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这篇文章的共同创作者是 Trudi Griffin, LPC, MS. Trudi Griffin是美国威斯康星州的一位持证专业心理咨询师,专门研究成瘾和心理健康。她在在社区卫生机构及私人诊所为那些与毒瘾、精神健康和创伤作斗争的人提供治疗。她于2011年获得了马凯特大学临床心理健康咨询专业的理科硕士学位。
本文引用了26条参考,详情参见页面底部。
这篇文章已经被读过24,517次。
步骤
部分 1
部分 1 的 5:
了解死亡恐惧
-
记录你每次想到死亡的情况。应对死亡恐惧,首先要清楚这种恐惧是如何影响你的生活,影响程度多大。我们往往无法立刻意识到激发恐惧和焦虑的环境因素或原因,所以记下当时的情况,才能更好应对。[4]
- 先问问自己:“当我感到害怕或焦虑时,周围发生了什么事?”出于种种原因,这个问题并不好回答。从基础做起,回想过去几天,尽可能写下死亡想法出现时发生的所有事情,包括当时你在做什么。
- 对死亡恐惧的现象十分普遍。纵观历史,人类一直关注,甚至专注于探索死亡与临终的奥秘。引起死亡恐惧的原因有很多,包括年龄、宗教信仰、焦虑度和得失心理等。比方说,人处于过渡期时往往会更担忧死亡,这些阶段包括4至6岁、10至12岁、17至24岁以及35至55岁。[5] 长期以来,学者们致力于探讨死亡这件事。根据存在主义哲学家让·保罗·萨特的观点,人们之所以害怕死亡,是因为死亡“从外界而来,又将我们变回外界”。[6] 因此,死亡也向我们展示能想象到的(或在某种意义上,难以想象的)未知世界的根本。正如萨特所言,死亡能将我们的肉身变回最初呈现的非人类状态。
-
把焦虑或恐惧记录下来。接着,凡是有因为焦虑或恐惧而放弃做的事情,也记录下来。即使你不确定负面情绪的产生是否和死亡或临终相关,也详细记录下来。
-
比较焦虑与死亡的想法。分别列出关于死亡的想法和引发焦虑的情景,寻找两者的共性。例如,你可能会注意到,每当看到某个品牌的糖果,就会没来由地感到焦虑,而同样的情况下也会想到死亡。这时,你可能会记起这个牌子的糖果曾在祖父或祖母的葬礼上出现,这让你想到死亡,多多少少感到恐惧。
- 物品、情感和情景之间的联系相当微妙,有时甚至比上述情况有更密切的关系。因此,用文字记录能帮助你更好地留意到它们,之后再受到这些事情影响时,就能更好地应对。
-
认识焦虑和预感之间的关系。恐惧的威力不容小觑,它能影响你所做的任何事情。 如果你将眼光放长远一些,就会发现你所害怕的事情根本没有想象的那么糟糕。我们预判事情未来走向时,经常夹杂着焦虑,而这种情绪又关乎未来。时刻提醒自己,对死亡的恐惧有时比死亡本身更糟糕。谁知道呢,也许死亡压根不像你想得那么凄惨。[7]
-
诚实面对自己。老老实实、坦坦荡荡地直面死亡的宿命,不然对死亡的恐惧会一直困扰你。让有限的生命绽放光辉,生命才更有价值。你清楚自己终有一死,但不必生活在恐惧之中。当你能诚实面对自己,直面死亡时,对死亡的恐惧就会慢慢消散了。
部分 2
部分 2 的 5:
放下无法掌控的事情
-
专注于自己能控制的事情。死亡令人十分害怕,主要是因为它揭露了生命的有限性,以及死亡引起的种种设想。与其费心于无法掌控的未来,不如多专注现阶段可控的事情。
- 比方说,如果你担心自己会犯心脏病死去。对于心脏病来说,有不少无法控制的因素,包括家族疾病史、种族和民族、年龄等。纠结于这些事情会让你更加焦虑,相比之下,较好的做法是把注意力放在可以控制的事情上,比如戒烟、定期锻炼和注意饮食。事实上,比起那些不可控的致病因素,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才更容易引发心脏病。[8]
-
规划人生。当我们费尽心思想要掌控生活时,常会因为意料之外的事情而倍感失望、沮丧和焦虑。学会放松,不要对生活把控得太死。当然,你依然可以制定计划来引导人生,但要给意料之外的事情留点余地。[9]
- 你可以用河流类比人生。有时,河岸会出现变化,河道弯曲,而河流便随之加速或减速。河水仍在奔涌,但你得引导它流向既定的方向。
-
摒弃无用的想法。当你试图预测或想象未来时,不禁要问,“如果这种情况发生了怎么办?”这就是小题大做,杞人忧天了。[10] 杞人忧天只会让你产生负面情绪,别无他用。我们对事情的看法会影响由此产生的情绪。例如,如果你担心上班迟到,可能会告诉自己,“如果我迟到,就会被老板骂,还可能丢了饭碗。”如果你想掌控结果,那这类杞人忧天似的想法会让你焦虑不已。
- 不要杞人忧天,多往积极方面想想。推导自己的想法,可以告诉自己,“我迟到的话,老板肯定会生气,但我可以向他解释交通太拥堵了,也可以提议用加班来弥补迟到的时间。”
-
留出专门的担忧时段。每天同一时候留出五分钟,思考自己担心的事情。最好不要在睡前进行,谁也不想带着烦恼入梦。如果在其它时间产生担忧的想法,先留着,到担忧时段再想。[11]
-
反驳自己的焦虑。如果你对死亡感到焦虑,那问问自己特定情况下死亡的几率。比方说,可以调查飞机失事的死亡数据,就会发现自己太过杞人忧天,真实情况往往没那么吓人。[12]
-
想想他人对自己的影响。当他人的担忧占据思绪时,你也会变得紧张起来。也许你有朋友非常担心疾病和生病,这也会让你对生病感到紧张。尽量少和这样的人相处,降低担忧出现的频率。[13]
-
尝试从未做过的事情。我们会害怕未知或无法理解的事情,因而常常拒绝尝试新鲜事物,或进入新的环境。[14] 为了减少这种克制,不妨选择一个从未想过的活动,下定决心尝试一番。先在网上研究研究这个活动,和参加过的人聊聊,这样你会越来越适应这一想法,然后看看自己能否勇敢尝试一两次再做长久打算。
- 这种体验新生活和新活动的方法,可以让人更专注于生活中的喜悦,而不是担心死亡和临终之事。
- 参与新活动会让你更加了解自己,特别是在自己能够掌控和无法控制的事情上。
-
与家人朋友一起制定临终计划。谈到死亡,你会发现大部分事情都完全不受控制。我们无法得知死亡的确切时间或地点,但我们也可以做些努力,更从容地应对死亡。[15]
- 例如,如果身处昏迷中,你想让生命维持疗法持续多久?希望在家里还是在医院离世?
- 起初,和亲人们谈论这些可能会让人不太舒服,但如果发生了这种不幸的事情,而你又失去表达能力,那谈话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这类讨论也许能帮助你减轻对死亡的焦虑。
部分 3
部分 3 的 5:
思考人生
部分 4
部分 4 的 5:
好好生活
-
真正享受生活。最好不要花太多时间来担心死亡和临终之事,相反,要尽可能做到天天开心。不要纠结于琐事,去外面转转,和朋友们一起玩,参加新运动。只要能让你不再想死亡的事情,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让自己多关注当下,想想如何生活。
- 许多怕死的人每天都会思索死亡之事,这意味着生活中还有许许多多的事情想去完成。坦然面对恐惧,问问自己:“今天会发生的最糟糕的事情是什么?”既然今天你还活着,那就努力生活吧。
-
与亲人共度时光。让身边都围绕着能令自己快乐的人,当然也要努力让他人快乐。和他人共度的时光很美好,令人眷恋。
- 例如,如果你曾与孙辈拥有过美好的回忆,那么孩子们在你去世后会继续怀念你,那番美好记忆是永生的。
-
写感恩日记。感恩日记用来确认并记录你所感激的事情,这将帮助你多关注生活中的美好事物。[22] 想想生命中的美好,多加珍惜。
- 隔几天就花些时间写下令你感激的时刻或事情。认真书写,细细品味,享受喜悦。
-
好好照顾自己。不要让自己置于危险的境地,也不要冒着死亡的风险鲁莽行事。避免不良行为,如抽烟喝酒、吸毒或边开车边玩手机等。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有效减少死亡的风险。
部分 5
部分 5 的 5:
寻求支援
-
想想自己是否需要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如果对死亡的恐惧太过猛烈,影响到自己的日常生活和情绪,那么就应该寻求专业心理医生的帮助。例如,如果你因为怕死而开始避开某些活动,那么最好和医生谈一谈。[23] 如果出现下述迹象,最好也看一下心理医生:
- 因为怕死而深感无力,惊慌失措,沮丧不已
- 认为自己的恐惧不合常理
- 饱受恐惧折磨超过半年
-
了解心理医生能给予的帮助。医生可以帮助你深入了解死亡恐惧症,寻找应对之策,逐渐减轻恐惧,直至完全克服它。请记住,克服恐惧是需要时间和精力的。也许你得过一段时间才能掌控自己的恐惧,但也有人只进行8至10次治疗,便大大改善了恐惧症。心理医生可能使用的策略包括:[24]
- “认知行为疗法”:如果你害怕死亡,可能会不由地产生一些想法,加剧对死亡的恐惧。医生运用认知行为治疗让你质疑自己的想法,识别这些想法引起的情绪波动。例如,你可能会这样想,“我不能坐飞机,因为我害怕飞机失事。”这时,医生会质疑你的想法,也许通过解释飞机实际上比开车更安全,让你意识到自己的想法有多不切实际。然后,你开始改变想法,让它更现实一点,比如,“那些每天飞来飞去的人们都活得好好的,我也不会出事的。”[25]
- “暴露疗法”:因为害怕死亡,你或许会选择避开一些会加深恐惧的场合、活动或地方。暴露疗法将迫使你直面自己的恐惧,医生可能会要求你想象自己一直在逃避的情况,或直接要求你身处真实情况之中。例如,如果你因害怕飞机失事而一直避免坐飞机,那么医生可能会要求你想象自己在飞机上,描述飞行的感觉。之后,医生还可能会让你真正坐一趟飞机。[26]
- “药物疗法”:如果你对死亡的恐惧太深而焦虑不已,那么医生可能会把你转介给精神科医生,开些药物辅助治疗。请记住,药物治疗只能暂时减轻恐惧引起的焦虑,治标不治本。[27]
-
与他人聊聊自己对死亡和临终之事的想法。敞开心扉,说出恐惧总归是好的。说不定别人也有过这样的担忧,可以分享些他们克服恐惧的经验。[28]
- 向自己信任的人倾诉自己对死亡的想法和感受,告诉对方你已经担忧多久了。
-
拜访“死亡咖啡馆”等团体。人们总是不愿提起死亡或临终相关的事情,所以要找寻专门团队,坐在一起聊聊这些话题。[29] “死亡咖啡馆”这样的团体就专门聚在咖啡馆谈论死亡相关的话题。还有些互助小组致力于帮助人们解决死亡引起的情绪问题。这些团体聚在一起,集体探讨如何在知道终有一死的情况下充分享受人生。
- 如果你找不到这样的团体,不妨自己创建一个。也许你身边有很多人受死亡恐惧困扰,只不过都苦于无处排解情绪罢了。
小提示
- 死亡恐惧有时也可能是抑郁症或焦虑所致,这样的话就应该在专业医生的帮助下进行治疗。[30]
- 可以多咨询几位医生,不要害怕尝试。你得找到最能帮助你的那位,一起解决恐惧问题。
- 要始终相信你能战胜恐惧。
- 想想生活的美好,这会帮你忘掉恐惧。
参考
- ↑ http://www.calmclinic.com/anxiety/symptoms/fear-of-dying
- ↑ http://www.fearof.net/fear-of-the-unknown-phobia-xenophobia/
- ↑ Bruce, A., Schreiber, R., Petrovskaya, O., & Boston, P. (2011). Longing for ground in a ground(less) world: a qualitative inquiry of existential suffering. BMC Nursing, 10(1), 2. http://doi.org/10.1186/1472-6955-10-2
- ↑ https://www.psychologytoday.com/blog/shyness-is-nice/201404/how-keep-thought-diary-combat-anxiety
- ↑ http://spiritualscientific.com/yahoo_site_admin/assets/docs/Coping_with_the_fear_of_death.364200603.htm
- ↑ Sartre, Jean-Paul. Being and Nothingness. trans. Hazel Barnes. New York: Philosophical Library, 1956, p. 545.
- ↑ https://www.psychologytoday.com/blog/sweet-emotion/201406/anxiety-is-all-about-anticipation-0
- ↑ http://www.ucl.ac.uk/news/news-articles/0513/13052013-Stress-and-unhealthy-lifestyle-increase-risk-of-heart-disease-Kivimaki
- ↑ http://www.spiritualawakeningprocess.com/2013/01/controlling-uncontrollable.html
- ↑ http://acpe.physicianleaders.org/docs/default-source/pej/seven-habits-of-unproductive-thinking.pdf?sfvrsn=6
- ↑ http://www.helpguide.org/articles/anxiety/how-to-stop-worrying.htm
- ↑ http://www.helpguide.org/articles/anxiety/how-to-stop-worrying.htm
- ↑ http://www.helpguide.org/articles/anxiety/how-to-stop-worrying.htm
- ↑ Knaus, D. W. J., & Carlson, J. P. E. (2014). The Cognitive Behavioral Workbook for Anxiety: A Step-By-Step Program (Second Edition edition). Oakland, CA: New Harbinger Publications.
- ↑ http://www.nia.nih.gov/health/publication/end-life-helping-comfort-and-care/planning-end-life-care-decisions
- ↑ Edelman, G. (1987). Neural Darwinism: The Theory Of Neuronal Group Selection (New edition edition). New York: Basic Books.
- ↑ http://www.theguardian.com/science/neurophilosophy/2015/may/05/life-after-death
- ↑ Mayer, E. A. (2011). Gut feelings: the emerging biology of gut–brain communication. Nature Reviews Neuroscience, 12(8), 453–466. http://doi.org/10.1038/nrn3071
- ↑ Jaegher, H. D. (2013). Rigid and fluid interactions with institutions. Cognitive Systems Research. http://doi.org/10.1016/j.cogsys.2013.03.002
- ↑ Hanh, T. N. (2003). No Death, No Fear: Comforting Wisdom for Life (Reissue edition). New York: Riverhead.
- ↑ Thoreau, H. D., & MacMechan, A. (n.d.). Walking.
- ↑ http://greatergood.berkeley.edu/article/item/tips_for_keeping_a_gratitude_journal
- ↑ http://www.helpguide.org/articles/anxiety/phobias-and-fears.htm
- ↑ http://www.helpguide.org/articles/anxiety/therapy-for-anxiety-disorders.htm
- ↑ http://www.helpguide.org/articles/anxiety/therapy-for-anxiety-disorders.htm
- ↑ http://www.helpguide.org/articles/anxiety/therapy-for-anxiety-disorders.htm
- ↑ http://www.helpguide.org/articles/anxiety/anxiety-medication.htm
- ↑ Shaver, P. R. (2012). Meaning, Mortality, and Choice: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Existential Concerns. (M. Mikulincer, Ed.). Washington, DC: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 ↑ http://www.huffingtonpost.com/2013/02/04/death-cafe-dying-end-of-life_n_2618226.html
- ↑ http://www2.nami.org/Content/NavigationMenu/Mental_Illnesses/Depression/Depression_Resources.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