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東
敏東(緬甸語:,缅甸语委转写:;1808年7月8日—1878年10月1日),一譯敏同、曼同、曼桐或孟桐,是緬甸貢榜王朝的君主,1853年至1878年在位。
敏東 မင်းတုန်းမင်း | |||||
---|---|---|---|---|---|
敏東 | |||||
缅甸国王 | |||||
統治 | 1853年2月18日–1878年10月1日 | ||||
加冕 | 1854年7月6日 | ||||
前任 | 蒲甘王 | ||||
繼任 | 錫袍 | ||||
副王 | 加囊親王 錫袍 | ||||
緬甸副王 | |||||
任職 | 1846年11月17日 – 1853年2月18日 | ||||
任命 | 蒲甘王 | ||||
前任 | 蒲甘 | ||||
繼任 | 加囊親王 | ||||
出生 | 1808年7月8日 贡榜王朝阿瓦 | ||||
逝世 | 1878年10月1日 贡榜王朝曼德勒 | (70歲)||||
| |||||
朝代 | 贡榜王朝 | ||||
父親 | 沙耶瓦底王 | ||||
母親 | Chandra Mata Mahay | ||||
宗教信仰 | 上座部佛教 |
生平
1852年,第二次英緬戰爭結束,大英帝國侵佔了下緬甸。蒲甘王决定收复下缅甸,但是反攻失败,敏東趁機與弟弟加囊親王一起推翻了蒲甘王,自立為王[1]。
英国占领下缅甸后,敏東主张通过和平谈判的方式收复勃固,但均遭到英国拒绝,后来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及印度民族起義期间,英军忙于应付战事,但敏东并没有趁此机会收复失地,反而支持英军[2]:110。1853年,敏東頒佈法令规制了采邑主的权力,并改革了稅制。1857年遷都曼德勒[3]:84。
敏東的改革遭到国内反英强硬派貴族的反對,改革派的加囊親王也於1866年8月在一次未遂的宮廷政變中被敏贡、敏空岱王子等人殺害[4]:61[5]。為鎮壓國內反對勢力,敏東不得不從英屬印度購入軍火[2]:110。除英国外,敏东王也派出使节前往世界各地,力图发展与法国、美国、波斯、沙俄的联系,不过并未取得重大的成果[4]:61。
1873年,敏东颁布了缅甸历史上最早的新闻法,以保障新聞自由。該法容許記者揭露王室成員和官員的過失,且豁免他們報導新聞的刑事責任[6],因此當時緬甸的新聞自由度在亞洲名列前茅[7][8]。
参考文献
- 黄焕宗. . 《南洋问题研究》. 1990年, (1): 83.
- 王民同. . 《学术探索》 (云南省昆明市: 云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2004年, (5). ISSN 1006-723X. doi:10.3969/j.issn.1006-723X.2004.05.027.
- 王介南. . 《外语研究》. 1984年, (1).
- 蔡向阳. . 《东南亚纵横》. 1999年, (4): 36–41 [2023-03-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3-17).
- 姚秉彦; 李谋. . 《国外文学》. 1982年, (1): 105. doi:10.16345/j.cnki.cn11-1562/i.1982.01.006.
- Aung Zaw. . The Irrawaddy. 16 September 2011 [2012-02-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6-05) (英语).
- . The Irrawaddy. 2004-05-04 [2014-05-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6-05) (英语).
- 展江; 黄晶晶. .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浙江省杭州市: 杭州师范大学). 2013年, (5): 92–93 [2023-11-01].
統治者頭銜 | ||
---|---|---|
前任: 蒲甘王 |
缅甸国王 1853年—1878年 |
繼任: 錫袍 |
王室頭銜 | ||
前任: 蒲甘 |
缅甸副王 1846年—1853年 |
繼任者: 加囊親王 |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