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
正體
/
繁體
-{
(
)
}-
簡體
-{
(
)
}-
發音
官話
(
拼音
)
:
tànsuāngài
(
注音
)
:
ㄊㄢˋ ㄙㄨㄢ ㄍㄞˋ
粵語
(
粵拼
)
:
taan
3
syun
1
koi
3
官話
(
現代標準漢語
)
+
拼音
:
注音
:
ㄊㄢˋ ㄙㄨㄢ ㄍㄞˋ
通用拼音
:
tànsuangài
威妥瑪拼音
:
tʻan
4
-suan
1
-kai
4
耶魯官話拼音
:
tàn-swān-gài
國語羅馬字
:
tannsuangay
西里爾字母轉寫
:
таньсуаньгай
(tanʹsuanʹgaj)
漢語國際音標
(幫助)
:
/tʰän⁵¹ su̯än⁵⁵ kaɪ̯⁵¹/
粵語
(
標準粵語
,
廣州
–
香港話
)
+
粵拼
:
taan
3
syun
1
koi
3
耶魯粵拼
:
taan sy
ū
n koi
廣州話拼音
:
taan
3
syn
1
koi
3
廣東拼音
:
tan
3
xun
1
koi
3
國際音標
(
幫助
)
:
/tʰaːn³³ syːn
⁵⁵
kʰɔːi̯³³/
名詞
(
無機化學
)
一種碳酸鹽,化學式CaCO
3
,常為白色或無色
固體
,難溶於水,與
酸
反應生成
二氧化碳
。
翻譯
CaCO
3
加泰羅尼亞語:
m
捷克語:
m
英語:
芬蘭語:
法語:
m
加利西亞語:
m
德語:
n
,
m
,
m
匈牙利語:
毛利語:
波蘭語:
m
葡萄牙語:
m
羅馬尼亞語:
m
俄語:
(
karbonát kálʹcija
)
斯洛文尼亞語:
西班牙語:
m
泰語:
土耳其語: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tionary
.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