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文
历史
「候」()一詞本意是服侍貴人,平安時代成為「有」或「在」()的謙讓語,後來又轉為表示丁寧的助動詞。鐮倉時代日本開始普遍在官方文書中使用文語體(文言文)。到了江戶時代,候文成為日本最常用的文語體。
明治維新後,候文的地位開始被官方漢文訓讀體、民間口語體取代。二戰結束之後,日本官方文書一律採口語體,徹底廢除了候文及漢文訓讀體。
特征
候文的所用文字包括汉字的行草体及其异体字,变体假名、用行草体书写的文言文助词、平假名、片假名以及合字等等。其文体特征是在按照日文语序排列词汇的文章裡夹杂书写源自汉文文言文的返读字()。候文因為通常在句末使用「候」字,而被称为「候文」。候文没有浊音符,也没有句读等标点符号。
助动词例:等等。其他还包括动词、助词等等。
二战后国语改革全部改用「平假名」书写的連詞、副詞、代词、助动词,大部分在候文中都用汉字及其略体(比如「候」字简写为一点・)。
- 连词:
- 副詞:
- 代詞:
- 助动词:[1]
- 前缀:
- 辅助动词:
- 连词:
- 其他:
在古代日本,一篇文章,根据作者的教育程度和作文的場合,其汉字、假名的用法都不甚相同。當時女性因為教育上的不平等,漢字教育普遍受得較男性為少,因此不論場合,多使用假名;然而在非正式的場合,即便是受過漢字訓練的男性,对于私人、内部的文章,其實也會多用假名來书写。在古代日本,越正式的文章使用越多漢字,而越少写假名。因此候文,在古代日本,算是比較正式的文體。[2]。
不仅行政司法等公文,在江戶時期,其他各种商业文章、日記、紀錄、通关文书等各种文献用的都是「候文」。由于是书面语而非方言,因此候文能克服方言障碍,通用全日本。在当时稱得上是一种非常方便的文体[3]。
例文
- 法令・庆应三年第十三
此文是王政復古大号令相关法令・庆应三年(1867年)第十三(庆应三年十二月九日公布)后半的部分摘录。[4]。当时的法令都是用候文书写的。
- 翻译成现代日语:「」
- 翻译成中文文言:「間舊弊之付一洗,言語之道,為所洞開。其有預見人選,不拘貴賤、無庸忌憚,可致獻言。且人才登庸,為第一急務,其有心所當仁者,可早早上言。」
参考文献
- 林英夫监修柏書房
- 日本歴史学会編吉川弘文館
- 摘自「方言与候文的关系」,五十嵐力监修《》平凡社、昭和10年より。
- 原文出处: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