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地
分类
根據地區與國家之間的相對關係,飛地又可以分為「外飛地」()與「內飛地」()兩種概念,其關係如下:
內飛地
一個國家境內的內飛地通常是另一個國家(該地主權國)的外飛地(但「國中國」不屬此情況),但是外飛地卻不一定要以內飛地的型態存在。雖然,以很狹義的定義來說,飛地的四周都必須完全被同一個國家所包圍,但事實上這名詞有很多比較實用上的引申用法,例如某地區在陸地部分可能都是由同一個國家所包圍,但是該地區臨海,因此可以利用海路與母國聯絡,或者被包圍的地區本身其實是個主權獨立的國家(國中國)。
標準飛地
此類的飛地之存在型態完全符合內飛地最嚴謹狹義的定義。
- 布辛根:德国領土,屬於德國西南部的巴登-符騰堡邦,但實際上全境皆位於瑞士北部的沙夫豪森州(Schaffhausen)境內,屬於瑞士關稅同盟的一部分。
- 利維亞:屬於西班牙地区的一個城市,但全境皆被法国东比利牛斯省包圍。
- 坎波内:意大利領土,被瑞士的提契諾州包圍。
- 席洛廷布(Xylotimbou)與歐爾密迪亞(Ormidhia):這兩個賽普勒斯村落位於賽普勒斯島的東南角,周圍完全被位在賽島上的德凱利亞(Dhekelia)基地所包圍。由於該基地範圍內是英國的領土,因此這兩個小村落變成英國領土的內飛地,與賽普勒斯共和國的外飛地。
- 蘇萊曼沙阿陵:位于叙利亚境内的一處奥斯曼帝国古蹟,根據1921年的安卡拉條約內容,其主權屬於土耳其共和國。
- 亞美尼亞與阿塞拜疆:同為前蘇聯加盟共和國的這兩個國家之間有非常多飛地存在。在亞美尼亞的東北部,有兩個村落的主權是屬於阿塞拜疆,而南部在纳希切万自治共和国(該共和國本身是阿塞拜疆的一個外飛地)北邊的亞美尼亞境內,也有一個主權屬於阿塞拜疆的村落規模之內飛地。與此相對應的,在阿塞拜疆西北部有一個主權屬於亞美尼亞的內飛地巴什肯德。除了這些已經確定的飛地之外,亞美尼亞長期以來皆一直宣稱阿塞拜疆境內的納戈爾諾-卡拉巴赫是該國的國土,並且支持居住在當地的亞美尼亞人控制了原納戈爾諾-卡拉巴赫自治州的大部分領土以及週邊的一些區域,自1991年後實質統治至今,儘管法律上存在這些飛地,但實際上所有的飛地(除了纳希切万)均在納卡戰爭後被被對方佔領[1],直到現在事实上雙方都沒有飛地存在[2],但尚未獲得國際上的認可。2020年戰爭後,阿爾察赫實際控制地區僅剩餘原納哥諾卡拉巴克自治州的北部,並完全被亞塞拜然控制領土包圍。
已不再存在的內飛地
臨海飛地
此類的飛地雖然陸上的邊境皆被另一個國家包圍,但因為瀕臨海邊,因此通常還是可以透過海路與母國聯繫。
- 休達:西班牙城市,但卻位在北非國家摩洛哥接壤。休達因為歷史上的因素並沒有在摩洛哥從法國殖民地裡獨立出來時跟著一起獨立,而變成今日的孤立狀態。休達位於地中海邊,隔地中海與母國西班牙相望,西班牙一直堅持主權。
- 梅利利亞:西班牙城市,也位於摩洛哥境內及地中海邊。梅利利亞的孤立成因與休達一樣,西班牙一直堅持主權。
- 北愛爾蘭:英國的組成國,位於愛爾蘭島上,與英國本土沒有陸路相通。
- 直布羅陀:英國的海外領地,位在西班牙南部的海岬上,擁有扼守地中海到大西洋航路的關鍵軍事地位。直布羅陀擁有英國海外領土的身份,英國在此處仍佈有軍事單位據守。
- 亞克羅提利與德凱利亞(Akrotiri and Dhekelia):這兩個位於地中海東部島嶼賽普勒斯上的軍事基地是英國海外領土之一,因其特殊軍事戰略地位而沒在賽普勒斯從英國獨立而出時一起獨立,成為孤立的地區。由於兩個軍事基地皆瀕臨該島南邊的地中海岸,因此可算是種臨海飛地。
- 歐庫西區:東帝汶的一級行政區之一,但全境皆位於印度尼西亚的西帝汶境內,瀕臨太平洋。
- 阿拉斯加州: 美國的一州,位於美洲大陸西北角,與 美國本土之間隔著加拿大相望。阿拉斯加可以靠 太平洋與本土聯絡,且因為本身面積廣大海岸線長,並沒有一般飛地因被孤立而產生的不便利。
- 卡賓達省:安哥拉的外飛地,其陸上邊界與剛果民主共和國包圍,屬臨海飛地,但剛果民主共和國對其宣稱有主權。
- 圭亞那省:法國的一個省,位於南美洲北部大西洋邊,與巴西和蘇利南交界,為歐盟最西邊的地區。
外飛地
外飛地(Exclave)通常指某國家(地区)(或國家以下的某級地方行政單位)擁有一塊與本國(地區)分離開來的領土,若該領土被其他國家(地區)包圍,則該領土稱為某國(地區)的外飛地。
北美洲
非洲
历史上的外飞地
- 东普鲁士是德国在魏瑪共和國时期的外飛地。由于德国割让西普鲁士与波森两省予波兰,亦即波兰走廊,令东普鲁士与德国其它领土分开。现在,原东普鲁士分属于俄罗斯的加宁格勒州和波兰的瓦爾米亞-馬祖里省。
- 东巴基斯坦,亦即今天的孟加拉。東巴基斯坦曾是巴基斯坦的外飛地,在印巴分治時,依宗教及種族原則與印度分開,與巴基斯坦本土之間被印度的领土分开,並在印巴戰爭之後,於1971年獨立立國。
- 南非在纳米比亚的鯨灣港也曾是外飛地。1990年,纳米比亚独立,此港口并入该国。
- 九龍寨城位於香港的九龍,在英國統治期間是清朝實際上一塊特殊的外飛地。1898年簽定的《展拓香港界址專條》規定,九龍寨城仍然由清政府管轄,“所有現在九龍城內駐紮之清朝官員,仍可在城內各司其事,惟不得與保衛香港之武備有所妨礙”。但事實上,由條約生效後的一段短時間內因發生不同事件及衝突,加上其後清朝國力日漸衰退而不再派官員駐守,使九龍寨城變成「三不管地帶」(除了日佔時期由日軍接管以外)。1987年中英雙方达成协议,交由香港政府于1994年完全拆除,1995年闢為九龍寨城公園,劃入九龍城區。
- 靜岡縣駿東郡裾野町:1955年御殿場町改制為市後曾與清水町同屬駿東郡的外飛地,1971年改制為裾野市後不再屬於駿東郡。
- 孟加拉與印度
- 印度的庫奇比哈縣與南方的孟加拉之間,存在大量的飛地。主要的原因是兩地的大君分別加入了印度與巴基斯坦,但是卻擁有很多不相連的土地產業。經過換地、印巴战争等等的兼併,印度在孟加拉境內還有三塊大的飛地,孟加拉在印度境內也還有一塊大的飛地,除此之外還有不少孤立的村落各被雙方封鎖邊界。孟加拉與印度邊界有一個世界罕見的丁·比卡走廊,是由印度名義上租借給孟加拉,以便連結孟加拉本土與被印度領土所包圍的Dahagram–Angarpota內飛地。在兩國边境、境内还存在一个属于印度的飞地,而这块内飞地中还包含着孟加拉国的一块外飞地。更复杂的是,这块外飞地中还包含着一块属于印度的“内内内飞地”,面积为0.007平方千米。[5]直到2015年6月6日,時任印度總理的納倫德拉·莫迪前往孟加拉首都達卡與孟加拉國總理謝赫·哈西娜共同簽署了一份領土互換協議。2015年7月31日午夜零時,印度與孟加拉交換兩國邊境飛地。這才標志着兩國之間長達數十年的邊境飛地問題宣告結束。
- 防川,1957年图们江洪水,导致其与中国内地陆路交通完全中断,四周被苏联包围,直到1990年方恢复与中国内地的陆路交通。
- 啟德發展區北部住宅區的對外道路協調道及承啟道分別連接黃大仙區及觀塘區,但承啟道延長段在發展初期未通車,令該區與九龍城區其他地方分開,直到該路段於2018年7月25日下午2時正式通車後方連接。
- 啟德發展區南部的對外道路祥業街連接觀塘區,但承豐道延長段在發展初期未通車,令該區與九龍城區其他地方分開,直到該路段於2022年12月31日正式通車後方連接。
參考文獻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