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
正體
/
繁體
-{
(
)
}-
簡體
-{
(
)
}-
發音
官話
(
拼音
)
:
piánzhītǐ
(
注音
)
:
ㄆㄧㄢˊ ㄓ ㄊㄧˇ
粵語
(
粵拼
)
:
pin
4
zi
1
tai
2
官話
(
現代標準漢語
)
+
拼音
:
注音
:
ㄆㄧㄢˊ ㄓ ㄊㄧˇ
通用拼音
:
piánjhihtǐ
威妥瑪拼音
:
pʻien
2
-chih
1
-tʻi
3
耶魯官話拼音
:
pyán-jr̄-tǐ
國語羅馬字
:
pyanjytii
西里爾字母轉寫
:
пяньчжити
(pjanʹčžiti)
漢語國際音標
(幫助)
:
/pʰi̯ɛn³⁵ ʈ͡ʂʐ̩⁵⁵ tʰi²¹⁴⁻²¹⁽⁴⁾/
粵語
(
標準粵語
,
廣州
–
香港話
)
+
粵拼
:
pin
4
zi
1
tai
2
耶魯粵拼
:
pìhn j
ī
tái
廣州話拼音
:
pin
4
dzi
1
tai
2
廣東拼音
:
pin
4
ji
1
tei
2
國際音標
(
幫助
)
:
/pʰiːn
²¹
t͡siː
⁵⁵
tʰɐi̯³⁵/
名詞
(
神經解剖學
)
哺乳動物
連接大腦左右兩個半球的
神經纖維
組織,位於大腦兩半球底部。
鱉科
動物腹面明顯增厚的部分。
翻譯
腦部中間的結締組織
加泰羅尼亞語:
m
捷克語:
m
荷蘭語:
m
,
n
英語:
芬蘭語:
法語:
,
m
希臘語:
n
(
mesolóvio
)
,
n
(
tylódes sóma
)
匈牙利語:
冰島語:
n
複
意大利語:
m
塞爾維亞-克羅地亞語:
n
西班牙語:
m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tionary
.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