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这篇文章的共同创作者是 Laura Marusinec, MD. Marusinec博士是美国威斯康星州儿童医院的一位认证儿科医生,同时也是该院临床实践委员会的成员。她于1995年获得了威斯康辛医学院的医学博士学位,并于1998年在威斯康星州的儿科医学院完成了专科住院实习。Marusinec还是美国医学作家协会以及小儿急症护理协会的成员。
本文引用了15条参考,详情参见页面底部。
这篇文章已经被读过19,225次。
皮肤长时间摩擦会导致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大,组织液增多,从而形成局部液体隆起的小泡。这就是水泡。通常情况下,多数医生都会建议患者不要刺破水泡,以免结疤和感染。但是如果你真想要刺破它,可按下文描述的安全方法来操作。
步骤
部分 1
部分 1 的 3:
决定是否刺破水泡
部分 2
部分 2 的 3:
准备工作
-
洗手。在手掌上抹肥皂或洗手液,均匀涂抹搓出泡沫,反复搓洗双手和腕部20秒钟,然后用温水冲洗双手。[7]
- 用无香的肥皂洗净双手。这样能在刺破水泡时防止香皂里添加的化学成分刺激水泡并使其更严重,防止手上的细菌传播到脆弱的皮肤上。
-
用肥皂和水、医用酒精或抗菌剂清洗水泡区域。[8]
- 你可以在很多药店买到抗菌剂,如聚维酮碘等。然而在使用时要多加注意,它会暂时给皮肤染上颜色,也会弄脏衣物等。
- 将抗菌剂或医用酒精轻轻地倒在水泡和它周围的区域。如果你想要用肥皂和水来清洗,请使用无香肥皂。用双手搓出泡沫,轻轻涂抹在水泡部位,然后用水冲洗。这个过程中要注意不能用力按压水泡,否则可能会挤破。
-
准备好针或刀片。最好使用一次性的、预装好的无菌针头或手术刀片。通常可以从药店或医药用品商店中买到针头和刀片。[9]
- 如果你打算使用家里的缝纫针,要先用医用酒精浸泡消毒。
- 不要把针头或刀片伸到火里消毒,火焰会产生碳颗粒,它们会刺激皮肤甚至加重感染。[10]
广告
部分 3
部分 3 的 3:
刺破水泡
-
从水泡的侧面刺破它。用刀戳破水泡,戳出两三个口,借助重力让里面的液体自行留出。从水泡的侧面、靠近底部边缘的位置戳破它。[11]
- 不要尝试穿线法。顾名思义,就是用带线的缝纫针穿过水泡,这样会大大增加感染的风险。
-
排干水泡的液体。让水泡中的液体在重力的作用下自然排出,或从水泡的顶部轻轻地向下按压,让液体从戳破的孔洞里流出来。[12]
- 不要用力挤压,也不要撕破水泡来排出液体,否则可能会导致水泡下的皮肤受损。
-
不要撕开皮肤。撕扯水泡部分的死皮会刺激周围健康的皮肤,并让皮肤暴露在容易感染的环境中。用肥皂和水、抗菌剂清洗水泡部位,然后缠上绷带就行。[13]
-
刺破水泡后,定期浸泡身体、脚和双手。浴盐能帮助排干水泡中的液体。接下来的几天,在温水里放半杯浴盐,然后每天泡20分钟。[16]
-
观察有无感染的迹象。如若出现红肿、疼痛或流脓,就说明可能被感染了。此时你需要去看医生,接受抗生素治疗。[17]
- 如果水泡周围出现红肿,那么就可能被感染了。你可能会发烧(体温高于正常的37°)。如果水泡周围比水泡还疼,并且伴随其它症状,那么你很可能是被感染了。
- 脓是从疮口处流出的黄白色液体。如果你的水泡或刺破的水泡流出这样的黄色液体,请去医院看医生,接受感染治疗。
-
阻止水泡复发。使用“甜甜圈”饼孔压力垫排出骨突位置所受的压力。如果你经常跑步,那可能得考虑买双更适合的新鞋和袜子以减少摩擦,或者提高装备的吸湿排汗性能。[18]
- 如果你是桨手,请佩戴水上运动专用手套,或者在桨的把手上缠上胶带,这样可以减轻手与桨之间的摩擦。[19]
广告
警告
- 一些疾病会导致水泡出现,比如天疱疮、类天疱疮或某些传染病,如王烂疮。如果水泡出现的原因不明,并且数量众多、反复出现,你最好去看医生。
广告
小提示
- 确保一切(手、针、水泡周围、水泡处)都是无菌的,这样才能避免感染。
- 你可以寻求医生、皮肤病专家或执业护理师的帮助,让他们用无菌的工具来处理水泡。如果你身上有很多水泡,那么这样处理水泡是很有必要的。[20]
广告
参考
- ↑ http://www.nhs.uk/conditions/Blisters/Pages/Introduction.aspx
- ↑ http://journals.lww.com/aswcjournal/blog/wordsonwounds/pages/post.aspx?PostID=14
- ↑ http://www.nhs.uk/Conditions/Blisters/Pages/Treatment.aspx
- ↑ http://kidshealth.org/teen/safety/first_aid/sunburn.html#cat20018
- ↑ http://www.askdrsears.com/topics/health-concerns/skin-care/burns
- ↑ http://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4456799/
- ↑ http://www.mayoclinic.org/first-aid/first-aid-blisters/basics/art-20056691
- ↑ http://www.mayoclinic.org/first-aid/first-aid-blisters/basics/art-20056691
- ↑ http://www.mayoclinic.org/first-aid/first-aid-blisters/basics/art-20056691
- ↑ http://www.up.ac.za/media/shared/Legacy/sitefiles/file/1795/4917/ontherun25/runningcolumn160513.pdf
- ↑ http://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1724877/pdf/v038p00498.pdf
- ↑ http://www.childrenscolorado.org/wellness-safety/is-your-child-sick/blisters/blisters/care
- ↑ http://www.nhs.uk/Conditions/Blisters/Pages/Treatment.aspx
- ↑ http://www.nhs.uk/Conditions/Blisters/Pages/Treatment.aspx
- ↑ http://www.sportsmd.com/foot-ankle-injuries/proper-care-management-blisters/
- ↑ http://www.runnersworld.com/injury-prevention-recovery/banishing-blisters
- ↑ http://www.nhs.uk/Conditions/Blisters/Pages/Treatment.aspx
- ↑ http://www.sportsmd.com/foot-ankle-injuries/proper-care-management-blisters/
- ↑ http://www.row2k.com/features/789/Swiss-Cheese-Hands--the-care-and-feeding-of-rowing-blisters/#.VafXwGA-p7Q
- ↑ http://journals.lww.com/aswcjournal/blog/wordsonwounds/pages/post.aspx?PostID=14
关于本wikiHow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