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州 (古代)

幽州中國東漢末至五代時的,前身為監察區幽州刺史部

幽州
東漢後晉
188年-213年 220年-607年

618年-742年

758年-759年

763年-938年
坐标:39°54′41″N 116°21′37″E
人口 
 282年
59020戶[1]
 549年
39580戶,140536口[2]
 639年
21698戶,102079口[3]
歷史 
 成立
188年
 改為涿郡
607年-618年
 改為范陽郡
742年-758年
 改為范陽府
759年-763年
 废除
938年
前身
继承
幽州刺史部
涿郡
范陽郡
范陽府
涿郡
范陽郡
范陽府
幽都府
今属于 中国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遼寧省 

沿革

漢朝

西漢元封五年(前106年),設立十三刺史部。其中,幽州刺史部地處今中國河北省北部、北京市天津市遼寧省大部以及朝鮮大部。但此时的幽州刺史部只是監察區,非真正意義上的行政區。

東漢中平五年(188年)後,州成為正式的一級行政區域。幽州廣陽郡薊縣(今北京市西城區西南),領十郡一屬國:廣陽郡涿郡代郡上谷郡漁陽郡右北平郡遼西郡遼東郡玄菟郡樂浪郡遼東屬國[4]。漢末,公孫氏割據遼東、玄菟、樂浪三郡,置平州建安中,公孫康樂浪郡帶方郡[5]。建安十八年(213年),幽州併入冀州

魏晉

曹魏黃初元年(220年),分冀州復置幽州太和六年(232年),改廣陽郡燕國景初二年(238年),平公孫氏,得遼東、玄菟、樂浪、帶方四郡。至魏末,幽州領十一郡一國:燕國涿郡代郡上谷郡漁陽郡右北平郡遼西郡遼東郡玄菟郡樂浪郡帶方郡昌黎郡(前身為遼東屬國)。

西晉泰始元年(265年),改涿郡范陽國。泰始十年(274年),分幽州昌黎、遼東、玄菟、樂浪、帶方五郡復置平州[6]咸寧三年(277年),改封諸王,漁陽郡併入燕國。後分上谷郡廣寧郡太康十年(289年),改封諸王,以北平、上谷、廣寧三郡為燕國支郡[7]。至此,幽州領五郡二國:燕國范陽國代郡上谷郡廣寧郡北平郡(前身為右北平郡)、遼西郡[1]。後分燕國復置漁陽郡建興二年(314年)後,幽州為段部鮮卑所據。

十六國

後趙元年(319年),佔領段部鮮卑燕郡、漁陽、范陽三郡部分地域,仍置幽州。建武四年(338年),佔領幽州全境。建武五年(339年),分幽州遼西、北平二郡置營州。至此,幽州領六郡:燕郡漁陽郡范陽郡上谷郡廣寧郡代郡

前燕二年(350年),佔領後趙幽州、營州,併營州入幽州。至此,幽州領八郡:燕郡漁陽郡范陽郡上谷郡廣寧郡代郡北平郡遼西郡

前秦建元六年(370年),佔領前燕幽州、平州,併平州昌黎、遼東、玄菟三郡入幽州。建元十六年(380年),分幽州復置平州。至此,幽州仍領八郡。

後燕二年(385年),佔領前秦幽州,平州昌黎郡改屬幽州,州治遷至昌黎郡龍城縣(今遼寧省朝陽市雙塔區)。建興三年(388年),代郡劉顯所據。永康元年(396年),漁陽、上谷、廣寧三郡陷於北魏建平元年(398年),遷都龍城,州治遂遷至遼西郡肥如縣(今河北省盧龍縣西北),昌黎郡改屬司州長樂元年(399年),燕郡、范陽、北平三郡陷於北魏。後析置建德郡石城郡冀陽郡光始二年(402年),州治遷至遼西郡令支縣(今河北省遷安市西)。光始三年(403年),分幽州建德、石城、冀陽三郡僑置并州。至此,幽州僅領遼西一郡。光始六年(406年),分幽州僑置冀州

北燕正始元年(407年)取代後燕後,幽州仍領遼西一郡。同年,遼西郡濡水以西陷於北魏,州治遷至肥如,與冀州同城而治。太興二年(432年),幽州全境陷於北魏[8]

北朝

北魏皇始元年(396年),佔領後燕幽州漁陽、上谷、廣寧三郡,後廢上谷、廣寧二郡。皇始二年(397年),析置密雲郡天興二年(399年),佔領後燕幽州燕郡、范陽、北平三郡。至此,幽州還治燕郡薊縣,領五郡:燕郡漁陽郡范陽郡北平郡密雲郡

太平真君七年(446年),北平郡併入漁陽郡皇興二年(468年),分幽州密雲郡置安州。至此,幽州領三郡:燕郡范陽郡漁陽郡[2]

北周北齊後,在幽州置總管府,總管幽定等七州六鎮諸軍事[9]

隋朝

隋朝開皇三年(583年)廢郡,燕郡、范陽、漁陽三郡領縣直屬於幽州。至此,幽州領六縣:薊、良鄉、安次、涿、雍奴、潞。開皇九年(589年),析置固安縣大業元年(605年),廢總管府;廢燕州,其所領懷戎、昌平二縣改屬幽州。至此,幽州領九縣:薊、良鄉、安次、涿、固安、雍奴、昌平、懷戎、潞。大業三年(607年),改幽州為涿郡[10][11]

唐朝

唐朝武德元年(618年),改涿郡幽州,懷戎縣陷於高曇晟。武德二年(619年),潞縣改屬玄州。武德五年(622年),以固安縣置北義州。武德七年(624年),改涿縣為范陽縣貞觀元年(627年),廢玄州,其所領漁陽、潞二縣改屬幽州;廢北義州,其所領固安縣改屬幽州。貞觀八年(634年),瀛州歸義縣改屬幽州。乾封二年(667年),分漁陽縣無終縣。至此,幽州領十一縣:薊、良鄉、安次、范陽、固安、雍奴、昌平、潞、漁陽、歸義、無終。

武周如意元年(692年),分安次縣武隆縣萬歲通天二年(697年),改無終縣為玉田縣。聖曆元年(698年),改良鄉縣為固節縣。至此,幽州領十二縣:薊、固節、安次、范陽、固安、雍奴、昌平、潞、漁陽、歸義、玉田、武隆。

唐朝神龍元年(705年),復固節縣為良鄉縣。景龍三年(708年),分潞縣三河縣景雲元年(710年),改武隆縣為會昌縣開元十八年(730年),分幽州漁陽、玉田、三河三縣置薊州。至此,幽州領十縣:薊、良鄉、安次、范陽、固安、雍奴、昌平、潞、歸義、會昌。天寶元年(742年),改幽州為范陽郡,雍奴縣為武清縣,會昌縣為永清縣

聖武元年(756年),改范陽郡為范陽府唐朝至德二載(757年),復范陽府為范陽郡。乾元元年(758年),復范陽郡為幽州順天元年(759年),建都於此,升幽州為燕京范陽府,分薊縣置廣平縣

唐朝寶應二年(763年),平定安史之亂,復范陽府為幽州,隸盧龍節度使大曆四年(769年),分幽州范陽、固安、歸義三縣置涿州建中二年(781年),分薊縣置幽都縣。至此,幽州領九縣:薊、幽都、良鄉、安次、武清、昌平、潞、永清、廣平。唐末,廢廣平縣,分薊縣置玉河縣[12]

唐朝幽州辖县
618年蓟县潞县雍奴县安次县固安县涿县良乡县昌平县渔阳县来属,怀戎县改属燕州
619年蓟县、雍奴县安次县固安县涿县良乡县昌平县渔阳县改属渔阳郡潞县改属玄州
621年蓟县、雍奴县安次县[13]固安县涿县良乡县昌平县
622年蓟县、雍奴县安次县涿县良乡县昌平县固安县改属北义州
624年蓟县、雍奴县安次县涿县(改名范阳县)、良乡县昌平县
627年蓟县、雍奴县安次县范阳县良乡县昌平县渔阳县固安县[14]潞县来属)
634年蓟县、雍奴县安次县[15]范阳县良乡县昌平县渔阳县固安县潞县归义县[16]来属)
667年蓟县、雍奴县安次县范阳县良乡县昌平县渔阳县固安县潞县归义县(新设无终县[17]
692年蓟县、雍奴县安次县范阳县良乡县昌平县渔阳县固安县潞县归义县无终县(新设武隆县[18]
697年蓟县、雍奴县安次县范阳县良乡县昌平县渔阳县固安县潞县归义县无终县(改名玉田县[19])、武隆县
698年蓟县、雍奴县安次县范阳县良乡县(改名固节县)、昌平县渔阳县固安县潞县归义县玉田县武隆县
705年蓟县、雍奴县安次县范阳县固节县(改名良乡县)、昌平县渔阳县固安县潞县归义县玉田县武隆县
708年蓟县、雍奴县安次县范阳县良乡县昌平县渔阳县固安县潞县归义县玉田县武隆县(新设三河县[20]
710年蓟县、雍奴县安次县范阳县良乡县昌平县渔阳县固安县潞县归义县玉田县武隆县(改名会昌县)、三河县
730年蓟县、雍奴县安次县范阳县良乡县昌平县固安县潞县归义县会昌县渔阳县玉田县三河县改属蓟州
735年蓟县、雍奴县安次县[21]范阳县良乡县昌平县固安县潞县归义县会昌县
742年蓟县、雍奴县(改名武清县)、会昌县(改名永清县)、安次县范阳县良乡县昌平县固安县潞县归义县(新设广宁县[22]
744年蓟县、武清县永清县安次县范阳县良乡县昌平县固安县潞县归义县(废除广宁县
759年蓟县、武清县永清县安次县范阳县良乡县昌平县固安县潞县归义县(新设广平县[22]
769年蓟县、武清县永清县安次县良乡县昌平县潞县广平县范阳县固安县归义县改属涿州
781年蓟县、武清县永清县安次县良乡县昌平县潞县广平县(新设幽都县[23]
907年蓟县、幽都县武清县永清县安次县良乡县昌平县潞县(废除广平县

五代

後唐長興三年(932年),改昌平縣燕平縣後晉天福元年(936年),復燕平縣為昌平縣,並許諾割幽州予契丹。天福三年(938年),正式割讓幽州,契丹升幽州為南京幽都府[24]

長官

東漢幽州牧(188年-193年)

東漢幽州刺史(193年-213年)

曹魏幽州刺史(220年-265年)

孫吳幽州牧

晉朝幽州刺史(265年-338年)

附:西晋都督幽州诸军事
  • 王乂(265年-266年)
  • 卫瓘(271年-278年)
  • 严询(279年-281年)
  • 张华(282年-286年)
  • 唐彬(286年-289年)
  • 杨济(289年-290年)
  • 刘弘(293年-300年)
  • 王浚(300年-314年)
  • 刘琨(315年-316年)

晉朝幽州牧(338年-352年)

漢幽州刺史(314年)

後趙幽州刺史(319年-350年)

前燕幽州刺史(352年-370年)

前秦幽州刺史(370年-385年)

前秦幽州牧(385年)

後燕幽州牧(385年-395年)

後燕幽州刺史(395年-407年)

北燕幽州刺史(407年-432年)

  • 慕容懿(407年)[60]
  • 庫傉官昌(?-416年)[61]

北魏幽州刺史(396年-534年)

東魏幽州刺史(534年-550年)

北齊幽州刺史(550年-577年)

隋朝幽州刺史(581年-607年)

  • 宋忻(581年)
  • 陰壽(權檢總管事,帶刺史,581年-583年)
  • 田軌
  • 趙乾贊
  • 郭振武
  • 麯稜
  • 獨孤整(大業初)[110]

唐朝幽州刺史(618年-742年,758年-759年,763年-907年)

  • 羅藝(幽州總管兼任,618年-623年)
  • 喬寬(幽州總管兼任,武德年间)
  • 李瑗(幽州大都督兼任,626年)
  • 王君廓(幽州都督兼任,626年-627年)
  • 李玄道(幽州都督兼任,627年)
  • 李祐(幽州都督兼任,628年,遥领)
  • 張允濟(幽州都督兼任,贞观初年)
  • 衛孝節(幽州都督兼任,629年見任)
  • 李靈夔(幽州都督兼任,636年-640年)
  • 程知節(幽州都督兼任,642年—643年)
  • 張士貴(幽州都督兼任,643年-644年)
  • 獨孤彥雲(幽州都督兼任,贞观年间)
  • 郭振武(幽州都督兼任,贞观年间)
  • 崔幹(幽州都督兼任,贞观年间)
  • 李緯(幽州都督兼任,贞观年间)
  • 刘德威(幽州都督兼任,贞观年间)
  • 裴行方(幽州都督兼任,永徽年间)
  • 李賢(幽州都督兼任,656年-661年,遥领)
  • 李晦(幽州都督兼任,显庆、龙朔年间)
  • 高真行(幽州都督兼任,670年—676年)
  • 阎嘉宾(幽州都督兼任,唐高宗时)
  • 李崇義(幽州都督兼任,唐高宗时)
  • 李文暕(幽州都督兼任,679年-681年)
  • 李琬(幽州都督兼任,唐高宗、武后时)
  • 韦知贞
  • 杜德裕
  • 梁亶(幽州都督兼任,武周时)
  • 陳令英(幽州都督兼任,武周时)
  • 李琨(幽州都督兼任,武周时)
  • 王方平(幽州都督兼任,695年)
  • 狄仁傑(幽州都督兼任,697年)
  • 張仁愿(幽州都督兼任,697年-702年)
  • 李多祚(幽州都督兼任,702年)
  • 唐休璟(幽州都督兼任,704年)
  • 屈突仲翔(幽州都督兼任,704年)
  • 封思業(幽州都督兼任,706年)
  • 薛訥(幽州都督兼任,710年)
  • 裴懷古(幽州都督兼任,711年-712年)
  • 孫佺(幽州都督兼任,712年)
  • 宋璟(幽州都督兼任,712年)
  • 盧齊卿(幽州都督兼任,712年)
  • 甄亶(713年—715年)
  • 刘某(开元初期)[111]
  • 幽州節度使兼任(712年-742年)
  • 范陽節度使兼任(758年-759年)
  • 盧龍節度使兼任(763年-907年)

五代幽州刺史(907年-938年)

參考文獻

  1. 《晉書·卷十四·志第四·地理上》
  2. 《魏書·卷一百六上·地形志二上第五》
  3. 《舊唐書·卷三十九·志第十九》
  4. 《續漢書·志第二十三·郡國五》
  5. 《三國志·卷三十·魏書三十·烏丸鮮卑東夷傳第三十》
  6. 《晉書·卷三·帝紀第三》
  7. 《晉書·卷三十八·列傳第八》
  8. 中國行政區劃通史·十六國北朝卷》
  9. 《周書·卷三十·列傳第二十二》
  10. 《隋書·卷三十·志第二十五》
  11. 《中國行政區劃通史·隋代卷》
  12. 《中國行政區劃通史·唐代卷》
  13. 改治今河北省廊坊市仇庄乡得胜村
  14. 河北省固安县固安镇
  15. 改治今河北省廊坊市广阳区九州镇南常道村
  16. 河北省容城县晾马台镇
  17. 河北省玉田县玉田镇薛官屯
  18. 河北省永清县永清镇
  19. 河北省玉田县玉田镇
  20. 河北省三河市泃阳镇三里庄
  21. 改治今河北省廊坊市广阳区九州镇
  22. 北京市石景山区古城街道
  23. 北京市宣武区
  24. 《中國行政區劃通史·五代十國卷》
  25. 《三國志·卷八·魏書八·二公孫陶四張傳第八》
  26. 《三國志·卷六·魏書六·董二袁劉傳第六》
  27. 《三國志·卷二十三·魏書二十三·和常楊杜趙裴傳第二十三》
  28. 《三國志·卷二十四·魏書二十四·韓崔高孫王傳第二十四》
  29. 《三國志·卷十四·魏書十四·程郭董劉蔣劉傳第十四》裴註引司馬彪《戰略》
  30. 《三國志·卷二十八·魏書二十八·王毌丘諸葛鄧鍾傳第二十八》
  31. 《三國志·卷十六·魏書十六·任蘇杜鄭倉傳第十六》
  32. 《三國志·卷十一·魏書十一·袁張涼國田王邴管傳第十一》裴註引《文士傳》
  33. 《魏書·卷三十三·列傳第二十一》
  34. 《晉書·卷六十·列傳第三十》
  35. 《三國志·卷五十一·吳書六·宗室傳第六》
  36. 《晉書·卷三十六·列傳第六》
  37. 《晉書·卷四十一·列傳第十一》
  38. 《晉書·卷四十三·列傳第十三》
  39. 《三國志·卷九·魏書九·諸夏侯曹傳第九》裴註引《世語》
  40. 《晉書·卷九十四·列傳第六十四》
  41. 《晉書·卷三十九·列傳第九》
  42. 《晉書·卷五十九·列傳第二十九》
  43. 《晉書·卷六·帝紀第六》
  44. 《晉書·卷六十三·列傳第三十三》
  45. 《晉書·卷一百九·載記第九》
  46. 《晉書·卷一百十·載記第十》
  47. 《晉書·卷一百四·載記第四》
  48. 《資治通鑑·卷九十六·晉紀十八》
  49. 《資治通鑑·卷九十八·晉紀二十》
  50. 《晉書·卷一百二十七·載記第二十七》
  51. 《資治通鑑·卷一百·晉紀二十二》
  52. 《資治通鑑·卷一百〇二·晉紀二十四》
  53. 《資治通鑑·卷一百〇四·晉紀二十六》
  54. 《資治通鑑·卷一百〇六·晉紀二十八》
  55. 《資治通鑑·卷一百〇七·晉紀二十九》
  56. 《資治通鑑·卷一百〇八·晉紀三十》
  57. 《資治通鑑·卷一百一十·晉紀三十二》
  58. 《資治通鑑·卷一一一·晉紀三十三》
  59. 《資治通鑑·卷一一二·晉紀三十四》
  60. 《資治通鑑·卷一一四·晉紀三十六》
  61. 《資治通鑑·卷一一七·晉紀三十九》
  62. 《魏書·卷二十四·列傳第十二》
  63. 《魏書·卷五十一·列傳第三十九》
  64. 《魏書·卷十四·神元平文諸帝子孫列傳第二》
  65. 《魏書·卷二十九·列傳第十七》
  66. 《魏書·卷三十二·列傳第二十》
  67. 《魏書·卷二十六·列傳第十四》
  68. 《魏書·卷四十四·列傳第三十二》
  69. 《魏書·卷八十二·列傳第七十》
  70. 《魏書·卷七十三·列傳第六十一》
  71. 《魏書·卷十六·道武七王列傳第四》
  72. 《魏書·卷三十四·列傳第二十二》
  73. 《魏書·卷八十三上·列傳外戚第七十一上》
  74. 《魏書·卷八十九·列傳酷吏第七十七》
  75. 《魏書·卷四十六·列傳第三十四》
  76. 《魏書·卷四十九·列傳第三十七》
  77. 《魏書·卷五十四·列傳第四十二》
  78. 《魏書·卷五十五·列傳第四十三》
  79. 《魏書·卷八十四·列傳儒林第七十二》
  80. 《魏書·卷七十二·列傳第六十》
  81. 《魏書·卷九十四·列傳閹官第八十二》
  82. 《魏書·卷四十七·列傳第三十五》
  83. 《魏書·卷五十七·列傳第四十五》
  84. 《魏書·卷三十六·列傳第二十四》
  85. 《魏書·卷五十·列傳第三十八》
  86. 《魏書·卷十九下·景穆十二王列傳第七下》
  87. 《魏書·卷六十五·列傳第五十三》
  88. 《魏書·卷六十二·列傳第五十》
  89. 《北齊書·卷二十二·列傳第十四》
  90. 《北齊書·卷四十五·列傳第三十七》
  91. 《魏書·卷六十三·列傳第五十一》
  92. 《魏書·卷六十八·列傳第五十六》
  93. 《魏書·卷六十九·列傳第五十七》
  94. 《魏書·卷九十三·列傳恩倖第八十一》
  95. 《魏書·卷二十一上·獻文六王列傳第九上》
  96. 《魏書·卷七十六·列傳第六十四》
  97. 《魏書·卷七十八·列傳第六十六》
  98. 《魏書·卷九·肅宗紀第九》
  99. 《魏書·卷四十五·列傳第三十三》
  100. 《魏書·卷九十一·列傳術藝第七十九》
  101. 《魏書·卷五十八·列傳第四十六》
  102. 《北齊書·卷十九·列傳第十一》
  103. 《魏書·卷六十·列傳第四十八》
  104. 《北齊書·卷二十五·列傳第十七》
  105. 《魏書·卷八十一·列傳第六十九》
  106. 《北齊書·卷十四·列傳第六》
  107. 《北齊書·卷十七·列傳第九》
  108. 《北齊書·卷四十一·列傳第三十三》
  109. 《北齊書·卷十五·列傳第七》
  110. 倪广龙《隋代刺史研究》
  111. 《唐刺史考全編》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