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831C, 茜
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831C

[U+831B]
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
[U+831D]

跨语言

汉字

+6畫,共10畫(繁體中文和韓國漢字)或9畫(中國大陸漢字)(日本漢字)倉頡碼四角號碼44601部件組合

派生汉字

参考资料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

汉语

正體/繁體
簡體 #
異體

字形来源

形聲漢字(OC *sʰɯːns:意符 (草木) + 聲符 (OC *sɯːl)

词源 1

发音



韻圖
讀音 # 1/1
(14)
(85)
調 去 (H)
開合
反切
白一平方案 tshenH
擬音
鄭張尚芳 /t͡sʰenH/
潘悟雲 /t͡sʰenH/
邵榮芬 /t͡sʰɛnH/
蒲立本 /t͡sʰɛnH/
李榮 /t͡sʰenH/
王力 /t͡sʰienH/
高本漢 /t͡sʰienH/
推斷官話讀音 qiàn
推斷粵語讀音 cin3
鄭張系統 (2003)
讀音 # 1/1
序號 13243
聲符
韻部
小分部 1
對應中古韻
構擬上古音 /*sʰɯːns/

释义

  1. 一种茜草属多年生藤木。 Rubia cordifolia
    同義字: ()
  2. (書面) 深红色。
  3. 染红。

组词

  • ()
  • ()

词源 2

声符 ()套用现代发音后得到的发音。

发音


释义

  1. 人名轉寫用字。
    [現代標準漢語繁體]
    [現代標準漢語簡體]
    dì Nuòhālìshā [漢語拼音]
    馬來西亞馬來族女歌手

词源 3

的异体。

发音


释义

  1. 僅用於

日语

汉字

人名用漢字

读法

  • 吳音: ()
  • 漢音: ()
  • 慣用音: ()
  • 訓讀: (, )

词源 1

詞中漢字
あかね
人名用漢字
訓讀

源自古典日語

原为由 (aka, 红色) + (ne)构成的复合词。[1][2]

发音

名词

• () 

  1. 茜草植物,尤指东南茜草Rubia argyi
  2. 茜草属植物的染料
  3. (akane-iro)之簡寫:深红色
  4. 蜻蜓
    近義詞: (aka tonbo)
衍生词汇
参见
  • (garansu)

专有名词

• () 

  1. 女性人名
  2. 姓氏

词源 2

詞中漢字
せん
人名用漢字
音讀

源自中古漢語 ()

专有名词

• () 

  1. 女性人名
  2. 姓氏

参考资料

  1. 1995,《》(大辞泉)(日語),東京小學館ISBN 4-09-501211-0
  2. 1 2 2006 (大辭林),第三版(日語),東京三省堂ISBN 4-385-13905-9

越南语

汉字

儒字;讀法:

  1. 本詞語需要翻譯為漢語。請協助添加,並移除{{rfdef}}模板。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tionary.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