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
簡體
與
正體
/
繁體
-{
(
)
}-
異體
讀音
官話
(
拼音
)
:
làlì
(
注音
)
:
ㄌㄚˋ ㄌㄧˋ
粵語
(
粵拼
)
:
laat
3
lei
6-1
官話
(
現代標準漢語
)
+
拼音
:
→ là
li
(輕尾聲異讀)
注音
:
ㄌㄚˋ ㄌㄧˋ → ㄌㄚˋ ˙ㄌㄧ
(輕尾聲異讀)
通用拼音
:
làli̊
威妥瑪拼音
:
la
4
-li
5
耶魯官話拼音
:
là-li
國語羅馬字
:
lah.lih
西里爾字母轉寫
:
лали
(lali)
漢語國際音標
(幫助)
:
/lä⁵¹⁻⁵³ li⁵¹/ → /lä⁵¹ li¹/
粵語
(
標準粵語
,
廣州
–
香港話
)
+
粵拼
:
laat
3
lei
6-1
耶魯粵拼
:
laat l
ē
i
廣州話拼音
:
laat
8
lei
6-1
廣東拼音
:
lad
3
léi
6-1
國際音標
(
幫助
)
:
/laːt̚³ lei̯²²⁻
⁵⁵
/
釋義
翻譯
翻譯
俄语:1)
паршивый
[
человек
]; 2)
мед.
парша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tionary
.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