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这篇文章的共同创作者是 United Nations Foundation. 联合国基金会汇聚联合国所需的想法、人才和资源,致力于推动全球发展和解决紧急问题。他们的方针是促进各国合作,以带来持久的改变;推动创新,以解决人类面对的种种挑战。联合国基金会专注于能改变世界的问题,包括气候、能源与环境、女童与妇女、全球健康以及数据与技术。
本文引用了27条参考,详情参见页面底部。
这篇文章已经被读过343,951次。
新冠肺炎肆虐全球,你可能会很担心自己也被感染。[1] 尽管冠状病毒可能导致很严重的疾病,但只要采取的预防措施得当,就能帮助你在公共场所、家中以及在照顾病患时确保自己的健康。如果你怀疑自己感染了冠状病毒,一定要立即就医。
步骤
方法 1
方法 1 的 4:
预防冠状病毒
-
远离咳嗽或打喷嚏的人。由于冠状病毒主要会引起呼吸道感染,因此咳嗽和打喷嚏都是常见的症状。此外,咳嗽和打喷嚏都会将病毒释放到空气中,因此可能会增大感染的风险。要和疑似存在上呼吸道感染症状的人保持距离。[4]
- 如果合适的话,礼貌地让对方离你远一点。你可以说:“我注意到你在咳嗽。希望你很快好起来,但现在最好还是保持些距离,免得传染其他人。”
- 如果知道对方接触过病人,也要注意和他们保持距离。
-
不要用手触摸口、眼和鼻。手可能会接触到门把手或台面等各种表面上的冠状病毒。这时候,病毒就会附着在你的手上,如果再用脏手触摸脸部,就很容易让自己感染上病毒。只要用手触摸过各种可能带有病毒的东西,都要避免再接触自己的口、眼和鼻等部位。[8]
- 在触摸自己脸部之前,一定要先洗手,这样就能减小感染病毒的可能。
-
不论对方是否有症状,都不要握手。因为感染了冠状病毒的人即使没有症状,也可能会具有传染性。[9] 为了保护自己并且以防万一,要尽量少和别人接触。在冠状病毒疫情结束之前,暂时不要延续握手的习惯。[10]
- 你可以说:“很高兴认识你!我很想跟你握手,但现在是非常时期,还是暂时免掉这样的礼仪,防止冠状病毒传播。”
专家提示国际人道主义组织联合国基金会汇聚联合国所需的想法、人才和资源,致力于推动全球发展和解决紧急问题。他们的方针是促进各国合作,以带来持久的改变;推动创新,以解决人类面对的种种挑战。联合国基金会专注于能改变世界的问题,包括气候、能源与环境、女童与妇女、全球健康以及数据与技术。United Nations Foundation
国际人道主义组织我们的专家认为:为了保护好自己,要避免和别人接触,以防万一。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威胁彻底消除之前,最好不要和别人握手或亲密接触。
-
每天都用消毒用品对经常接触的表面进行消毒。冠状病毒会附着在物品表面,比如门把手、台面和水龙头等。所以,每天都要用消毒喷雾或消毒剂擦拭这些表面。这样能减少各种表面附着的病毒,从而降低感染风险。[11]
- 在家中,要记得对门把手、厨房台面、浴室台面和水龙头进行消毒。
- 在工作场所,要经常清洁大家会触摸的表面,比如门把手、楼梯栏杆、桌子和柜台表面。
- 也可以用240毫升漂白剂和3.8升温水配制成消毒剂。
-
只要你没有接触病毒的风险,就不用太过于担心。社交媒体上流传着很多关于冠状病毒的谣言,有时会引起不必要的恐慌。从国家卫健委或世界卫生组织(WHO)等可靠来源获取有关新型冠状病毒的信息。另外,在做出任何决定之前对信息来源加以核实也会很有帮助。[12]
- 尽管新型冠状病毒最初出现在武汉,但并非所有武汉或湖北人都携带有病毒。不要因为对方是武汉人或湖北人就区别对待或刻意保持距离。善待每个人,要知道每个人都可能会被感染。
-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说法,冠状病毒一般不会附着在邮件或商品上传播。
-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并不存在能够预防冠状病毒的特定食品。[13]
广告
方法 2
方法 2 的 4:
避免病毒传播
-
尽可能呆在家里,并且与别人保持距离。你一定听说过要保持“社交距离”,这样有助于防止病毒传播。要随时保持社交距离,只在有必要时才离家外出,比如购买食品杂货或者去上班。如果可以的话,最好在家里工作或学习。不要外出就餐,不要在酒吧闲逛,也不要参加娱乐活动,比如去看电影。[14]
- 保持社交距离能让你减少了接触病毒的机会。如果大家都这样做,病毒就不会那么容易传播了。
- 如果你属于存在基础疾病的高危人群,一定要尽量呆在家里。65岁以上的老人、免疫系统受损或有心脏病或哮喘等健康问题的人都被认为是高风险人群。
- 如果你已经接种了疫苗,根据疾控中心的介绍,你在某些时候可以放松社交距离限制,比如可以在室内和其他接种过疫苗的人会面,并且不用戴口罩。[15]
-
如果要举办社交活动,要把总人数控制在10人以内,同时保持社交距离。你可以与家人或朋友会面,但要防范病毒传播的风险。即使是非高危人群也可能会感染病毒,并将病毒传播给别人。不同地区对聚会规模有着不同的建议或规定,因此具体要当地政府或卫生部门确认。遵循当地的指导方针可以帮助抑制病毒传播,优势是要保持个人空间。[16]
- 这包括在自己家里或没有外人的户外聚会。不要在公共场所与朋友或家人会面。大家最好是在网络平台上见面聊天。
-
外出时和别人保持两米的社交距离。你可能需要走出家门去买菜,叫外卖,或者运动,呼吸新鲜空气。你可以到外面散步或跑步,但要确保不能离别人太近,保持距离才最安全。一般来说,要在自己周围留出两米见方的个人空间。[17]
- 如果有人离你太近,那就主动走开,同时善意地提醒对方要保持社交距离。告诉对方说:“嘿,不是我没礼貌,但我觉得还是遵守疾控中心的社交距离建议,我们之间还保持一点距离吧!我只是想确保大家都安全。”
-
在公共场合戴上口罩或遮住口鼻。疾控中心建议,即使健康人在公共场合也要戴上口罩,比如去逛超市或搭乘公共交通工具的时候。戴口罩不能代替社交距离![18]
- 不要佩戴冬天防寒的布口罩。
- 戴口罩是为了防止无症状感染者传播病毒。
- 你可以自己缝制简单的口罩。
- 在其他国家和地区,请咨询当地卫生部门,了解具体防范措施。
-
关注可靠机构的最新资讯。世界卫生组织、国家卫健委以及其他一些权威机构会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网站,提供有关防止新冠肺炎传播的最佳方法的信息。密切关注这些资讯或许能帮助你采取更充分的措施来保护自己和周围的人们。
- 如果你经济宽松,不妨向疫情中有需要的人们进行捐助。
广告
方法 3
方法 3 的 4:
照顾病患
-
在照顾病患时,要穿戴一次性防护装备。要提前戴上一次性手套、口罩和纸袍。在离开病房时,脱下这些个人防护装备,然后丢入塑料垃圾袋中。防护装备不能重复使用,否则你可能会意外感染上病毒。[19]
- 冠状病毒会通过空气传播,并会附着在你的衣服上,因此要尽可能采取妥善的防护措施。
-
不要和病患共用各种生活用品。冠状病毒会附着在杯子、盘子、器皿和毛巾等物品上。如果家里有人患病,每位家庭成员的生活用品都要分开。否则,也可能会导致意外感染。[20]
- 小心为妙!就算只是疑似患病,也最好彻底消毒后再使用这些物品,或者干脆重买一件。
-
用热水清洗所有的衣物,为它们消毒。衣服、床上用品和毛巾都可能会沾染上冠状病毒,所以一定要彻底清洗。把洗衣机设为最高水温,然后根据衣物多少来添加推荐量的洗涤剂。根据你的洗衣机型号,你可以让它在普通或强力洗涤模式下运行。[21]
- 只要不会损坏布料,不妨再加一满盖的消毒液或彩漂洗涤剂,对衣物更彻底地消毒。
-
在天气允许的情况下开窗通风。由于冠状病毒会通过空气传播,要是和病患同处一室,被感染的风险就会更大。而开窗能让房间里的空气保持流通,从而尽可能降低感染病毒的风险。只要情况允许,你可以打开一扇窗户,或者打开空调。[22]
- 如果外面在下雨,或者室外的气温太低或太高,那就还是不要开窗了。
广告
方法 4
方法 4 的 4:
应对可能的感染
-
如果你怀疑自己染上了冠状病毒,要马上就医。如果你出现呼吸道感染症状,并且去过中国[23] 、韩国[24] 、意大利[25] 、伊朗[26] 或日本[27] ,或者接触过确诊患者,那就有可能是感染了冠状病毒。马上去看医生并说明自己的症状,看看是否需要接受进一步的检查。医生可能会让你接受化验检查,并建议你留在家里以免传播病毒。要留意是否出现以下COVID-19症状:[28]
- COVID-19最常见的症状是发烧、咳嗽和呼吸急促。一些感染患者还出现了其他呼吸道症状。
小提示:如果去看医生,务必要戴上口罩,以免把疾病传染给免疫力较低的人。如果出现任何发烧或呼吸困难症状,要告诉给你看病的医生。
-
如果你出现呼吸道感染症状,要留在家里观察。如果你确实生病了,那么除了去看医生外,其他任何时候都不要出门。你可能具有传染性,并且也不想把病毒传染给别人。好好休息,让身体有时间恢复。[29]
- 去看医生时戴上一次性口罩。这样可以防止病毒扩散。
COVID-19的典型症状是发烧、咳嗽和呼吸困难。但流鼻涕和喉咙疼痛并不是冠状病毒株的症状。[30] 如果你出现这些症状,那很可能是患上了其他呼吸道疾病,比如普通感冒或流感。
-
如果你出现严重症状,要马上就医。不用过于担心,但COVID-19可能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如果你出现了严重症状,一定要立即就医。如果出现以下症状,请接受紧急护理或打电话寻求帮助:[31]
- 呼吸困难或严重的呼吸急促
- 胸部持续疼痛或压迫感
- 意识模糊或无法唤醒
- 嘴唇或脸色发青
警告:与你的医生沟通,了解是否有其他可能的严重或相关症状。这个列表并未包括所有可能的严重症状,这些都只是最常见的症状。
-
打喷嚏或咳嗽时要遮住口鼻。如果你感染了冠状病毒,通常都会咳嗽和打喷嚏。用纸巾或衣袖遮住嘴巴,免得把病毒传染给别人。这样能防止病毒在空气中传播。[32]
- 随身带一包纸巾。要是没有纸巾,也可以在打喷嚏时弯曲手肘来遮住嘴巴。
广告
小提示
警告
相关wikiHows
参考
- ↑ https://www.cdc.gov/coronavirus/2019-ncov/downloads/2019-ncov-factsheet.pdf
- ↑ https://www.cdc.gov/coronavirus/2019-ncov/vaccines/recommendations.html
- ↑ https://www.cdc.gov/coronavirus/2019-ncov/more/fully-vaccinated-people.html
- ↑ https://www.who.int/health-topics/coronavirus
- ↑ https://medlineplus.gov/coronavirusinfections.html
- ↑ https://www.who.int/gpsc/clean_hands_protection/en/
- ↑ https://www.ncbi.nlm.nih.gov/books/NBK513254/
- ↑ https://www.cdc.gov/coronavirus/about/prevention.html
- ↑ https://www.cdc.gov/coronavirus/2019-ncov/about/transmission.html
- ↑ https://www.cdc.gov/coronavirus/2019-ncov/community/get-your-household-ready-for-COVID-19.html
- ↑ https://www.cdc.gov/coronavirus/about/prevention.html
- ↑ https://www.who.int/emergencies/diseases/novel-coronavirus-2019/events-as-they-happen
- ↑ https://www.who.int/emergencies/diseases/novel-coronavirus-2019/advice-for-public/myth-busters
- ↑ https://www.cdc.gov/coronavirus/2019-ncov/prepare/prevention.html
- ↑ https://www.cdc.gov/coronavirus/2019-ncov/vaccines/fully-vaccinated.html
- ↑ https://www.whitehouse.gov/wp-content/uploads/2020/03/03.16.20_coronavirus-guidance_8.5x11_315PM.pdf
- ↑ https://www.cdc.gov/coronavirus/2019-ncov/prepare/prevention.html
- ↑ https://www.cdc.gov/coronavirus/2019-ncov/prevent-getting-sick/prevention.html
- ↑ https://www.cdc.gov/coronavirus/mers/hcp/home-care-patient.html
- ↑ https://www.cdc.gov/coronavirus/mers/hcp/home-care-patient.html
- ↑ https://www.cdc.gov/coronavirus/mers/hcp/home-care-patient.html
- ↑ https://www.cdc.gov/coronavirus/mers/hcp/home-care-patient.html
- ↑ https://wwwnc.cdc.gov/travel/notices/warning/novel-coronavirus-china
- ↑ https://wwwnc.cdc.gov/travel/notices/warning/coronavirus-south-korea
- ↑ https://wwwnc.cdc.gov/travel/notices/warning/coronavirus-italy
- ↑ https://wwwnc.cdc.gov/travel/notices/warning/coronavirus-iran
- ↑ https://wwwnc.cdc.gov/travel/notices/alert/coronavirus-japan
- ↑ https://www.cdc.gov/coronavirus/about/symptoms.html
- ↑ https://medlineplus.gov/coronavirusinfections.html
- ↑ https://www.cdc.gov/coronavirus/2019-ncov/about/share-facts.html
- ↑ https://www.cdc.gov/coronavirus/2019-ncov/symptoms-testing/symptoms.html
- ↑ https://www.cdc.gov/coronavirus/about/prevention.html
- ↑ https://www.cdc.gov/coronavirus/2019-ncov/faq.html
- ↑ https://www.cdc.gov/coronavirus/about/symptoms.html
- ↑ https://emergency.cdc.gov/han/han00426.asp
- ↑ https://www.who.int/health-topics/coronavirus
- ↑ https://www.who.int/emergencies/diseases/novel-coronavirus-2019/advice-for-public/myth-busters
关于本wikiHow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