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21) (英语).
  262. . Metal Hammer. 2016-12-06 [2016-12-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3-26) (英国英语).
  263. Teitelman, Bram. . 告示牌. 2017-02-19 [2017-02-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0-07) (英语).
  264. . 推特. 2017-02-14 [2017-03-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28) (英语).
  265. Pasbani, Robert. . Metal Injection. 2017-02-13 [2017-03-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2) (英语).
  266. . Revolver Magazine. 2010-08-03 [2017-03-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01) (英语).
  267. Smyers, Darryl. . Dallas Observer. 2012-03-01 [2013-11-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03) (英语).
  268. Vera Dika《The (Moving) Pictures Generation: The Cinematic Impulse in Downtown New York Art and Film》帕爾格雷夫·麥克米蘭(2012)ISBN 978-1-137-11851-6,第188頁
  269. Full Metal Jackie. . Loudwire. 2013-10-07 [2013-11-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17) (英语).
  270. Jacqueline Edmondson《Music in American Life: An Encyclopedia of the Songs, Styles, Stars, and Stories That Shaped Our Culture》ABC-CLIO(2013)ISBN 0-313-39348-6,第147頁
  271. Jason C. Bivins《Religion of Fear: The Politics of Horror in Conservative Evangelicalism》牛津大學出版社(2008)ISBN 978-0-19-988769-9,第74頁
  272. Carney, Christine. . MP3.com. Blabbermouth.net. 2007-09-18 [2013-11-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17) (英语).
  273. Sharken, Lisa. . Seymour Duncan. 2007-01-09 [2013-12-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17) (英语).
  274. Bosso, Joe. . MusicRadar. 2011-12-14 [2013-12-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17) (英语).
  275. Toto, Anthony. . Pop-Break. 2013-11-29 [2013-12-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10) (英语).
  276. Wise, Lauren. . Phoenix New Times. 2013-10-28 [2013-12-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15) (英语).
  277. Chamberlain, Rich. . MusicRadar. 2013-06-03 [2014-07-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2-23) (英语).
  278. Ruggiero, Bob. . Houston Press. 2013-12-11 [2013-12-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21) (英语).
  279. Natalie J. Purcell《Death Metal Music: The Passion and Politics of a Subculture》麥克法蘭公司出版社(2003)ISBN 0-7864-8406-3,第53頁
  280. . 滾石 (雜誌). 西蒙與舒斯特. 2001 [2013-11-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12) (英语).
  281. Bienstock, Richard. . Guitar World. 2013-01-17 [2013-12-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05) (英语).
  282. Jeff Wagner《Mean Deviation: Four Decades of Progressive Heavy Metal》Bazillion Points(2010)ISBN 0-9796163-3-6,第43頁
  283. Glenn Pillsbury《Damage Incorporated: Metallica and the Production of Musical Identity》羅德里奇(2006)ISBN 0-415-97373-2,第82頁
  284. Michael Moses, Dan Kaye. . 告示牌. 1999-06-05: 第12頁 [2013-11-22] (英语).
  285. Jeffrey Arnett《Metalheads: Heavy Metal Music And Adolescent Alienation》Westview Press(1996)ISBN 0-8133-2813-6,第44頁
  286. David Lee Joyner《American popular music》麥格羅-希爾集團(2002)ISBN 0-07-241424-3,第301頁
  287. Powell, Mike. . Spin (magazine). 2011-09-05, 27: 第92頁 [2013-11-21] (英语).
  288. Taylor, Chuck. . 告示牌. 1997-11-29: 第74頁 [2013-11-21] (英语).
  289. William Phillips、Brian Cogan《Encyclopedia of heavy metal music》Greenwood Press(2009)ISBN 0-313-34800-6,第157頁
  290. McPhate, Christian. . Dallas Observer. 2013-07-11 [2013-11-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1-12) (英语).
  291. Jacqueline Edmondson《Music in American Life: An Encyclopedia of the Songs, Styles, Stars, and Stories That Shaped Our Culture》ABC-CLIO(2013)ISBN 0-313-39348-6,第49頁
  292. Graham Thompson《American Culture in the 1980s》愛丁堡大學出版社(2007)ISBN 0-7486-1910-0,第135頁
  293. William Phillips、Brian Cogan《Encyclopedia of heavy metal music》Greenwood Press(2009)ISBN 0-313-34800-6,第210頁
  294. Robert Walser《Running With the Devil: Power, Gender, and Madness in Heavy Metal Music》衛斯理大學出版社(1993)ISBN 0-8195-6260-2,第14頁
  295. Rivadavia, Eduardo. . Loudwire. 2013-08-15 [2013-11-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3-28) (英语).
  296. CMJ Network, Inc. . CMJ新音樂月刊. 2002-02-11: 第45頁 [2013-11-24] (英语).
  297. Paoletta, Michael. . 告示牌. 2004-08-14: 第45頁 [2013-11-24] (英语).
  298. Wiederhorn, Jon. . MTV. [2013-11-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0-21) (英语).
  299. Natalie J. Purcell《Death Metal Music: The Passion and Politics of a Subculture》麥克法蘭公司出版社(2003)ISBN 0-7864-8406-3,第53頁
  300. Keith Kahn-Harris《Extreme Metal: Music and Culture on the Edge》Berg Publishers(2007)ISBN 1-84520-399-2,第132頁
  301. Ramirez, Carlos. . Noisecreep. 2009-07-29 [2013-12-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09) (英语).
  302. . Blabbermouth.net. 2013-09-17 [2013-12-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16) (英语).
  303. Gensler, Andy. . 告示牌. 2014-06-03 [2014-06-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17) (英语).
  304. . Intro.de. 1999-08-17 [2012-05-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1-05) (德语).
  305. . Rock On The Net. [2010-03-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7-30) (英语).
  306. Guitar World staff. . Guitar World. Blabbermouth.net. 2004-01-23 [2013-12-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9-05) (英语).
  307. Wiederhorn, Jon. . MTV. [2013-11-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0-21) (英语).
  308. . Blabbermouth.net. 2007-04-10 [2009-03-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14) (英语).
  309. Carman, Keith. . Exclaim!. 2009-04-08 [2009-04-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7-02) (英语).
  310. Loudwire Staff. . Loudwire. 2012-01-02 [2013-12-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17) (英语).
  311. . Loudwire. 2015-06-10 [2017-03-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1-27) (英语).
  312. . 克里奧國際廣告獎. [2017-03-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4) (英语).
  313. Blabbermouth.net. . Exclaim!. 2016-12-14 [2016-12-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8-07) (英语).

外部連結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