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
簡體與正體/繁體 -{() |
}- | ||
---|---|---|---|
異體 | |||
字面意思:“矛和盾”。 |
詞源
來自《韓非子》的故事。(大約西元前二世紀)
- [文言文,繁體]
- 出自:《韓非子》,約公元前2世紀
- Chǔ rén yǒu yù dùn yǔ máo zhě, yù zhī yuē: “Wú dùn zhī jiān, wù mò néng xiàn zhī.” Yǐ yù qí máo yuē: “Wú máo zhī lì, yú wù wú bù xiàn yě.” Huò yuē: “Yǐ zǐ zhī máo xiàn zǐ zhī dùn, hérú?” Qí rén fú néng yìng yě. Fú bùkě xiàn zhī dùn yǔ wú bù xiàn zhī máo, bùkě tóng shì ér lì. [漢語拼音]
- 有個賣矛和盾的楚國人,他稱讚自己的盾說:「我的盾很堅固,任何物體都戳不穿。」又稱讚自己的矛說:「我的矛很鋒利,沒有東西扎不透。」市場上有個人就問:「拿你的矛去戳你的盾,怎麼樣?」這個人沒法回應。任何物體都戳不穿的盾,和沒有東西扎不透的矛,在這世上是不可能同時存在的。
[文言文,簡體]
發音
名詞
- (字面意思) 矛與盾。
- (比喻義) 對立、不一致、互不相容的事物或關係。
- / ― jiājù máodùn ―
- / ― jiējí máodùn ―
- / ― zhǒngzú máodùn ―
- 《魏書‧李業興傳》:“异曰:‘圓方之說,經典無文,何怪於方?’業興曰:‘圓方之言,出處甚明,卿自不見。見卿錄梁主《孝經義》亦云上圓下方,卿言豈非自相矛楯?’”
- 唐·劉知幾《史通‧浮詞》:“今之記事也則不然,或隔卷異篇,遽相矛盾;或連行接句,頓成乖角。”
- 元·辛文房《唐才子傳‧曹唐》:“各以所長,相輕所短,矛楯之極,則是非鋒起。”
- (邏輯學,哲學) 指互相依賴又互相排斥的關係。
翻譯
對立,不一致
形容詞
近義詞
- /
派生詞
|
|
派生語彙
漢字詞():
日語
詞中漢字 | |
---|---|
む 常用漢字 |
じゅん 常用漢字 |
音讀 |
其他表記 |
---|
詞源
源自中古漢語 ()。
發音
名詞
• ()
近義詞
動詞
活用
參考資料
朝鮮語
此字詞中的漢字 | |
---|---|
名詞
(mosun) (韓文)
越南語
此字詞中的漢字 | |
---|---|
名詞
- 的漢字。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tionary.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