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州 (古代)
幽州 | |||||||||||||||||||||
---|---|---|---|---|---|---|---|---|---|---|---|---|---|---|---|---|---|---|---|---|---|
東漢至後晉的州 | |||||||||||||||||||||
188年-213年 220年-607年 618年-742年 758年-759年 763年-938年 | |||||||||||||||||||||
坐标:39°54′41″N 116°21′37″E | |||||||||||||||||||||
人口 | |||||||||||||||||||||
• 282年 | 59020戶[1] | ||||||||||||||||||||
• 549年 | 39580戶,140536口[2] | ||||||||||||||||||||
• 639年 | 21698戶,102079口[3] | ||||||||||||||||||||
歷史 | |||||||||||||||||||||
• 成立 | 188年 | ||||||||||||||||||||
• 改為涿郡 | 607年-618年 | ||||||||||||||||||||
• 改為范陽郡 | 742年-758年 | ||||||||||||||||||||
• 改為范陽府 | 759年-763年 | ||||||||||||||||||||
• 废除 | 938年 | ||||||||||||||||||||
| |||||||||||||||||||||
今属于 | 中国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遼寧省; |
沿革
漢朝
西漢元封五年(前106年),設立十三刺史部。其中,幽州刺史部地處今中國河北省北部、北京市、天津市、遼寧省大部以及朝鮮大部。但此时的幽州刺史部只是監察區,非真正意義上的行政區。
東漢中平五年(188年)後,州成為正式的一級行政區域。幽州治廣陽郡薊縣(今北京市西城區西南),領十郡一屬國:廣陽郡、涿郡、代郡、上谷郡、漁陽郡、右北平郡、遼西郡、遼東郡、玄菟郡、樂浪郡、遼東屬國[4]。漢末,公孫氏割據遼東、玄菟、樂浪三郡,置平州。建安中,公孫康分樂浪郡置帶方郡[5]。建安十八年(213年),幽州併入冀州。
魏晉
曹魏黃初元年(220年),分冀州復置幽州。太和六年(232年),改廣陽郡為燕國。景初二年(238年),平公孫氏,得遼東、玄菟、樂浪、帶方四郡。至魏末,幽州領十一郡一國:燕國、涿郡、代郡、上谷郡、漁陽郡、右北平郡、遼西郡、遼東郡、玄菟郡、樂浪郡、帶方郡、昌黎郡(前身為遼東屬國)。
西晉泰始元年(265年),改涿郡為范陽國。泰始十年(274年),分幽州昌黎、遼東、玄菟、樂浪、帶方五郡復置平州[6]。咸寧三年(277年),改封諸王,漁陽郡併入燕國。後分上谷郡置廣寧郡。太康十年(289年),改封諸王,以北平、上谷、廣寧三郡為燕國支郡[7]。至此,幽州領五郡二國:燕國、范陽國、代郡、上谷郡、廣寧郡、北平郡(前身為右北平郡)、遼西郡[1]。後分燕國復置漁陽郡。建興二年(314年)後,幽州為段部鮮卑所據。
十六國
後趙元年(319年),佔領段部鮮卑燕郡、漁陽、范陽三郡部分地域,仍置幽州。建武四年(338年),佔領幽州全境。建武五年(339年),分幽州遼西、北平二郡置營州。至此,幽州領六郡:燕郡、漁陽郡、范陽郡、上谷郡、廣寧郡、代郡。
前燕二年(350年),佔領後趙幽州、營州,併營州入幽州。至此,幽州領八郡:燕郡、漁陽郡、范陽郡、上谷郡、廣寧郡、代郡、北平郡、遼西郡。
前秦建元六年(370年),佔領前燕幽州、平州,併平州昌黎、遼東、玄菟三郡入幽州。建元十六年(380年),分幽州復置平州。至此,幽州仍領八郡。
後燕二年(385年),佔領前秦幽州,平州昌黎郡改屬幽州,州治遷至昌黎郡龍城縣(今遼寧省朝陽市雙塔區)。建興三年(388年),代郡為劉顯所據。永康元年(396年),漁陽、上谷、廣寧三郡陷於北魏。建平元年(398年),遷都龍城,州治遂遷至遼西郡肥如縣(今河北省盧龍縣西北),昌黎郡改屬司州。長樂元年(399年),燕郡、范陽、北平三郡陷於北魏。後析置建德郡、石城郡、冀陽郡。光始二年(402年),州治遷至遼西郡令支縣(今河北省遷安市西)。光始三年(403年),分幽州建德、石城、冀陽三郡僑置并州。至此,幽州僅領遼西一郡。光始六年(406年),分幽州僑置冀州。
北燕正始元年(407年)取代後燕後,幽州仍領遼西一郡。同年,遼西郡濡水以西陷於北魏,州治遷至肥如,與冀州同城而治。太興二年(432年),幽州全境陷於北魏。[8]
北朝
北魏皇始元年(396年),佔領後燕幽州漁陽、上谷、廣寧三郡,後廢上谷、廣寧二郡。皇始二年(397年),析置密雲郡。天興二年(399年),佔領後燕幽州燕郡、范陽、北平三郡。至此,幽州還治燕郡薊縣,領五郡:燕郡、漁陽郡、范陽郡、北平郡、密雲郡。
太平真君七年(446年),北平郡併入漁陽郡。皇興二年(468年),分幽州密雲郡置安州。至此,幽州領三郡:燕郡、范陽郡、漁陽郡。[2]
隋朝
隋朝開皇三年(583年)廢郡,燕郡、范陽、漁陽三郡領縣直屬於幽州。至此,幽州領六縣:薊、良鄉、安次、涿、雍奴、潞。開皇九年(589年),析置固安縣。大業元年(605年),廢總管府;廢燕州,其所領懷戎、昌平二縣改屬幽州。至此,幽州領九縣:薊、良鄉、安次、涿、固安、雍奴、昌平、懷戎、潞。大業三年(607年),改幽州為涿郡。[10][11]
唐朝
唐朝武德元年(618年),改涿郡為幽州,懷戎縣陷於高曇晟。武德二年(619年),潞縣改屬玄州。武德五年(622年),以固安縣置北義州。武德七年(624年),改涿縣為范陽縣。貞觀元年(627年),廢玄州,其所領漁陽、潞二縣改屬幽州;廢北義州,其所領固安縣改屬幽州。貞觀八年(634年),瀛州歸義縣改屬幽州。乾封二年(667年),分漁陽縣置無終縣。至此,幽州領十一縣:薊、良鄉、安次、范陽、固安、雍奴、昌平、潞、漁陽、歸義、無終。
武周如意元年(692年),分安次縣置武隆縣。萬歲通天二年(697年),改無終縣為玉田縣。聖曆元年(698年),改良鄉縣為固節縣。至此,幽州領十二縣:薊、固節、安次、范陽、固安、雍奴、昌平、潞、漁陽、歸義、玉田、武隆。
唐朝神龍元年(705年),復固節縣為良鄉縣。景龍三年(708年),分潞縣置三河縣。景雲元年(710年),改武隆縣為會昌縣。開元十八年(730年),分幽州漁陽、玉田、三河三縣置薊州。至此,幽州領十縣:薊、良鄉、安次、范陽、固安、雍奴、昌平、潞、歸義、會昌。天寶元年(742年),改幽州為范陽郡,雍奴縣為武清縣,會昌縣為永清縣。
燕聖武元年(756年),改范陽郡為范陽府。唐朝至德二載(757年),復范陽府為范陽郡。乾元元年(758年),復范陽郡為幽州。燕順天元年(759年),建都於此,升幽州為燕京范陽府,分薊縣置廣平縣。
唐朝寶應二年(763年),平定安史之亂,復范陽府為幽州,隸盧龍節度使。大曆四年(769年),分幽州范陽、固安、歸義三縣置涿州。建中二年(781年),分薊縣置幽都縣。至此,幽州領九縣:薊、幽都、良鄉、安次、武清、昌平、潞、永清、廣平。唐末,廢廣平縣,分薊縣置玉河縣。[12]
唐朝幽州辖县 | |
---|---|
618年 | 蓟县、潞县、雍奴县、安次县、固安县、涿县、良乡县、昌平县(渔阳县来属,怀戎县改属燕州) |
619年 | 蓟县、雍奴县、安次县、固安县、涿县、良乡县、昌平县(渔阳县改属渔阳郡,潞县改属玄州) |
621年 | 蓟县、雍奴县、安次县[13]、固安县、涿县、良乡县、昌平县 |
622年 | 蓟县、雍奴县、安次县、涿县、良乡县、昌平县(固安县改属北义州) |
624年 | 蓟县、雍奴县、安次县、涿县(改名范阳县)、良乡县、昌平县 |
627年 | 蓟县、雍奴县、安次县、范阳县、良乡县、昌平县(渔阳县、固安县[14]、潞县来属) |
634年 | 蓟县、雍奴县、安次县[15]、范阳县、良乡县、昌平县、渔阳县、固安县、潞县(归义县[16]来属) |
667年 | 蓟县、雍奴县、安次县、范阳县、良乡县、昌平县、渔阳县、固安县、潞县、归义县(新设无终县[17]) |
692年 | 蓟县、雍奴县、安次县、范阳县、良乡县、昌平县、渔阳县、固安县、潞县、归义县、无终县(新设武隆县[18]) |
697年 | 蓟县、雍奴县、安次县、范阳县、良乡县、昌平县、渔阳县、固安县、潞县、归义县、无终县(改名玉田县[19])、武隆县 |
698年 | 蓟县、雍奴县、安次县、范阳县、良乡县(改名固节县)、昌平县、渔阳县、固安县、潞县、归义县、玉田县、武隆县 |
705年 | 蓟县、雍奴县、安次县、范阳县、固节县(改名良乡县)、昌平县、渔阳县、固安县、潞县、归义县、玉田县、武隆县 |
708年 | 蓟县、雍奴县、安次县、范阳县、良乡县、昌平县、渔阳县、固安县、潞县、归义县、玉田县、武隆县(新设三河县[20]) |
710年 | 蓟县、雍奴县、安次县、范阳县、良乡县、昌平县、渔阳县、固安县、潞县、归义县、玉田县、武隆县(改名会昌县)、三河县 |
730年 | 蓟县、雍奴县、安次县、范阳县、良乡县、昌平县、固安县、潞县、归义县、会昌县(渔阳县、玉田县、三河县改属蓟州) |
735年 | 蓟县、雍奴县、安次县[21]、范阳县、良乡县、昌平县、固安县、潞县、归义县、会昌县 |
742年 | 蓟县、雍奴县(改名武清县)、会昌县(改名永清县)、安次县、范阳县、良乡县、昌平县、固安县、潞县、归义县(新设广宁县[22]) |
744年 | 蓟县、武清县、永清县、安次县、范阳县、良乡县、昌平县、固安县、潞县、归义县(废除广宁县) |
759年 | 蓟县、武清县、永清县、安次县、范阳县、良乡县、昌平县、固安县、潞县、归义县(新设广平县[22]) |
769年 | 蓟县、武清县、永清县、安次县、良乡县、昌平县、潞县、广平县(范阳县、固安县、归义县改属涿州) |
781年 | 蓟县、武清县、永清县、安次县、良乡县、昌平县、潞县、广平县(新设幽都县[23]) |
907年 | 蓟县、幽都县、武清县、永清县、安次县、良乡县、昌平县、潞县(废除广平县) |
長官
曹魏幽州刺史(220年-265年)
晉朝幽州刺史(265年-338年)
- 孫歷(265年-?)[34]
- 衞瓘(271年-278年)[36]
- 高光(武帝時)[37]
- 李陽(元康中)[38]
- 許猛(元康中)[39]
- 辛怡(296年)[40]
- 石尟(石堪,?-304年)[41]
- 和演(304年)[41]
- 王斌(304年)[42]
- 王浚(306年-314年)[41]
- 段匹磾(314年-321年)
- 陳眕(323年-?)
- 段末波(318年-325年)
- 段牙(325年)[43]
- 段遼(325年-338年)[44]
- 附:西晋都督幽州诸军事
北魏幽州刺史(396年-534年)
- 許謙(396年追贈)[62]
- 封豆(396年-?)[63]
- 拓跋素延(396年-?)[64]
- 張袞(396年-398年)[62]
- 封沓干(?-399年)[58]
- 奚斤(道武帝時)[65]
- 高恒(追贈)[66]
- 尉諾(明元帝、太武帝時)[67]
- 羅結(太武帝時追贈)[68]
- 羅彌(太武帝時追贈)[68]
- 費郁(太武帝時追贈)[68]
- 張昭(433年-435年)[33]
- 公孫質(448年追贈)[33]
- 公孫斌(455年追贈)[33]
- 祖嶷(追贈)[69]
- 羅敦(追贈)[68]
- 公孫叡(追贈)[33]
- 奚直(追贈)[70]
- 拓跋篤[71]
- 王仲智[33]
- 孔昭(?-461年)[63]
- 陳建(文成帝時)[72]
- 常訢(天安中)[73]
- 張赦提(獻文帝時)[74]
- 李恭(追贈)[75]
- 李華(追贈)[76]
- 高洪(追贈)[77]
- 鄭演(追贈)[78]
- 平恒(孝文帝時追贈)[79]
- 胡泥(孝文帝時)[80]
- 高閭(孝文帝時)[77]
- 劇買奴[81]
- 盧淵(501年追贈)[82]
- 高閭(503年追贈)[77]
- 崔挺(503年追贈)[83]
- 李遵(508年追贈)[76]
- 李煥(宣武帝時追贈)[84]
- 慕容暉(追贈)[85]
- 元世遵(宣武帝時)[71]
- 崔延伯(永平中)[70]
- 李宣茂(?-513年)[76]
- 元景略(?-516年)[86]
- 邢虯(追贈)[87]
- 高雙[88]
- 李伯膺(追贈)[89]
- 祖慎(追贈)[90]
- 王秉[91]
- 高聰(孝明帝時)[92]
- 崔休(孝明帝時)[93]
- 裴延雋(孝明帝時)[93]
- 趙邕(孝明帝時)[94]
- 王誦(孝明帝時)[82]
- 元謐(孝明帝時)[95]
- 盧同(孝明帝時)[96]
- 常景(?-525年)
- 游祥(525年追贈)[78]
- 高諒(525年追贈)[83]
- 張普惠(525年追贈)[97]
- 王延年(525年-526年)[98]
- 辛穆(526年追贈)[99]
- 劉靈助(528年-531年)[100]
- 劉僧安(529年追贈)[100]
- 楊侃(532年追贈)[101]
- 楊遁(532年追贈)[101]
- 陽藻(永熙中追贈)[80]
東魏幽州刺史(534年-550年)
唐朝幽州刺史(618年-742年,758年-759年,763年-907年)
- 羅藝(幽州總管兼任,618年-623年)
- 喬寬(幽州總管兼任,武德年间)
- 李瑗(幽州大都督兼任,626年)
- 王君廓(幽州都督兼任,626年-627年)
- 李玄道(幽州都督兼任,627年)
- 李祐(幽州都督兼任,628年,遥领)
- 張允濟(幽州都督兼任,贞观初年)
- 衛孝節(幽州都督兼任,629年見任)
- 李靈夔(幽州都督兼任,636年-640年)
- 程知節(幽州都督兼任,642年—643年)
- 張士貴(幽州都督兼任,643年-644年)
- 獨孤彥雲(幽州都督兼任,贞观年间)
- 郭振武(幽州都督兼任,贞观年间)
- 崔幹(幽州都督兼任,贞观年间)
- 李緯(幽州都督兼任,贞观年间)
- 刘德威(幽州都督兼任,贞观年间)
- 裴行方(幽州都督兼任,永徽年间)
- 李賢(幽州都督兼任,656年-661年,遥领)
- 李晦(幽州都督兼任,显庆、龙朔年间)
- 高真行(幽州都督兼任,670年—676年)
- 阎嘉宾(幽州都督兼任,唐高宗时)
- 李崇義(幽州都督兼任,唐高宗时)
- 李文暕(幽州都督兼任,679年-681年)
- 李琬(幽州都督兼任,唐高宗、武后时)
- 韦知贞
- 杜德裕
- 梁亶(幽州都督兼任,武周时)
- 陳令英(幽州都督兼任,武周时)
- 李琨(幽州都督兼任,武周时)
- 王方平(幽州都督兼任,695年)
- 狄仁傑(幽州都督兼任,697年)
- 張仁愿(幽州都督兼任,697年-702年)
- 李多祚(幽州都督兼任,702年)
- 唐休璟(幽州都督兼任,704年)
- 屈突仲翔(幽州都督兼任,704年)
- 封思業(幽州都督兼任,706年)
- 薛訥(幽州都督兼任,710年)
- 裴懷古(幽州都督兼任,711年-712年)
- 孫佺(幽州都督兼任,712年)
- 宋璟(幽州都督兼任,712年)
- 盧齊卿(幽州都督兼任,712年)
- 甄亶(713年—715年)
- 刘某(开元初期)[111]
- 幽州節度使兼任(712年-742年)
- 范陽節度使兼任(758年-759年)
- 盧龍節度使兼任(763年-907年)
五代幽州刺史(907年-938年)
- 盧龍節度使兼任(907年-938年)
參考文獻
- 《晉書·卷十四·志第四·地理上》
- 《魏書·卷一百六上·地形志二上第五》
- 《舊唐書·卷三十九·志第十九》
- 《續漢書·志第二十三·郡國五》
- 《三國志·卷三十·魏書三十·烏丸鮮卑東夷傳第三十》
- 《晉書·卷三·帝紀第三》
- 《晉書·卷三十八·列傳第八》
- 《中國行政區劃通史·十六國北朝卷》
- 《周書·卷三十·列傳第二十二》
- 《隋書·卷三十·志第二十五》
- 《中國行政區劃通史·隋代卷》
- 《中國行政區劃通史·唐代卷》
- 改治今河北省廊坊市仇庄乡得胜村
- 今河北省固安县固安镇
- 改治今河北省廊坊市广阳区九州镇南常道村
- 今河北省容城县晾马台镇
- 今河北省玉田县玉田镇薛官屯
- 今河北省永清县永清镇
- 今河北省玉田县玉田镇
- 今河北省三河市泃阳镇三里庄
- 改治今河北省廊坊市广阳区九州镇
- 今北京市石景山区古城街道
- 今北京市宣武区
- 《中國行政區劃通史·五代十國卷》
- 《三國志·卷八·魏書八·二公孫陶四張傳第八》
- 《三國志·卷六·魏書六·董二袁劉傳第六》
- 《三國志·卷二十三·魏書二十三·和常楊杜趙裴傳第二十三》
- 《三國志·卷二十四·魏書二十四·韓崔高孫王傳第二十四》
- 《三國志·卷十四·魏書十四·程郭董劉蔣劉傳第十四》裴註引司馬彪《戰略》
- 《三國志·卷二十八·魏書二十八·王毌丘諸葛鄧鍾傳第二十八》
- 《三國志·卷十六·魏書十六·任蘇杜鄭倉傳第十六》
- 《三國志·卷十一·魏書十一·袁張涼國田王邴管傳第十一》裴註引《文士傳》
- 《魏書·卷三十三·列傳第二十一》
- 《晉書·卷六十·列傳第三十》
- 《三國志·卷五十一·吳書六·宗室傳第六》
- 《晉書·卷三十六·列傳第六》
- 《晉書·卷四十一·列傳第十一》
- 《晉書·卷四十三·列傳第十三》
- 《三國志·卷九·魏書九·諸夏侯曹傳第九》裴註引《世語》
- 《晉書·卷九十四·列傳第六十四》
- 《晉書·卷三十九·列傳第九》
- 《晉書·卷五十九·列傳第二十九》
- 《晉書·卷六·帝紀第六》
- 《晉書·卷六十三·列傳第三十三》
- 《晉書·卷一百九·載記第九》
- 《晉書·卷一百十·載記第十》
- 《晉書·卷一百四·載記第四》
- 《資治通鑑·卷九十六·晉紀十八》
- 《資治通鑑·卷九十八·晉紀二十》
- 《晉書·卷一百二十七·載記第二十七》
- 《資治通鑑·卷一百·晉紀二十二》
- 《資治通鑑·卷一百〇二·晉紀二十四》
- 《資治通鑑·卷一百〇四·晉紀二十六》
- 《資治通鑑·卷一百〇六·晉紀二十八》
- 《資治通鑑·卷一百〇七·晉紀二十九》
- 《資治通鑑·卷一百〇八·晉紀三十》
- 《資治通鑑·卷一百一十·晉紀三十二》
- 《資治通鑑·卷一一一·晉紀三十三》
- 《資治通鑑·卷一一二·晉紀三十四》
- 《資治通鑑·卷一一四·晉紀三十六》
- 《資治通鑑·卷一一七·晉紀三十九》
- 《魏書·卷二十四·列傳第十二》
- 《魏書·卷五十一·列傳第三十九》
- 《魏書·卷十四·神元平文諸帝子孫列傳第二》
- 《魏書·卷二十九·列傳第十七》
- 《魏書·卷三十二·列傳第二十》
- 《魏書·卷二十六·列傳第十四》
- 《魏書·卷四十四·列傳第三十二》
- 《魏書·卷八十二·列傳第七十》
- 《魏書·卷七十三·列傳第六十一》
- 《魏書·卷十六·道武七王列傳第四》
- 《魏書·卷三十四·列傳第二十二》
- 《魏書·卷八十三上·列傳外戚第七十一上》
- 《魏書·卷八十九·列傳酷吏第七十七》
- 《魏書·卷四十六·列傳第三十四》
- 《魏書·卷四十九·列傳第三十七》
- 《魏書·卷五十四·列傳第四十二》
- 《魏書·卷五十五·列傳第四十三》
- 《魏書·卷八十四·列傳儒林第七十二》
- 《魏書·卷七十二·列傳第六十》
- 《魏書·卷九十四·列傳閹官第八十二》
- 《魏書·卷四十七·列傳第三十五》
- 《魏書·卷五十七·列傳第四十五》
- 《魏書·卷三十六·列傳第二十四》
- 《魏書·卷五十·列傳第三十八》
- 《魏書·卷十九下·景穆十二王列傳第七下》
- 《魏書·卷六十五·列傳第五十三》
- 《魏書·卷六十二·列傳第五十》
- 《北齊書·卷二十二·列傳第十四》
- 《北齊書·卷四十五·列傳第三十七》
- 《魏書·卷六十三·列傳第五十一》
- 《魏書·卷六十八·列傳第五十六》
- 《魏書·卷六十九·列傳第五十七》
- 《魏書·卷九十三·列傳恩倖第八十一》
- 《魏書·卷二十一上·獻文六王列傳第九上》
- 《魏書·卷七十六·列傳第六十四》
- 《魏書·卷七十八·列傳第六十六》
- 《魏書·卷九·肅宗紀第九》
- 《魏書·卷四十五·列傳第三十三》
- 《魏書·卷九十一·列傳術藝第七十九》
- 《魏書·卷五十八·列傳第四十六》
- 《北齊書·卷十九·列傳第十一》
- 《魏書·卷六十·列傳第四十八》
- 《北齊書·卷二十五·列傳第十七》
- 《魏書·卷八十一·列傳第六十九》
- 《北齊書·卷十四·列傳第六》
- 《北齊書·卷十七·列傳第九》
- 《北齊書·卷四十一·列傳第三十三》
- 《北齊書·卷十五·列傳第七》
- 倪广龙《隋代刺史研究》
- 《唐刺史考全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