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海極地氣團輻合帶

日本海極地氣團輻合帶日语:英語:,縮寫:JPCZ)是一條在日本海冬季形成的輻合帶[注 1],長度約1000公里,此現象由日本氣象學家淺井冨雄所提出[2]

形成及發展

日本海一帶受冷氣團籠罩時,同時接受對馬暖流的供熱以形成大氣混合層[注 3],從中形成並發展出積雲[4]西北季風长白山及周圍山脈等地形因素而路徑一分為二,氣流於位處背風面的日本海再次匯聚,就此形成狹長的輻合帶[4][5][6],此時由積雲所排列之雲街[注 4]不以平行排列而出現交匯,促使「日本海極地氣團輻合帶」形成[11][12]

系統位置與影響

由於氣流匯聚時行經日本海,配合低溫促使水氣凝結成雲,一般而言,雪雲通常是在寒風抵達日本西岸時受地形作用而出現,倘若日本海極地氣團輻合帶開始發展,其將於雪雲出現後籠罩日本本土,近岸平地之降雪量亦會因此增加[13],這通常是日本海沿岸一帶出現大雪的主因[5]。而日本海極地氣團輻合帶並無固定位置,而是隨大氣配置、氣流源地、雲流位置等因素採東西向移動[13],南北向可延伸至山陰地方,而東西向則可延伸至北陸地方[14]。若西北季風再受本州中部山區的地形影響,對流雲甚至可於關東地方沿海至靜岡縣東部一帶發展[15]

根據2006年至2015年凡十年來,12月至2月在日本海中部及西部海域之各大氣分層氣象數據顯示,氣流輻合可自地表至900百帕高度面。1月的輻合帶位置略為西南,籠罩範圍相當於朝鮮半島近畿地方北部及山陰地方,而2月輻合帶的活躍狀況並不明顯。此外,950百帕高度面的氣象數據表明,12月的西北季風在800百帕高度面氣流呈偏西分量,而1月在900百帕則呈偏北分量,2月季風則明顯減弱,這被認為是1月的輻合帶位置較12月偏南的原因[14]

相關條目

釋義

  1. 輻合(英語:)係指空氣匯聚的現象,其中又可分為「氣旋式輻合」和「切變式輻合」二種:在地面,空氣在科里奧利力氣壓梯度力、地形摩擦力以及離心力之共同作用下,以逆時針通過等壓線,呈螺旋式向低壓中心推進,形成風。若低壓中心有閉合等壓線(例如熱帶氣旋),則因角動量守恆,離心力加大,而進一步平衡氣壓梯度力,於是產生旋風。同時空氣被迫抬升,空氣上升後地面氣壓便會進一步下降,此即「氣旋式輻合」。而「切變式輻合」則是二種不同風向的氣流輻合,而使空氣因壓迫抬升,這種切變式的輻合通常出現於鋒面或低壓槽處,和前者輻合的分別只是氣旋式的風向變化比較不明顯[1]
  2. 混合比(英語:)係指大氣中,在一定體積空氣之下所含的水氣(公克)與乾空氣(公斤)的質量比,乃表示大氣溼度的物理量[3]
  3. 大氣混合層(英語:)係指在垂直對流發展旺盛時,位溫混合比[注 2]、風速等氣象要素,在任何高度皆趨於均勻的大氣邊界層。由於其上部層結穩定度較高,故對流雲系之發展範圍囿於其上部[4]
  4. 雲街(日语:,英語:)在衛星雲圖中,係由積雲(Cu)及濃積雲(Cg)等多個對流雲所組成的條狀雲列,通常與低層風平行,雲頂高度幾乎不變,雲層內風向的垂直风切变較小,但垂直風切的風速仍較開放胞(英語:)及封閉胞(英語:)大[7][8]。根據雲街走向,可判定冷空氣流動方向[9]。當海域在冬季吹起偏北強風時,乾冷空氣自內陸通過暖溼海面,氣流底部的氣流轉為溼暖而引發垂直對流運動,配合強亂流而有利雲層發展[10]

參考資料

來源出處

  1. 香港天文台. . [2015年5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年7月5日).(繁體中文)
  2. 浅井冨雄. . 日本東京都: 東京堂出版. 1988年6月. ISBN 4-490-20138-9 (日语).
  3. 盛裴轩、毛节泰、李建国、障霭琛、桑建国、潘乃先. .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年5月 (中文(简体)).
  4. . [2018年8月16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年8月18日.(日語)
  5. 氣象新聞公司. . [2015年5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年1月20日).(日語)
  6. (PDF). 気象庁. [2018年8月16日].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3年1月25日).(日語)
  7. 日本氣象協會. . [2015年5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年3月21日).(日語)
  8. 気象衛星センター. . 気象庁. [2018年8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年8月17日).(日語)
  9. 交通部中央氣象局. . [2018年8月16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年8月16日).(繁體中文)
  10. 楊威龍. . 香港天文台. [2018年8月16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年6月14日).(繁體中文)
  11. 気象衛星センター. (PDF). 気象庁. 2002年3月 [2018年8月16日].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8年8月17日).(日語)
  12. 永戸久喜、加藤輝之之. (PDF). 気象庁気象研究所. 2010年9月30日 [2018年8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8年8月18日).(日語)
  13. . 日本経済新聞. 2018年2月6日 [2018年8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年4月22日).(日語)
  14. 紀平旭範. (PDF). 国立大学法人 富山大学. 2016 [2018年8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8年8月16日).(日語)
  15. . 2005 [2018年8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年2月14日).(日語)

引用文獻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